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导学案 化石吟课后题答案

《化石吟》导学案

○学习目标

①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②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内容。

③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学习重点

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把握内容,调动学生的课外积累,发挥联想和想像,体会诗人的感情,认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化石吟》导学案 化石吟课后题答案
○学习难点

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发挥联想和想象,认识科学的神奇。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结合生物课了解生物的进化;教师可利用网络或书籍查阅有关化石的资料,并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了解化石,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展览,进一步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为学习本课做准备。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用歌曲导入:《木鱼石的传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诉说善良……它讲述美好”,石头真的会唱歌吗?有诗歌写道:“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 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石头真的能向我们讲述神奇的故事吗?让我们怀着好奇共同来研读科学抒情诗歌《化石吟》。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骸骨()潜行()葱茏()卓越()

海枯()裹藏()

(2)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安静美观而不落俗套。()

形容寂静无声的样子。()

称赞而且佩服。()

形容经历的时间极长,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

(草木)青翠茂盛。()

奇异而虚幻。()

(3)基本了解这篇课文的体载是什么?(现代诗歌)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化石吟》是一首生动优美的科学抒情诗,它向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并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本诗前后呼应,节奏鲜明,音乐性强,易于诵读,在诵读中能体会诗人的感情。请听老师范读。要求同学们听清节奏,重音和语调。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并在朗读中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化石吟》中“吟”是什么意思?课题是什么意思?诗中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吟”本是古曲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本诗通过对化石的赞美来赞美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2)诗歌运用什么手法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全诗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亲切自然。

(3)诗歌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

(第1、2节为一层,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第3—6节为第二层,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第7节为第三层,回应第2节。好在使诗歌的节奏美以及前后照应。

(以上问题中哪些问题自己不能解决,在相关问题中标上记号,与同学讨论解决或请教老师。师生共同解决。)

●学生大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特点。

学法指导

好诗阅读有节奏,反复吟诵感悟深,重点词句细品味,联想想像悟中心。

简单的内容归结、板书:

发问想像——遐思飞跃——回答呼应

神奇景色——人类伟大——赞美科学

四、研读赏析

研读3—6节,思考下列问题。

a.“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b.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c.“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d.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此时可以出示一组图片,也可以利用课本的图片。)

e.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品味赏析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以上内容在朗读后由四人小组讨论。每组讨论一个题,e题每组都要讨论。发言时可以展开小组竞赛,比比哪个小组思考的最深刻,最有启迪意义。

学生发言可以畅所欲言。假如学生希望教师指点或总结时,教师可做指示:文中的思绪引向远古,既引起了下文,又表现了作者的思路。之所以是“一本珍贵的密码”,是因为在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刻下道道皱纹”写的是化石,这是一种比喻,人脸皱纹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脸皱纹,不正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吗?其余的内容,只要想像合理,赏析到位即可。)

四、合作探究

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除课文所讲之外,还能想像些什么?

五、拓展延伸

◆教师出示录像或图片,介绍某种古生物。

◆学生也可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做口头介绍

六、课堂小结

科学家研究保存了古生物生命信息的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诗人张锋以一首科学诗《化石吟》,饱含感情的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引领我们去遨游了那远古洪荒、沧海桑田的世界。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地球上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珍爱我们生活着的这个星球吧!

七.课堂检测

(一)基础部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骸骨()躯壳()悄然()潜行()

卓越()猛犸()长吼()长眠()

2.解释下列词语。

叹服:

海枯石烂:

乌有:

日转星移:

3.诗歌的第一节分别指的是什么东西?

4.诗歌第二节连续三个疑问在哪节得到了证实?

(二)提高部分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澄江化石群

5亿3千万年前的一天,一股意外涌来的泥沙把滇中海域浅海区中大量的动物埋在下面。由于迅速地与外界隔绝,致使大量包括软体动物在内的生物没有腐烂,在泥沙中完好地保存下来。这些原来难以成为化石的动物在泥沙中经过几亿年而最终成为化石,随着地壳的运动,这座难得的古生物宝库被抬升到云南澄江帽天山。

澄江化石群异常珍贵,一般情况下,寒武纪的许多无脊椎动物若无特殊埋葬条件,不会变成化石。而在澄江它们不仅成为化石,而且还保存得非常完好。澄江化石的完整性解开了一些长久令人费解的“化石谜”。例如早在100年前发现的奇虾的“脚”化石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节肢动物的尾巴,而奇虾的“嘴巴”化石则被认为是水母,而且荒唐地被单独“立户”取了名称。澄江奇虾化石的发现纠正了把奇虾的肢体当物种的“历史错案”。

澄江化石群的发现十分重要。寒武纪比我们熟悉的恐龙时代的“侏罗纪”早四亿年。1909年在加拿大发现的寒武纪中期的布尔吉斯动物化石群和1949年在澳大利亚发现的前寒武纪末期的埃迪卡拉动物化石群,这两个化石群时间间隔有1亿1千万年,两者物种间发生的突发性变化难以在实物上得到证明。澄江动物化石群正好在以上两个化石群跨度上的中间,是寒武纪生命由单一性向多样性发生快速飞跃的最重要的环节。

1.使一些在其他地区“原来难以成为化石的动物”在澄江“最终成为化石”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是()

A.这些动物在澄江地区埋藏于泥沙中的时间长——5亿3千万年。

B.这些动物在被泥沙埋藏时,与外界迅速隔绝。

C.这些动物原来生活在海域的浅海中,容易被泥沙埋藏。

D.这些埋藏在地下的没有腐烂的动物由于地壳运动而被抬升。

2.联系澄江奇虾化石的特点,分析造成奇虾化石“历史错案”的根本原因,正确的一项是()

A.100多年前发现奇虾化石时,古生物化石研究技术不够先进,难以认清其实质。

B.100多年前发现的奇虾化石的形态与某些物种形态极其相似,科学家们以貌定论。

C.100多年前发现的奇虾化石都是奇虾的局部,而非整体,难以从整体判定。

D.长期以来遗留下的“化石谜”影响了科学对奇虾化石的准确判定。

3.“澄江化石群的发现十分重要”,说其“重要”的一个具体依据是()

A.澄江动物化石所处的时期正好在前寒武纪末期与寒武纪中期的时间跨度的中间。

B.澄江动物化石证明了由埃迪卡拉动物化石到布尔吉斯动物化石两者物种间发生的突发性变化。

C.澄江动物化石是寒武纪生命由单一性向多样性发生快速飞跃的最重要的环节。

D.澄江动物化石所处的寒武纪比“侏罗纪”早四亿年,更有生命价值。

八、课后作业

1、背诵全诗

2、将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等办成手抄报,在班内交流。

板书设计

发问想像——遐思飞跃——回答呼应

神奇景色——人类伟大——赞美科学
参考答案

一、1.háikéqiǎoqiánzhuómǎhǒumián

2.叹服:称赞而佩服。海枯石烂: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乌有:虚幻,不存在日转星移:形容时间的推移。

3.依次是无颌鱼类、鸟类的祖先、两栖类的祖先和被子植物。

4.最后一节。

二、1.B2.C3.B

取消换一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59583.html

更多阅读

《宝黛初会》导学案 连环画宝黛初会

《宝黛初会》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红楼梦》与曹雪芹,熟悉与节选部分相关的情节;2.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分析小说的基本情节结构;3.掌握文中一些生字生词的读音,以及一些词古今词义的不同。【知识链接】1.中国四大著名古

《感悟青春》导学案 青春感悟的经典句子

人教版七年级(上)思想品德 第四课 欢快的青春节拍第二框题《感悟青春》 导学案爱知七年级思品备课组一、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意识到青春的美好,树立青春的热爱之情;培养珍惜宝贵年华的惜时观念,

声明:《《化石吟》导学案 化石吟课后题答案》为网友爱王源不解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