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曲唱沧桑
——介绍《华亭曲子戏》
李建军
华亭曲子戏自2006年被确定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来,她的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一直被当地政府重视和关心。尤其是我省打造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以来,曲子戏更受到高度重视,这次编辑出版《华亭曲子戏》一书,让华亭乃至我市保护“非遗”工作向前更迈进了一步。
我们宁愿将这本分为上下两本的书命名为《华亭曲子戏志》,因为这本书论述了曲子戏的文化背景、起源、表现形式、艺术特色、价值、传承,介绍了“非遗”保护、政府支持引导和最新研究成果。用绝大多数篇幅收录了传统剧目和新创剧目,曲牌谱例、传统剧目唱段、传统剧目乐谱和流传华亭乡村的小曲小调。并运用了大量图片,几乎涵盖了华亭曲子戏的方方面面,既是曲子戏的全景写照,又是曲子戏珍贵的研究资料;既是翔实的普及教材,又是保护和传承的“一把钥匙”。
该书概述了华亭曲子戏的渊源和特点,在起源方面,认为在元明时期就存在,就是杂剧的一部分,是我国北方元明杂剧的孓遗,是我国戏曲传承发展的“活化石”。在曲艺特色方面,以唱为主要表现手段,语言生动活泼,简练精辟,琅琅上口。表演简便易行,在早期就是“唱故事”,后来发展到借鉴戏剧的科介、做打,做一些走“十”字、绕“8”字的简单表演。演员具备坚实的唱功、做功和高超的模仿力。华亭曲子戏走过或者正在走由曲艺逐步向戏曲演变的路子,这应该是观众的欣赏兴趣由单纯的“听”,向既要“听”又要“看”还想参与互动转变的过程所决定。可以说,华亭曲子戏同其它地方曲艺一样,是中国许多戏曲剧种所以形成的桥梁与母体,在中国民间文艺发展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书中详细记录了全县53个班社的全貌,尤其是各班社弥足珍贵的图片把一个个鲜活的面孔存为历史。这些班社的历史,上溯到清朝,及以后各个时期均有成立,包括近年间成立的班社。早期有成立于清朝中期的水联村曲子戏班,成立于光绪八年(1886年)的王峡口范家庄曲子戏班,成立于民国元年(1912年)的策底村曲子戏班。值得一提的是水联村班社。清朝同治年间,主要演员有周武成等人,光绪年间,主要演员有著名的康宝山之父等人。民国中期,康宝山被抓到青海当兵,他把在青海学到的“花儿”与水联村的曲子戏糅合创新,丰富了本地曲子戏的唱腔和剧目。他还教授出了付春华、富春明、康志学、杨春奎等一批优秀的曲子戏艺人。民国中晚期,水联村的曲子戏发展较快,戏班规模也不断壮大,他们在腊月农闲时节集中排练,以正月为演出时间,以走乡串户为演出形式,活动地区远达甘肃金昌,近到本村周围的20多个自然村。书中还记录了曲子戏早期演出和传承中心之一的中八王沟村。民国十年(1921年)前后,何珍为主要传人,他爱好戏曲,生性活泼,在村里组建班社,教学唱曲,收徒传艺,在策底、东华、马峡影响较大。新中国成立后,何珍专教青年人学曲,一大批青年脱颖而出,传承下来的剧目多达100余个,能够演出的曲子戏有五六十折。通过阅读这些,让我们看到个体的人在曲子戏的发展中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他们值得被抒写,被记录,被尊敬!
作为原生态的华亭曲子戏,已经被诸多研究者作为专门的课题,并已经形成了一批丰富的研究成果。通过李晓环、朱栋苍、朱平、李小龙等人的观点,我们更能从深度和广度上审视、认识曲子戏。这些观点有:1、华亭曲子戏作为流传在西北的民间小戏,其腔系应该是“柳子腔”。2、华亭和陕西密切联系,曲子戏与流传在陕西的眉户在曲牌连接乃至剧目上都有惊人相似之处,它的发展受到了眉户的影响。3、直到目前主要还是中国民间音乐最古老的传授方法——口传心授,传承方式以师徒传承、血缘传承和婚配传承为主。4、华亭相对闭塞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造成曲子戏的保存和传承,使其至今仍然能保持传统特点。5、在地方剧种频临消亡,难以生存的情况下,文化传媒对曲子戏的传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也是曲子戏在现代社会生存的生态环境之一。6、不同的剧目主题,在同 一个表演场合下,可能有相同的功能和意义,但同一个剧目主题在不同的场合上演,可能就有不同的意义。改变的时代,不变的永远的唱曲子、看曲子的心致与情怀。7、演出造型与演出形式具有同样风格:简单朴素,粗犷直快,重传神而少精琢,因陋就简,随机应变。8、它的曲调烂漫多彩,是小曲子风格。旋律自由随和,不受场合限制,具开放性特征。它针砭时弊,塑造典型,是民俗化了的语言绝唱。行头信手拈来,乐器可洋可土,可多可少,易演易奏。研究者在曲子戏的抢救、传承、创新方面,也有一些独到的观点。
通过《华亭曲子戏》,我们看到了历史的沧桑,看到了它的风风雨雨,看到了它的昨天和今天,我们期待曲子戏有着更加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