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支数:英制支数、公制支数

“纱支”简而言之,即指纱的粗细程度。支数的意义在于,知道了重量,就非常容易能得出长度,为人提供了方便。

#纱支的表示方法

1) 英制支数(Ne)e 代表的意思是English,英制的。

Ne=840*(1 lb/1yd)=840*0.9144m/1.693g=1.693m/g=1.693Nm。

英制式的表示符号是英文字母“S”
纱线支数:英制支数、公制支数
在公定回潮率下,1磅重纱线长度的840码的倍数7。如称重一磅的纱线长度为25200码,是840码的30倍,那么这些纱就是30英支(30S)。

英制支数是定重制,因此支数越大纱线越细。如32S比21S要细。

单根纱的表示方法是:32支单纱-------表示为:32S
股线的表示方法是:32支股线(两亘并捻)既为:32S/2,42支3 根并捻既为:42S/3。

52s单股纱两根合股后一般用52s/2表示,其实就是26s/1,当然不计捻缩等因素。

2)公支(Nm):m表示metric

公支是一种定重制的纤度单位。它是指1克纱所具有的长度米数。如称1克纱量其长度为100米,纱的支数即为100公支(100N);长度50米,纱支即为50公支(50N)。

“N”的数值与纱线的粗细成反比,“N”值越高纱线越细,反 之则粗。

公支和英支的换算:

S=0.591N;N=1.692S;1米=1.094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59228.html

更多阅读

闲谈历史:汉朝郡国并行、七国之乱、推恩令、内朝、察举制

闲谈历史:汉朝(郡国并行、七国之乱、推恩令、内朝、察举制)一、郡国并行。汉初既沿袭秦代郡县制,又实行分封诸侯制。前朝灭亡,后朝总会汲取经验教训。刘邦认为秦朝灭亡在于未行分封,无同姓王护驾。另外,在楚汉之争时,刘邦为了分化项羽势力,

从三英战吕布、六将攻吕布看温侯的武力(图) 三英战吕布谁赢了

吕布在《三国志演义》汉末三分群雄之中出场较早,善使画戟,多次与敌将对战显示出其非凡武艺,弓马娴熟,其箭法也是第一流的。“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其骁勇善战的特点颇有些像北方游牧民族的勇士。后世不少英雄人物也纷纷模仿吕布,比如《水浒

公制、美制和英制螺纹标准 美制螺纹与公制螺纹

公制、美制和英制螺纹标准 NPT,PT,G 都是管螺纹.NPT 是 National (American) Pipe Thread 的缩写,属於美国标准的 60 度锥管螺纹,用於北美地区.国家标准可查阅 GB/T12716-1991PT 是 Pipe Thread 的缩写,是 55 度密封圆锥管螺纹,属惠氏螺纹家

横机针数与纱线支数的对应关系 纱线支数 表示

针数G:是描述针床上规定长度内(通常1英寸)所具有的针距数。针数越小,针间距越大。支数NM :是描述纱线的粗细的。支数越小,纱线越粗。当然,衡量纱线粗细, 还有特克斯TEX及旦尼尔D两个指标。这两个指标越小,纱线就越细了。至于几针的机器对

刘植荣:英联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英联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作者:刘植荣2012年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英国及其他英联邦国家举行了各种庆祝活动。本文简要回顾英联邦的过去,认识其目前的状况,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英国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逐步确

声明:《纱线支数:英制支数、公制支数》为网友往我怀里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