2012年1月14日,又是台湾“总统”的选举投票日,届时又会出现何种局面和乱象,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通过台湾政坛历史的发展轨迹,分析得出它的基本规律、趋势和结论。
自1987年7月15日台湾正式解除党禁至今,24年的时间,台湾已经拥有了187个政党。除了国民党、民进党,大多数政党的称谓不仅大陆民众极少耳闻,就连很多台湾当地民众也说不明白。
其特点之一:是政党的命名最爱“中华”。
在187个政党中,有“中华民国自由自在党”、“中华正统党”、“大中华梅花党”、“先进党”、“东方红党”,也有“白党”、“红党”、“绿党”,有“凤凰党”、“台湾黄金党”、“人民最大党”,还有“孝道党”、“尊严党”、“全民忠义党”等。
许多政党起名时都钟爱“中国”、“中华”等词,受欢迎的词还有“台湾”、“民主”等,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台湾地区的政治生态。
很多政党的名字还有很浓的针锋相对、互相竞争的味道。比如:“世界和平党”与“世界和平中立党”,“台湾我们的党”与“台湾吾党”,“保卫台湾大联盟”与“保卫中华大同盟”,等等。
2005年7月,政治立场上倾向于泛绿的“台湾国民党”在南投县埔里成立,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的马英九表示:“两党党名不会造成混淆”,但是泛蓝的支持者还是难以咽下这口“ 被山寨”的气。同年10月,以周庆竣为党主席的“中国民主进步党”在台北成立,与泛绿的民主进步党不同,“中国民主进步党”政治立场上倾向泛蓝。这场“政党山寨战”终以蓝绿两大阵营打成平手而告终。
其特点之二:组党容易解散难。
早在戒严时期,在台湾组建新政党是违法的。刚刚解除戒严时,台湾还不允许主张共产主义的政党备案登记。直到2008年6月,才正式解除了对组织“主张共产主义”的政党的限制。于是,在随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台湾一下子成立了4个党名中含有“共产”的政党,他们是“台湾共产党”、“中华民国共产党”、“中国共产联盟”以及“台湾民主共产党”。
近年来,台湾新设立的政党不断涌现,但是被撤销的政党却少之又少。这个现象与台湾现行的政党管理制度有关。按照台湾《人民团体法》规定,设立一个政党非常容易:在政党成立大会之后把政党章程和负责人名册拿到内政部备案,只要没有政党名字完全重复的情况,就算成立了。
但是要解散一个政党就比较困难。如果某个政党自愿撤销,需要经过党员代表大会半数以上代表出席、出席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才能报内政部备案。即使是党主席要求解散,也必须走完法定程序。所以,近些年来没有一个政党解散。
如果想撤销某个政党,更是难上加难。台湾内政部有一个政党审议委员会,专门负责对各政党的处罚,但这个委员会作出处罚决定后,还要将相关证据上报台湾司法院,由大法官组成宪法法庭审理决定。所以至今还没有政党被撤销的先例。
其特点之三:小党生存举步维艰。
虽然“解严“已有时日,且政党数量逐年有增无减,但如今成立的新党再无法与今天的国民党、民进党相抗衡。
1993年,国民党内的少壮派团体“新国民党连线”脱离国民党,筹组“新党”,一时间,台湾政坛形成了三党竞争的局面。不过随后不久,由于新党陷入严重的内斗,元气大伤,台湾的政党政治渐渐偏向两党制。
2000年台湾大选之后,失败的宋楚瑜筹组亲民党,分享本属于国民党的泛蓝政治资源。而李登辉则筹组“台湾团结联盟”,抢夺本属于民进党的泛绿政治资源。此举让台湾政坛又回到多党政治的轨道。
此后几年间,国民党凡事必须与亲民党商量,而民进党必须时刻关注“台联”的感受。于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痛定思痛,原来势不两立的国民党和民进党,终于在“告别与友党协商时代”的议题上取得了空前一致。
于是,在2005年的最后一届“国民大会”中,台湾政坛一改过去依靠蓝绿划分政治阵营的方式,变成“大党阵营”对阵“小党阵营”。在国民党与民进党历史上第一次联合的情况下,“国民大会”通过了“单一选区两票制”的立法委员选举制度。这意味着,小党和比较极端的候选人失去了足够的当选空间和可能。随后,亲民党和“台湾团结联盟”的政治人物纷纷回流国民党、民进党,台湾政坛两大政党竞争的局面再次形成。
今天,如果有人想从政,他必须选择加入国民党或者民进党。失去两大党支持的政治人物,在台湾政坛脱颖而出的机会少之又少。
在所有的阳光雨露、肥料都被两大党吸收殆尽的情况下,众多小党因营养不良而发育受阻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