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篇压全唐 孤诗压全唐

孤篇压全唐

陆放翁曾经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照此推论,一些名气不大,写诗不多的诗人也可以写出好诗,毕竟文章是天成,大诗人可以妙手偶得,那么“小诗人”又何尝不可以呢?这也许是对元好问编《唐诗鼓吹》,王士祯编《唐贤三昧集》,王安石编《唐百家诗选》皆不录李、杜、白、王等人之诗的一个很好的解释。而吴经熊先生在他的作品《唐诗四季》中说道:“诗人不过是大自然的一段迂回,用以写出一二首不朽的诗而已。”既然这样,我们不妨来找找那些写出如“孤篇压全唐”般不朽诗句的“小诗人”和他们不朽的诗吧。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

说到“孤篇压全唐”这样一个称谓,就不得不说说这个称谓的由来,这个称谓是后人用来称赞一生只有两首诗流传的诗人张若虚的传世名篇《春江花月夜》的。而张的这首诗也真的能配得上这样一种赞美。闻一多先生对此诗推崇备至,他在《唐诗杂论》的《宫体诗的救赎》说:“在这种诗面前,任何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并赞美其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关于这首不朽的诗的作者张若虚,可谓是我所说的“小诗人”的典型。虽然张若虚、和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在当时颇有些名气,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流传下来的诗只有两首(另一首诗是《代答闺梦还》),而他也因为那两首中的一首不朽的诗被人称为“孤篇横绝,竟成大家”。这样的诗人,这样的诗,必定有其异于常人,异于常诗的绝妙之处。

而关于《春江花月夜》到底好在哪里,如果从她(姑且让我称这首诗为“她”吧,我实在不愿意用“它”这样一个缺乏生命力的词来称呼这首诗中的诗)的写作手法,写作内容写作的意境来分析,显然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只是走这条路的人太多,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也比比皆是,已有不少大家做了定论。笔者的水平有限,没能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的更远,于是打算从音律美这个角度来分析《春江花月夜》的过人之处。

众所周知,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七言古诗。但是她以下的几个优点却不怎么为人所知。第一是句式的整齐,全部是两个音节或者三个音节为一节拍,采取的是“二——三——二”的结构,全诗皆如此,无一例外。相信广大的诗歌爱好者们相信都清楚,一首诗能够做到这一点非常不易;二是她里面的大量叠音词(如“滟滟”、“皎皎”、“年年”等)让人读起来顿挫抑扬,琅琅上口;三是韵脚的安排别出心裁,清代学者王尧衢在他的著作《唐诗合解》里这样评价这首诗:“……凡九解:前二解是起,后二解是收。起则渐渐吐题,收则渐渐结束。中五解是腹。”这是按诗意把诗歌分为了九个组,这也是比较说得通,比较常见的一种切分《春江花月夜》的方法。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这九组中每一组的韵脚,我们就会发现这九组中每一组的韵脚都是这一组的第一句、第二句和第四句的结字【如第一组的韵脚是“平”、“生”、“明”(ing、eng在“十八韵”中同属第十七韵“庚韵”,故押韵,同为韵脚)】,换言之就是如果把《春江花月夜》切分成九个独立的部分,把她的每一个部分理解为一首完整的绝句,不仅在意境上说得通,更在音律上也说的通(绝句讲究“起、承、转、合”,不仅在诗意上如此,有时在音律上也要如此),而且更能做到九组九个不同的韵,韵脚变换如此规律整齐,这在唐代的七言长诗里是绝无仅有的;如此匠心独运的音律,就是《春江花月夜》除了宏大的意境和精妙绝伦的描写之外,能够压倒在他之前的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含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样有哲理有感慨的句子的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以及后来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元稹的《连昌宫词》,被称为“孤篇压全唐”的原因。如果套用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评价《忆秦娥》的句子来评价《春江花月夜》就是“《春江花月夜》以音律胜,寥寥一篇,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后世唯吴梅村之《圆圆曲》差足继武。”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

既然前面提到了“吴中四士”和其中的张若虚,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提提里面的另外一位:张旭。

张旭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很被世的人看重,与诗仙太白的诗歌,和“剑舞若游电,随风萦且回。”的裴旻将军的舞剑,一同被看作是盛唐气象的代表;而在大众心中的张旭的形象一般都是来源于杜甫《饮中八仙歌》中所描写的“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这样一个狂放、嗜酒的书法家形象。

不知从何时开始,中国的教育开始喜欢给古人“定性”,例如张旭,就肯定会被定义为书法家,这样一种“定性”的方法虽然能帮助填鸭式教育下的学生记忆,但是如果遇到一个比较全才式的人才的时候,这样一种“定性”,难免会忽略一些方面,比如说,张旭是一位优秀的书法家的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

张旭的诗不像他的字,走的是清新的田园风格,山水田园诗写得较为出彩。在山水田园诗方面,张旭虽说不是一个划时代的诗人,但是他也是上承陶渊明、谢灵运,中与王、孟同时期,下启大历时代的山水诗,也算是一时之杰。

也许是他的书法作品太出名了,所以导致人们往往忽视了他是诗人这一点,所以也就忽视了这样优秀的作品:

旅人倚征棹,薄暮起劳歌。

笑揽清溪月,清辉不厌多。——《清溪泛舟》

这样的句子朴实,纯粹是白描,没有任何绚丽的词藻依旧能给人带来足够的美感,寥寥二十字,就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清溪泛舟夜游图:夕阳西下之时,时候外出游玩的人儿悠闲而且有些慵懒的靠着在船桨边上,映着这西斜的阳光,船子唱起了那悦耳的船歌。渐渐夕阳已经落下,月华已经轻轻倾泻在这片水面上,在朦胧的月光下,游人把手放进水里,仿佛他们能一把揽住这清溪的月光似的,他们笑着唱着,只希望这月华能更多一些。

这是多么唯美的一幅画面啊。一切显得是那么自然美妙,让我们这些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里的人们“徒有羡鱼情”。

但这还不算是张旭写的最好的一首诗,接下来这首才能表现张旭在山水诗上的造诣之高。我们不妨换换方式,先看看后人对下面这首诗的评价吧。

第一,这首诗被同时期的“诗佛”王维先生化用成了他的诗作《桃源行》的句子,而那个句子也同样被人称颂;第二,这首诗被清代的蘅塘退士编进了万中选一的《唐诗三百首》,要知道《全唐诗》有四万余首,而《唐诗三百首》却只录了310首,连录最多的杜甫也只录了不到四十首作品,可见被录进去的诗是得有多经典;第三,编者在选这首诗的时候说此诗:“四句抵得一篇桃花源记”,可见评价之高。

好了,关子卖够了,诸位看官,请看下诗: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桃花溪》

烟雾弥漫之间,隐隐看到一座长长的桥横卧在在这片氤氲的水上,缓缓走向石矶的西边,轻声问渔船上的渔夫:“此处纷纷落下的桃花终日随着流水而飘,您在此待了如此的久,是否知道桃花源的入口在清溪的那边呢?”

短短28字,堪比一幅出自名家手笔的山水画,仿佛就是在描绘那一片“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这四句诗先是一个远镜头(飞桥),而且营造除了一种缥缈的仙境之感,下一句则是把镜头拉近,画面中这是出现的也许是虚构出来的渔翁怕也是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吧?后面的问句中,前一句与其说是问,不如说是对桃花溪的又一次赞美,最后一问明明不会有答案,不过又有什么所谓呢?纵使理想中的仙境遥远,不如醉在这个如梦又如幻而且我心向往的地方吧。这样一来很好的收束全诗,并把那深邃悠远的美妙幻想推到最深处,实在是意犹未尽。

后人常把此诗拿来和对比王维《桃源行》,或说此诗好,或说《桃源行》好,但笔者认为二者虽是同一类型的,描写相似景物的诗,但却并不能整片对比。《桃源行》是一首七言古诗,里面的铺陈,详细的描绘是《桃花溪》不可比拟的,但《桃花溪》中若有若无的感觉,精炼的语言并给予读者足够的空间进行想象,这些又是《桃源行》做不到的。长诗自有其的美,绝句亦然,所以整首对比是不可取的。如果硬是将两诗要分一个高下,不妨对比一下里面最出彩的句子。

《桃源行》最出彩的句子是诗末的两句:“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这比起“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似乎是逊色了一筹。首先是“春来”一句只是说桃花铺满水面,但是“桃花”句却显示出了一种动态的,流动的美感,然后就整体意境的营造上,王诗明显不能构建一个如张诗般令人无限遐想的意境。

由上述多点观之,作为全唐诗仅存诗六首的一位诗人而言,张旭实乃一个不朽的“小诗人”。

残月落花烟重——李存勖

既然说到了桃源的故事,那就不得不说说李存勖和他这首词了。按理说本文说的是诗,词不应入选,但是考虑到李存勖所在的时代,诗与词的区分并不是十分的严格,更何况这首只是一首离诗这个体裁并不是太远的小令,所以也就把这首词选了进来。先来看看这首词吧: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歌舞凤。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这首词写的是化用(或者说是描述)的是仙女送别刘阮二人的故事,由于篇幅问题只能粗略介绍一下。据《太平广记》记载,东汉明帝时期有刘阮两人进山采药迷路几近饿死,后遇两女子热情款待才得以保住性命,在她们处住了一段时间后,刘阮起了归家之意,女子挽留不住便送了二人下山,后二人归家,发现已过世间十代,方知那两女子是仙女。两人感到凄苦异常,最后一看破红尘,一积极行乐。

这个故事很广,词牌名《阮郎归》就是根据这故事来的,而后人也常用阮郎和仙女来代指恋人双方。所以这首词很可能写的是恋人间的分别后对对方的怀念。

词作者是李存勖,相信熟悉五代历史的人对他的名字不陌生,他是五代时的一员猛将,后来建立了后唐,成了皇帝,在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中也是胜多败少。他本坐拥大好形势,可惜天不佑后唐,兼且他不爱江山爱伶人,犹爱亲自填词唱曲,导致朝政混乱,未能完成统一大业,最后被部下所杀。

抛开他的政治和军事不谈,单就文学而言,李存勖的文学素养是很高的。我们来分析一下他写的这首《如梦令》。

开头两句化用仙女和刘阮的故事,简单的介绍了当年的那一次令人难忘的宴会,“清歌舞凤”写出了歌者的歌唱技术之高。“长记”二句,纯属描写,没什么出色的修辞。想想当年英台对山伯十八里相送,“和泪”那两句里的主人公怕也是这样送着她的情郎的吧?这首词到这里,可谓是中规中矩,如果这样继续下去就会被人遗忘在诗海里。但这是连着两个“如梦”就让这首词马上优秀了不止一倍。两个“如梦”连用,表达出了女主人公的往日缱绻的一种极致的喜爱,甚至觉得有些不可置信,这样的连用,如同梦呓一般,又似口语,让人读起来很容易就能找到当时女主人公那种既开心有这样的快乐,又不舍得恋人离开的这样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心情。而最后一句“残月落花烟重”则是把这种离别后对自身对情郎的担忧,不愿意分离的感情和迷茫的心境表达的淋漓尽致。弯弯的月儿本是美的,可惜它却显得那么残缺,桃花也是娇艳的,只是已经落下,烟也是迷人的,但是它却阻挡了看着他远行的背影。作者有心选择这样三个寻常但又特别的景物,拼接在一起组成的这个画面的美景实在是有一种超越一切朦胧诗的朦胧美。此情此景,我也不必多言,还请诸位自己细细慢品。

还想补充一点,这首词的词牌本叫《忆仙姿》,是李存勖自度的词牌,后因他太喜欢这首词中的“如梦”二字(写过《如梦令》的都知道,如梦令这样一首小令,最不容易写好的就是那两个叠字),故改名为《如梦令》并流传了千古。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但是对于这句话的出处,或者说对于这句诗的作者,又有多少人知道呢?相信应该不多,那我们就不妨来讲讲吧。

曹松,晚唐诗人,驾鹤西去时离唐朝覆灭自由不到5年,所以大家对于曹松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应该不会感到奇怪了吧?不管怎么说,还是先来看看诗吧,这首诗是曹松的《己亥岁》两首中的其中一首: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己亥岁》

这首诗按照绝句“起、承、转、合”的规律来理解,会发现全诗写的十分到位。以战为起,以苦为承,第三句看似突兀,却道理很深,最后一句收束全诗,完全表达了战之苦。

首句说明了国家正在分崩离析,不仅中原大地遭受着动乱,长江以南的广大区域也是狼烟四起,一个“泽国”,一个“江山”就生动形象的把万里江山写活了;第二句出彩之处在于“乐”字,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这个“乐”字不可谓不绝。战争中的人民是可怜的,他们手无寸铁,根本没有包围自己家园的能力,只要有叛军(一般王朝末年的官军和匪军在抢掠人民上差不了多少)来了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辛苦所得被劫掠走,稍有反抗就会身首异处。这样的生活就有何乐可言?“樵苏”指的是砍柴和除草,这两样事情本应是最枯燥无味的体力活,但是对于乱世中的平民来说,能一觉醒来还没死,还需要劳作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了。一个“乐”字,写的明明是不乐之事,但人民因为不该乐之事而乐,这正说明了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痛苦。

后两句,特别是最后一句是传世名句了。实际上就是作者看到之前说的人民生活的水深火热,哀鸿遍野的情况下所发出的感慨:封侯?还是别说这事了吧?一名将军的成功的背后是多少士兵的生命啊!

在王朝末年的战争中,各大势力想到的多半也是割据一方,称霸称王,几乎没有人是为了天下苍生着想的,所谓的忠义之言,大多都是自欺欺人的谎言,这样的战争哪有什么正义性可言?但是打仗就是要死人的,受苦的终究是百姓啊(兵多半也是从百姓里抓壮丁般强掠过来的)。

血色残阳下,冲锋的战鼓声仿佛如同音色同样厚重的丧钟一般。战争是残酷的,乱世在造英雄的时候,也是视人命如草芥的。每个英雄的背后,都是堆积如山的白骨,不仅是敌人的,还有不少是自己人的。士兵们应该会这样认为:如果能够卸甲归田,那么就算每天樵采都是愉快的。哎,一将成,万骨枯,多少白发送走黑发。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陇西行》陈陶

说到战争,说到写战争残酷的“小诗人”的诗,就不得不说说陈陶这首《陇西行》。陈陶的名气真不大,这个就不解释了,还是来说说诗吧: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陇西行》

将士们为了保卫家园,轻身为国。但是仍然换不回一场胜利,五千精兵长眠在异乡。可怜那些身躯都已经化成白骨的将士们啊,他们中有多少还是妻子在,梦中担心的人呢?

这首诗前两句表现出先了一种一往无前、誓死杀敌的决心,后又说将士们战死,这更增加了一种悲壮之感,让人对战死的将士们无比同情。但如果按照这个基调写下去,大概就会写成杜甫《对雪》这样的诗。但是这首诗却把笔锋一转,直接写到了阵亡将士的亲属。是啊,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次他们成为枯骨只是为了成就敌将的英名。这种“迂回”的写作手法有时也能取得奇效。

试想想那一堆堆白骨的经历吧,战场上,本是良家子,眉宇之间还多少有些温良之气的士兵们为了国家,不惜提起三尺宝剑,血染征袍,最终还魂归异国,而这时他在家中的妻儿也许还在梦中梦见他凯旋,衣锦还乡,也许是在菩萨像前双手合十,虔诚祈祷。这一切是多么强烈的对比,多么的震撼,多么的触动人心?

人都是有亲人的,问谁无儿女情长?你在战场上厮杀,吃不饱穿不暖,你们的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儿女在盼望着你们回家团聚,但最终等会的却是一具冰冷的骨骸,这又是一种怎样的伤感?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许浑的《塞下曲》: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陈陶的《陇西行》与这首颇为相像,“可怜”二句也像是化用自“朝来”二句,但是却写得要更为好一些,一是它的韵脚压得比较好,二是同样写战死但家里不知,梦要比信更有冲击力和震撼力。当然,我把这首诗选在这篇文章里的一个原因是它的流传度很广。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党在台湾的势力仍想反攻大陆,故想尽一切办法招揽大陆的将士,而其中一个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隔海喊话或者广播。而他们在引诱时,最喜欢引用的一句诗就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伴随着那把甜美的女声,伴随着两岸的斗争,这两句诗传遍了全国。

国民党在诱降的时候用了这两句诗,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它真实不夸张,却能很真实得表现战争的残酷。全诗纯用描写,没有用一个华丽、修饰过的词(“貂锦”是借用汉代羽林军的装备来指代精兵,不是修饰过的词),如同白话一般浅显易懂却能说清楚战争使如何伤害一个家庭的,这就是一首好诗。

想起了我们老祖先说的一句话:“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当我们一心关心着战争的输赢,关心着英雄的成败的时候,多少拿出一点空间给这些可怜的士兵们吧。

莫怨工人丑画身,莫嫌明主遣和亲。
当时若不嫁胡虏,只是宫中一舞人。——王睿《解昭君怨》
 既然说到了战争,说到了胡人,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联想到为了胡汉两方安宁而远嫁他乡的昭君。
这首诗很是通俗易懂,昭君的故事大家也熟悉,大家都知道无论是哪朝哪代都把她当成“高大全”式的人物进行宣传,历朝历代的文人士大夫都不会吝惜他们的溢美之词,杜甫也写过“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这样的句子来赞美昭君。相比人们对王昭君铺天盖地的赞美,名气很小的,我几乎都找不到他的资料的诗人王睿先生可谓是另辟蹊径,想法独到。这样写昭君的他不是最后一个,但却应该是第一个,这就是他“不朽”的原因。虽说他的这首诗被很多如我们般从小受着儒家思想和马列史观影响长大的人嗤之以鼻,很多人觉得这样的诗甚至到达了离经叛道的地步。但是如果仔细想想,王睿的话也多少有些道理。
在古代,王权至上,天子是代替上天统治着世人的,天子即是天下主,也就是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子富而有四方,想要什么就能有什么,至于女人,那更是多了去了。正所谓“后宫佳丽三千人”嘛。虽说这个数量多少是经过白老夫子的夸张的,但是1000人总有吧?如果真能做到绝对公平,而且皇上一天临幸一个的速度推算,你想见皇帝一面至少要等将近三年。按说能等到那也就罢了,但是更惨的是,皇上是绝对不会按照我说的方法去临幸他的妃子的,这样太没效率。于是各代都有自己的方法,譬如汉代的画师画美人像以助于皇帝选择(画师常常从中抽取“油水”),晋武帝(注意,晋武帝是西晋的开国皇帝)竟然想到驾着羊车去临幸,羊车停在何处就临幸何处(这导致了他的妃子的宫殿门口满是胡萝卜等羊爱吃的食物,可谓是荒唐至极),到了清代,则发明了翻牌的方法。所以说宫里的女子实在是惨,虽说是锦衣玉食,但是却毫无自由,而且也常常无所事事的度日,还得想尽各种方法,(打扮也好,贿赂也好)以博得皇上的临幸(只是临幸,至于是否宠信,那还要进一步下工夫)。不然,就得看着自己大好青春虚掷,由明眸皓齿变成鸡皮鹤发,老死在这金碧辉煌的囚笼里。
宫中的女人是可悲的,她们在穿过宫门的那一刻,便已向不知名的魔鬼交出灵魂,换取的却是茫茫不可知的未来。她们是不允许有大悲大喜的,笑时嘴角的弧度都训练有素,同一个级别的女子都作相同的装束,梳着同种样式的发髻,穿着同一花纹的绣鞋,仿佛她们根本就不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只是后宫中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的零件。上天很虚伪,架空她们爱的自由和权利后,旋即在名义上赐给她们世间最有权势的丈夫,以示天理昭昭,但恶意却是显得那么欲盖弥彰。
可叹这一道朱红色的宫墙,害了多少的女子,分隔了世间多少本应幸福的爱侣。站在宫墙前,我们看到的仿佛是那被现代的电网包围、日夜有无数警卫站岗守护的高墙。我们能轻易举出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纳兰性德和他的表妹的“感情”就是因为她表妹被皇家选为秀女而无疾而终。以纳兰家在朝中的地位,容若进宫偷见被选为秀女的表妹,两人也不敢正面相见,表妹也只能“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用这种简单却饱含心酸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知道他来了,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一丝欣慰与万般断肠。
这种辛酸、苦楚,她们不能也不敢对君王说,甚至不能对那些鬼迷心窍的“不重生男重生女”的父母说,真可谓是“千金纵买长门赋,脉脉此情谁诉”。宫中女子的命运是可悲的,而改变她们命运的方法实在太少。比起选择千方百计博得皇上宠信,然后卷入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去的做法,选择远嫁他乡,去国万里,也许是一种更加简单直接的方法。
虽然嫁去少数少数民族的地方离家万里而且气候恶劣,但是却能得到她们失去已久的自由,至少自己再也不是那样的可有可无,至少不用像楚国宫娥那样为楚王的一己好恶所饿死,至少从此之后是为自己、为天下百姓的安宁活着,而且还可以换来中胡边境的数十年和平,换来后世文人士大夫的千古击节赞叹,这苦,又能算什么呢?
不知昭君在大漠上弹的那首能够落雁的曲子里所饱含的悲伤,除了有对未来的迷茫,对家乡的思念以外,是否也多少包含了对过去生活的惨痛回忆呢?
虽说她用她柔弱的肩膀担起了本不应由她担的重任,她也做的很好,为人民带来了他们所渴望的许多东西,我们也不应该吝惜我们的赞美之词。但我们在赞美她的时候,是否曾站在她的角度为她想想,想想她是为何会毅然决然的做出这选择呢?
她只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女子。也许她当时真没想那么多:我只想把自己的幸福抓在我手里,尽管它仍然很小,我只知道,当日若不嫁胡虏,我依旧只是那宫中一名可有可无的舞人。

侯门一入深如海, 从此萧郎是路人。——崔郊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悲苦的故事,相信诸位看官和我一样都已经厌倦了吧?好吧,那我接下来说一个比较开心的故事吧。

话说在唐朝宪宗元和年间,秀才崔郊爱上了姑母家一位出落得亭亭玉立的婢女,两人郎才女貌,可谓是天作之合。可惜天有不测风云,这位婢女后来被卖给了当时一位姓于的显贵,不管崔郊和婢女如何不舍,两人的爱情都因此无疾而终。一次寒食节(寒食即今天的清明,在古代是春游的日子,所以女子都会除外踏春),崔郊偶遇这位曾经的恋人,百感交集之下,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公子王孙逐后尘, 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 从此萧郎是路人。——《赠婢》

这首诗的第一句是从侧面写出了他曾经恋人的魅力,第二句则用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绿珠来代指她,垂泪,既是表现了不舍的伤感之泪,也表现了对不公的愤慨的愤怒之泪。后两句就显的是那么的直接和愤怒。自从你进了候门之后,你我就只能是路人了。这是对现实的描绘,也是对王公贵族“暴力”的血泪控诉。候门深似海,她作为一名婢女,“水性”必定不好,为了不被“淹死”,与我形同陌路也许是对我对她都好的一种选择吧。天知道崔郊在提笔写下这句的时候,得有多大的无奈、唏嘘和撕心裂肺的伤痛?

如果故事就这样结束,那么它和崔郊这首诗统统会被人遗忘。天可见怜,于姓显贵看到这首诗后大发慈悲,把婢女还给了崔郊,这件事被称为一时佳话。

这样传奇而幸运的故事不禁让我想起了与崔郊他们类似的另外一对幸运儿。宋祁是宋代的大词人,因为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而为人们所熟知。有一次宋祁策马过京中繁台街,恰逢皇后率众宫人自相国寺进香归来。小宋引马避于街道一侧,一辆宫车在大道中迤逦而行,其中一辆经过他面前时,有内人自车内掀起帘子,认真得看了他一眼后,笑对同伴说:“那个就是小宋呀!”语罢绣帘复又垂下,和宫车一起,驶入红墙,消失在宋祁的视野里。虽只惊鸿一瞥,宋祁却已记住那内人的玉颜和她那婉转的清音,归家后当即提笔,写下一阕《鹧鸪天》:

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如龙。刘郎已恨蓬山远,况隔蓬山几万重。

此词都下传唱甚广,乃至达于禁中(宋代的流行的词一般都会传进宫中,所以才有了柳永一辈子不被重用的故事)。后来被皇上知道后,遂问当日那内人乘的是第几车子,何人呼小宋。最后有内人怯怯地站出来跪下,说以前曾在侍宴时,见官家宣翰林学士进来,左右内臣相顾低语:“这是小宋。”后来在车子中偶然遇见,一时兴起,便呼了一声。

今上随后召来宋祁,从容语及此事。宋祁惶惧告罪,今上却笑道:“你词中但恨蓬山远,依朕看来,这蓬山离你倒不远。”旋即把那内人赐给了他。

这样的故事,是不是与崔郊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只可惜,这样通情达理的皇帝,这样有人情味的显贵实在太少,这样的故事不过是茫茫历史海洋中的一粟,我们看到的更多的还是普通人的不幸。因为一首诗获得了可望不可即的幸福,这也许是为什么我们会记住这些诗的原因吧。

有时风卷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徐凝

与先前的诸位相比,徐凝倒也不算是小诗人了,毕竟他流传下来的诗作不算少,毕竟他也是在当年在乡试中压倒大诗人张祜取得解元的人。但是,如果单凭这点就说明徐凝先生是位大诗人,所写的诗的水平很高,那确实有待商榷。不信请看下面这首诗: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诸位看官,请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和鉴赏力,这首诗写得就是庐山瀑布。相比太白先生笔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般的庐山瀑布,诸如“千仞直”“雷奔”“白练飞”“界破青山色”之类的词句,是不是显得很是无力,显得逊色了不止一大截?
也是,王国维先生评价李白的作品的时候说:“太白纯以气象胜”,徐凝虽说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但拿他来和李白相比未免也有苛刻之嫌。好吧,为了增强说服力,降低一个档次继续比下去。诸位,且看下一首: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这是徐凝吟咏牡丹的一首诗,据说这首诗曾让张祜自愧弗如。但是这样的一首诗,连“句秀”这样一个标准都谈不上,更别说其他了。这样的诗作除了俗,我还真想不出有更合适的形容词来形容了。对比起刘禹锡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样大的气势宏大而且准确点出了牡丹的特点和国人对牡丹的爱(通过对比把牡丹的美描绘的淋漓尽致,没直接用一个赞美的词,不俗不艳,而一个“动”字则完美的展现出牡丹花开时候人们争相观赏的宏大场面,给读者无限的相像的空间,这些都是徐诗做不到的,更别提全篇用拟人手法写牡丹的薛涛的《牡丹》了),徐凝的这首诗,又不知道逊了几筹了。
以上两个例子,只是为了证明徐凝这位诗人水平并不出众,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几乎要被淹没在唐朝庞大的诗人群体,几乎要被人民遗忘的人,他还是有两句不朽的诗。
首先是这首: 

黄帝旌旗去不回,空余片石碧崔嵬。

有时风卷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

——《题缙云山鼎池(题处州缙云鼎湖)二首》

(注:崔嵬:本指有石的土山。后泛指高山。)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的诗,写的是缙云山鼎池的景。缙云山鼎池是什么地方呢?这是传说中黄帝“白日飞升”,得道成仙的地方,光是这点,就很是值得纪念,更何况这里风景险峻,所以更是文人士大夫喜欢游玩之处,留下的诗词也不少。但是据《唐才子传》记载,自从徐凝题下了这首词后,这首诗便被奉为绝唱,从此无人敢题。后人甚至把这首词误传为中晚唐文坛宗主白居易的作品,由此可见这首诗是多被人推重。

前两句纯粹是一般的对史实的陈诉和描写,除了一个“碧”字把鼎池的景色写出了一种动感,并没有很出彩之处;而后两句就堪称是杰作中的杰作,也就是为什么被封为绝唱的原因了。初看这两句诗,只是觉得它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美感,说是气势宏大吧,那就应该把“晴天”改成“青天”才对,至于唯美好像又说不上。那么它到底好在哪里呢?

对这两句诗的解读必须建立在对这首诗所描写的地点有一定的了解。首先要说明,这个缙云山不是重庆的缙云山,是古代的缙云山,即是现在浙江缙云的仙都山。鼎湖峰位于一片大湖边上,高出周围众山,独自高耸入云,大有“势拔五岳掩赤城”之感,被称为“天下第一笋”。而峰顶则有一片不小的洼地,而这篇片洼地由于峰巅的苍松翠柏蓄水成池,四时不竭。这首诗按照诗题看,写得应该是作者在峰顶的所见之景。那么,这就可以解释后面两句了:作者站在巍峨的山巅,向下鸟瞰,看到风卷起了鼎湖的浪,但是由于山峰很高,浪只能达到山的下部,俯视下去,浪打石壁激起的朵朵浪花,就如同晴天里的点点细雨,在阳光下显得是如此绚丽。

这两句诗,先是写“有时风卷鼎湖浪”这样极富动感,极其宏大的场面,但接下来一句却是极富美感的“散做晴天雨点来”,这样强烈的对比简直把鼎湖峰的美,鼎湖峰的奇写的淋漓尽致。单是如这两句般“大手笔”的句子就已经是很难得,颇有李白的“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的大气,但却又多了李诗所没有的对比美,真是难得的佳作,后人不敢再题也就不作为奇了。

而他的第二首就更加著名了: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忆扬州》

虽说徐凝写扬州的诗不多,不似杜牧般对扬州极为“专情”,但是这首诗无论从它的影响度还是从诗的本身来说,都是一首能和杜牧的“扬州诗”平起平坐,甚至超越其中大多数篇章的诗。

在这首诗流传开去后,“二分无赖”或者说是“二分明月”甚至成了人们对扬州的爱称(在写给为保卫扬州而死的史可法督师的挽联中就有“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这样的句子)。这首诗在取名方面就是十分取巧的,“忆扬州”这个题目很像是白居易很爱写的“忆江南”,让人一看就觉得是对扬州这个地方的怀念与回忆,但是诗人在诗里却完全不提扬州的亭台楼阁,不提扬州如诗如画的风景,反而从人开始入手。“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觉愁。”这句写得很妙,只是“萧娘”二字就把读者的思绪带到了吴侬软语的江南(因为江南的男女把爱侣称为“萧娘”和“萧郎”),而“桃叶眉”既是用典(东晋王羲之之子王献之曾娶一位名叫“桃叶”的可爱动人的江南女子为妾,两人感情深厚,所以也留下了不少以“桃叶”命名的名胜,比如“桃叶渡”),也是写实(萧娘的娥眉真的如桃叶一般弯曲而细长,这样的既写实又是用典的手法实在巧妙),后两句堪称是对写法的典范,明明是诗人在怀念佳人怀念扬州,但却偏偏让佳人说出:“天下明月夜共有三分,怎么扬州就独占了两分,而且都是这般的无聊呢?”这句话,不仅是因为心上人远在千里之外所以大发娇嗔,更是用一种不合乎常理的说法表达了对扬州的喜爱。有位伟大的作家说过:“不在同一国度或时区,没关系,当月华从黑漆漆的天幕浩浩汤汤地倾泻下来,我们在月光的同一流域。”,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月光是均匀地洒在世间每一个角落的,我们也是处在月光的同一流域。但是这句诗却偏偏认为月光偏爱扬州,而且扬州的月光还是那样的可爱。虽是不合常理,但是却极为传神,甚至销魂慑魄。这就是诗的世界,与那种叫做科学的玩意无关。

月落乌啼霜满天——张继

既然又说到了月夜,那么如果不说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那就证明作者实在没水平。好吧,说回这首诗。作者张继,作为盛唐时的一位诗人,存诗五十余首,也不算是本文中反复强调的“小诗人”了,但是他的这首《枫桥夜泊》实在著名,他流传下来的诗中,能到达这样高度的也只有这首《枫桥夜泊》。吴经熊先生在《唐诗四季》中曾这样评价这首诗所营造出的意境:“十二世纪以来,这钟声的回音不断地在我们的耳旁震荡,就是目今这时代变成无形的回忆时,也永不会消失。”

看完了这样高的一个评价之后,还是先说回这首诗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

这首诗是诗人第一次在夜宿枫桥畔的时候所写下的,而就是这样一篇看似普通的写景诗,却作为苏州城的代表诗作,流传千年。笔者有幸,曾两次到过传说张继当年写下《枫桥夜泊》的地方,枫桥犹在,月冷风清,寒山寺也离得不远,夜晚枫桥附近的风景着实是好。不得不说,苏州对古建筑的保护还是很值得全世界学习的。

又扯远了,还是回到这首诗上来吧:月落参横之时,伴随着几声乌鸦的啼叫,开始慢慢有了些淡淡的霜,昨晚在江中小船上的人儿一宵难眠,姑苏城外那座寒山古寺,夜半敲起的钟声传到了客船中。开篇第一句就写的很是唯美,纯属白描,但却我们营造了一个唯美的氛围,而第二句则更是让这样一种唯美的感觉更深一重,看似只是描写了江村桥、枫桥,,和江中那星星点点的渔,但是一个“对”字却直接把这样一个场面写活了,就好比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样,把这些没有生命的物体写活了,好像是说,两座桥与江中的未眠人两两对望一般,仿佛桥也能感觉到未眠人的愁绪。传说第二句曾经被讹传为“江边渔父对愁眠”,到底真假如何我没有考证过,虽说很多人觉得这样写就显得很失败,但是即便如此,一个“对”字仍能让这句话的水平提升不止一个档次。未眠人他为何而愁?是游子见到明月后的思乡?是士子落第后的自怨自艾?是对国家前程的担忧和感伤?是对自己是红尘万千中的茫茫一员而感到渺小?我们都不得而知,我们知道的是,作者在这句开始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不浓不重,但是却是如此的萦绕人心怀。第三句在地名的选用上很是巧妙,首先是用“姑苏”而不是用“苏州”,姑苏,作为春秋战国时期吴国的都会,这样一个用词比“苏州”(苏州这个名字是隋朝以后才出现的)更有历史感和厚重感。寒山寺原名叫妙利普明塔院,只因唐代诗僧寒山、拾得在此居住过所以得名。如果说第二句营造出淡淡的忧愁,那么“夜半”句则为这种忧愁赋予了一种厚重的感觉。未眠人在夜半听到的古钟声,这证明了月夜是如何的静谧,这样的钟声相信一定是有种黄钟大吕的味道在里面,而未眠人在面对这种让人肃然起敬的钟声时,会有种激荡自己情怀的激昂在里面吗?多半是不会的,在这样的钟声面前,他反而会多少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未眠人一夜未眠,又在这时听到这样的钟声,他心中的各种感受,恐怕也都隐隐含在这钟声里了吧?结尾句很好的收束全诗,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这一点,又把这首诗抬升了一个档次了。

这样一首出自大历年间的诗作,可谓是对大历诗风的一种完美的体现,毕竟国家经历了安史之乱,盛世一去不复返,朝廷大有江河日下之感,唐王朝的统治也已经步入了秋季,大历的诗了,渐渐少了一种豪迈,渐渐变得有些淡淡的忧伤在里面,这首诗就是其中一个杰出代表(虽然张继不是大历十才子之一)。

还有两点想说一下,一是张继的这首诗为历代所看重,后世常有化用,比如纳兰性德就曾在一首《天仙子·月落城乌啼未了》中化用了“月落”句;二是张继在写下这首《枫桥夜泊》后,一次又到了枫桥,于是写下了另外一首《再泊枫桥》却鲜有人知,这首诗虽说不及当年的《枫桥夜泊》,但也不落俗套,不妨当做是诗人,是我们对《枫桥夜泊》这首诗的一种怀念吧:

白发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

乌啼月落寒山寺,依枕尝听半夜钟。——《再泊枫桥》

劝君惜取少年时——杜秋娘

相信这首诗会让很多人和我一样想起小时候吧。我会想起小时候自己贪玩的时候,老人家就会拿这句诗来教育我,我会想起小时候在班里在幼儿园老师的指导下带着童音的,饱含感情的朗读。少年的时光是那么的快乐,那么短暂。

这句诗出自杜秋娘的《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杜秋娘是唐末的名妓。我曾经介绍过,古代的文人士大夫有狎妓的情节,所以说名妓一般都是才女。话不多说,言归正传。杜秋娘这首诗,流传很广,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这首诗写得很是直白,除了用了花来喻指美好年华之外几乎没有其他修饰在里面。

这首诗一开头就是一个很具豪气的句子,好比李白《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一般,一上来就直抒胸臆,表达出要珍惜时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深刻道理。再看下去发现3、4句写的也是类似的,都是想表达出不要辜负大好时光的意思。

这四句诗反复咏叹,读起来琅琅上口,在语言和音律上能给人以强烈的美感,这也是这首诗流传十分广的一个重要原因。

孤篇压全唐 孤诗压全唐

因为这首诗比较简单,简单到连小孩子都能念,能理解它在说什么,那在诗意上我也就不再啰嗦什么了。介绍最后一首诗吧。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唐温如

好,既然是最后一首了,而且还是作为这篇文字《孤篇压全唐》的最后一首,那么就必须是真正的孤篇(严格意义上说《春江花月夜》不算是孤篇),不然实在缺乏说服力。既然如此,诸位且看这一首: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题龙阳县青草湖》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温如,至于他到底是唐末的诗人还是元末的诗人,这个就留待大家去考证,这里不做讨论,但既然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把它收录在内,那我们不妨就把它暂且看做唐诗。不管作者究竟是哪朝人都好,唯一没有争议的就是这首诗是作者留下的唯一的一首诗,实乃真正孤篇。

孤篇已经是不易,如此优秀的孤篇就更是绝无仅有。这样的诗,我们不妨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先看题目。青草湖,位于洞庭湖附近,与洞庭相连,这个题目说明这是一次作者游经青草湖所写下的纪游诗。第一句开始写西风,所谓西风即是秋风,“吹老”二字则隐隐有些悲秋的情节在里面了,虽然刘禹锡曾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但是悲秋仍然是一种主流,诗人也是如此,那么他为何而悲?我们暂时不得而知。一个“老”字用得十分传神,用“老”而不用“皱”反而更能突出“皱”的感觉;第二句则是用到了关于湘君的典故。传说舜南巡至苍梧之野而死,舜之妃子娥皇、女英因此悲伤欲绝,投水而死。成为了湘水之神,即是湘君和湘夫人。湘君白发,实际上还是想表达一个悲伤的意思。

而三四句则看似表达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意思。醉后不知天在水,这句写的诗诗人在醉后,忘记了天上的银河是倒影在水中的,反而觉得自己带着慢船的清梦,压在河之中。这是多么空灵浪漫美妙的一种意境啊,这样的想象力,相信不比杜甫的“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要差吧?这样的想象力,这样的洒脱,恐怕连写出《天上谣》和“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这样句子的李贺也是要佩服的吧?

自古以来,写酒和醉的诗文不少,先有汉代的《酒赋》,魏晋时期穷途而哭的阮步兵的一系列咏怀,刘伶的《酒德颂》,唐代李白的“天若不爱酒,天应无酒星;地若不爱酒,地上无酒泉。”甚至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到晏殊的“醉后不知斜日晚”,林林总总,几乎将各种酒和各种醉态都写尽了;写梦的诗也很多,几乎也把各种梦境都写过了;但是无论是写醉酒还是梦都没有一个能写的如这两句这样洒脱。

更绝的是,这两句诗看似毫无逻辑,但是却十分经得起推敲。作者把银河和自己小舟所处的河混淆在一起,这是因为二者是很有共性的;而后一句的“压”则更是把这种亦真亦幻的感觉推到了极致:梦本是清且“轻”,但是诗人却用一个表示重物的词“压”来表达,这不是幻觉这是什么?

前两句是悲秋,诗人的悲伤情绪全在里面,而后两句甚至有可以与李白比肩的洒脱,这看似矛盾,但却是如此的统一,诗人对梦有着一种超乎常人的喜爱,对这种“幻觉”喜爱越深,表达他对现实的失望也就越深。

这样的一首孤篇,恐怕是天上仙人下凡醉在洞庭湖时所写的吧?这样一首孤篇,真是堪压全唐。

好了,这篇文字到这里也该结束了。笔者才疏学浅,只是在浩瀚的中华诗词海里取了一瓢而已,若诸位看官有兴趣,不妨多留意《唐才子传》之类的书,相信这类的书里有你们想要的。

附:《春江花月夜》各组韵及韵脚:

组数

韵脚

十八韵中的何种韵

平仄

平、生、明

庚韵

甸、霰、见

寒韵

尘、轮、人

痕韵

已、似、水

微韵

悠、愁、楼

候韵

徊、台、来

开韵

闻、君、文

痕韵(韵母:en、in、un、vn)

花、家、斜

齐韵

雾、路、树

姑韵

后记:有人问我,为什么会愿意花这么多时间坐在这电脑前码字,写些风花雪月、无关痛痒的文字?我只想套用一个我很喜欢的关于篮球的自由撰稿者的话来回答:“我希望我每写一篇文章,对所谓“风花雪月”感兴趣的人就多一点。”以此为后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59981.html

更多阅读

席慕容朗诵《出塞曲》 席慕容诗歌朗诵

  席慕容  著名诗人、画家。现著有《七里香》、《时光九篇》、《以诗之名》等七部诗集。诗歌风格兼有南国的细腻和草原的辽阔悠长。  一生,或许只是几页,不断在修改与誉抄着的诗稿,从青丝改到白发,有人

古诗词朗诵《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朗诵

春江花月夜(送飞儿)百科名片春江花月夜,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仅存的一首名诗,描绘春天夜晚江畔的景色,词句优美,被称为是“孤篇盖全唐”的杰作,闻一多称之为:“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该诗曾被中国当代著名音乐家彭修文改编为民族管弦

以孤篇压倒全唐之作--《春江花月夜》 孤篇压全唐

【唐】作者:【张若虚】体裁:【乐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时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闲情逸致 别出心裁的宝塔诗“旧体诗赏析篇”之五 闲情逸致

别出心裁的宝塔诗(“旧体诗赏析篇”之五)宝塔诗或叫塔形诗,是古典诗(旧体诗)的一种杂体,这种诗体的外表形式非常奇特,即状如宝塔,它从一字句或两字句的塔尖开始,向下延伸,逐层增加字数至七字句的塔底终止,如此排列下来,构成一个文字的等腰三角

声明:《孤篇压全唐 孤诗压全唐》为网友好擁扌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