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秋天的故事 北京的秋天 老舍

(如果可以…我愿意成为你感情里最后一个天使)今天整理电脑,发现一篇没有写完的稿子,内容全是在北广上学时的事。让我想到了一些美好的往事,尽管早已尘封,但还是挺怀念学生生活的。有时候想想,如果我的大学生活再长一些,也许早已嫁作他人妇了……呵呵,命中注定的事,谁知道呢,因为,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序

当我背上背包,右手拖着行李箱,缓缓走上月台,我就注定是北京秋天故事中的主角,记得看过一部影片,名字叫作《小公主》,讲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故事中说每个女孩都是公主,无论贫富或美丑……当然在我所叙写的故事里,我就是主角。

(一)“英德学院”的故事

下火车时,第一感觉就是北京的秋天阳光明媚,但风微凉,比南方少一些湿润,多一份清爽。

北京秋天的故事 北京的秋天 老舍

我们到北广还颇费了一番周折,按照报到通知上所说要倒三趟车。有主见的同学说:别那么麻烦了,第一趟车只要坐一站,我们走过去吧!于是我们一行十几个人拖着大大小小的行李,浩浩荡荡走在北京清晨的街道上,现在想想还挺壮观的。我的东西是之最的,最多,最大。在家里妈妈就说,你是不是要把房子也带过去啊?我却不以为然,焉不知去一个自己不熟悉的环境还是用具齐全比较好,自己顺手又方便嘛?可身负重物走路却没我想像的简单,幸好有他—凯文,一路上直到寝室门口都是他替我提着那只笨重的行李箱。当时我就很感激他对我的照顾,他在我心中也留下了较好的第一印象。之后我们在公车站上等车,可等了一趟又一趟,都挤满了人,别说这么多行李了,就是我们两手空空想要全部上去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们放弃了搭公车,直奔地铁站。搭地铁的感觉还真新鲜,毕竟在我们生活的城市是不曾有过的,不禁想起了《东京爱情故事》中桥段,有多少浪漫的爱情故事是从地铁里开始的啊……

(淘气如我……)

我们走出地铁站,阳光格外刺眼,可能是坐了一夜火车的缘故,已经疲备不勘了,只盼望快快到达学校。但我们人生地不熟的,尽管知道学校就在附近了,但仍摸不清方向,最后把心一横全部都钻进了出租车,一共四辆,向目的地进军了。

我所神往已久的学府终于到了,看着“北京广播学院”的烫金招牌赫然出现在我面前,就像在梦中一样,就是在这里走出了赵忠祥、杨澜等等一大批央视“名嘴“啊!不禁对眼前的学府无比的崇敬,想想自己也即将融入其中,更掩藏不住激动的心情,所有旅途的劳顿在瞬间都灰飞烟灭了。走进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主教学楼,雄伟而大气,楼顶呈塔尖状,几级石阶梯,宽大透明的拱型玻璃窗。主楼的正上方是北京广播学院的标识。突然脑海中出现了一个词—“英德学院”,怪不得对它的感觉似曾相识,原来是因为《流星花园》啊,作为《流星花园》的大背景,反复出现的”英德学院“反佛活脱脱出现在我面前了。心底的一个声音小声说:在这里会不会邂逅道明寺呢?

“还发什么呆,快去办注册手续啦!”兰心在催促我了,我这才从九霄云外回过神来,我应了一声,随队伍向校园深处走去。走在林阴道上,看着周围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觉得心旷神怡,禁不住连连做了几个深呼吸,好像整个校园弥漫的不是空气,而是我所向往的那种浓浓的书卷气息。我已迫不其待要将它吸个痛快。

后来逐渐才知道,“英德学院”好大啊,是由南院和北院组成的,里面分别设有大大小小的各类院系,都是与广播、电视相关的。真不愧是广电专业的“老大“,名不见经传!虽然在这学习的时间只有短短十几天,但我已觉欣慰了,毕竟能品味和平时完全不一样的人生,感受和那么多名主持人、记者相同的校园生活,我是多么快乐啊!

秋天的校园是格外的迷人,和煦温暖的阳光毫不吝啬地洒满每一个角落,照在每一个人的身上、脸上……好像能看到他们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清晨,我们在操场上晨练者的喧哗声中起床,然后一阵手忙脚乱的刷牙、洗脸,再三三两两来到“风味餐厅”吃早餐,早上我的主打食物就是“酸辣汤粉”,因为它最接近家乡的圆米粉,我最爱吃了。吃完早餐后,我们漫步走到阶梯教室,于是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课间,我们便在教室的阳台上休憩,或聊天、或远眺、或嘻笑一番。远处是林立的教学楼,期间偶尔有几个身影在移动,眼睛所能看到的主旋律颜色是绿色,绿得那么的光鲜、那么的祥和、那么的生机勃勃。尽管现在已是秋天,但我感受到的却是“春意盎然”,也许是因为这里正是我学习的春天吧!

我们的学习还真是紧张,上三天的课就要考试一科。上课仔细听当然少不了,考前复习最重要,因为一般都是晚上考试,上午老师才会给我们讲重点,我们真正自己复习的时间只有一个下午。考第一科的时候,我们心里都毛毛的,陌生的课程、陌生的老师,陌生的教室……能不能顺利通过呢?所以第一科考试每个人都不敢掉以轻心,都使出浑身解数,争取首战告捷。有的埋头一个劲地看课本,有的趴在桌子上整理笔记,有的与同学在探讨考试可能会考到的题目,她们都只是闷闷地呆在寝室里。而我则不同,吃完午餐,美美地睡个午觉,然后带上书和笔记,在校园中漫步,不一会儿就觅到了一人绝好的学习场所,这里有碧绿的草地、修剪整齐的树木以及一个较宽敞的水池,中央林立着假山,池中还有几条金色的鱼儿在自在地游着,偶尔浮出水面吐出一串串气泡,可爱极了。阳光斜斜地洒在水面上,就像片片形状各异的水晶,一闪一闪的在我眼前晃动着。真美啊!抬起头看看天空,湛蓝湛蓝的,几朵雪白雪白的云儿镶嵌其中,是那么的和协,同时又是那么的广博,相形之下,天空下面的我是那么的渺小。

(清新如我……)

于是我开始看笔记,并把重点一遍又一遍地读出声来,然后再逐条地背下来,一边背一边在水池旁的小径上踱来踱去,俨然古时秀才读八股的架势,自己现在想想也觉好笑。不过我还就喜欢这种学习方式,既高效又心情舒畅,不仅视觉得到了享受,还感染了大自然的气息。晚上的考试,自然是顺手拈来,洋洋洒洒。

在“英德学院”的南院和北院之间有一条小街,我们的寝室是在南院,每次去北院的阶梯教室上课都要穿过这条小街。有时上课的时间还早,我们便在这条小街上悠闲地逛逛。也许是北京地处平原的缘故吧,在我的印象中北京的在我们的城市被称做“巷子”的小街,都是那样的规则而笔直,不像我们那边的巷子那么蜿延、曲折。仿佛北方人的直率、豪爽与南方人的含蓄、婉约从这街道的布局都能体现出来呢。在这并不宽敞的小街两旁是粗壮高大的白杨树,如果你想要看到它的枝叶,一定得刻意仰起头、把眼抬高才够得着。我们南方城市街旁的树木则不同,大都是法国 梧桐或樟树,形状像一把大伞,一到春天只需平视,满眼绿色,包你爱都爱不过来。

小街上零零落落散布着几个摊贩,最惹人注意的就是卖糖葫芦的,一个正方形的小宝笼,四周都是玻璃的,里面摆放着各式各样糖葫芦,有山楂的、有山药的、还有香蕉的、什锦的。小宝笼的旁边是一个草把子,上面也插着各式各样的品种。远远看起来这个小摊是这条灰土色的小街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还有一个卖夹肉饼的小摊,是一对中年夫妇,一个小推车,一块铁板、一个赶面的长案板。男人赶面做饼,女人只负责煎饼和卖饼。他们的动作迅速、技术也不错,看来在这条小街上买饼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当然我们这些南方来的“好吃鬼”自然是他们的主顾。

“老板,来两个,你要吗?”我又问了问旁边的同学,大家都嚷着要尝尝,那来四个,不五个。只见那男人顺手抓起几块湿面,随便捏了捏又用赶面棍弄了两下就扔到了铁板上,那女人不时将饼翻动着,不一会就两面呈金黄色了,一下子我就来了食欲,只盼着快快做好让我解馋。女人依次夹起煎好的面饼,用一把像刀子的铁片横着将面饼割开,将像西式火腿一般的肉馅塞进去,然后刷上调料。老板,多刷些辣酱。我不由自主地嚷道。女人又刷了一些,我这才满意地接过来。这时那男人说话了:你们都是南方来的吧。“是啊!“我答到,北广的南方学生还真多哩。都爱吃辣的,不愧是“辣妹子”。我们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这饼子吃起来软软香香的,味道还不错,就是还是不够辣啦,呵。

(未完……)

2003年10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63958.html

更多阅读

浅析老舍作品中的北京韵味 老舍的作品

老舍是中国近现代文坛的一代宗师。提起老舍,人们就会起想他为之倾注了毕生心血和笔墨的古都北京。老舍深爱着这里的城墙巷道、风情民俗、四季景色和同他一样生活在这里的平民百姓。在他41年的创作生涯中,无论他走到哪里,都始终痴情不

我在“老舍茶馆”不愉快的就餐经历 北京老舍茶馆地址

世博园新西兰馆馆长麦克携家人来京旅游,我设宴款待。本来是要定全聚德的,结果馆长说新西兰使馆的北京同事刚刚宴请完烤鸭。 于是,我特意求助微博,看咱北京还有什么餐厅适合宴请外国友人。馆长在上海已经呆了好几个月,中餐可谓吃得不少

老舍之死的非政治因素 老舍之死的原因

老舍先生是我非常尊敬的大作家。8月24号是老舍先生的忌日,我在网上看了一些有关他的成就、家庭及厄难的资料。对他的不幸自杀,进行一番梳理,我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老舍的自杀不能完全归因于文革中受到红卫兵的批斗和殴打。1966年8月23

对老舍《茶馆》的评价 老舍的茶馆

这是老师布置的一篇文章,下面是我看后对《茶馆》的感想《茶馆》从第一幕的晚清戊戌变法到第二幕的民国初的军阀混战,一直写到第三幕的抗战结束,历经半个世纪,这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在《茶馆》里体现得淋漓尽致。用老舍的话说:“一个大茶

老舍茶馆和老北京大碗茶 老舍茶馆 北京

老舍茶馆是以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及其名剧命名的茶馆,始建于1988年。在这古香古色、京味十足的环境里,客人每天都可以欣赏到来自曲艺、戏剧等各界名流的精彩表演,同时可以品用各类名茶、宫廷细点和应季北京风味小吃。自开业以来,老舍茶馆

声明:《北京秋天的故事 北京的秋天 老舍》为网友心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