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审美赏 杜甫之死

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审美赏析

杜甫寓居成都期间,结识四川著名山水画家王宰。王宰作了“蜀中山水图”,就是诗歌中说的“昆仑方壶图”,并邀 杜甫为此画作题画诗。所谓题画诗,就是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的内容或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谈论艺术的见地,或咏叹画面的意境。全诗如下: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

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

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
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审美赏 杜甫之死
  面对着这幅画,诗人首先写道:“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能事”十分擅长的事情。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十天画完一条河,五天画完一块石头。他作画不愿受时间的催逼,贸然从事,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后,才从容不迫地将真迹留于人间。诗人虽然面对这幅画,但并不是直接说画,而是极力赞扬王宰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你看,王宰不愿受时间的催限,仓猝作画,而是十日五日才画一水一石。这样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后,胸有成竹,兴之所致,才从容不迫地挥毫作画,这样画出来的画才能在人间留下真实的笔迹。我们要注意,词人开始用数字来写。数字在文学艺术中,可以说是十分枯燥而无情感的词语,更莫说用在诗词开始。然而,正是这看是“无情”的数字,恰好表现了诗人的对王宰的作画严肃认真的态度——“能事不受相促迫”。正因为长时间的酝酿才“留真迹”于人间。

接着诗人写道:“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昆仑”传说中西方神山。“方壶”神话中东海仙山。这里泛指高山,当然也并非实指。“素壁”就是白壁。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挂在高堂白壁上的昆仑方壶图,山岭峰峦,巍峨高耸,蔚为壮观。这里,诗人进一步描写挂在高堂白壁上的昆仑方壶图。诗人在第一句中,把极西的昆仑和极东的方壶对举,拉开了空间距离,表现出了画中描绘的空间非常辽阔,也为诗歌增添了辽远的意境。特别是诗人运用了倒装句,把极富情感表达的“壮哉”放在句首,以此强化了诗人对昆仑方壶图所表现出来的壮美而发出的由衷赞叹。
  接着写道:“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巴陵”即郡名。唐天宝、至德年间改岳州为巴陵郡,治所在今湖南省岳阳市,地处洞庭湖东。“日本东”即日本东面的海域。“赤岸”即地名。这里并非实指,而是泛指江湖的岸。“赤”一作“南”。“浦溆”即岸边。“亚”通“压”,俯偃低垂。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图中的江水以洞庭湖的西部为源头,一直绵延流向日本东部的海面,犹如一条银丝带,场面十分壮观,岸边的水势非常浩渺,纵目望去,好似天水相接,连为一体,与银河相通。画面上云雾迷漫,飘忽不定,云团飞动。在狂风激流中,渔人正奋力驾船向岸边驶去,山上的大树被狂风吹得倾斜了。诗人以铿锵昂扬的音调描摹画面上的奇伟水势,与巍巍群山相间,笔墨酣畅淋漓。“巴陵洞庭日本东”这一句中连举三个地名,一气呵成,不但拉开空间距离,而且描绘图中江水从洞庭湖的西部起,一直流向日本东部海面,一泻千里,波澜壮阔的景象。“赤岸水与银河通”一句很有气势,水势浩瀚渺远,连接天际,水天一色,仿佛与银河相通,可以说,这与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在气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中有云气随飞龙”,语意出《庄子·逍遥游》:“姑射山有神人,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这里形容画面上云气迷漫飘忽,云层团团飞动。诗人化虚为实,以云气烘托风势的猛烈,使无影无形的风力得以形象地体现出来。这是题画诗写作上的一个特点,以画为基础,通过想象联想在虚幻中予以延伸。最后写在狂风激流中,渔人正急急驾舟驶向岸边躲避,山上树木被掀起洪涛巨浪的暴风吹得低垂俯偃。这里,诗人通过渔人的行动的描写,再次突出了图画壮美的气势。

接着诗人进一步评论王宰无与伦比的绘画技巧。诗人写道:“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远势”指绘画中的平远、深远、高远的构图背景。“并州”地名。唐朝时期的河东道,即今山西太原,当地制造的剪刀非常有名,有所谓“并州剪”。意思是说,王宰的画在构图、布局等方面堪称天下第一,他能在一尺见方的画面上绘出万里江山的景象,就好像用并州的剪刀把吴淞江的江水剪来了一半!诗人高度评价王宰山水图在构图布局及透视比例等方面旷古未有的技法,在尺幅画面上绘出了万里江山景象。其中的“咫尺应须论万里”,这一句可以看作是诗人以极为精炼的诗歌语言概括了我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远,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俊。”“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这是诗人盛赞画的逼真而发出的惊叹——不知从哪里弄来锋利的剪刀,把吴淞江水也剪来了!这两句诗人用典。相传晋索靖观赏顾恺之画,倾倒欲绝,不禁赞叹:“恨不带并州快剪刀来,剪松江半幅练纹归去。”杜甫在这里以索靖自比,以王宰画比顾恺之画,用以赞扬昆仑方壶图的巨大艺术感染力,不但含蓄简练而且盛赞画的精湛与画技的高超无比。

在艺术上,这首诗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想象丰富;其次,描绘细腻;再次,用典恰当;第四,观点明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62962.html

更多阅读

额尔古纳乐队-《毕业歌》 额尔古纳毕业歌简谱

这是额尔古纳乐队在新专辑《鸿雁》中的一首很好听的《毕业歌》。我喜欢的一首歌,歌声嘹亮,说不清是怀旧还是憧憬未来,也许都有吧,听着它,总是想起令人怀念的校园时光,和那些儿时的伙伴,还有儿时的梦想……又是毕业的季节,又是分离的时间。

保罗·莫里哀《经典作品集》及音乐会视频 保罗莫里哀

Paul Mauriat 保罗·莫里哀 -《经典作品集》及音乐会视频保罗·莫里哀(1925.3.4—2006.11.3),法国轻音乐大师。1925年3月4日出生于法国马赛一个热爱音乐的家庭中,4岁开始学习钢琴。10岁时进入马赛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由于对爵士音

声明:《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审美赏 杜甫之死》为网友岁月的吻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