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老西关~泮塘路尝遍岭南特色小吃 泮塘马蹄糕

时值九月,北国的秋意渐浓,我在路边吃着广州的地道小吃--濑粉,汗流浃背的看着泮塘路上来往的人们...这是九月的一个傍晚时分,从五号线中山八路出了站台,晃晃悠悠的来到了这里--荔湾区的泮塘路。(特地道歉:之前跟@七月娃娃有过约一起来这里,我后来却没能赴约,到现在都还很对娃娃有歉意。)

图片质量欠佳,大家见谅:)

对不少时间上仓促的到访广州的朋友,我曾不止一次的推荐了这里--泮塘路。尽管我也是个才来广州一年多、称不上熟悉广州的人,但是却同许多本地的朋友一样认为这里既可以看看老城老巷子老楼的摸样,也可以在街边任意一家店遇到老字号,来一顿地道的小吃的地方。都说很难想象没有了“骑楼”、“西关”、“濑粉”、“双皮奶”,还有“姜撞奶”、“肠粉”....等等元素的广州的样子。可见,这些多个角度的事物,带给每个人们的城市印象。对于每个的游客而言,这些就是广州的城市符号。

我庆幸,在糊涂与清楚的认知里,总能发现广州让人着迷的地方。如果说广州有些地方的建筑显得有些参差不齐或者气质不符,那么这块的主干道、小巷、公园、古庙都让我觉得那么一致协调,我们匆匆的可以从闹市走进这里的安静,却似乎它本也是喧闹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隐于市、也立于市。从地铁中山八路方向过来这里,便可以看到仁威神庙。或许很多人来之前,会在地图里自然而然的对“荔枝湾”、“泮溪酒家”这样的字感兴趣,却会忽视了仁威祖庙。

泮塘路就是这样,在市井里地道的与众不同。出了地铁不远,就可以走到,而后穿过分布着手信店、老字号美食店、公园的地方,又会走入骑楼的街巷。我总是假想着下雨的日子,在骑楼下听雨的感受,可惜至今还没在雨天来过这里。那么就说说最近这次来这的感受吧:

我其实真的很想把博文起名为“尝遍岭南小吃”,可是怎奈肚子太有限,没能把所有的东西都吃到,统计下来,这次就彻底的吃了一份濑粉,小吃了一下新鲜纯手工芋虾、西关马蹄糕、桂花糕,已经不少了呀。在吃到小食的同时,置身在西关的街道里,倍感怀旧。

都说“食在广州,味在西关,源自泮塘”,“西关”就位于荔湾区,很长时间以来这一带就是非富则贵的区域,西关小姐就是这些地方家庭的女子。常说的“东山少爷西关小姐”的“西关小姐”说的就是一带的。而泮塘路这条街道在几年前也在全市的发展里被定为成美食区,以泮塘路为主、还有荔湾湖、仁威祖庙等一起的特色美食园 。这些不少都是在相关报道里看到的,着实加深了了解。让走马观花,也观的稍微更有意义了。

从中山八地铁站到泮塘路,仁威祖庙特地也用黑圈标出,是因为很推荐这里。通过地图可以看到泮塘路就紧邻着祖庙、荔湾湖公园,距离上下九步行街也并不远。所以老西关文化、美食,这是不可缺少的一站!


夜色里的荔枝湾
小河道边红色的灯笼和五彩的灯光,很美丽。但稍微查询了一点过去,就有些惋惜。因为现在的这个涌只是过去荔枝湾水道中特别小的一部分,真正的荔枝涌已经成为了过去。但是这确实是现在广州最长的一条贴水长廊。站在水道边,依稀可以想象几十年前"一湾涌水绿,两岸荔枝红"的景色。还有渔人摇着撸,吆喝着艇仔粥的摸样。不知道我这外地人说的偏差大不大啊

老字号品牌的小店面在西关小吃扎堆的泮塘路上,手信店、老字号的点心铺也特别多。店铺的面积都不大,而每一个品牌搜寻起来,会发现都是硬气的老字号!陶陶居、广州酒家、莲香楼、致美斋......
“秋风起食腊味”的日子也快到了,皇上皇的腊味是不是就卖的更好了啊呀!还看到一直喜欢的鸡仔饼,在许多店都有卖。中间的名叫手工芋虾,使用芋头制作的,很松脆。右边的是几百年历史的致美斋,店铺面积并不大,门口的腐乳我看了又看,还是没买呵呵

《实拍街头的这些不起眼的名小吃》中,我有写道鸡仔饼。口感真的很特别,可能因为加了猪肉的缘故,巧妙的食材烘烤后,很香。不过也要分店家,好似越是街头的老店散装卖的,味道愈好。

鸡仔饼:原名“小凤饼”,据说是在清咸丰年间,广州西关姓“伍”的富家有一名叫小凤的女工所创制,真正的成名是在半个世纪之后。广州河南成珠茶楼因中秋月饼滞销,制饼师傅急中生智,把制月饼的原料按小凤饼的方法制作,并大胆地用搓烂的月饼和猪肉、菜心混合为馅料,再调以南乳、蒜茸、胡椒粉、五香粉和盐,制作出甜中带咸、甘香酥脆的新品种“成珠小凤饼”来,因其异味香脆而受到顾客青睐。】

走在泮塘路上,真是要好一阵子的选择,不断走过这些古色古香的店面....西关人家、泮溪酒家的庭院深深、街边老字号的小店铺都无一不浓浓的怀旧气息.....
这条街上有几家濑粉店,沿着街边很容易可以看到凌记、杏花村省城濑粉,每一家都有鱼皮,2元,可以搭配着来哦,味道很好!

夜色来临前的仁威祖庙,它的对面已经开始“红火阑珊”了。白天有时间的朋友,务必要到这里看一看。
仁威祖庙始建于宋代皇祐四年(1052年),经过明清历代维修扩建,广三路深五进,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是当年泮塘恩洲十八乡最古老、最大的古庙,名声远播海内外。庙宇建筑庄严古朴、富有鲜明的岭南传统工艺的特色。】
仁威祖庙对面的这家老店,在点评网上口碑很好,所以选择它没错的。吃过后,果真很好。盛濑粉的大姐的摸样很可爱!呵呵我没好意思靠的太近照,大家将就一下吧

濑粉很大的广告牌~~夜色里很醒目 怎能叫人不馋!


我的这一碗凌记濑粉。猜猜多少钱?---4.5元!(小份),如果大碗也才7元。在物价飞涨的今天,真的很实惠。很滑爽的粉和面糊糊一样的米汤,很有味。想到上次@简白老师来这里小聚,该推荐品尝一份的呀!我选择了店门口的位子坐下,冒着热汗,看着来往行人,再看看,看到了店门口的一副对联:“西关名店铺,濑粉我改造”。感觉很霸气,很有分量的感觉,不是非一般的老店,如何敢说改造的话语呢。
濑粉:从选料到制作,工序颇为复杂,而且必须合数户人之力始能制作。简单来说,用米粉团放入架在沸水大锅上的濑粉木槽中挤压;这样,木孔中就“濑出又长又韧又爽又滑的粉条,故名为“濑粉”了。濑粉酹粉,亦叫濑粉(「酹」字粤语文读为「睐」,白读为lai6,音「濑」)始於1850年代,原创地是中山。为广东,香港和澳门地区常见的食品。过去以冷饭晒乾后,磨粉特制而成。现以粘米为主要原料,加水拌和成稠度适中的粉浆,蒸成细长而有韧性的圆条状透明粉条。广州传统濑粉与香港、澳门做法完全不同。】

卖相很可爱的泮塘马蹄糕、桂花糕、红豆糕太多的小吃了,泮塘马蹄糕可是这里的一绝哦!马蹄糕这类的东东制作时需要不停的搅拌所有的材料,稍微不注意就会出现糊了的情况,真是想吃到美味很不易的呢
牛杂 不可少哦 可惜肚子装不下了

沙河粉来源于清朝广州的沙河镇,粉的制作方法很讲究。听说是用山泉水浸泡优质的白米、而后通过石磨磨浆,再用蒸、切得以完成~~第一次吃时,就被韧滑劲儿吸引上了。这家店的评价也还不错,不过我只是路过了这次.....

荔枝湾涌道边,这一个夜人很少,平时节假日的时候有很多人,所以暂且享受了一把安静的荔枝湾。

下面的是黑白色的,觉得可能比彩色更有感觉:
夜,漂亮的小凉棚下面,与好友三五相约,可能还有些浓浓的暑气,但这顿美食品的一定更有味道。俺就是其中的一份子...

还有这个:伍湛记!绝对的有味道的。我忘记忘记了留肚子呀!及第粥和艇仔粥是必须要点的,里面有腐竹这类超级口感的粥底,很是鲜美。
馋猫的日子就是有些纠结,面对浙西额都是老字号的地方,进还是不进呢?走还是留?

广州老西关~泮塘路尝遍岭南特色小吃 泮塘马蹄糕
泮溪酒家的前,行人一二。已经可以想象里面的富丽了,我也该规程了....

音乐:李闰珉Riverflows in you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59139.html

更多阅读

广州特色小吃攻略 广州小吃有哪些

广州特色小吃攻略——简介 广州的饮食文化闻名全国。所谓“食在广州”。广州每年都有美食节,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粤菜以广州菜作为代表,广州菜是在汇集我省各地优秀民间美食的基础上不断地吸取我国各大菜系之精华,借鉴西方食谱之所长,

老北京特色小吃大全 老北京特色小吃有哪些

老北京特色小吃大全~作者---北京的天空北京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用料讲究、制作精细,堪称有口皆碑。北京小吃都在庙会或沿街集市上叫卖,人们无意中就会碰到,老北京形象地称之为“碰头食”。5样宫廷小吃  

33款此生必尝的台湾小吃大全 台湾特色小吃

台湾小吃花样繁多、种类齐全;小吃摊,小吃店的数量更多,因此对于初到台湾的人而言,最累的就是眼睛和嘴巴了,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台湾的一些必尝特色小吃。将来到台湾旅游回来我们可以和朋友自豪的称自己是吃遍台湾无敌手的美食专家,绝对会迎来

声明:《广州老西关~泮塘路尝遍岭南特色小吃 泮塘马蹄糕》为网友天黑请闭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