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农canon背后的故事 卡农背后的故事

Canon,一个始终能让爱与缠绵生死相随的名词。  Pachelbel(帕赫贝尔卡农的作者1653-1706),德国人。在他10几岁的时候,战乱使他沦为孤儿。流浪到英国的他被英国一个小村庄的天天在教堂弹琴的琴师收养,之后他天天听那个他弹琴,耳濡目染也学会了钢琴。  在他们旁边的镇上上有一个女孩子叫Barbara Gabler,家里有钱有势,BarbaraGabler也是镇上最漂亮的女孩,自从到教堂听了Pachelbel弹的曲子,就爱上了他。很多有钱人上门向BarbaraGabler提亲都被拒绝了,因为BarbaraGabler心里只喜欢Pachelbel。但女孩子嘛,都比较害羞,从小被宠到大的BarbaraGabler一直不敢向Pachelbel表白,后来BarbaraGabler就找了个理由,说要去Pachelbel那里学钢琴,她对Pachelbel说自己热爱音乐,希望可以拜师学艺。  Pachelbel很高兴的收下了这个徒弟。但BarbaraGabler她的目的并不是弹琴,所以几乎不把精力花费在钢琴上,遭到了Pachelbel一再的责骂。BarbaraGabler心里委屈,但还是一直跟着Pachelbel,希望Pachelbel能明白自己的心意。  终于有一天Pachelbel对Barbara Gabler说:“你走吧,你真的不适合弹钢琴。而且你也不喜欢钢琴。”BarbaraGabler听后,对自己说:“不要说我不行!Pachelbel。我回去一定要好好弹琴,半年后我要拿到本地的钢琴第一名的!”(在镇上每年都会举行一次女孩钢琴大赛。)  半年里,Barbara Gabler天天练习,饿了就叫家里的用人送些吃的,困了就趴着睡一会。 半年一转眼就过去了,BarbaraGabler参加了比赛,果真的拿了奖。BarbaraGabler想拿这个奖杯去找Pachelbel并向他表达自己的爱意,但当她去找Pachelbel的时候,Pachelbel已经不在了。当时正值战乱,Pachelbel被征去打仗,BarbaraGabler知道后说:“好,我等他回来。”  就这样Barbara Gabler等了Pachelbel整整3年多,在这期间村长的儿子看上了Barbara Gabler,村长的儿子很清楚BarbaraGabler已经心有所属,就叫人从前线运回来一具碎尸体,说那就是Pachelbel。Pachelbel没有父母和亲戚,没有人可以对证,BarbaraGabler相信Pachelbel真的已经死了,趴在"Pachelbel"的尸体上哭了3天3夜,那时,村长的儿子买了很多的礼物去找BarbaraGabler提亲,Barbara Gabler没有理睬。  在3天后的晚上,在当时Pachelbel教Barbara Gabler钢琴的教堂里,Barbara Gabler割腕自杀了。  而Pachelbel在Barbara Gabler离开的半年里,他发现没有BarbaraGabler在身边,自己少了很多很多的快乐,其实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失去了才知道珍惜。Pachelbel在BarbaraGabler离开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不知不觉的爱BarbaraGabler,只是因为她学琴不努力所以就埋没了对她的喜欢。当时他准备写一首歌,做为向BarbaraGabler求婚的礼物,当他完成了卡农的1/3的时候。他被招去打仗了,在战乱中,自己的生命多次都是九死一生,每当心中不舒服的时候都会想到BarbaraGabler,想到教她弹琴的日子......那段时光真是值得怀念啊。之后他完成了卡农剩下的2/3。  在Barbara Gabler自杀后了第2个月,Pachelbel回到了村里。他从村民的口中知道了BarbaraGabler的故事和她为自己做的所有事后,他咆哮着,放声大哭。他找到了BarbaraGabler的家人,问她现在葬在哪。她家里人都不肯告诉Pachelbel,随后的一次礼拜,Pachelbel招集他们村和BarbaraGabler村上所有的人,他坐在钢琴前强忍着泪水,弹出了卡农“Canon(D Major)”弹后,在场的所有人没有一个没有落泪的。  Canon,一个始终能让爱与缠绵生死相随的名词。  人生的悲欢离合,如同移换间反射的光影,音乐的诗意控制着生命的悲喜,浸染心灵。无论是内敛的沧桑,还是未知寒意的苍茫,深爱的信念能超越自我潜能,穿透古朴夜色回归忘却的姻缘,前世的约定亦会不远万里,漫过隐约的秋水,触礁曾经的爱人。  珍惜你所爱的人和爱你的人。  是的,卡农,无论意义是“规律”还是“规则”,始终坚持用D大调28度的轮回述说暴雨后的晴空,用轮唱音符描画古罗马遗址之上的佳人,用钢琴的曲妙流畅或管风琴的混错凝乱勾勒翡冷翠的迷情,让爱与缠绵生死相随。  生活沿轨迹,不停反复,我们便会抱怨……卡农,灰色的乐轨和瑰色的双声部,彼此独立而又交融,如同飞扬的蝶沿途收集色彩,编织成夜莺啼血的婉转空灵,反复却不单调。爱的主声部始终追随忆的曲调。缠绵悱恻至极的音乐,就像生活。用最后的和弦呼应长相守的誓,永不分离……  300多年前的德国作曲家帕得贝尔为召唤亡妻飘零的魂,用复调音乐的曲式卡农,去轻盈永世隔绝雕刻的痛。这位德国作曲家用意大利赋予的灵感,将无穷动音乐的元素织入回旋曲曲式,同一旋律却以不同高度在各声部出现,此起彼落如涌动春潮连续模仿。于是,这悠扬的旋律,在300年的芳华流转间纵情欢歌,肆意渲染,迷醉忘返于时间仓皇流失的感应,把每一位听众带离处境,未曾设防地依恋一场彼岸边缘的舞蹈。  人生的悲欢离合,如同移换间反射的光影,音乐的诗意控制着生命的悲喜,浸染心灵。无论是内敛的沧桑,还是未知寒意的苍茫,深爱的信念能超越自我潜能,穿透古朴夜色回归忘却的姻缘,前世的约定亦会不远万里,漫过隐约的秋水,触礁曾经的爱人。  在卡农曲式中最富盛名的《Canon and Gigue in D major for 3 violins and BassoContinuo》(D大调为三把小提琴和通奏低音创作的卡农和吉格)便有着这样的力量。作曲家帕得贝尔因亡妻之痛作此曲,斯人远逝,爱情的魂纠缠着音乐的魄,定格成永恒。也给了后世之人关于爱情的最好形容。它曾出现在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凡夫俗子》中,用出世的清泠、惊艳,微笑入世的躁动不安。它也曾幻化为阿姆斯特丹纯净天空映照的《雏菊》,用景致至美敲打女孩画笔下的麦田。它是被生活误读的亲情,也可以是错位的爱情。甚至可以是铅色天空中飞过的青鸟,留下孤寂悲凉的影;也可以是骄阳下放肆的雏菊,在最美的时刻怒放,盛开后凋零,转身而逝,留给麦田一个温柔的侧影。  这样的悲欢人事,似水流年,一直存在,从未停止。你我都有过不曾说出的爱,不肯忘记的脸,当你我于尘世间陌路而过,恐怕只有自己心底明了,多少年华在凋零后知晓,多少往事在清醒时落泪。不过没关系,可以在心底有那么一点点悸动时,在无表情的人群中,扬起脸,让花香拂面,与光影游戏,让卡农追逐的曲式,追逐着,蔓延年少时的悸动。

品牌介绍

  KANOO卡农德国工作室自1991年创立以来,始终以“让世界上所有喜爱音乐的人们听到最真实最动听的音乐”为奋斗目标,致力研究能将音乐最完美的传达出来的听觉电子设备,积极推动事业向全球化发展。KANOO卡农德国工作室于1994年初研制出第一款多媒体音箱,凭借超强的研发实力与优秀的质量控制,卡农产品在市场上受到广大消费者与业界人士的好评与支持。  在KANOO卡农品牌全球化发展过程中,高速发展的中国市场在KANOO卡农品牌国家化策略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以“本土化品牌”为运营策略,通过在中国建立合作分公司的形式开始中国市场运营,2008年底卡农中国公司正式建立,致力于向全球音箱使用者提供高性能、高品质、高音质的多媒体音箱产品,卡农中国公司以功能实用为基础结合国际化时尚经典设计风格,坚持卡农工作室成立时的初始目标与目的,秉承真诚、责任、沉稳而不失时尚、注重实用与内涵,不懈努力为全球音乐爱好者提供“天籁之音”的音乐享受。  2010年KANOO卡农中国启动以技术服务社会,成为中国行业与消费者信赖、喜爱、尊敬的“多媒体便携式音箱第一品牌”构想,以“技术领先”和“重视质量”为内部运营理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KANOO卡农企业体制。KANOO卡农品牌远景目标是成为百年永久发展、利于社会、和谐自然的全球优秀企业。

品牌文化

  KANOO卡农内涵:通过KANOO卡农研发完美的听觉设备,为所有音乐爱好者提供“天籁之音”的音乐享受。音乐是人们感情的语言,音乐与生活决绝一成不变,KANOO卡农让你的生活不再“单调”。  KANOO卡农个性:  真诚、热情:真诚、热情对待每一个人;  严谨、时尚:工作态度庄重严谨,但我们也追求时尚;  责任、务实:支持关心合作伙伴与社会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以务实和虔诚的工作心态生产功能务实的产品;  坚持、努力:永远遵循KANOO卡农的目标矢志不移;  KANOO卡农坚持:  坚持生产安全、可靠、易用、高质量的产品;  坚持研发有技术量、低成本、功能务实的产品;  坚持KANOO卡农的梦想努力奋斗;  KANOO卡农追求:完美音质,快乐追求,让生活不在单调;  KANOO卡农精神:爱卡农 爱音乐 LOVE KANOO LOVE MUSIC

卡农2011年宣扬主题

  2011 完美音质 完美追求

卡农简介

  “卡农(Canon)”这个词原意是指教规、宗教法规、规则或者经典之意,在音乐上是指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各个声部有规则地互相模仿,也就是后面的声部按一定的时间距离依次模仿前一声部的旋律。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叫做“卡农曲”。我们经常听到的轮唱曲就是卡农曲的一种。  《卡农》是现今为止最受全世界人们喜爱的古典音乐作品,被改编成现代乐曲后,曾称霸美国公告牌流行音乐排行榜长达百周以上。据吉尼斯世界纪录统计,到目前为止世界上重新演绎并出版的《卡农》版本达2000余种!而实际上,《卡农》仅仅是一首全长仅5分钟左右的音乐小品,但它却带来了328年的奇迹,而且还会经久弥新。  《卡农》最原始的版本今天已无缘听到,但后世名家的不断演绎却不时推出《卡农》的绝美乐章。  许多交响作品里都会用《卡农》的技巧部分,比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巴赫的《五首卡农变奏曲》等。1966年的维也纳音乐节上,大指挥家卡拉扬带来的《卡农》版本加入了一把小提琴。1985年,钢琴名家GeorgeWinston的《December》问世,带来了他独自改编的钢琴版本《Variations on the Kanon byPachelbel》,使得钢琴演奏《卡农》的浪漫风广为流行。 1987年,吉他天皇NicolasAngeles演绎的现代版本轰动一时。1992年,大竖琴家Mask和长笛演奏家共同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周年仪式会上演奏了极其优雅的《卡农》新版,甚受推崇。1999年,日本明星深田恭子在自己的专辑中也亲自演绎了亲手改编的《卡农》。1997年,全智贤推出的专辑《Pure apple》中,第6首便是她亲自演绎的《Canon Flying In TheSky》。其他还有童声版、饶舌版、佛拉门戈版、爵士版等各种《卡农》。无论忧伤还是快乐,总有适合各种情绪的《卡农》版本能满足双耳与心灵的需要。  但在历史上所有的卡农曲当中,帕海贝尔《卡农》最为著名,一般人说起《卡农》都是指这首。这首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启奏,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先后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后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更是仅有两个小节的旋律供重复拉奏;大提琴的调子从头到尾只有两个小节,重复达二十八次之多,可是听者却陶醉在这旋律之中,丝毫不会感到单调。能御简如繁,作者可以说已臻化境。  卡农Canon——复调音乐的一种,原意为“规律”。  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缠绵极至的音乐,就像两个人生死追随。

《卡农》

  卡农是一种音乐体裁,在卡农中最广泛为现代人所知的是约翰·帕海贝尔(JohannPachelbel,1653~1706)创作的《为三把小提琴和通奏低音创作的D大调卡农和吉格舞曲》(Canon and gigue,for 3 violins & Basso Continuo in D major, T.337),作品编号:T. 337。通常人们更多的关注作品的第一部分卡农,并简称为《D大调卡农》(Canon inD)。音乐家帕海贝尔是当时在德国J·S·巴赫出现以前最著名的管风琴演奏家,他有大量的管风琴作品。他与J·S·巴赫的父亲私交甚好,是巴赫姐姐的教父,他是巴赫哥哥的老师,而巴赫的音乐启蒙来自于他的这位哥哥,所以帕海贝尔也能算是“音乐之父”J·S·巴赫的师祖。

特点

  卡农的所有声部虽然都模仿同一个声部,但不同高度的声部依一定间隔进入,造成一种此起彼伏的效果,连绵不断的效果,轮唱也是一种卡农。在卡农中,最先出现的旋律是导句,以后模仿的是答句。

分类

  根据各声部高度不同的音程差,可分为同度卡农,五度卡农,四度卡农等;根据间隔的时间长短,可分为一小节卡农,两小节卡农等;此外还有伴奏卡农,转位卡农,逆行卡农,反行卡农等各种手法。

主要类型

正格卡农

  主句和答句在方向上、节奏上完全一致,一般根据它们之间的音程距离称呼,如同度卡农、四度卡农、五度卡农等。在正格卡农中,除同度、八度外,其他音程的卡农常用自由模仿,以免形成调性重叠;其中四度、五度卡农除用自由模仿以保持调性统一外,也可采用严格模仿,使答句转入下属调或属调。

变格卡农

  答句是主句的变形。若将主句的时值成倍扩大,则成增时卡农,反之,则成减时卡农;若将主句各音作反向的模仿,称为倒影卡农或反向卡农,若将主句各音出现的次序颠倒模仿,称为逆行卡农或蟹行卡农,答句若为主句之逆行并倒影者,称为逆行倒影卡农。

二重或三重卡农

  即同时有两对或三对不同旋律的卡农进行

无终卡农

  即卡农的结尾与乐曲开始相衔接而使音乐循环不已者

有终卡农

  即答句不再进行模仿,另加结尾部分以构成终止者。

音乐历史

  卡农的最早历史,可以追溯至13世纪的民间音乐形式,如狩猎曲、轮唱曲等。轮唱曲是一种小型声乐曲,其形式为各声部以相同间距进入的同度无终卡农,13世纪以后流行于英国。15世纪出现了完整的卡农曲,并为佛兰德乐派的作曲家所喜用。此后,卡农经常作为一种独立的小型乐曲或大型乐曲中的一个段落而被运用。

演奏方式

  卡农并非曲名,而是一种曲式,字面上意思是「轮唱」,原意为“规律”。指的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随着另一声部,数个声部的相同旋律依次出现,交叉进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逐和缠绕,而声部几乎是单调意义上的重复。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缠绵至极的音乐,就像两个人生死追随。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就叫作“卡农曲”。卡农Canon虽不像浪漫派作品那样高潮起伏、惊心动魄,但在看似反复平常的进行中,却交相共鸣出多种音色效果。平凡的韵律脉动着瞬息万变的生命力,如同天使一般让人迷醉和沉静。我们熟悉的轮唱曲就是卡农曲的一种。卡农出现于十三、十四世纪。后人常采用古代曲调作为卡农主题。如巴赫的《五首卡农变奏曲》。十九世纪的交响曲、奏鸣曲也常用卡农手法,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简单的讲,卡农〈canon〉是一种作曲手法,意思是「同样的旋律间隔两拍或一小节、两小节不等先后演奏」。“卡农”就是根据严格模仿的原则,用一个或更多的声部相距一定的拍子模仿原有旋律的曲式。至于用什么乐器,几个声部,就要随作曲家的便了,一般来说,2-6个声部就差不多了,要是非有人写个几十个声部也未尝不可,倒是现代音乐里常有的事。卡农是最基本的复调音乐的一种,一般好多作曲家在学复调音乐时都要作一大堆卡农去练习技巧,不过都是练习罢了,编了号算作品的好像不多,而且是什么乐器都有,兴德米特的教程里就有不少,长笛和钢琴的,中提琴和钢琴的……在许多地方都可以听到卡农,不只是帕赫贝尔的那首,想必巴赫也有不少的卡农,只是我没听过巴赫的作品,不好去胡说。好多的交响作品里都会有用卡农的技巧作的部分,只是没有单独提出来像帕赫贝尔那样单独算作一首作品罢了。顺便提一句,卡农也不是非要把旋律一点不差的模仿下来,可以加快和放慢节奏(这一点在帕赫贝尔的卡农中应当能够看到),还可以做倒影处理。

其它卡农

  除伟大的帕赫贝尔卡农以外,还有形形色色的卡农,其中不乏名家,如:巴赫写过一首古钢琴变奏曲,叫做《戈尔德堡变奏曲》(即《哥德堡变奏曲》),包含一首咏叹调和三十个变奏,其中第3,6,9,12,15,18,21,24和27变奏都是卡农,除了第3变奏是同度卡农外,其余八个变奏,依次把旋律移高或移低2度到9度进行模仿。比才作曲的《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中的《洛朗多尔舞曲》第一部分,构成了两声部的八度卡农,旋律先由双簧管、单簧管和小提琴齐奏,两拍以后,大管、圆号、中提琴和大提琴把旋律移低八度进行模仿。近代歌剧中的重唱曲和合唱曲,也常采用卡农的形式。如贝多芬的歌剧《费台里奥》第一幕中的四重唱,就是一首四部卡农。在柴可夫斯基的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第二幕第二景中,一对朋友连斯基和奥涅金变成了仇人,他们在决斗之前,也唱了一首卡农。在古典音乐常识中,卡农和赋格一样是一种复调形式。  不管雅也好俗也好,我们都将迷失在螺旋的阶梯上,拥抱那渗入骨子中的美。

代表人物及作品

代表作品

  今天我们最熟悉的卡农作品乃是帕赫贝尔(Johann Pachelbel)的《D大调卡农》(Canon and Gigue in Dmajor),也称作《帕赫贝尔的卡农》(Pachelbel's Canon)。此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启奏,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先后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后仅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仅两小节的旋律供重复拉奏;大提琴从头到尾也仅有两小节,重复达二十八次之多。这段音乐虽然不断回旋往复,但其旋律之美不让人觉得单调,反而感觉动听悦耳。  现在出现了各种版本的卡农,如小提琴独奏版、弦乐四重奏版、钢琴独奏版、钢琴四手联弹版、竖琴独奏版、长笛协奏版、铜管合奏版、陶笛独奏版、吉他独奏版、美声无伴奏合唱版等诸多版本。  常以小提琴和钢琴合奏的形式表演  其中钢琴独奏版又以乔治·温斯顿改编的版本最为著名。  ○ 此曲由于电影《凡夫俗子》采用它作为配乐而广为人知。  ○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中采用了此曲的改编版—乔治·温斯顿(GeorgeWinston)的音乐专辑《December》中的《帕赫贝尔的卡农变奏曲》(Variations on the Canon byPachelbel),更使之风靡一时。  ○韩国电影《假如爱有天意》也采用此曲作为其中一首插曲。  ○韩剧《魔女幼熙》中插曲《爱向着我来的那天》  ○ 此曲还作为代表人类文明的成就之一,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通过人造卫星送入太空。  ○ 动画新世纪福音战士的剧场版,亦用上此曲的弦乐版作为配乐。  ○ 动画Kanon京都版的第1话与14话亦有使用此曲,在相泽佑一与佐佑理一同在餐厅里时,出现卡农的旋律,并用此曲解释标题预示作品人物的生活像卡农一样在重复中得到充实。  ○ 港片《十分爱》爱情文艺片里,高潮部分也采用到了canon曲子。  ○美国热播的电视剧《KYLE XY》(天赐)也用此曲作为插曲。  ○港台偶像剧《海豚湾恋人》中插曲。  ○1983年中国香港(TVB)《 播音人》25集29分50秒周润发和赵雅芝的背景音乐。  ○1997年大陆剧《千秋家国梦》最后一集运用词曲为背景音乐。  ○2000年KEY同名游戏,2002年改变成动画  ○2004年港片《恋情告急》片尾 有一小段钢琴合奏  ○2004年韩剧《皇太子的初恋》多次运用词曲为铃声。  ○2004年香港电影《恋情告急》结尾处弹奏的钢琴曲(甄子丹和她饰演他的妈妈)  ○2006年韩剧《宫》第一集中,有一段钢琴独奏卡农。  ○2006年《舞出我人生》男主角Tyler第一次到马里兰艺术学校的时候一对黑人小提琴二重奏《卡农》。  ○2007年神奇四侠2结婚那段,24分50秒左右出现卡农。  ○2007年日剧《花样男子2》中花泽类(小栗旬)有小提琴独奏。  ○2007年日剧《求婚大作战》中播放幻灯片时使用作为配乐。  ○2008年日本影片《我与狗狗十个约定》男主人公用吉他弹奏过。  ○2008年台————湾偶像剧《命中注定我爱你》中插曲。  ○2008年4月,根据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改编的日剧《我的野蛮女友》里,草剪刚饰演的男主角的手机铃声是钢琴演奏的卡农,后来他又亲自为田中丽奈饰演的的女主角用钢琴演奏了一曲卡农  ○2008年台湾的组合飞轮海也在歌曲《心里有数》添加了卡农的旋律。  ○动画片《金色琴弦》第10集日野香穗子演奏曲目(小提琴版)。  ○2009年国产电影《寻找成龙》50分钟左右出现了卡农的旋律。  ○2009年美国电影《假结婚》中玛格丽特与安德鲁结婚现场,〈卡农〉作为背景音乐出现。  ○谢霆锋《慌》歌曲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胡清蓝《两个世界》歌曲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品冠《无可救药》歌曲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shine《祖与占》歌曲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伊稀《翅膀》歌曲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丸子《爱你卡农》歌曲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Sweetbox《life is cool》歌曲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Sweetbox第五任主唱重组组合ETERNITY的同名专辑中《Wonderful Wolrd》和《Love》用卡农旋律  ○金娃娃《牛奶布丁》歌曲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加藤ミリヤ2007年单曲love is...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2009年11月04日游助《いちょう 》歌曲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2010年周杰伦导演的偶像剧《熊猫人》中男三号帅安格演奏了《卡农》。  ○在《To love》第8话,16分钟左右的时候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谭维维《如果有来生》歌曲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绿光森林》中的演奏曲。  ○泰国潘婷励志广告中聋女孩最后参加比赛的音乐,不过使用小提琴演奏的,十分震撼!  ○2010年动漫《轻音少女》第二季第24集中,在毕业典礼上用了卡农做背景音乐  ○动漫《家庭教师》OP2-《boys&girls》中2:30左右插入一段电子乐队版的卡农,衔接十分自然!  ○2010年6月13日上映的电影《活该你单身》中最后结婚的时候背景音乐就是卡农  ○Westlife的主唱Shane献给妻子的歌曲《Beautiful In White》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2010年台湾组合飞轮海在歌曲《心疼你的心疼》前奏添加了卡农旋律。  ○ 2010年12月新番《只有神知道的世界》第四集18分13秒的时候 桂马说要救空的时候 BGM是卡农变奏  ○2011年1月广东卫视新番电视剧《爱情公寓2》第一集30分35秒的时候曾小贤想象中张伟的婚礼中的背景音乐是卡农变奏曲  ○2011年2月新番《回家的诱惑》第三集10分46秒的时候背景音乐是卡农变奏曲  ○2011年2月22日上映的电影《芳香之城传奇》23分36秒弹奏的双人钢琴曲卡农  ○2011年《新还珠格格》多次用卡农作为背景音乐 ○○广告阿芙精油的背景音乐用到卡农  ○初音《Innocence》用到了卡农做背景音乐  《逆时恒美》微电影中有用卡农作背景音乐

著名作品里用到卡农技巧的曲子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巴赫-《五首卡农变奏曲》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  威尔第-歌剧《命运之力》序曲

摇滚卡农(Canon Rock)之源起

  2005年12月,台湾高雄的大学生张逸帆所录制的一段摇滚版卡农在全球互联网引起不可思议的传播热潮,这段视频人气高达五千多万,另外还得到四十余万全球网民给予满分好评,当然还有无法计算的疯狂转载...与此同时,该视频片头“arranged by JerryC”的字样同样引起了网民的注意,也因此,引发全球网民翻弹摇滚卡农热潮的台湾吉他手JerryC浮出水面。

属于全球网友的摇滚卡农

  JerryC所改编的卡农就像哥尔·D·罗杰在刑处前那一小段说辞,让每一位坐在电脑前的乐手点燃了心里的小宇宙,纷纷开始录制他们自己的卡农。我们如此惊讶,几乎每一天都可以看到不同的卡农演奏视频。这份300年前的乐章就这样被注入了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并且引起了世界各地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共鸣。这是属于视频网络的时代,是属于卡农的时代。我们同在一个地球村,我们用来交流的语言就是音乐

关于卡农的小说——《卡农恋曲》

  卡农不仅渗透到了电影,歌剧等有声音的领域,还向文学领域渗透。这个以卡农为背景的小说,依照卡农音乐中的对位法,采用了人称赋格对位法来写作,从一个令侧面诠释了卡农的纯爱的内容和形式,让爱在古典和诗意中交织。  “卡农有着一种能让你在绝望中得到希望的力量。”  “不知道你见过流星没有,我以前以为人死了就会变成一颗流星划过天际,其实不然,只有当一个人在最幸福的时候死去他的灵魂才能变成一颗流星。”

卡农歌曲

  以卡农为蓝本创作的歌曲  1、our canon in D  2 、graduation Friends Forever  3、 love is color blind-sarah connor  4 、彩虹糖的梦  5、 lookin on the sunny side -move  6 、rain and tears aphrodite's child  7 、sweet dream-red sox  8 、life is cool  9、 两个世界-胡清蓝  10、 C U When You Get There  11、 爱你卡农-丸子  12、 ホントの笑颜 岩田さゆり  13、 爱是什么 Yangpa (百度能找到视频)  14 、Love Is 加藤ミリヤ  15 、There is a key  16 、爱向着我来的那天 Ashily魔女宥熙  17 、 Mad rapper love 思念 爱 伤痛  18、 思路-洪卓立  19、 心里有数-飞轮海  20、sweet death  21、 so wie ich -P ride/Katha  22、 情归于尽-黎明  23、 卡农的旋律-mc小萌  24、 Swingle Singer-pachelbel  25、 christmas canon-trans siberian orches  26、 canon groove  27、2年零2月-fod  28、翅膀-依稀  29、酸甜 - she 飞轮海  30、Acappella Choir  31、いちょう 游助  32、Wonderful World-eternity  33、Love-ETERNITY  34、I need you vs I need you[Groove Coverage(舞动精灵乐团)  35、This song for you -白鸟英美子  36、如果有来生-谭维维  37、我的爱- 殆死悲爱  38、Beautiful In White-Westlife(shane)  39、米修米修-cancer nine&芋头  40、Greatest-Ladygaga  41、1234567(do re mi fa so la ti)—唐宁(《邀月唱》专辑)  42、蛹化の少女-初音未来  43、always with me  44、Lullaby-bond(古典辣妹)  45、小恋曲-徐良  46、canon rock-aria asia  47、如果能爱你-9394  48、好心分手(粤语)-方皓玟  49、网络歌手-乱感觉  50、初音-Innocence  51、Twins-朋友仔  52、失恋疾走曲-波音

Pachelbel简介

  英文姓名:Pachelbel, Johann  国籍:德国  乐派:巴洛克  生卒年月日:1653/09/01--1706/03/09  1653年9月1日出生于德国的纽伦堡(Nuremberg)   Pachelbel, Johann 帕赫贝尔是德国巴洛克时代后期作曲家兼教堂管风琴师,当时他是相当激进的作曲家,在世所写的管风琴和键盘音乐是他主要受到肯定的创作领域,在新教宗教音乐创作方面,他的地位也相当高,可惜他的作品多都未能获得妥善保存,更有部份依然淹没在德国各地图书馆内。  帕赫贝尔从小就展露对于知识追求的兴趣,尤其是音乐。他在圣罗伦兹(St.Lorenz)高等学校就读同时,也追随许温默(Heinrich Schwemmer)和魏克(Wecker)两人学习作曲和器乐演奏的技巧。1669年六月二十九日,帕赫贝尔进入阿尔道夫学校(Altdorf),并在圣罗伦兹教堂内担任管风琴师。一年后,帕赫贝尔因为经济状况被迫辍学,终止了他的大学教育。然而在隔年春天他因为在学术知识上展露的天分,而被选入另一所学院接受学者训练,而且因为他在音乐上别有专精,学校更特许他在校外另外跟从普伦次(KasparPrentz)学习作曲。在普伦次的影响下,帕赫贝尔逐渐将自己原有的北德风格转向意大利风格。  由于帕赫贝尔本人所信奉的是当时德国的新兴路德教派,所以他追随老师普伦次在1673年前往维也纳,成为圣史提芬教堂的管风琴师。在维也纳这座天主教城市中,帕赫贝尔接触到南德和意大利等地的天主教作曲家所写的宗教音乐,之后他进了艾森纳赫(Eisenach)担任宫廷管风琴师,这是艾萨克逊-艾森纳赫公爵,即约翰.乔治王子的辖地。五年后因为王子的哥哥过世,宫廷守丧,乐师都被裁撤,帕赫贝尔于是在1678年5月18日离开艾森纳赫。这之后帕赫贝尔来到艾尔福特(Erfurt)的普雷迪格教堂(Predigerkirche)。这个教堂对管风琴师的要求很严格,除了要伴奏新教派门徒演唱圣歌,并要提供圣歌的前奏曲,风琴师不能乱弹即兴,但每年都要将弹奏管风琴的心得和尽展发挥在一场精致的演奏会上,以显示不是尸位素餐之徒。因此,帕赫贝尔的管风琴技术得以发挥,并发表不少重要的管风琴作品,奠立了他巴洛克后期管风琴名家的声望。  1681年,帕赫贝尔二十八岁时娶芭芭拉盖布勒(Barbara Gabler)为妻,两年后芭芭拉难产过世。隔年他再娶茱笛丝卓默(JudithDrommer),这一次婚姻为他带来七名子女。艾森纳赫就是巴哈的故乡,所以帕海贝尔与巴哈的父亲也熟识,他还当了巴哈姐姐的教父,也负责教导巴哈的哥哥音乐。巴哈父亲过世之后,教育巴哈音乐的责任乃落在这位长兄的身上,所以我们可以说帕赫贝尔就是巴哈的师祖。  离开了艾尔特,帕赫贝尔来到伍腾堡(Wurttemberg)宫廷,伍腾堡位于斯图嘉特,这是玛德莲娜女爵的辖地(DuchessMagdalenaSibylla),这个地方给他很多专业上的自由度,可惜好景不常1692年秋,因为法国大军入侵,他被迫返回出生地纽伦堡,最后辗转到了戈塔(Gotha)。碰巧出生地纽伦堡的圣塞巴德(St.Sebald)教堂的原任风琴师,也就是帕赫贝尔的老师魏克过世,让他得以顺利接任老师之职位。他就在这里一直待到他过世。在纽伦堡的五年间,巴赫贝尔写下了感恩赞歌(Magnificat)等重要的宗教合唱曲和管风琴赋格,被视为他晚年的代表作。  帕赫贝尔的卡农全名是《Canon and Gigue in D major for 3 violins and BassoContinuo》(D大调为三把小提琴和巴松管创作的卡农和吉格)。  帕赫贝尔的卡农约作于1680年,三百年后,魅力依然不减,成为最受现代人喜爱的器乐小品。

卡农canon背后的故事 卡农背后的故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62808.html

更多阅读

卡农canon背后的故事 卡农背后的故事

Canon,一个始终能让爱与缠绵生死相随的名词。  Pachelbel(帕赫贝尔卡农的作者1653-1706),德国人。在他10几岁的时候,战乱使他沦为孤儿。流浪到英国的他被英国一个小村庄的天天在教堂弹琴的琴师收养,之后他天天听那个他弹琴,耳濡目染也学

谈谈你对跳槽的看法 在联想多年 谈谈联想收购IBM PC看法

首先,对一个企业来说,抓住行业发展的机遇,获得行业高增长是非常重要的,成功的例子很多,象NOKIA、亚信、华为、科利华,联想本身的发展也得利于中国IT市场的大发展,而一些失败的企业或者也是因为企业发展道路的选择出现问题。 联想从开始就

空降奇兵走麦城--一个职业营销人的故事

系列专题:营销人在路上  第一章:空降K市   林家俊做梦也没有想到,他原本寄以厚望的曙光食品公司企业,竟然是个半生不熟的夹生公司,所谓半生不熟是林家俊自己对这家上上下下有着200多号人的绿色生物食品有限公司的一个初步概括,主要是

小女子东山再起的故事

  2001年9月11日午,美国纽约,曼哈顿街头,一位黑人妇女望着倒蹋的世贸大厦,瘫倒在地。几天之后,她得到确认:在大厦里做清洁工的丈夫未能逃过劫难。“9·11”事件两个月后,当她第一次有了心情踏入一家犹太人开的工艺品店时,惊奇地发现店里

万宝路的故事

以现在著名的香烟品牌—万宝路的发展历程为便,万宝路在早期市场中,一直将产品定位于女士香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能打开销路,公司面临严重考验。一天,当时的万宝路产品推广负责

声明:《卡农canon背后的故事 卡农背后的故事》为网友衆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