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段
褒禅山亦(也)谓之(代词,它)华山,
褒禅山也称它为华山。
唐浮图(和尚)慧褒始舍(名作动,筑舍定居)于(介在)其(代词,它的,代华山)址,【状语后置句】
唐朝和尚惠褒最初在它的山脚下筑舍定居,
而(并列)卒葬之[代词,那里(“之”前省略“于”)];
并且死后 埋葬 在那里
以(因为)故其(代词,那)后名(名作动命名)之(代词,它)曰“褒禅”。
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命名它为“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助词,的)庐冢也。【判】距其(代词,那个)院东五里,
现在所说的惠空禅院,是惠褒的墓舍。距离那院子东边五里,
所谓华阳洞者,以(因为)其(代词,它)乃(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华山之(助词,的)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名(名作动命名)之(代词,它)也。【判】
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命名它。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向前跌倒)道(道路),
距离山洞(华山洞)一百多步,有石碑倒在路旁,
其(代词,它的,代仆碑)文(碑文)漫灭(模糊、磨灭),
它的碑文模糊,
独(只有)其(代词,它上面)为文(碑上残留的文字)犹可识曰“花山”。
只有从它残存的文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
今言(念)“华”如“华实”之(助词,的)“华”者,盖(大概)音谬也。【判】
现在说“华”如同“华实”的“华”, 大概是读音上的错误。
1、这一段依次记述(每格一字):
山之名、山之寺、山之洞、山之碑
2.为什么文章从洞的名称和仆碑写起?
便于下文写游洞、游洞的感想以及对仆碑的感想,它是文章记叙和议论的基础
3、第一段写到仆碑,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
为文章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提供依据。
4、为什么说“华(huā)山”是“音谬”?
汉字最初无“花”字,“花”小篆中写成,像花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与“华”分开,“华”才读“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古音写的今字,仍然应读“huā”,而不应该读成“huá”。
第二段
其(代词,它的,代华山)下平旷(平坦宽阔),有泉侧(名作状,在一侧)出,
它的下面平坦空阔,有泉水从一侧面流出,
而(递进并且)记游(指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并且在洞壁上刻诗文留念的人很多,(这是)所说的前洞。
由山以(语气助词,不译)上(名作动,上走)五六里,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定语后置】
从山往上走五六里, 有洞穴深远幽暗的样子,
入之(代词,那里)甚寒,问其(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深(形作名,深度),
进到它里面很冷,询问它的深度,
则(副,就是)其(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好游者不能穷(形作动,走到尽头)也,——谓之(代词,它)后洞。
就是那些爱好游玩的人不能够走到尽头,称它为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拿着火把)以(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入,入之(代词,那里)愈深,
我和四个人拿着火把进去,进入那里越深,
其(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进愈难,而(转折)其(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见(动→名)愈奇。
那前进越难,那见到的东西越奇怪。
有怠(松懈)而(表示因果)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代词,他们)俱出。
有懈怠想出来的人,说:“不出去,火将要燃尽了”。于是和他一起出来。
盖(大概)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分之一),
大概我所到的地方,和爱好游玩的人相比较尚且不及十分之一,
然(但)视其(代词,它的,代后洞)左右,来而(表示目的,去)记之代词,这件事情(游玩经历)者已少。
然而看它的周围,来在洞壁上刻诗文留念的人已经很少。
盖(大概)其(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又深,则其(代词,代那些)至(动作名到达那里的人)又加少矣。
大概那更深的地方,那么那到达的人又更少了。
方是时,予之(助词,的)力尚足以(相当于 “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入,
正当这时候,我的力量尚且足够用来进入,
火尚足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明也。
火把尚且足够用来照明。
既(已经)其(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出,则或(有的人)咎其(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欲出者,
出来以后,那么有的人责备那个想出来的人,
而(表示承接)余亦悔其(第一人称代词,自己)随之(代词,他们),而(表因果)不得极(形作动,尽情)夫游之(助词,的)乐也。
就是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们而不能够极尽游赏的乐趣。
记叙游山过程
记游洞经过 “其见愈奇”的欣喜 “其见愈奇”的欣喜 |
追记后洞中所见 并表示遗憾心情 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 |
前洞 |
记游者甚众 |
后洞 |
窈、寒、深 |
记游者少 |
→悔 |
平旷 |
1 第二段可以分成几层?
•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简介前洞和后洞
•第二层:记叙自己游后洞的经过
2 第二层主要突出哪几点意思?为什么?
•(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2)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3)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为下文的议论打下基础。
3、作者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并作对比的作用是什么?
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第三段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状语后置句】
于是我有感叹啊!古代的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常常有心得
以(因为)其(代词,他们)求思之(助词,引出补语,不译)深,而(并)无不在也。
因为他们探求思考得深入而且 广泛。
夫夷(平坦)以(语气助词)近,则游者众;险以(语气助词)远,则至者少。
(路)平而近,那么游览的人就多;(路)危险而遥远,那么到的人就少。
而(表示并列)世之(助词,的)奇伟、瑰怪、非常(不同寻常)之(助词,的)观,常在于险远(形作名,险阻避远的地方),
而世上奇特雄伟、珍贵奇特、不平凡的景象,常常在危险遥远的地方,
而(表示转折)人之(助词,表修饰)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但是人们很少到达,所以没有志向的人不能到达。
有志矣,不随以(连词,表并列,而且,并且)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向,不跟随别人停止,然而力量不足的人也不能够到达。
有志与力,而(并)又不随以(连词,表并列,而且,并且)怠,
有志向和力量, 而 又不跟随别人懈怠,
至于幽暗昏惑(形使动用法)而(转)无物以(连词,表目的)相(帮助)之(代词,他,这个人),亦不能至也。
到了幽深昏暗、使人迷乱的地方却 没有外物来帮助他,也不能够到达。
然力足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至焉,于(介在)人为可讥,
然而力量足够用来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
而(并)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转)不能至者,可以(语气助词,不译)无悔矣,
而在自己看来是有悔恨的;竭尽我的志向也不能够到达,可以没有悔恨了,
其(副词,难道)孰能讥之(代词,他)乎?此余之(助词,表修饰相当于“的”,不译)所得也!【判】
难道谁能够嘲笑他吗?这是我的心得。
1、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
2、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余之所得 |
古人求思之深 |
奇观常在险远 |
有志 |
有力 |
有物 |
尽吾志 无悔矣 |
1 、 第三段可以分为几层?
•可以分为五层:
•(1)借古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引出下文的议论
•(2)以游山为喻,突出“志”的重要。
•(3)说明“力”的重要。
•(4)说明“物”的重要。
•(5)从正反两方面强调“尽吾志”的重要。
2、在志、力、物几方面,什么最重要?
力与物也重要,但有时难以强求,只有“尽吾志”才能“无悔”、无“可讥”。
3.“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第四段
余于(表对象,对于)仆碑,又以(因为)悲夫古书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不存,
我对于倒下来的碑,又因为 (它)感叹古书不存在,
后世之(助词,的)谬(形使动用法,使……错)其(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传(动作名,流传的文字)而(却)莫能名(名作动,说明白)者,
后代的人弄错了它的流传(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情况,
何可胜道(说)也哉!此所以(……的原因)学者(求学的人)不可以不深思而(承)慎取之(代词,它)也。【判】
哪里能够说得完啊!这就是学习的人不能够不深刻地思考而谨慎地采取的原因啊。
议论游山心得
1、“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
其文漫灭”。
第五段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通甫),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同游的四个人: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人王安石记。
记叙补叙同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