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心理学初探 医学心理学 病人心理

作为病人,既有体内的器质、功能或代谢改变,也有心理行为的异常。他们对于疾病的发生、进展、预后和康复不会无动于衷,对于就诊、打针、服药、住院和检查不会漠不关心,对于病后的生活、工作、经济和社会适应不会没有考虑。可以说,病人的心理、生理和治疗复杂地交织着,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因此,同青年、老人、儿童、妇女、犯人等人群心理学类似,我们提出病人心理学的概念。

一、研究病人心理学的意义和价值

1.病人心理学的诞生是当代医学模式转变的产物和重要内容。人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双重特征表明,一个只懂病人生理而不懂病人心理的医生决不是好医生。目前国外有个提法,认为不懂病人心理活动规律的医生只是“半个医生”。临床医生大约都有这样的体会,对于两个同样病情的病人,施用同样的治疗方案,由于病人心理状况不同,预后往往差异很大;甚至同一个病人在不同时期的精神状况,也严重地影响着治疗效果、疾病转归。这种影响既有主观症状上的反应,又有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的提示,说明高级神经活动在控制和调节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却对此注意不够。

2.病人心理学的诞生将为临床医疗单位改进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准则。作为临床医生,首先应取得病人的信任,可以说,病人信任医生,医疗就成功了一半。俗话说“信则灵”,并非神话,它是药物的生理效应与心理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病人心理学将为危重病人的家属陪伴,病人对化验结果、躯体状况、外界刺激、药物作用、病情反复的多疑和敏感,以及各种焦虑、恐惧等情绪作出科学说明,使医务工作者了解患病心理与正常心理的差异,以便在改善医患关系方面起主导作用。

3.祖国医学以它独特的理论体系,完整地保留了自然哲学的整体医学风貌,祖国医学许多方面都涉及到病人心理学的问题。司马迁的《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了扁鹊论医的“六不治”,它是病人心理与治疗关系的较早认识;张子和的《儒门事亲》“禁吐”八条中,前四条就是把病人的心理状况作为“不可吐”的临床依据,他还列举了病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与病人心理以及疾病发生的关系;李中梓的《不失人情论》中的“病人之情”也是典型的病人心理描述。祖国医学的“七情致病说”和心理疗法不仅体现出其心身医学的独特体系,其有关心理因素与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关系的认识也是病人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现存的大量医案中更是不乏病人心理与疾病关系的散在记载。因此,病人心理学的诞生将进一步证实我们祖先所创造的精神文明的丰富多彩,为深入挖掘、发扬光大祖国医药宝库提供新的出发点和思--路。

二、病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病人的心理行为与临床医疗关系密切,它是医学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方面,它研究病人在疾病过程中的一般心理活动规律,以及病人心理活动状态与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的关系。

病人心理学有它独立存在的依据吗?关键在于它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和区分。

病理心理学,或称变态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包括认识活动、情感活动、意志行为以及智力和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异常表现,研究它们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和规律;病人心理则研究人在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包括正常的和异常的)及其与疾病的关系。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研究脑在病理状态时所产生的异常心理改变,后者研究人在疾病状态时的各种心理表现和心理需要;前者在于找出心理异常的原因和规律,以帮助人们采用各种措施调整脑功能障碍,后者在于弄清病人的心理状态与疾病的关系,为帮助人们调整心绪以配合疾病的治疗。

临床心理学,或称诊疗心理学,它通过对诊断、治疗、护理等整个临床医疗过程中各心理因素的分析,注意研究人们正常和异常机能作用中的心理成分,并用临床技术对这些心理成分进行评定和矫正。它与病人心理学的区别在于:前者的研究对象既包括病人,也包括医护人员,后者只研究病人心理;前者注重分析疾病过程中的心理成分,后者重视病人的心理状态时疾病和治疗的影响。

护理心理学是研究病人的心理现象及如何进行相应护理的学科。它与病人心理的区别在于:前者为了更好地护理而研究病人心理现象,后者为了揭示病人心理和疾病的内在联系,二者研究的层次不同。

在医学心理学领域内,病理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护理心理学与病人心理关系最为密切,但鉴于上述,它们都无法取代病人心理学的研究,说明病人心理学的研究有它特殊的研究对象和它独立存在的依据。当然,病人心理还与其它一些学科也密切相关。例如,它在研究病人心理与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时,与心身医学有交叉联系;它在研究病人心理与疾病的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时,与药理心理学、心理治疗学和心理卫生学有交叉联系。此外,它还有待医学和心理学的其它分支学科的渗透和移植。

三、病人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

病人心理学应当涉及哪些内容,它的研究范围有多宽,尚须通过广泛的讨论逐步得到明确认识。我们设想,病人心理学的体系可分总论和各论两大内容。总论应该包括:

1.病人心理的表现类形,病人心理的表现形式大致可归为六类。第一是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例如高热时的意识模糊、定向不全、思维不连贯、情绪恐惧等;甲状腺机能亢进时的易激惹、失眠、情绪的兴奋和抑郁等;伤寒时的多疑、淡漠、听幻觉和被害妄想等。第二是治疗所致的心理表现,例如利血平可导致忧郁状态,肾上眼皮质激素类可寻致欣快状态,心脏手术后经常发生谵妄状态等。第三是导致机体病变的心理问题,例如损失感、威胁感和不安全感很容易使人致病,A型性格者患冠心病的比例特别高。第四是对疾病的心理反映,例如焦虑、忧郁、绝望等,并形成形形色色的心因性症状。第五是对治疗或治疗环境的心理反应,例如高大的建筑,复杂的仪器,静谧的病房,既可以使病人产生安全感,也能让病人感到陌生、恐怖或孤独。第六是精神疾患的心理失常,例如癔病患者的“病理性说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觉和妄想等等。

2.病人心理的主要特征:例如一般躯体疾病患者所表现的被动依赖,敏感自卑,主观猜疑,忧郁自怜,焦虑恐惧,灰心绝望,感知异常,易激惹性,孤独感,惯性心理,期待心理等等;心理疾病患者所致的知觉障碍,情感障碍,思维障碍,语言障碍,意识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人格障碍等异常表现。

3.影响病人心理的客观因素:疾病是病人心理的主要压力,不同的病程、病种和病性使病人产生相应的心理改变。此外,病人的年龄、性别、人格、信仰、经济状况、家庭关系、社会背景、政治地位等等,都能对病人的心理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

4.一般病人的心理需要:例如需要尽早明确诊断,需要较高水平和较好条件的治疗,需要生命不受威胁和安全而又避免痛苦的检查和处置,需要生理上的舒适和心理上的平衡,需要安静而又有适宜的刺激,需要整洁卫生和幽雅的环境,需要可口的饮食和营养,需要关怀、爱护和医护人员的重视,需要充足的睡眠和必要的社会信息等等。

5.病人心理的生理效应:研究表明,心理活动是通过中枢对植物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系统和神经递质的影响而作用于人体各系统的。例如愤怒,是伴随着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增加,而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胃肠蠕动减慢,新陈代谢率增高等。如果持续下去,还会进一步引起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紊乱。塞里把应激状态分为警觉期、抵抗期、衰竭期三个阶段。

病人心理学各论可分三大部分,即病前心理、病后心理和就医心理。

病前心理,即致病心理,主要研究心理状态与疾病发生的关系。例如,恐惧、愤怒、焦虑、忧郁、疑病心理等对机体的生理影响,及其致病的刺激量、中介机制、个体差异和疾病种类等等。

病人心理学初探 医学心理学 病人心理

病后心理,主要指在各种疾病情况下的心理表现和差异,及其对疾病发展和转归的影响。例如,危重病人的心理表现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肿瘤病人的心理表现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慢性病人的心理表现与疾病转归;急性外伤病人的心理表现与外伤预后;精神病人的心理行为异常与疾病恢复;病程差异与病人的心理表现(如初始期的侥幸、埋怨、负罪等心理,持续期的敏感,顺从等心理,恢复期的忧虑,退缩等心理;病种差异与病人的心理表现;年龄差异与病人的心理表现(如老年人以忧郁为主,青年人以焦虑为主等);人格差异与病人的心理表现等等。

就医心理,即各种检查治疗过程中的心理表现及其与疗效的关系。例如,手术病人的心理表现及其对预后影响,器官移植病人的心理问题与疗效的关系;人工肾、人工肝等的病人心理表现与治疗的关系;门诊病人的心理表现与疾病预后;住院病人的心理表现与疾病转归;监护病室的病人心理与抢救的关系;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病人的心理表现与疾病转归等等。

四、病人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医学心理的研究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个案和心理测量等都可以用来研究病人心理学。

1.流行病学调查:通过流行病学的研究来探索天灾、人祸、生活动乱、生离死别等紧张刺激与某些疾病发生、进展和转归的关系。现在已有大量资料表明,紧张的社会事件,如战争空袭、阴性迁居、政治浩劫、生活方式的突然改变如丧偶、离婚独居、失业、人际关系紧张、社会地位的突然改变等,与高血压、溃疡病、中风、肺结核、心肌梗塞、肺炎、糖尿病、流行性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癌症等发病率的增高有一定联系。

2.临床观察:恶劣的心境和不良情绪导致疾病和恶化病程,乐观的精神和良好的情绪战胜疾病、促进康复,可以通过临床观察来获取第一手资料。例如,有人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心脏病患者在紧张情绪下易于产生不规则的心跳,甚至猝死。Jarvinen1955年报导,心肌梗塞病人在陌生的医务人员查房时突然死亡的要比一般情况下高四倍。沃尔夫通过直视胃粘膜疝发现,人当悲痛、抑郁、恐惧时,胃粘膜变得苍白,胃液分泌甚微,易于造成慢性消化不良的胃病,人当焦虑、愤怒、怨恨时,胃粘膜充血,变得鲜红,胃酸大量分泌,久之会导致溃疡病。另一项临床观察表明,35例晚期乳腺癌患者,能发泄忧郁、恐惧情绪者,平均活了22.8个月;而善于克制,扬言不怕,实在十分恐惧的患者平均只活了8.6个月。

3.心理测验:心理测验又可分为问卷法、操作法和投射怯三种,测验设计是个关键的程序。它通过选择测验项目、试测,然后在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基础上达到标准化。就美国心理学会1961年的统计,全世界设计的各种心理测验量表即不下三千种。有些量表完全可以采取拿来加修订的办法,为我所用。例如,MMPI量表是采用问卷法,把要了解的问题列成清楚明确的表格,交由受试者填写回答,然后运用统计方法,心理分析,电子计算机等,通过研究所获资料得出结论;HRB神经心理成套测验量表主要运用操作法来了解受试者脑损害的程度;洛夏测验量表则是一种投射法,利用十张墨迹图来测验受试者的心理状况。

4.动物实验:人的意识是动物心理发展的继续。因此,动物实验也是研究病人心理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例如,国内外已有许多专家利用动物实验研究心理紧张刺激对循环、消化、免疫等系统的生理影响,我们还可以进一步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各种不同刺激对疾病发生、发展和疗效的影响及其机制。

5.个案分析:即搜集特定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一个群体如病室或病区等)各方面的客观情况,包括家庭情况、社会地位、文化水平、职业经历、事业成就、人际关系、思想观念等,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找出被研究对象的心理特征及其对疾病发生、进展和疗效的影响的规律。例如病人的人格特征与各种疾病预后的关系,可以通过典型的个案分析来探索其内在规律。

参考文献

[1]严和[马浸]:医学心理学概论,人民卫生出版 社,1982

[2]聂世茂:黄帝内经心理学概要,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6. 6

[3](美)布恩.埃克斯特兰德:心理学原理和应用,知识出版社,1985.5

[4]王米渠:中医心理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发表于《医学与哲学》1988(5):45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61410.html

更多阅读

0515-话说童年-10个经典儿童心理电影 缺失了童年 心理学

关注儿童心理学,看过不少相关书籍。也看过很多描写儿童心理和成长历程的电影,周末看了再见了,我们的幼儿园,很喜欢。芦田爱菜这个小MM在《母亲》中给人印象太深刻了。最喜欢两个小童星:海利.奥斯蒙特(Haley JoelOsment)和芦田爱菜:他们身

应用心理学就业前景怎样? 应用心理学的就业前景

北京师范大学【专业特色】心理学院是中国高校成立的第一个心理学院,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拥有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和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3个博士

声明:《病人心理学初探 医学心理学 病人心理》为网友仰望时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