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学者马歇尔丶麦克卢汉推出了一本名为《理解媒介》的书,这本书中提出了四个重要的理论,环球村,媒介即讯息,冷媒介,热媒介,媒介是人的延伸。这四个理论在当时看来更像是一种科幻小说,但是如今都一一的实现了。
《理解媒介》认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和传播方式在电子媒介的广泛使用下被成功的塑造了出来。文中通过对不同媒介的比较,种种文化现象的关联勾画出了一种电子媒介文化社会的图景,并对其发展趋向作出了预言。
麦氏在学术上经过了工科,文学,哲学,文学批评,社会批评,大众文化研究,媒介研究7个转折,从之前默默无闻的教书匠一跃成为媒介研究巨匠,可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工科基础给了他严密的逻辑观念,文学给了他诗人般的想象力,文学批评和社会批评让麦氏在看待问题时更加的睿智和大胆。这种丰富的学术背景给了麦氏丰富的创造力,他的思维非常的具有跳跃性。整本书几乎没有所谓的线性脉络,也没有批注,他不去梳理历史,有一些论证也不够严密,这让年轻学者看起来非常的吃力,甚至难以理解,就如麻省理工学院版绪论中的路易斯,H,拉潘姆教授说的那样,他直到在写这份绪论的时候才发现他曾经的断言是那么的不着边际,如今的他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媒介即讯息,而这离麦氏提出媒介即讯息这个理论已经过去了30年。
麦氏的一些理论是预言性的,但是他同样也犯了一个预言上的通病,那就是预言的结束性,几乎每一种预言都只是说会发生什么,而没有说发生以后的事,发生了该怎么解决等等。麦氏不是一个圣人,所以不必去神化他,虽然他在媒介的地位高高再上,但作为一个研究者,在研究他的文献时,应该保持客观,辩证的态度。
笔者在看完麦氏的这本书后,有许多的疑问和不解,就笔者现在水平来说要想真正的理解麦氏的理论还非常困难,仅仅靠一篇读书笔记也不可能诠释麦氏的理论,待笔者有了一定的学术积淀后再来严肃的全面的研究麦氏的理论。在此,笔者只是梳理出自己的一些愚见与疑问。
整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篇,提出了上述的四种观点。第二部分是应用篇,以第一部分的理论为基础分析了26种媒介。
媒介即讯息
在麦氏的理论中,媒介的内容并不是关键,或者说麦氏认为媒介的这种内容完全不能与媒介的影响相提并论。
在文章一开始,麦氏就阐述了他的观点:“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都要在我们的事物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什么是新的尺度,笔者认为可以理解为新的一种技术,那么什么是延伸,延伸就是在媒介的原有基础之上的一次革新。那么笔者认为,这句话就可以理解为,社会的进步,关键在于媒介的技术革新。同样,也可以把媒介看作是一种生物,它在不断的净化,每一次净化都是一次质变,带来一次飞跃。由此可见,每一次革新就像是一次质变,人类的每一次进步确实是需要在质上面的突破,而不仅仅是量上面的积累。
那么对这句话,笔者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是不是媒介的内容就不重要呢?
麦氏说“如果从机器如何改变人际关系和人与自身的关系来看,无论机器生产的是玉米片还是卡迪拉克高级轿车,那都是无关紧要的”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麦氏认为媒介的内容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媒介的变迁。对于这句话,笔者有疑问。是什么推动了媒介的变迁?是内容。
人类社会运动的原理第一定律:欲望是人类社会运动的源力。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欲望看作是一种需求,如果可以的话,那么是否可以说这种需求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于能制作玉米片的机器的需求到对能够制造出卡迪拉克的机器的需求是不是一种进步,笔者认为是,正是人类的欲望,推动了这样的一种进步。
那么欲望从何而来,
在佛洛依德对“本我”“自我”“超我”的解释我们可以理解到:人首先得满足本我,这就产生了欲望,同样,在马斯洛对需求的分层中,我们也可以理解到,当低一层的需求得到满足时,人们就开始追求上一层的需求。
换句话说就是,欲望就如同海上钢琴师中一九零零看到的纽约那样,是无止境的。对于刚刚所提到的对当前需求的满足,从另一个方面看也是一种不满足,因为主体在得到了一定的满足后开始了新的需求,不管是从本我到超我,还是从生理需求到自我实现。这都是一种更进一步的需求。
那么这种更进一步的需求从何而来,就来自对当前状况的不满足。那为何不满足,回到本文的媒介上来说,就是媒介的内容无法满足欲望的需求,所以新的媒介诞生了。
因此,那么是否可以说对内容的不满足点燃了欲望,从而导致了革新。麦氏是在内容与变迁上是否忽视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热媒介与冷媒介
“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收者不需要动用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就能理解。“冷媒介”传递的信息少而模糊,在理解之际需要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的配合。这是教科书上告诉我们的。
一开始笔者非常清晰的懂得这两个不通媒介的差别,但是当笔者阅读了麦氏对电视的阐述后,反而让笔者开始有一些不理解。
电视为什么电视和电影不一样,电视是冷媒介,电影是热媒介。当笔者反复阅读其举例时笔者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笔者把自己放在了一个错误的时空里面去理解麦氏的举例。
当笔者把自己放在当时的环境中去理解时,仿佛有了一些眉头。麦氏认为电视是冷媒介,其信息模糊,需要更多的参与,而电影是热媒介,其信息明确,不需要更多参与。
作者当时的电视与现在不同,当时的电视,剧情缓慢,冗长,乏味,新闻不喜欢对国内富有争议的事情进行报道,仿佛只是家庭主妇的一种打发时间的方式,不需要人们在观看时全身心的投入,人们可以一边做家务,一边看电视。电影与电视不一样,剧情紧凑,连贯,富有侵略性,需要观看者全身心的投入其中。电视带给人的感觉是非连续性的,有间隔的额,而电影则是连续性的,无缝衔接的。从这一点就可以明晰冷媒介与热媒介的区别了。
但是笔者认为,当今的电视已经开始慢慢转向冷媒介与热媒介的结合,可是当笔者搜寻冷媒介时,人们依然把电视归为其中,并没有对其当今的转变作出合理的解释。
这让笔者联系到如今的中国社会,许多人们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想,这与人们接受的一元化教育不无关系,这种一元化的教育就和热媒介有一些类似。在人们读书的时候就是不停的去接受书上的知识,这就使得人们缺乏自己的思维,难以形成富有个性的独立人格。在父母,老师和考试的高压下去学习,正如麦氏所述,只有在高压下才会去接受热媒介,人们长期在这样的高压下去学习就容易被动,长期的被动成为了一种习惯,这就使得许多人成人以后依然很被动,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就非常的被动,缺乏一种主动意识,有一些人在工作后因为工作的原因开始变得主动,但是在生活上依然被动,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如今的相亲活动如此盛行,因为剩男神女们在感情上不愿意去主动的接触,他们需要一种形式来推动自己。
当人们接触的热媒介过多以后就会形成热媒介的逆反,也就是第三个内容,过热媒介的逆转,用笔者个人的理解就是物极必反。就好像学生接受的热媒介过多,压力太大会产生叛逆心理一样。
文中麦氏提到随着道路的不断发展,道路也带上了都市的气息。当为了都市而建立的道路发展的极致时,道路本身也成为了一种都市。
再则,由于道路的不断发展,城市和乡村的作用也发生了改变,麦氏认为由于道路和运输的革新,乡村不再是工作的中心,城市也不再是娱乐场所。麦氏还在一个自己觉得自相矛盾的奇特现象中指出,游动迁徙的人在社会生活中是静止不动的,静坐的专业人士却是动态的,进步的。富有吸引力的,世界性的大都会将是静态的,无所不包容的。这可以用马克思主义中的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来说眀。
媒介是人的延伸
麦氏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等等。
在当时麦氏提出这样的理论想必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因为当时人们都认为技术上的东西都是冷冰冰的存在。
麦氏由生理学上“自我截除”受到启发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认为人的任何延伸都是“自我截除”,自我截除是解除中枢神经系统压力的直接手段。震耳欲聋的厮杀声所造成的战场上的震撼效应,经过修正被用于一种名为“止痛耳机”的装置中。病人戴上耳机,将噪音调到需要的音量,直到他感觉不到疼痛。挑选一种延伸的感觉用于技术,使创造者和使用者麻木。就好比受到高度惊吓的人不会有疼痛感一样。
麦氏认为,人在正常使用技术的情况下,总是永远不断受到技术的修改。反过来,人有不断寻找新的方式去修改技术。就好像是心理学中动机研究的功绩之一,是揭示出人与汽车的“性关系”。人因为自身的需求制造出了汽车,汽车为人服务,当人类不满足于这种服务时新型的汽车就诞生了,按笔者的理解,这也就是媒介即讯息。
麦氏指出媒介作为我们感知的延伸,必然要形成新的比率,而且它们之间在相互作用时也要形成新的比率。麦氏用一个例子很恰当的解释了这句话的意思,麦氏说柏拉图竭力构想一所理想的训练学校,可是他并未注意,在他没有构想出来以前,最完美的学校就已经创造出来了。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当新的比例形成时,并不是相互取代,而是相互交融。就如在“杂交能量”一节的最后一段说的那样,两种媒介杂交或交汇的时刻,是发现真理和给人启示的时刻,由此而产生新的媒介形式。
在谈到电力时代时,麦氏说借助于置身在我们外延了的中枢神经系统之中,借助于电子媒介,我们创造了一种动力,有了这一动力,过去的一切技术全都是我们人体的延伸,可是它们都会转换成信息系统。笔者认为,这个信息系统就是今天的网络公共领域。
麦氏提出我们用新媒介和新技术使自己放大和延伸,结合之前麦氏说的一切媒介作为人的延伸,都能提供转换事物的新视野和新知觉。从这两大可以看出麦氏在对电力时代的预言上认为人作为一个个体将会成为新的信息发布源。也就是今天的人人都有麦克风时代。
侯定君
201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