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小喇叭开始广播了!”一句清脆爽朗的童声开场白,伴随着几代人的成长,成为延绵半个世纪的童年记忆。
“小朋友,小喇叭开始广播啦!嗒滴嗒、嗒滴嗒、嗒嘀嗒—嗒—滴—”相信每一个在1980年代中期之前出生的人,都会对这段熟悉的声音难以忘怀。就是这段脆亮的童声和欢快的喇叭声,从1956年9月开始,整整伴随了三代儿童的成长。
每天吹响的“小喇叭”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喇叭”节目创办于1956年9月4日,那时候,人们所能接触到的大众传媒,除了报纸之外就只有广播。而对于识字不多的儿童来说,广播当然成为他们接触外部世界最重要的窗口。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原少儿部副主任贾玉芝回忆说,当时少儿部已经存在一个“星星火炬”栏目,但它是以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学生作为听众对象的。为了年龄更小的孩子也能有一个合适的节目,少儿部创办了“小喇叭”。它当时的听众定位是学龄前儿童。创办初期,“小喇叭”只有一个编辑,但是由于节目定位准确,生动活泼,“小喇叭”很快就受到了全国儿童的欢迎。于是节目的规模逐步扩大,并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最受欢迎的“十大名牌栏目”。
“小喇叭”受欢迎程度可以从一件事中就反映出来。1959年12月,“小喇叭”栏目在广播中提出要全国的小听众对栏目提出意见和建议,结果在仅仅半个月的时间里,“小喇叭”节目就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三万八千多封。尽管这件事已经快过去半个世纪,当时负责处理听众来信的原少儿部秘书毕东明还是对一些细节念念不忘。
毕东明说,每天邮局送来的信件都是以麻袋计数,自己一个人无法拆完,就发动了很多小朋友以及电台工作人员的家属一起帮忙。为了在春节前给每个来信的小听众都寄出一份礼物,毕东明和小喇叭的编辑们更是通宵达旦工作,好多天才处理完这些信件。
对于不少孩子来说,“小喇叭”广播就如同一块磁石一样吸引着他们。一个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师家中有三个孩子,由于自己家里没有收音机,孩子们每天都要到邻居家中去听“小喇叭”,久而久之,这名教师终于下决心攒钱给孩子们买了一个收音机。一次,孩子们正在家中洗澡,突然广播中传出了“嗒嘀嗒、嗒嘀嗒……”的“小喇叭”序曲,孩子们像触电似的从澡盆中跳出来,光着身子围坐在收音机旁开始听节目。这个细节给这个教师很大的震动,他多次写信给“小喇叭”,称赞节目带给孩子们的欢乐。
鼎盛时期的“小喇叭”每天早、中、晚要播出三次,每次20分钟。这几乎成了孩子们的作息时间表。一次,因为一个重要的新闻节目,占用了小喇叭晚间 播出的时段,不少孩子不肯死心,就拿着收音机不断地拨动,直到确信节目不可能在今晚播出了,才哭哭啼啼地上床休息。
最著名的“爷爷”
提到“小喇叭”,自然绕不开“故事爷爷”孙敬修。作为“小喇叭”节目中最著名的人物,孙敬修总是以慈祥、耐心、风趣的形象出现在电波当中。在孩子们心中,他不但是所有小朋友们共同的“爷爷”,也同样是他们值得信赖的大朋友。
孙敬修1901年出生在北京,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他在1930年代就应北平教育局之邀在电台当中为小孩子讲故事。当然,那时候,他还称不上“故事爷爷”,而是“故事叔叔”。建国后,孙敬修调到北京少年文化宫任辅导员,专门从事少年儿童的课外教育。
1956年,“小喇叭”节目开播,孙敬修又一次被邀请到电台为少年儿童讲故事。这一年,孙敬修已经55岁,成了名副其实的“故事爷爷”。通过孙敬修的声音,孩子们知道了“孙悟空”“神笔马良”“孔融让梨”等等无数中外民间故事、歌谣,由此,孩子们在幼小的心底建立起最初的善恶观。
“孙敬修爷爷讲故事”从1956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孙敬修去世前的1980年代末期。在人们的印象中,孙敬修就像是一棵“不老松”,很多听着孙敬修爷爷故事长大的孩子,自己也有了孩子,但他们的孩子也依然在听孙敬修爷爷的故事。
“小喇叭”节目现任的主任编辑李晓冰也是听着孙敬修故事长大的。当1984年他调任“小喇叭”节目组时,孙敬修已经是80多岁的老人,但他依然兢兢业业地为孩子们讲好每一个故事。李晓冰记得1980年代末期,孙敬修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他到电台来录音,李晓冰就扛着录音设备去孙敬修家中去录制,一直持续到他去世前夕,老人去世前念念不忘的还是孩子,他嘱咐自己的徒弟肖君说,“咱爷儿俩为孩子们造福吧!”
惟一的寄托
当然,除了“孙敬修爷爷讲故事”,“小喇叭”还有诸如“小叮当信箱”“万事通姐姐”“说说唱唱”等等在孩子们当中影响很大的栏目。
许多家喻户晓的童谣,正是通过“小喇叭”的电波传遍大江南北的。
“小喇叭”节目原编辑白云娥回忆说,有一年,因为要在9月1日为孩子们开播一集特别节目,内容是庆祝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上学,其中缺少一支主题曲,但是翻遍了所有的歌曲目录,都没有以孩子的口吻来歌唱这些内容的。情急之下,她就熬夜作词,再由爱人谱曲,创作出《我们的生活多么好》,结果这支歌曲很快在小朋友当中传唱开来。
“小喇叭”当中的很多儿歌,就是这样在毫无借鉴的情况下,由编辑人员或者约请作者临时创作,但很多都成为好几代儿童的经典。“今天回家,女儿给我唱了一支刚刚学会的儿歌,'妈妈妈妈快坐下,让我亲亲你吧’,一下子想到自己小时候听到'小喇叭’唱歌的情景,既幸福又感动。”一位年轻的母亲在网络日志上如是说。
出生在1980年代中期之后的孩子,是很难理解在此之前的孩子们对“小喇叭”的深厚感情。等到他们成长的那个年代,电视已经开始普及,荧屏中声光闪耀的形象自然要比单纯从声音里感知的形象生动得多。孩子们的新偶像已经变成了在电视里唱唱跳跳的“鞠萍姐姐”。动画片、游戏机也日益成为孩子们生活娱乐的重点。
广播在孩子们的世界中的地位已经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但从事了二十多年儿童广播的李晓冰却并不这样看,“通过听广播来促进儿童的形象思维的发展,还是很多传播媒体无法取代的。”
李晓冰还记得自己曾经主持过一段“动物的故事”。一次,一名家在东北的小听众给他寄来一封信。李晓冰打开一看,信封里夹着一只色彩斑斓的壁虎。“我想让您看看我们家乡有多么可爱的小动物。”这名小听众在信中写道。
“你仅仅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就打开了他们观察动物世界的大门。”李晓冰说,儿童世界的纯真与善良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对此深有感触的还有原少儿部秘书毕东明,她记得曾经有一个小朋友非常喜爱“小喇叭”节目,但是由于父母工作调动到新疆,他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收听到“小喇叭”,为此他专门写信给节目组诉说自己的烦恼。但节目组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直到当地电波传输设备的改善让这个小听众又重新听到了“小喇叭”,他激动地给节目组来信并寄来了新疆葡萄干和一些土特产表示感谢。
拿到这些东西,节目组的人都非常感动,“对于你来说,可能是日常的工作,但在孩子们来说,这就是寄托。”毕东明说,算起来,这个孩子已经有四十多岁了,不知他现在怎么样了。
对于很多资深听众来说,儿童广播就是“小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