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1、复习《理发师》《粉刷匠》
2、做多声部节奏练习。
3、聆听乐曲《铁匠波尔卡》
教材分析:
《铁匠波尔卡》由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作于1869年。同年3月在保险箱制造商为制成两万个保险箱举行的焰火庆祝大会上首次演出。是作曲家所作100余首波尔卡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做保险箱少不了铁匠,在德语中“铁匠”与“火的节庆”是同一个词,因此,乐曲喻为本次大会的内容形式。据说在焰火大会上首次演出时,乐队曾采用两台打铁用的铁砧(tiě zhēn)作为节奏乐器。
乐曲采用D大调。2/4拍,复三部曲式,在敲打铁砧为节奏的4小节引子后,乐曲呈现出单三部曲式写成的第一部分主要主题。此主题轻快活泼,表现了人们对生活充满信心的欢乐。其中在每个乐句末尾一小节强调后一拍,并突出打铁的节奏,使人联想到铁匠们在火光下快乐的劳动的情景。
教学目标:
1、采用不同形式感受、表现乐曲活泼、热烈、欢快的主题。
2、能用打击乐器模仿乐曲《铁匠波尔卡》中的打铁声。
3、能和伙伴们做二声部的节奏练习。
教学重点:
采用不同形式感受、表现乐曲活泼、热烈、欢快的主题。
教学难点:
能听辨出乐曲主题出现的次数。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理发师》《粉刷匠》
二、分组念一念。这是什么敲打的声音?做二声部的(大锤小锤)节奏练习。
2/4X X∣ XX∣ XX ∣ X XX ∣ X X X X∣ X XX ∣
大 锤当当小锤叮叮当大锤小锤 敲得响
X X ∣ XX∣ XX ∣ X—∣ XX ∣ X—∣
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
00∣00∣ XXX ∣ X XX ∣ X X X X∣ X XX∣
叮叮当叮叮 当叮叮当当叮叮当
①大锤——“当当”——双手同时拍腿两次,小锤——“叮叮当”——双手对拍两次+双手拍腿一次,拍读同时进行。
②去掉象声词,只做拍击。
③把象声词转化为乐器。大锤——按节奏敲打罗,小锤——按节奏敲三角铁+碰铃。
让学生探索三角铁和碰铃两个长音乐器如何能巧妙地配合出小锤的叮叮当的声音。
三、聆听乐曲《铁匠波尔卡》
1、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非常特别的乐曲《铁匠波尔卡》让我们随着音乐来听一段音乐小故事:在奥地利的一个小镇上,有一座铁匠铺,哪里的铁匠师傅打铁的手艺十分精湛,为当地的人们做出了许多精美的铁制品,他们也生活的非常快乐。听,他们在快乐的劳动着!
2、初次聆听乐曲。
提示学生聆听音乐中的打铁声::除了音乐之外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听听音乐表现的是怎样的小铁匠?(活泼、开心、勤劳)。
铁砧 ——锤砸东西时垫在底下的器具称为“砧”。铁砧是古代打铁时的垫子,每个铁匠铺都有,形状像粗木桩,高30~100cm不等。有的是一整块铁,也有的下面是木桩,上面放一块厚厚的铁。
3、介绍作者和创作背景。
4、再次聆听乐曲。
聆听前提醒学生
乐曲是怎样表现打铁声的?数一数,这样的声音出现了几次?
前奏旋律最后一个音加了一声小锤声,紧接着主题旋律就出现了。
5、教科书中高高低低的小锤子图形谱。
划划主题旋律的走向。
再用哼唱主题的方式,背唱几句主题旋律。
6、乐曲中的打铁声可以用那件乐器模仿?
手持三角铁、碰铃、沙槌的学生模仿小锤,随着音乐中的打铁声敲击;
手持罗、鼓的学生模仿大锤,在音乐最后的高潮部分有节奏的敲击,
(选择类似打铁的节奏乐器,参与乐曲的欣赏,感受乐曲快乐的情绪)。
四、欣赏《铁匠波尔卡》合唱视频
1、这是有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用歌唱的形式表演的《铁匠波尔卡》。原来相同的旋律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
2、表演《铁匠波尔卡》
让我们再来用动作表现这首乐曲,表现铁匠们快乐的劳动心情吧!
五、课堂小结:
勤劳的铁匠师傅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也要做一个勤劳、快乐的孩子。希望大家通过自己辛勤的双手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伴随着这首乐曲《铁匠波尔卡》结束今天的音乐欣赏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