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修心养性的方法 修心养性的书籍](http://img.aihuau.com/images/01111101/01014940t013020b107e02a9b7a.jpg)
人的心啊,无时无刻不在想这想那的,一想就收不住了,什么想法都来了,一会想东一会想西,怎么也静不下来。有一分妄念,就要损一分真气;多一分清静,就能添一分元气。如果想保真固元,就应该清心寡欲、心无杂念。心无杂念就没想法了,没想法就心静。心静,才叫心,心动,则是念;念,(字形)是一个人两个心。一个心为正,正,就是一;两个心则是魔,魔,(字形)是如乱麻海粟一样的鬼。人最难解脱的,就是心中有魔,魔心用事。有心为圣,有心为魔;则心是佛,则心是贼。经书说“心是贼王”,擒贼应该先擒王,修道应该先降魔:所以丹书第一重视的就是降心,佛祖也以“降心”为教义。禅宗的“牧牛”、道家的“牧马”等说法,根本意思都是说如果能降住自己的内心,就能入定心静。古人说的好:“心静,精神就活了,心动,精神就乱了。”即这就是关于静心的说法。静心的方法,一是要心无杂念,二是要无欲无求。心无杂念就不会有欲求,无欲无求就不会乱想了。古话又说:“内心不受环境影响,就是仙人;内心如果会受到环境影响,就是凡人。”这就教导人:心不要为环境、事物、欲求、伦理等制约影响,应该心无他物,一片澄明。佛家戒贪婪、暴怒、痴顽,就是因为这些会影响人的心。所以应该内心空明,完全心无所挂。空室道人智通说:“都说水能清洗污垢,谁又知道其实水也是俗物顽尘。所以水这种污垢也应该除去。”这就教导人无论凡俗情感还是圣人教条,其实应该全部舍去。手杖应该舍弃,法理也应该舍弃,直到什么都不剩下,因 为人本来就是没有天生就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人如果能心无杂念、无欲无求,就可以进入无思无虑、无忧无惧、无欲无为、无念无心的境界,这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三事进入圣境的要诀。所以曰:“心中无一物,天地任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