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娜:做科研不能功利心太强
本报记者邬秀君 赵盼盼
铂族金属纳米材料是燃料电池、石油化工等领域中广泛使用的催化剂。但是铂族金属资源匮乏、价格高昂,如何提高其催化性能一直是相关领域的重大关键问题。近几十年来,学者们一直渴望解决这个难题。而在厦门大学,一位年轻的副教授,创建了一种新的方法,突破了晶体生长的限制,首次成功制出高指数晶面二十四面体铂纳米催化剂,显著提高了催化活性,其研究论文发表在美国知名科学杂志Science上,并被评价为“纳米催化剂合成的一个重大突破”。这位老师就是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田娜。
初见田娜,只见她身穿黑色呢子大衣、蓝色牛仔裤,脚穿运动鞋,简约清爽;办公桌上没有什么装饰品,一大半是书籍、文献资料以及做实验时要穿的白大褂。记者和她的谈话就在这样简单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了。
硕士期间就与厦大结缘
来厦门大学之前,田娜在河北师范大学化学系攻读硕士学位。02年,她报考厦大,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说到自己与厦大的缘分,田娜认为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厦大的化学专业学科优势明显;二是自己的硕士生导师和厦大的孙世刚教授相识,她也曾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见过孙教授,心生敬佩之情,而自己的研究方向电化学也恰好与孙教授的方向吻合。
田娜第一次来厦门,是参加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试。提起初到厦门的感受,家在山东的她笑着说:“下了火车后,第一个感觉就是厦门人都很娇小,整个街道也比较悠闲、富有情调。来厦大复试时,孙世刚教授很细心地为她联系住宿的地方,当时天气转凉,孙教授还把家里的毛毯带给她,这都给初来厦门的田娜留下了难忘而美好的记忆。
“读博是一个锻炼的过程”
在田娜看来,读博是一个锻炼的过程,“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锻炼,锻炼做科研应具备的思考、探索、摸索以及创新的能力和意识;同时,交流能力也很重要;拥有这些能力和意识,再加上对学科的热爱和兴趣才有可能做出好的成绩。”
田娜是孙世刚教授电化学催化课题组成员之一。提起这个课题组,不得不提的就是他们研制出的“二十四面体金属纳米晶体”。据《厦门大学报》报道,早在2005年,这一成果就已研制出来,但课题组并未急着发表论文,而是又花了两年功夫静下心来进一步追踪弄清楚这种晶体的生长过程、表征,并不断完善研究方法,田娜为此还申请了延期两年毕业。
2007年,田娜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将该研究成果的相关论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提起这项科研成果,她谦虚地表示:“能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是一种幸运,是和课题组整个团队的支持离不开的,是很多人的贡献。”
田娜在科研道路上的脚步并没有减慢。2008年,她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高指数晶面结构Pt、Pd纳米催化剂的电化学制备与性能》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记者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了解到,“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是在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组织开展的一项工作,自1999年起,每年评定一次,每次不超过100篇。截止2010年,厦门大学共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13篇,2011年分别增加一篇。
从学生到老师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田娜认为自己并不是那种能够理性地规划要达到什么目的或者获得什么的人,但有一点确定的是,自己是喜欢学习的,是勤奋刻苦的。在她看来,从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转换,也是一种缓慢的、渐变的过程。即时是现在,很多学生都叫她师姐而非老师,她自己也很乐意接受。对于科研,她一直坚信“如果想在学术上长久的发展,一定要花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做科研最重要的是不能功利心太强。一旦功利心太强就沉不住气,就不能让以后的研究更深入。”
提起恩师孙世刚教授,田娜评价说“有成就的人是必然的,绝非偶然的”。孙教授身上那种踏实、高效率、精力旺盛的品质都是她敬佩和努力追求的方向。作为老师,田娜谦虚地表示要向孙教授学习,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不同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