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死侠骨香 美到心碎的古诗词红尘


纵死侠骨香 美到心碎的古诗词红尘

大约是在12年圣诞前后抱着坚信2012会来的信念【。。。。。哪里不对】听完这部音乐短剧,其震撼度不亚于第一次听纨绔【这不对啊喂!】

虽然一个比较文艺【。。。。。。】一个相当大气霸道。但都是让人听完一次又一次不会腻的广播剧。听完之后耳中依旧余音回荡,让人不忍挣脱。但鉴于高三实在是不能容我发疯,于是生生抑下。结果期末考之前把MP3借给同学后同学从N多歌曲中迷上了这部剧【--】,于是乎没抑制住,一路从2012末日燃到2013年真正的末日。【。。。。此末日曰,期末考--】平心而论,从众多或恶搞或卖萌或麦麸或虐心的广播剧中横空出了一部大气磅礴尽显家仇国恨豪气凌云的剧,实在是很难得。于是抑制不住喜爱之情泼天来,仔细算来我从初三开始知道有广播剧到如今高三,三年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但我听过的广播剧不算多,很多时候我更喜欢听独立性很高的ED或者干脆单独成篇的剧情歌。因为我认为一个CV如果能够在短短几十个字甚至十多个字的时间里便生生摄住一个角色的魂,那么无论这个CV成名与否,TA成功了。《杨门忠烈》四个字已然夺人眼眸。“杨门忠烈”四个字,带着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将你的身体逼至一仄,灵魂却脱骨而出,看尽历史滚滚逝去。听这部剧时,每一个利刃破空,每一个停顿,每一个马踏烟去,都让眼中一时酸涩,胸口窒闷,要深吸一口气才能平息。这部剧有生命有色彩,它不是一个坐在椅上容颜已被茶烟染上沧桑的老人在岁月的波澜不惊里平缓的诉说一切,它是风,是雨,是雷电,是一颗跃出胸膛的心,是一个巨大的漩涡,将你拉入历史之中。你站在历史岸边,先金沙沥血,后西羌饮恨。数年的时光来了又去,你身处其中,看得见硝烟弥漫八荒折剑,听得见秋歌远去箭破空来,然后看着他们渐渐远去,英魂不灭。以上是总,接下来则是信马由缰乱七八糟的写。

【关于词】其实这个没有什么太多的话说,你不能指望一个没事迷在各种缠缠绵绵【。。。。到天涯==】词里的人一下子指出这个词哪里不好哪里不妥。因为风格差太多,所以这里则是单纯的说说喜欢的地方好了。“长缨回挑劈开天地叱咤”个人觉得呢,这一句HOLD住了这首词的气场,恍若看见杨家人戎装战骑,长缨回挑,一痕寒光破九州,一时天地震慑,鬼神皆服。然后“为国成败又定谁家天下。”听来不禁痛入心肺,带着英雄末路赤胆忠心的悲壮。一句“捭阖纵横破阵斩”又见杨门虎将,戎甲生光眼眸坚毅,无怨无 悔转战天下东征西讨只为忠君。忘了心忘了情忘了痛忘了伤,生死不悔只余江山只有国家。你不禁臣服,你感受到了杨家将的伟大与自身的渺小。而后浮沉未休,巾帼不让须眉。如果说,对于前面的男儿,一瞬间扩大为国,那么对你女将,则先从家入手。这个仇,如此清晰而迫近,满门孤寡之仇。一个老妪,丧父,丧子,而后丧孙,太多的事纷至沓来。昨日一家厅中比武对月高歌之景还未忘却,今朝满门冷清男儿尽丧身上麻衣尚新。是故黄沙漫漫映出战甲澄透。长枪指天风舞猎猎。这天,这地,都看着!这战甲之上,将染满敌人血垢。这满门血仇,要用敌人的血才能稍稍弥补。不可否认,如果杨家女将仅仅只是报家仇,那么纵感人,却不甚壮阔。隔着时空交错,恍若接下逝者手中缨枪。舍弃红装家国天下,四野壮阔河山重整。一句“奈何赤诚换的满门孤寡”多少怨愤哀痛,尽数说出。一身傲骨,黄土倾葬。白骨如山,忘姓氏。

“忠烈满门”四个字,代价太过沉重,要用几代人的死亡,才换得一个忠烈满门。“声入檀板唱的咿咿呀呀,都付与戏台演于寻常闲话。”我喜欢的词似乎总是有话本,戏台等等一系列太过凉薄的东西隐隐存在。譬如如花,譬如三世,譬如枯叶,再加上这首。或许人生就如一场折子戏,幕落幕启,寻常闲话四个字,是暗杀者手中的利刃,逼得你呼吸艰涩。台上台下,分不清谁多情无情。

【关于策划&本&后期&唱&各种其他】

首先说策划很了不起,当然不仅仅是因为这个阵容的豪华,还有这个题材的难度。说实话,在现在大体上注重速度而不怎么侧重效率的趋势之下,用半年时间出一部一刻钟左右的剧,策划的用心度可见一斑。非常感谢策划~~~~

这个本,我个人相当的喜欢。十三分钟的剧跑去词的部分大概这个剧的剧本部分只有三千字左右【极大可能估计错误。】二十多个人物集中于十多分钟内,对于编剧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怎么把每个人物妥当的安排与这个场景之中,怎么用最短的语言把人物的性格表达出来?从主帐,到战场,辽军营中,战场,金沙滩,潘仁美帐中,西征,如此诸多场景又该怎么转换才能不突兀不杂乱且不让听者感到迷惑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在我叹服于编剧将场景转化的如此天衣无缝了无痕迹的时候,也不禁想到为了这样的剧本编剧们讨论了多久,拿出多少方案,PASS了多少方案,磨合了多久,大大小小就该了多少次,才有如今的剧本,拜】三位编剧大人乃们熊的!

关于后期,强大!强大如神!【冷静!不许发疯!】后期实在是。。。。哎哟我去不能爆粗。搭建的场景太过强大了,不得不说如此喜欢这部剧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后期的强大。场景的转幻音类似于利箭破空,嗖的一下头皮发麻。我个人觉得古风兵斗其实是很难搭建出一个大气场景的。唔,较之于几年之前的大作《名将天下》我会说这一部给我的感觉更深么。于是以下小小分尸【喂!】首先是开始的戏台,唔,《血战金沙滩》,有掌声雷动。一下就把我拉回从前一个人窝在沙发上抱着腿看着电视里的戏剧之时。纵而制作不甚精美,但是那种擎天立地的气势即使隔着屏幕依旧觉得杀气重重旗舞遮天。极目看去折剑沉沙英雄战死,却伫成一座奇峰。开始的锣鼓和戏腔铿锵的念白像极了塞壬的歌,明知是假,却抑制不住的身心沉沦。虽然有人觉得会有一种时空乱入感。但是我还是比较喜欢的【这到底算剧本还是后期--】【以下是高考之后再度拾起来的-0-我错了。。。完全忘了】大雨滂沱厮杀震天。听起来有一种毛孔全张的快感还有内心的震撼感。而当那声余韵悠长的钟声想起来的时候不禁会闭上眼,似乎看见那古铜色的钟斑驳的立于历史之上,一声声,皆是苍凉的棋。

我喜欢它的场景转换音,是利剑破空的狠厉。这种狠厉是杨家将的一往无前,是历史的半分温柔不肯,是一场场战场里的狼烟四起战死沙场。然后非常不淡定的说,能够把场景构建的扣人心弦而不显杂乱不是一时之功,也不是灵感一现的功劳。是日积月累,是一次次重来。所以,容我膜拜一个先【把这个花痴拖下去!】

关于唱,首先是阿册大人~【其实我就听过他的剧OTL】不过唱的还是非常大气的,这部剧的主旋律是十分悲凉的,所以唱的人没有用一种华丽或者清朗的声音,而是低沉的,略略的沧桑。配合着伴奏的悲凉听起来十分的引人入胜。然后就是玄觞大人~御姐音啊御姐音,我最爱御姐音了~(≧▽≦)/~知道玄觞当然是因为墨村,墨村也有很多大气的歌,但是我对于玄觞大人的印象还是停留于《妻书》那个温柔而痴等的女子。而杨门里面则是一下一下声如裂金,层层相扣,大气宛如君临天下。醋米的声音则不是单纯的御姐,她的声音略有沙哑,平静中抹不去的沧桑。平心而论所谓音乐剧我自然对于其中唱的部分更是苛求,但是这种大气的悲壮的唱实在是太符合我的胃口了。

关于配音,OTL膜拜,我承认知道广播剧纯粹是因为我是一个声控,而我听剧也十分喜欢看阵容,无论是士大夫还是卡斯特,所以当看到这部剧的时候眼前一亮,有很多自己喜欢的CV,当然迫不及待拿来听啦。

人数特别特别多,一部半个小时没有的剧有这么多人实在很厉害,但是我的确不知道怎么写。。。。救命。应该说我听的时候第一个给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潘仁美,叶清老师所配的,应该说坏人是很难配的,要让人一听就是坏人但是不WS【......】其实是很难的,而作为一个反派控,我实在非常喜欢潘仁美,够狠,够毒,几句话性格全出。然后是八贤王,怎么说呢,贤是有了,可是我觉得不够急,一个贤臣在知道一个奸臣的不怀好意时候应该是焦急的,如果不能劝皇帝放弃这个念头那么就会有忠臣惨死,这个时候应该是非常焦急的。当然这是个人看法。然后是老令公的“杨家父子,绝不撤离!”被震撼到,龙大苏我是你NC粉啊-0-气场是很强的,那股不平叛乱绝不撤退的赤诚在一句话里淋漓尽致。接下来我喜欢的就是萧天庆【你敢喜欢一个正派么你】燕云那一句把一个心怀鬼胎而心狠手辣野心勃勃的君王勾勒出来,至于下一句我个人以为在后面的两位今日可全身而退吗?可以慢一点缓一点,罗网已然布下,杨延平是必死无疑的,一个心机深沉的人说这句话必然是不缓不急而杀机暗藏,我看剧本上这一句没有吗,而是可全身而退?个人倾向于剧本上的,慢悠悠的反问,个人觉得更符合萧天庆这一人物角色,从双龙会戏曲上来说在杨延平没有进来之前萧天庆一系列的计谋无疑表明这个人的狠毒与深沉。以上,还是个人意见=-=杨延平是天海无贝配的音,而且字音每一个都略略上扬的感觉很到位,没有一个忠心耿耿的将军会把河山拱手让人。然后我喜欢杨三郎的:“不杀辽贼,死不瞑目啊。”十分的悲怆而震撼,千军万马而过,纵英雄不在,英魂定存。对于杨七郎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向潘仁美求情的那一句:“只求元帅救我父兄,救我大宋江山。”男儿膝下有黄金,对自己的仇人下跪是要勇气的,这一句话的忍辱负重与退让色彩十分的浓,这自古以来朝野之上,臣子互斗数见不鲜,亡国之类不再少数,多少人能在最后舍弃旧仇只为保家卫国呢?再到最后近乎自杀的突击,杨六郎怒吼:“我杨家将宁愿站着死,绝不跪着活;威武不屈,宁死不降。众将士!杀!杀!杀!”这是一个英雄的怒吼,这是一个国家的悲哀,这是一个战场的终曲。再到杨继业的:“愿做苏武死,不效李陵生。”这是一个人的尊严,这是一个元帅的选择,为了国家,视死如归。然后就是杨家男儿和念的杨家诗。有一种在万千荒年里英魂共鸣的感觉,跨越了朝代与时间,抑扬顿挫里的铁血男儿。于是接下来是再战金沙滩小夏所配的佘太君字字如从血里挣扎而出,仇恨,压抑不住的蔓延。众女将的合也相当给力,非常的霸气。而对我来说印象较深的就是柴郡主看到穆桂英惨死的爆发,那一刻的爆发是多重而单一的,儿子死了,儿媳也死了,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这是她此生的劫数和悲剧。这种悲从中来让她爆发,可惜这种爆发换不来一个她要的结局。或是史书,或是历史,或是电影,或是小说,太多太多战场到最后的印迹不过是一个个冰冷的数字。朝为红颜,暮成枯骨。你无法从一抔抔黄土里辨别出哪一个是当年身着战甲一双眸刺破天际一柄枪调尽八荒战乱的将军,也无法辨别出哪一个是当年一心为主宁死不屈的忠臣,亦无法分辨出哪一个是当年一袭女装眉目温柔倾城痴等的红颜。既然成了黄土,便彻底消失不见。历史便在这样的前进里留下淡漠浅薄的痕迹,这些痕迹,每一道,似乎都能引出泪来,又似乎所有痕迹,都只能是身外客的看着,直到百年之后,他人也这样的看自己。

我恍惚记得初中在湖北博物馆看到的绝世名剑越王剑,纵而锋利依旧,怕是寻不到主人了。物可长存,人早已不在。那些被人类制造出来没有感情没有思想的东西就这样见证着人类的杀伐与繁衍,千年如此。或者,会一直如此。

历史,或许没有什么,比这两个字更为真实和残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59279.html

更多阅读

很美的句子 美到心碎的古诗词红尘

◆成熟不是人的心变老,是泪在打转还能微笑。◆你若流泪,先湿的是我的心。◆有些人说不出哪里好,但就是谁都替代不了!        ◆选择最淡的心事,诠释坎坷的人生。◆心若一动,泪就千行。◆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风景;伤得最深的,也总

诗词名句 美到心碎的古诗词红尘

再次感谢来到本站的朋友,如果认为本站对您有用,请不要吝啬分享给您的朋友哦。注释 (0)“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全诗赏析!2012年1月19日,5:50:03 | admin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名句出自宋代诗人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江上渔者》江上往来

忍顾鹊桥归路 美到心碎的古诗词红尘

昨天听杨鸿年老师说,孙韵的妈妈杨愉生是我妈妈最好的朋友的时候,我激动地看着杨老师,眼睛里闪着光芒,因为妈妈对我而言,除了生活中的慈祥和钢琴上的严厉之外,就是对外能干热情之类的态度了,可对于妈妈以前有些什么朋友,我就一概不晓了。而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美到心碎的古诗词红尘

这两句出处为宋·司马光《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相见争如不见”,与纳兰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心境大约一致

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美到心碎的古诗词红尘

情到深处难成行!亲爱,别回头,请别回头,因为回头的那一刻,泪儿会不小心溅落。——题记一、时光总是悄无声息地溜走,不觉间,你我已经轻轻地走过季节的轮回,走过明媚的一季。离别在即,你我踩着浅浅的惆怅,执手相看泪眼,依依倾诉惜别离情。人生就是

声明:《纵死侠骨香 美到心碎的古诗词红尘》为网友疏雨未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