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水:理智与情感

她是《妈妈咪呀》里热情如火的唐娜,也是《死神与少女》中愤怒崩溃的包丽娜。她能胜任角色零度到一百度的情绪爆发,也在做着爆发之后的情绪控制。很多的矛盾在她身上发生,又恰恰好似的融合了。她是话剧艺术中心的演员也是管理者。她是被理智与情感交织的田水。

文|甘鹏

从零度到一百度的情绪爆发

田水在《死神与少女》中演出女主角包丽娜,一个15年后认出曾经性侵自己的医生的智利女子。故事是有真实历史事件为大背景的,剧本得过劳伦斯•奥利佛奖最佳新剧本奖,也曾被罗曼·波兰斯基搬上大银幕。十五年的压抑只在一夜爆发,表演上是对演员演技的考验。田水却说:“演这样的角色对我来说不是一个难的事情。从零度到一百度的情绪爆发,我也喜欢演这样的戏。”

她并不是骄傲。这是她基于多年舞台表演经验的自信。但说演绎上没有难度,其实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那就是“控制”。说到最痛苦时,反而要像是在说一个别人的故事一样,把情绪控制住——这是导演对田水在这出剧里的表演提出的要求,也是田水对自己在胜任角色的台词动作与表情之外提出的更高要求。感性的表演,理性的表达,在这里已经打架。

题材特殊的《死神与少女》会引进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源于导演保罗·加林顿的大力推荐。而促成他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合作的,又正是田水。她与导演合作过音乐剧《妈妈咪呀》。那次合作,让田水领略到导演独特的工作方式。从《妈妈咪呀》到《死神与少女》,导演在排练剧本之前,会将剧本背后的时代背景通过剪报、新闻图片、视频资料,详实地展示给主创们。让大家更为了解自己扮演的角色行事的动机和诱因。演员们各自为其角色编了家庭背景、做了人物小传,还延伸排演了很多的小品。这些都是在剧本中没有,也在舞台上最终看不到。但对更好的演出这台戏,这些工作有无形的帮助。田水喜欢这样的工作方法。“现实主义体验体系的做法,让我们演员上台很有底。”田水说,“从体验到体现。这是从前话剧艺术中心的演员都在做的很好的传统。可惜这些年排戏都比较赶,很难保证有这样的准备了。”

曾经台上演员比台下观众多

一个“从前”,提醒了我们。自从前到现在,田水在话剧舞台上耕耘已是二十年有余。

爸爸妈妈就是演员,从小在后台看他们演戏,后来自然而然就考戏剧学院。毕业进话剧团。田水做演员,是顺理成章。这一路好像除了演戏也没有什么别的想法。

唯独有过一次波动。那是1996年,刚做了两年职业演员。大环境不佳,话剧市场实在不景气。田水的同学们个个都改行、出国。她也动摇,想过放弃,去美国。都准备办签证了。杨绍林老师跟她说了一番话:“田水别走。当所有人都走了。你留下来,我们是可以做出一点事的。”

当时话剧艺术中心刚刚成立。环境确是坏到让大部分从业者都绝望了。但绝望里也看到了一点希望。骨子里对舞台的热爱,对身边这群伙伴们的信心。田水最后决定留下来。二十年前的安福路上,看得见一帮做话剧的“疯子”,他们站在马路上发传单,拉路人进台上演员比台下观众多的剧场看戏……这群“疯子”里就有田水。

话剧艺术中心就是被这样一群人激活的。建立会员制度、打出看话剧成为生活方式的标语、做演出季、做话剧节……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领先全国,成为最市场化的话剧机构。正是从最坏最苦的阶段走过来,田水对话剧舞台,对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感情,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说得完的。

现在的田水不仅是演员,也有职务身份。除了演戏,她还是话剧艺术中心的管理者。

职务工作与演员身份其实有天然的矛盾。管理需要理性思考,演员表演是感性思维。如果长期走理性路线,一定影响演员工作。怎么办?田水实话实话:“我尽量做到权衡。但还是蛮难的。”遇到好的角色想演,时间精力都不够。但还是想演,并要演好。“你管理演员,自己演得不好。凭什么管理人家啊。”所以看着田水在舞台上塑造一个个成功的角色,一般观众不会想到这是田水在每天要开会、做方案、盯进度、谈合作……之余完成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然,还要兼顾家庭与孩子。孩子的学校希望田水去学校的活动上表演一个节目,这,也是不能拒绝的。在理性和感性打架的时候,她会选择相信——田水用了一个词“直感”。

“感谢老天给我一个准确的直感。如果我的理性和感性打架,我最后就冷静下来问自己的直感是什么。直感告诉我是怎样的。我就怎样去做。”

我的感受不代表是你的

可能就是因为做领导做得并非一板一眼,一直又在演戏清楚现在的演员们究竟在想什么。话剧艺术中心的很多演员都喜欢和田水谈点心事。经常听到演员们说:田水姐说如何如何。能做到这样的领导也是难得。要知道,演员个个都是有个性有脾气的。让他们心悦诚服不容易。

“但我在和他们谈话的时候,也永远都会告诉他们,这只是我的想法、我的感受。哪怕它是成立的,但那只是适合我个人的,不代表是适合别人的。你还是要想想你的感受、你的想法。”在经验分享上,田水强调“个体个性”。“创作就是很个体的。首先我自己就不会按照前人的方式去创作。”田水说。

和田水聊及一个时下热门话题。

何炅被北外同事举报,引发辞职。其实很多话剧艺术中心的演员作为大众明星也活跃在外。马伊琍、徐峥、陈赫、郑恺……都是中心的合约演员。作为管理者,对他们是怎样的态度?

田水谈出自己观点:“按说在外面签约,这边是要解除劳动合同的。但说句实在话,能给中心带来效益,不管是经济效益还是名声上的效益,而且一些合适的剧目比如徐峥他们也会回来演,那么处理上就相对人性化一点。国话、人艺,很多演员也都是这样的。外面的环境已经变了。我们也不能一尘不变。”这有一个过程,最初,曾经也是话剧艺术中心演员的陆毅、冯威(冯绍峰)在外签约,都是从中心辞职的。制度,是随着外界环境变化一点点在改变的。如今的制度,相较于理更趋于情。最近还有一位知名演员加盟了话剧艺术中心,就是郭晓冬。因为演出《钢的琴》结缘,他从八一电影制片厂调动到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大家就把这里当一个大家庭吧。”

田水就像这个大家庭的大姐。不是父母,她比父母更贴近家庭的孩子们。但又有家庭事务的担当和权威,毕竟是大姐。

说起来仿佛挺风光,做起来是蜡烛两头烧。作为演员田水今年两部新戏上演,《死神与少女》之前,是王洛宾题材的音乐剧《你是我的孤独》。10月还有历史题材的《将军行》,她做导演。全年的工作都排得满满的。

说全年工作满满时田水的脸上并没有皱眉或者埋怨的神色,潜意识里她就是享受工作的。

——“不过,我7月会留出一大段时间。陪我的女儿去欧洲旅游!”说起这,田水很兴奋。那又是完全不同于谈起舞台谈起工作的另一种表情。兴奋夹着幸福,是田水最彻底的感性时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63877.html

更多阅读

《理智与情感》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怎么写

简·奥斯丁(1775-1817)的一生中只完成了六部小说,在简奥斯汀写过的六本小说中,女主人公都勇敢热烈,深具智慧,就像简自己。她为那些女孩安排了圆满的结局,塑造出一个个爱的理想国,却独独没有为自己寻一个归宿。按照出版顺序分别为《理智与情

《理智与情感》08版 理智与情感 李安版

一直好奇着,为何英剧总是短短几集就结束了一季呢。然后就看到了08年版的理智与情感。不得不说简·奥斯汀的作品似乎在英国很受欢迎,嗯嗯,小资爱情故事。男女主角花哨的亲吻问候礼,动感欢快的交际舞蹈,随处可见的眉目传情,总是可以刺激到让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 理智与情感 李安

今天终于把《理智与情感》看完了,怎么说呢,有一种空荡荡的感觉,有点失落。就像一个人一直在追赶某样东西,而突然之间那件东西又不见了,此时的我就是这样的感觉。再来说说这部小说,它将爱情,亲情,友情,人心丢弃在那个社会的大背景下。虽然是

第12节:理智与情感的较量(6)

系列专题:《换种思维赚大钱:当大脑遇到金钱》  在这个最基本的投资分数中,分子始终处于波动状态,而分母随时间的变动则相对较为稳定。比如说,你的净资产总额为20 万美元,投资股票的前一日价值未发生任何变化。如果这些股票今天能实现1

第11节:理智与情感的较量(5)

系列专题:《换种思维赚大钱:当大脑遇到金钱》  你在乎股价的变动,还是关注股价的总体水平  “思维”与“情感”之间的冲突,可能会导致不可理喻的现象。马萨诸塞大学的心理学家们曾做过一个实验:  他们把软心豆糖分别装进一个大碗

声明:《田水:理智与情感》为网友不该舍不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