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口书店,向往温暖的零售空间
最早知道渡口书店,是因为一个曾经开过书店、又撑不下去的书友赞:“那是我心目中理想书店的模样!”小巧、整洁、安详,书目选择多样,库存不多,进货灵活,还能订书,有港台新鲜读书杂志,书友和经营者之间正面沟通,彼此心存善意,并决定做卖书之外的贡献,诸如设计读书活动。还有好咖啡喝,好院子坐。我认可这家小书店的一切理想化气质,便时常带朋友去店里转转。然后,便认识了高路,渡口书店的老板。
在小书店面前,我就能体会到“一己之力”这个词的无奈和善良。包括我在内,很多人都习惯了在网上订书,这是大势所趋。还有好多次,少年读者告诉我,是在网上下载了你的小说,在手机上看完的。我觉得又新鲜又宽慰,但另一方面,立刻就能体谅到书店的苦衷。尤其是小书店。买书的人少,专程到小书店买书的人就更少。小书店的存活就像一场美梦到噩梦的转化。
爱书的人都轻而易举会报出季风、国林风、诚品之类的书店名号,大书店铺排出的气氛和习惯会成为一代人精神养料的发源地,是学生时代的闲时好去处,是工作时代最好的“第三空间”,是购物,但是精神愉悦富足的购物。可是,小书店的成本高、利润薄,就像九十年代初的美国电影You'veGotaMail中所描绘的,布置出有个性的小环境、做特色书店是相当艰辛的。到了数码时代,书店普遍都遭受重创,或许只比唱片行好一点。
渡口书店曾在豆瓣网页上发问,怎样才能吸引人走进书店呢?回帖者众文青无不热血参与讨论,但有趣的是,你很容易就能在那些点子中发现营销术和品牌论的口吻,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打折、连锁、和具有品牌标识性的配套礼品。人们受连锁经营的熏陶真是到了潜意识的层面!我便回了个帖,建议大家从最微小的举动做起,譬如:多去几次书店,把去书店作为最优散步选择;去的时候记得多带一些新朋友,让别人也感受书店独特的氛围。我觉得关键在于“走进书店”这个动作——日渐稀有、反而带有复古意识的动作。
因为我们都是梦想开一个亲切小书吧的人,所以我们会希望喜欢的小书店能活下来,不止是渡口一家。活下来就是最难的,只要活下来,就能保持自己的特色,否则一切理想主义构想都是无根之萍。(但也有一种例外:专卖教育参考、全真试题的那种必赚店。)
考虑到种种经济蓬勃时期的不安定因素、种种利欲熏心不问前因后果的诱惑,我真心钦佩所有执念开小书店的朋友们,钦佩所有愿意清心寡欲开书店、并不辞辛劳的朋友们,更欣赏那些愿意在卖书赚钱之外对文化贡献一己之力的人。高路的渡口书店每周都有读书会、读报会,每个月都有专题作家前来和读者交流,从09年开始也开始组织放映电影……和高路聊天,让我感到踏实,因为理想主义从来都不能只说不干。
于是:你本身是建筑设计师,为何梦想、并敢于开一家书店?
高路:部分原因是对建筑行业不满意,觉得不太真实。建筑设计师在媒体上有明星化的趋势,但真正了解这个行当的人并不多,大家看着觉得热闹罢了,实际上有一种畸形的现状,健康成熟的发展非常缓慢。感慨很深,工作几年后和大学同学、同行的话题反而越来越少,建筑设计退化到对物质、形态的机械化设计——但它的本质不该是这样非人性化。我非常热爱自己的专业,也因此宁愿与之保持一点距离。因为抱怨是无用的,个人力量微小也改变不了大局,所以愿意尝试用其它方式来改变,至少,改变人和人之间冷调的关系。书店,在我看来,是一个促进人与人交流的地方。
于是:那为什么死心塌地选择书店、而非别的零售业呢?
高路:我不觉得自己是死心塌地地做书店(笑)。书店算是一种读书人的普遍想法:世界上该有书店,却总是很少。书店听起来或许有点理想主义,但经营书店包含了零售业所有的规则。我选择零售业——经济上不讨好——但它很实在、很真实,能让我经历整个行业的每一个环节,并且直接面对具体的人,这让我觉得很踏实。同时也想亲身体验,琢磨这个过程:为什么大小书店那么多、又那么频繁地消失?
于是:我记得在《书店的灯光》那本书里,作者就格外强调零售业的重要,建议每个孩子都该尝试一两年的零售业工作,我看了之后很有启发,也想到了你的书店。看起来,你走了回头路,放着好好的高薪工作不做,其实你是有目的地选择了一条更真实的道路。
高路:零售业,你不去做就永远也不知道怎么做。我是外地人,留沪工作后的感受就更强烈:你必须拿出真实存在的东西,对他人才能有说服力。我很赞同鼓励年轻人从事零售业的观点。有时,会有大学生、中学生来我店里,我也会和他们聊天,结果发现他们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都近乎缺失,仿佛这一代年轻人的成熟特别晚。我会因此而担心的。
于是:渡口书店的设计概念和风格的确定是个漫长的过程吗?建筑设计专业对这方面很有帮助吧?
高路:当然有,至少对普通业主来说装修是个大问题,但我就觉得这方面困难比较少。在专职做建筑设计的时候,我会觉得……很多事情是虚假的,在看起来优越的环境里浪费时间和金钱。做自己的书店时当然很自由,也不去想“风格”什么的问题,那都是别人附加上去的。以前肯定隐约想过——如果有自己的书店该是什么样?譬如说,我自己喜欢北京的三联书店。两年以前和朋友聊天时提到过,不过正式着手办理时反而比较快,从找店面到装修到开业总共花了半年不到。
于是:渡口,这个名字的由来?寄托了怎样的希望?
高路:这是从我和朋友的一段对话引发出的——
“渡口具有象征意义。我希望书店具有中国特色,有实义也有可以引申的空间。”
“在古代的中国,渡口是个个性很鲜明的一种符号。不仅摆渡过江河的人在此聚集,周围也会形成一种生活,一种营生气味。”
另外,还有一种对过往生活景象的臆想与猜度;在渡口可进可退 ,可近观也可远望;此外这两个字本身繁简得当,从字面已经可以体会汉字的美。简单说,也是希望人来人往吧,希望可以加强人和人面对面的概率。
于是:最大的顾虑、担忧是什么?有没有反对者?
高路:顾虑当然是怕门可罗雀啊;听说我开书店的人多少都会表示担忧,当然在口头上还是鼓励为主。每个人都会让我努力、加油,但事实上不是我自己加油就可以的。以前我曾天真地认为:总会有一个人群是习惯经常逛书店的,但事实看来并非如此,这个人群缩水得相当厉害。前几天我看到一篇有关MUJI(无印良品)的文章,提到一个问题:很多MUJI的电器产品似乎只在日本有,中国市场上很少见,为什么?因为日本本土消费能力可以支撑那部分产业,但中国的消费意识还处于初级阶段,很不成熟。我们必须承认,书店是明日黄花,不以谁的个人愿望而改变。我也很理解,城市生活节奏这么快,压力这么大,买书确实可以在网络上买。但与此同时,渡口出现后,又有一些朋友提出想在别处开书店,说明这些人还是存在的。所以我始终认为,书店是一种“多样性diversity”的体验,目前环境下,你必须靠人为力量去维持其存在。
于是:文艺书籍的销量会给你带来足够维持下一年工作的收益吗?
高路:是指书店还是个人?暂时都还不能。
于是:没有固定收入,也没有把自己商业化,有过不安的状态吗?
高路:非常不安,发生频率也很高,我们会努力商业化起来的。事实上,从一开始我也没想做一个小众书店,或许是现在的形式感会让人有所误解。我的本意是开一个环境舒适的书店,以后也想尝试更大众化、也更大一点的店面。
于是:除了销售书籍、供应咖啡和茶、代售小型艺术品,渡口书店还有哪些动作?
高路:在电影院放电影啊——欢迎大家踊跃购票入场观看;希望09年能把书这部分做得好一些。也一直想销售CD的,暂时条件不允许;还有其它一些内容尚处于构想阶段。
于是:在网络时代开书店,是怀旧,还是先锋?
高路:是提供一种选择或者说补充吧,我们的生活依旧缺乏多样性的特征;对于书店受到网络的冲击也一直有讨论声不绝于耳,我认为参与讨论者还是狭隘了一些,商业规律固然应该遵守,但这并不是唯一应当奉行的原则。人们和现实生活之间多少需要程度不同的空隙,不能过度贴近。
于是:你自己欣赏哪些书籍和作家?
高路:抱歉我不想用“欣赏”这个词。能弥补自己知识结构缺陷和能够带来启发的书我都喜欢;作家,喜欢张爱玲和老舍。做了书店之后才感觉到,译文类书籍更新频繁,国内原创书籍品种很少,读来读去还是觉得老一辈的经典。
于是:典型的一天如何度过?和书店有关的事务会占去你多少时间和精力?
高路:白天如果不需要去进书,就做工作计划,活动联系,了解新书信息,订书等等,晚上八点左右到书店,十点左右离开;占用80%左右的时间和精力,大概我效率很低吧?
于是:最享受的回报是什么?
高路:心里踏实,开书店之后从来没有出现过失眠的情况;也见识了很多各样的人,包括以前认为性格不合、不太可能深交的人。这也是零售业的好处之一。感触最深的是,认识了一些图书批发商,他们都是很真实的人。以前没机会了解这类人,刚开始打交道时我是门外汉,什么也不懂,他们都是上海本地人,沟通也有点不顺利。但这是必要的认识的过程。现在我就能体会到,他们非常朴实,遵守一些做人的基本原则。哪怕有些人可能业务能力不高,见识不广,但他们会让我为真实的人际交往而感动,甚至怀疑:看书真的会带来更多益处吗?为什么有些堪称博览群书的人反而把人与人交际的基本准则都忘了呢?
于是:对于想像你一样独立开书店、没有保障的毕业生有什么建议吗?作为过来人。
高路: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非常欢迎。但一定要非常谨慎,书店的工作对人要求非常高,特别是在目前这样四面楚歌的环境下,但也是锻炼人的好工作。如果你所处的生活环境社区建设比较好,倒是可以做尝试。前期调查非常重要,同时要对各种可能发生情况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还要有耐心。
于是:你对于“理想主义”、“物欲”和“务实”是怎么看的?
高路:“理想主义”:有理想并努力践行以期愿望实现;
“物欲”:应该有适当的物欲,才能作为实际建设行为的驱动力;
“务实”:多做少说,用工作成绩作为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