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与代数”的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的内容一直以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大的比重,地位重要,教学价值更重大。在小学阶段,“数与代数”大致包括了这样几方面的内容:它包括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常见的量以及探索规律等等。他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一种数学模型,可以帮助人们从数量的关系的角度,更为准确清晰的认识、描述和把握我们的现实事件。其次发展学生的数感也非常重要,也是我们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目标,也是数与代数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除了保证学生掌握数数、读数、写数、数的大小比较、加减运算等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之外,教师要特别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那么,什么是数感?它究竟又表现在那些方面?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各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等等,这些都是数感的具体表现。在教学中,让学生利用新认识的数,不断的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用量化的思想去观察生活中的事和物,尝试着用数去描述和交流信息,这时,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也是发展学生数感的一个很好的途径。而对于学生数感的培养并不是学习一个单元或学习一章就能培养起来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教师用较长的时间逐步地去培养,应注意把学生的数感发展贯穿了教学的全过程。
与传统的小学阶段的“数与代数“的教学知识相比较,新课程标准之下的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更要关注学生是否经历了探索过程,是否使学生理解了数学,是否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了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知识,发展思维,在交流探究中培养能力,获得学习上的自信心。
下面我 主要结合《等量代换》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来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用于现实。可是,长期以来,在数学教学中往往只重视书本中的知识,数学教学远离生活,过于理性化,造成学生只会做课本中的题目。其实小学生年龄虽小,但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形成了不少的数学表象,教学中利用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联系实际“做数学”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自己在身边所熟悉的事例中提取数学素材,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有趣,引发学习数学的欲望。如:在教学《等量代换》时,一开始我从学生熟悉的历史故事“曹冲称象”中引入《等量代换》的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随后我又要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等量代换的例子,学生们举了很多例子,课堂气氛很活跃,使学生们感觉到生活处处有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学科数学观回到生活数学观,使学生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二、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课堂教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小组合作是比较好的教学手段,小组合作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感受彼此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建构,又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重大意义。如:在新课的教授上,我让学生4人为一个小组利用自己带的学具摆一摆,换一换,说一说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探索等量代换的具体策略。也让学生们知道,合作的力量大于一个人的力量,众人的智慧要强于个体的智慧,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抓住时机,让学生动手操作,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数学本身的感受、领悟和欣赏,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
三、巩固方法,深化提高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具有生存的功能。数学学习本身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可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抹杀了它的趣味性,使得数学变得枯燥无味。其罪魁祸首便是机械式的反复练习,使得学生对数学失去了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因此便使学生失去了部份生存能力。正因如此,所以我们对练习应采取大胆改革。练习不应有繁、怪、难、偏的题目,题量也不应过多;练习内容应尽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实际经验相结合;练习的形式要多样;练习设计要有趣味性,使学生乐于参与。例如:在巩固练习中,我选用了一些学生们都比较熟悉的几何图形进行数的代换,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接受。
总之,教学形式必须为教学服务,在注重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应扎实有效地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地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生活经验,这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