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军——抗日劲旅——国民革命军第10军 劲旅峰会

国民革命军第10军前身为黔军第2师(师长王天培)。

1926年8月,为策应广州国民政府北伐,黔军第2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0军,王天培就任军长。任命金汉鼎为副军长,高冠吾为参谋长,甘嘉仪为政治部主任,党代表周仲良。
28师,师长王天锡。

29师,师长杨胜治。

30师,师长王天生。

教导师,师长吴国梁。

教导第1团,团长罗启疆

教导第2团,团长雷应楫

1926年9月第10军助攻武汉,进击长沙、占领松滋。在湖南新化击败韩彩凤部和沈鸿英部,攻占常德、澧州、藕池口、公安、石首、松滋、沙市、荆州、长阳、枝江、横堤等重镇。

1926年12月攻占石守、公安、沙市、宜昌。此次战役击败杨森、卢金山(直军18师)联军5万余人,俘敌3个师。
1926年底,军长王天培又扩充两个教导师(颜德基、潘善斋分任师长),两个团(独立3团、炮兵团)。此时第10军已扩编至9万余人,下辖6师之众,

第10军,军长王天培

第28师,师长王天锡

第29师,师长杨胜治

第30师,师长王天生

教导第1师,师长吴勉安

教导第2师,师长潘善斋

教导第3师,师长颜德基

独立第1团,团长罗启疆

独立第2团,团长唐恩明

教导团,团长雷应楫

炮兵团,团长樊松甫

1927年初,第10军驻鄂东整训,准备攻皖。

1927年5月1日第10军隶属北伐军第三路军,王天培任前敌总指挥。克舒城、怀远,解合肥之围,不久收编直军章兢武部,编为新编4师。

1927年6月占领徐州,又连克临城、滕县。

1927年7月,因武汉国民政府出兵讨蒋,南京政府急调山东前线部队南下应援,直鲁联军趁机反攻,第10军孤军奋战,终因寡不敌众,徐州失守,第10军溃败,教3师、新4师全部损失,第29师第1团团长陶正中阵亡。之后教导3师、新编4师因后路被截,全部覆没。教导1师投降唐生智。教导2师被编入第11军第26师。

1927年8月6日,南京政府以作战不力、丢失徐州要地为由,军长王天培被押赴南京执行枪决。第10军被缩编为3师1团,军长由第29师师长杨胜治代理。
第10军,军长杨胜治,副军长王天锡,参谋长李伯华

第28师,师长王天锡

第29师,师长陈克逊

第30师,师长张锡海

炮兵团,团长马鹤畴

不久第10军拨归白崇禧第2路军指挥。

1927年10月,白崇禧计划将第10军编为2个师并入第13军,遭第10军官兵强烈反对。

1927年12月第28师在当涂哗变,由军械处长周志群率领投南昌第9军。第30师一部由副师长罗启疆率领离开部队,辗转投入唐生智所部。
1928年初,第10军序列为:军长,杨胜治。参谋长,李伯华。

28师,师长空缺。

29师,师长陈克逊。

30师,师长张锡海,后易裴正鑫。

1928年3月第10军被编入第1集团军第1军团参加北伐,攻克峄县。

1928年4月俘虏直鲁联军军长、旅长各一人,并负责进攻济南。“济南惨案”发生后退出济南。编成五个支队,向济南警戒。

1928年8月,南京政府将第10军番号取消,部队编散。

1928年8月部队进行编遣,与第46军合并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0师(师长方鼎英,副师长杨胜治)。

28旅(旅长方鼎英兼任)、

29旅(旅长杨胜治兼任)、

30旅(旅长李亚芬)。

1929年3月30日蒋桂战争爆发,蒋介石以第10师与第11师编成第10军,军长方鼎英。

1929年4月6日又以第44师和第45师编成第10军,委任方振武为军长。

1929年9月,因方振武反蒋,第10军番号撤消。

1929年10月13日,蒋介石以第47师、第54师和骑兵1团合编成第10军,军长杨杰。参加讨伐西北军的战斗。杨杰调任洛阳行营主任后,第10军番号撤消。

1929年12月12日,又以第48师、新2旅编成第10军,军长徐源泉。参加讨伐唐生智的战斗。后又参加中原大战。

1931年5月第10军第48师一部扩编为第41师,加入第10军序列。
是时,第10军序列为:军长徐源泉,副军长马登瀛。

41师,师长张振汉(辖丁治磐、黄百韬两个旅)。

48师,师长徐源泉兼任(辖徐德佐、黄新两个旅)。

1931年10月第10军在进攻红军时旅长徐德佐阵亡,以徐继武继任。
1935年8月第10军第41师进攻红军时师长张振汉被俘,

1935年9月14日升黄新为第41师师长。

1936年11月军长徐源泉辞第48师师长兼职,升徐继武为师长。
是时,第10军序列为:军长徐源泉,副军长马登瀛。

41师,师长徐源泉兼任(辖丁治磐、芮勤学两个旅)。

48师,师长徐继武(辖杨绍东、韩浚两个旅)。

第10军长时间参与围剿红军,至抗日战争爆发后仍保持原编制。
1938年1月第10军开赴抗日战场,被编入第26集团军(总司令徐源泉)序列。
是时,第10军序列为:军长徐源泉兼任。

41师,师长丁治磐。

48师,师长徐继武。

武汉会战时因第10军作战不利,军长徐源泉被撤职,军部及第48师番号撤消。第41师调属第26军。

1939年7月以第79师和第190师编成第10军,军长梁华盛。

1939年第10军第79师调属第86军,以第3师(师长胡蕴山)、预备10师(师长方先觉)补充,军长李玉堂。归第27集团军杨森指挥,隶属第9战区(司令长官薛岳)。
1939年秋,第一次长沙会战,第l0军作战在梅仙、幕阜山、平江一带,战斗结束,移驻沅陵。第3师师长胡蕴山病退,副师长周庆祥升任师长。第190师(师长余锦源)划归第l0军建制。

第3师,师长周庆祥,

第190师,师长余锦源,

预备第l0师,师长方先觉

不久,第l90师师长余锦源升为副军长,由副师长朱岳升任师长,遗副师长一职由赖传湘继任。

1941年秋,第二次长沙会战,第10军转战于汨罗江南岸班超庙、白沙、梁家段、福临铺、金井、高桥、孙家桥、肖家大屋、象鼻桥等处,第190师副师长赖传湘战 死于梁家段,由第3师某团长彭问津升任。

l941年末至1942年初,日本第11军军司令官冈村宁次率第6、第l0I、第104师团三犯长沙,第10军奉命固守长沙市,历四昼夜血战,将突入市内之敌打出城外,获得辉煌的第三次长沙大捷,声振中外。

军长李玉堂

第3师,师长周庆祥、

第190师,师长朱岳、

预备第10师,师长方先觉。

l941年末至1942年初,第3次长沙会战时的序列是:

第10军军长:李玉堂;副军长:余锦源;参谋长:蔡雨时
第3师师长:周庆祥
第7团团长: 陈德升;

第8团团长:张振国;

第9团团长 :張惠民
第190师师长: 朱岳
第568团团长:陈家后;

第569团团长 :傅志豪 ;

第570团团长:李芝
预备第10师师长:方先觉
第28团团长:葛先才 ;

第29团团长:张越群;

第30团团长:陈希尧
第77师师长:韩浚(隶属第73军 归第9战区直接指挥)

第10军军长李玉堂晋升为第27集团军副总司令,预备第10师师长方先觉晋升为第10军军长,预备第10师副师长孙明瑾晋升为预备第l0师师长、预备第10师参谋长何x晋升为预备第10师少将副师长。

军长方先觉

l0师,师长孙明瑾.

第3师,师长周庆祥、

第190师,师长朱岳

1943年秋,日本第11军围攻我常德第57师,第10军由衡山出发经湘潭、宁乡、益阳驰援,转战于太子庙、石门桥、德山等处.第190师师长朱岳离职,由军参谋长容有略调充,预备第10师师长孙明瑾阵亡,参谋处长陈飞龙阵亡.由副师长葛先才升任预备第10师师长,第3师参谋长孙鸣玉升为军参谋长,第3师某团长张定国升任第3师少将参谋长,第190师副师长彭问津调任第3师副师长,潘质任第190师副师长。

预10师师长孙明瑾(1943年12月3日阵亡),

副师长李拔夫,参谋长何竹本,参谋处长陈飞龙(1943年12月3日阵亡),

第28团,团长葛先才、

第29团,团长张越群、

第30团,团长李长和,

师直属部队

特务营、

迫击炮营

工兵连。

衡阳保卫战(1944年6月23日至8月8日)

国民党第10军参加衡阳会战主要将校名单

第10军军长方先觉中将,副军长:余锦源(兼师管区司令),参谋长孙鸣玉少将,副官处长张光宽

直属部队:辎重团 团长 李绶光
     特务营 营长 曹华亭
     搜索营 营长 何映甫
     山炮营 营长 张作祥
     工兵营 营长 陆伯皋
     通信营 营长 袁大文
     第1野战医院 院长 张介仁
     第2野战医院 院长 孙炳彪
     第3野战医院 院长 郑焕华
配属部队:暂编54师 师长 饶少伟
     48师战车防御炮营之1连
     74军野炮营之1连
     64军山炮营之1连
幕僚群:参谋处 处长 饶亚伯
    军务处 处长 熊楚彬
    副官处 处长 张广宽
    军需处 处长 孙广田
    军法处 处长 赵文焕
    军医处 处长 董如松
    政治部 主任 刘雨民

第10军第3师:师长周庆祥少将 ;副师长:彭问津少将;参谋长:张振国少将;参谋主任:姜亚勋

第7团长 张振民上校,方人杰(调)、 副团长王金鼎、 侯树德
第1营营长许学起(亡)穆鸿才(亡)邹亚东(亡)
  第2营营长谢英(亡)侯树德
  第3营营长李桂禄(亡)王金鼎(亡)
   迫击炮连长侯树德
  卫生队长贾三声

第8团长 方人杰上校、张国祥副团长杨培之、邹亚东
第1营营长李恒彰 副营长丘正平
  第2营营长苏涿(亡)赵培孚(亡))
  第3营营长蒋国柱(伤)
  迫击炮连长李和生
  卫生队长刘汉云
泰山军——抗日劲旅——国民革命军第10军 劲旅峰会
第9团长萧圭田(伤)副团长鞠震寰上校(衡阳战役时阵亡)、周祥符、刘浩刚
第1营营长王新 副营长熊伯钧
  第2营营长周祥符(伤)熊伯钧
  第3营营长孙虎斌(亡)越寿山(伤)注:疑为赵寿山
  迫击炮连长孙术生
  卫生队长梁明俊
  平射炮炮连长赵世鹿

工兵连连长王 焱

第3师直属部队:特务连长赵培孚
  战炮连长何瑞甫(亡)

卫生队长王子骏
  野战医院院长王镇铭

第10军第190师:师长:容有略少将;副师长:潘质少将 ;参谋长: 李长祜上校

568团长:谭星煌上 校

569团长:梁子超上 校(569团第3营营长黄钟)

570团长:冯正之上 校(先是贺光耀任团长)

第10军预备第10师:师长葛先才少将,副师长肖圭国少将(后由张越群继任),参谋长何竹本少将,参谋张权

28团长:曾 京上校(28团第3营营长李若栋) 副团长谭星煌、劳耀民、尹东藩

第1营营长赵国民(亡) 副营长尹东藩
  第2营营长余龙(亡)翟玉冈
  第3营营长李若栋(亡)翟玉冈(亡)副营长李昌本(亡)
  迫击炮连长白天霖
  卫生队长范晓军

29团长:朱光霁上校

30团长:何光耀上校

工兵连连长;黄仁化(1944年7月,阵亡)

第10军暂编第54师:师长饶少伟,第54师编制为两个团,其中第2团已凋零陵担任机场守备任务。

师 长 饶少伟少将

参谋长 甘荫森少将

第1团团长陈朝章

 衡阳会战战牺牲的校级军官
  徐声先 中校 10军预10师30团2营长44.6.30 湖南衡阳张家山
  许学起 少校 10军3师7团1营长 44.7.1 湖南衡阳易赖庙前街
  周国相 少校 10军预10师30团3营长 44.7.14 湖南湘桂铁路机修厂
  蒋鸿熙 少校 10军预10师30团3营副营长 44.7.14 湖南衡阳
  孙虎斌 少校 10军3师9团3营长 44.7.14 湖南衡阳虎形巢
  谢英 少校 10军3师7团2营长 44.7.14 湖南衡阳杜仙街
  余龙 少校 10军预10师28团2营长 44.7.15 湖南衡阳枫树山农业银行
  李昌本 少校 10军预10师28团3营副营长 44.7.15 湖南衡阳五桂岭
  钟敬敷 上校 62军151师452团副团长 44.7.27 湖南衡阳头塘
  李振武 少校 10军预10师29团2营长 44.7 湖南衡阳虎形巢
  穆鸿才 少校 10军3师7团1营副营长,代营长 44.7.28 湖南衡阳易赖庙前街
  林志文 少校 62军157师470团1营长 44.8.1 湖南衡阳雨母山
  丁克坚 上校 62军157师471团团长 44.8.2 湖南衡阳火车西站
  邹亚东 少校 10军3师8团团附,7团1营代营长 44.8.4 湖南衡阳易赖庙前街
  黄狴煸 少校 79军?营长 44.8.5 湖南衡阳杉桥
  李适 中校 10军190师568团副团长 44.8.6 湖南衡阳西北城区
  鞠震寰 上校 10军3师9团副团长,7团代团长 44.8.7 湖南衡阳青山街
  王金鼎 10军3师7团团附,3营代营长 44.8.7 湖南衡阳青山街
  赵国民 少校 10军预10师28团1营长 44.8.8 湖南衡阳城内
  翟玉岗 少校 10军预10师28团2营副营长代理3营长44.8.8 湖南衡阳城内
  任曙光 少校 62军157师 营长 44.8 湖南衡阳兵峄山
  范兆元 少校 62军151师451团1营长 44.8 湖南衡阳
  柯克杰 少校 62军直属搜索营副营长 44.8 湖南衡阳山田寺
  苏琢 中校 10军3师8团2营长 44.8 湖南衡阳五桂岭
  赵培孚 10军3师8团2营代营长 44.8 湖南衡阳
  刘家城 少校 10军190师568团3营长 44. 湖南衡阳

整训后,预10师驻衡山龙头湾,第3师驻石湾,第l90师驻朱亭一带,军部仍驻衡山。

1944年9月副军长余锦源兼任第3师师长。

1944年10月蔡雨时接任第3师师长。

1945年2月赵锡田接任军长。胡云飞接任预备10师师长。

1945年6月预备10师番号撤消,师长胡云飞改任第190师师长。

1940年前第10军隶属10集团军、直属军委会。

1941年改隶第9战区。

1943年秋直属军委会。

1944年夏改隶第27集团军。

1945年复直属军委会。

第10军自抗战以来,先后参加过1939年冬季攻势,第二、三次长沙会战,长衡会战,浙赣会战。其中长衡会战中坚守衡阳47天,创造抗战中中国军队守城时间最长记录,予日军以重创。

抗战结束后第10军序列为:军长,赵锡田。

3师,师长蔡雨时。

190师,师长胡云飞。

1946年5月第10军被整编为第3师,序列为:师长,赵锡田。

1946年时周庆祥担任过整编第3旅旅长,谭乃大担任过整编第20旅旅长。

1946年9月整编第3师进攻定陶时被歼,师长赵锡田被俘。

重建后以李楚瀛任师长。下辖整编3旅,旅长何竹本,

1947年11月雷自修接任师长。

整编20旅,旅长谭嘉范。

新1旅,旅长黄泳瓒。

1948年1月覃道善接任整编第3师师长。
1948年9月恢复第10军建制,军长覃道善。隶属12兵团。

18师,师长尹俊。

75师,师长王靖之。

114师,师长夏建勋。

1948年12月15日该军在淮海战役被歼,军长覃道善被俘。
1949年1月重建第10军,以张世光任军长。仍隶属12兵团(重建)。

1949年5月第67军并入第10军,以刘廉一为军长。

18师,师长尹俊。

75师,师长萧圭田。

219师,师长不详。

第10军隶属重建的第12兵团,后不久即撤往金门,后撤往台湾。(已改为第67军)。

1959年第67军番号仍在,副军长是文立徽(1918年生,湖南衡山人,13期步兵科毕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59759.html

更多阅读

国民革命军第46军来龙去脉 国民革命军陆军军歌

在国军的编制序列中,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3个第46军。一、黄埔军校教导师等部组成的第46军该军前身是黄埔军校教导师、黄埔军校新编师等部队。1926年7月,蒋介石率军北伐后,黄埔军校校务委托教育长方鼎英代理。1927年8月,黄埔军校教导师,黄

国民革命军第69军来龙去脉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国民革命军第69军】在国军的编制序列中,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3个第69军。一、北洋军“五省联”一部组成的第69军阮肇昌第69军该军前身是北洋军阀孙传芳所属“五省联军”江苏陆军第6师和皖军第3混成旅。1927年3月,国民革命军北伐到达苏

国民革命军第54军来龙去脉 国民革命军陆军军歌

第五十四军为陈诚的土木系部队。1937年成立,参加了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打通中印公路等作战。1948年后由阙汉骞领导,后归徐州“剿总”直属。国民革命军第54军1937年10月17日在上海嘉定成立,霍揆彰

国民革命军第18军 中将师长遇到少将军长

1.国军历史上6支“第十八军” 2.浙军夏超部组成的第十八军 3.北洋军阀孙传芳一部组成的第十八军 4.湘军第十七师组成的第十八军 5.桂军第七军组成的第十八军 6.国民军冯玉祥一部组成的第十八军 7.第十一师组成的第十八军该军前身是

国民革命军第77军来龙去脉 国民革命军陆军军歌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七军可参见 国民革命军第29军来龙去脉国民革命军第59军来龙去脉国民革命军第68军来龙去脉1937年8月以原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第一三二师改编而成,冯治安任军长:该军辖第三十七师,师长原为冯治安,冯升任军长后,刘自珍接任

声明:《泰山军——抗日劲旅——国民革命军第10军 劲旅峰会》为网友你幸福了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