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分析经济现象或问题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强调联系和发展。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概括了联系和发展的特征,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用来分析经济现象或问题,可以给很多用现行经济理论难以解决的问题得出合理的答案。

一、对立统一规律在经济中的运用

这个规律实际上就是矛盾规律,又包括矛盾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矛盾的两点论是指矛盾是普遍存在的,面对一个问题的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我们需要抓住主要矛盾。对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需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样才能够牵住问题的牛鼻子,发现解决问题的合理途径。

经济中的矛盾有很多。比如微观经济学领域中收入和支出之间的矛盾,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借与贷之间的矛盾,成本和利润之间的矛盾,消费者之间的矛盾,供给者之间的矛盾......。很多矛盾纠缠在一起,形成了纷杂的经济现象。但是对于某一个经济问题,往往有一对主要矛盾。例如,谈到商品价格,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这对矛盾达到均衡状态,才能够实现交易,才能够形成产品的价格。消费者之间为了买到某种商品会互相竞争,于是最有实力的消费者形成买方垄断。供给者也会相互竞争,结果最有实力的供给者形成了卖方垄断。类似的矛盾现象和结果不一而足。
用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分析经济现象或问题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
宏观经济中的矛盾也很多。于是形成了很多宏观经济学流派。对于同样一个经济现象,往往不同的经济学派会有不同的结论,形成完全相左的政策建议。原因不过是由于这些经济学流派的假设条件不同,各执一词,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侧重点。

例如面对西方经济社会出现的滞胀难题,凯恩斯学派提出了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解决市场失灵,实现充分就业的政策建议。但是新古典主义的宏观经济学则主张采用古典经济学的方法,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提高市场活力。表面上看起来这两个学派是矛盾的,但实际上都有可取之处。对于不同的经济现象需要采取不同的政策手段对症下药。凯恩斯学派的观点主要是为了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而矛盾,而新古典主义则是为了解决市场活力不足的矛盾。至于具体到某个国家,采取何种经济政策,则需要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分析主要矛盾,才能够制定出合理的经济政策,否则只会南辕北辙。

二、质量互变规律在经济中的运用

这个规律就是量变的积累必然会导致质变的规律。经济现象中能够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很多。

以经济周期为例,经济周期是指商业周期,社会生产开始以后,会经历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复苏以后的经济又会重复这个过程。在经济周期的每个阶段都充满了质量互变的特征。

生产发展一开始,社会产品必然会逐步增加,这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当社会生产达到极限的时候就会出现繁荣状态,这是经济周期的第一次质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社会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差异,这时候在不知不觉之间,生产的产品出现了销售困难现象,这是一个微妙的量变过程,即销售量逐步减少,当这个现象比较普遍的时候,就会出现第二次质变,经济周期进入了衰退状态,东西不好卖了,工作不好找了,通货开始紧缩了……。衰退状态持续一段时间,经济衰退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会到达第三次质变状态,仿佛世界末日来了,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来百姓和政府都度日如年,这即是萧条状态。但是希望还是有的,随着政府的合理干预,老百姓希望摆脱困境过好日子的期盼和努力,一些新的发展苗头开始出现了,于是新的经济增长的量变开始了,这种量变积累的一定程度,经济复苏成为了第四个质变状态。

如果我们能够用质量互变规律看问题,可以发现许多经济困局是可以避免的,那就是能够及时发现对经济发展不利的量变因素,并予以纠正。及时发现有正效应的量变因素,并给予适当的支持。这样就可以避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大起大落,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还可以看到,虽然经济周期的衰退期的确让人烦恼,但是往往复苏阶段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意味着产业的升级和技术创新,实际上从另一个方面表明经济增长也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与经济周期密切联系的概念是通货膨胀,也体现为质量互变规律的特征。生产要扩张,政府的宏观政策也很重要。发行货币就是一个常用的办法。货币发行量如果能够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通货膨胀本来不会发生。政府发现,多发行些货币,经济增长会更快些,于是货币发行量很容易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如果这个货币发行量的量变因素持续一段时期,经济就会出问题了,所有的东西价格都上涨了,通货膨胀就成为必然的质变结果。

环境污染问题也是一个质量互变的过程。某个地区可能单个企业的污染并不能对环境造成毁灭性的影响,但是如果某个污染产业成为这个地区的支柱产业,并且很多厂商都在从事类似的污染性生产的话,这种环境污染的量变就会导致出现生态灾难。据报道,我国9成地下水遭到了污染,这不能不说是由于污染企业长期生产的量变带来的灾难性的后果。而要遏制这种现象的发生,政府干预的核心应该是出台激励相容的政策、制度,鼓励企业自觉停止或者减少污染环境。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在经济中的运用

否定之否定规律就是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必然会代替旧事物的规律。新事物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因此我们对于旧事物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实现事物发展过程的螺旋式上升。

经济发展就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技术创新。经济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的英国,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以蒸汽 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从此原始的以手工劳动为特征的自然经济,被以机器劳动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所替代。

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实现了机器劳动对手工劳动的否定。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1870年以后,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此次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实现了对于蒸汽机技术的否定,表现在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四个方面。对于社会关系的影响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甚至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形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由输出商品为主转变为以输出资本为主。社会主义革命风起云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国际分工更加细化和专业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对蒸汽技术和电力技术的否定,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可以概括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这次科学技术的否定之否定生产力特征更加明显,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我们正处在第三次技术革命过程中,正在迈向信息技术时代。对于此次技术革命的影响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生产力水平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信息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五次工业革命肯定会发生的,不过这个过程还处在量变期,其内容还会有很大的变数。能源革命是可能比较大的一个方向,由于能源战略的调整会导致一系列的变化,从而否定以前的很多技术,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否定之否定也会产生相应的经济理论。对于决策者而言,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现实,不应该拘泥于某种特定的经济学派或者学说,也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经济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向着有利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文/范存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64580.html

更多阅读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唯物辩证法基本观点

上一章,我们讲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可以看作是整个唯物辩证法部分的一个总论、引论,从一般的意义上说明了什么是联系、什么是发展。但是,当我们要进一步探究事物究竟是怎样联系、怎样发展的时候,就必须要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

学习笔记之——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及其规律和范畴

学习笔记之——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及其规律和范畴唯物辩证法的内容及其丰富,它的总特征就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它的基本规律和诸范畴则是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揭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因此,学习唯物辩证法就要对它的总特征和

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原理》里面的内容吧,只是当年基本都只留意那个幽默的瘦高个的马克思老太太述说她被资本家剥削的故事,然后就是仰慕她大彻大悟回归校园做教书匠的洒脱,具体的内容,是应付完考试就忘光了的。重新找个简版的

声明:《用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分析经济现象或问题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为网友小郎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