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课本选了《诗经》中的一小段:“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有次课上,我在讲诗经之美时,读到这句诗,一位同学在“雨”字的读音上提出异议。我读的是三声,他说应是四声,因为他在学校的老师是这么教的。
在教学中,“雨”字的读音一直有争议。学生跟老师学,总得给个说法,于是有了这封信。
淏予:
你好。
前日课上,我们讲到《诗经·采薇》,你指出其中“雨”字应读四声,我回来研究一番,有些心得,在此与你分享。
首先,我感谢你提出异议。你一直是有思想的人。你我名为师生,然以你之才,互为师友,又有何不可?
雨是个多音字,当名词用读三声yǔ,当动词用就读四声yù。而“雨雪”也有读作“yùxuě”的例证。如: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除非冬天打雷夏天下雪,天与地合在一起,我才会与你分开。)在这种情形中,“雨”是动词,“雨雪”就是“下雪”的意思。
那么,在“雨雪霏霏”中,“雨”是名词还是动词呢?这句话应翻译成“雨雪纷飞”还是“下着纷飞的大雪”呢?
还是先回到原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在这里,“雨雪霏霏”显然是与“杨柳依依”相对应的,杨柳是并列的名词(两种树木),由此可判断“雨雪”也应是并列的名词(两种天气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杨柳”和“雨雪”都属于偏义复词,虽是两字并列,但它偏重的只是其中一字的意思。杨柳偏于柳,雨雪偏于雪,不然雨怎么舞,挺拔的杨树又怎么好意思“依依”呢?
还有另一种“破案”的思路,也蛮有意思:这首小诗是小学生的课文,如“雨”字读四声,则应在注释中标明,却未见标注,可见编教材的这些学问家,也并无认其作动词之意。
以上似“言之有理”,但也只是我个人想法,不足以为定论,可再研究探讨。
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