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出品的《童年往事》,是一部充满自传意味的电影,甚至我们可以将它视作是侯孝贤对童年的追忆和记录。朱天文说:“《童年往事》里,可预见他还想要超过个人创作的境界,走向更广阔普通的人生全面。此在编剧和拍摄过程中,倾向于舍弃种种设计、臆造、编排或自我风格的沉溺,而更喜欢选择原料跟事实,相信事件的原貌最具说服力,才能够是充实动人的。”
伴随着字幕,电影中首先传来一个中年人陈缓的声音:“这部电影是我童年的一些记忆,尤其是对父亲的印象。”这个沉郁的男声正是来自于侯导本人。故事从半个多世纪前的广东梅县开始,在一所木质房子的客厅中,空无一人,初夏正午有些燥热的阳光穿透了整个房间。那个名叫阿孝咕后来成为名导演的男孩子的童年从此开始。
说是童年,却不只是童年。这是三代人的故事。祖母的乡愁、父母的辛酸和孩子的少年不知愁滋味,浓缩着动荡年代移民家庭的去国还乡的心痛。或许这与台湾人数十年来挣扎在返乡意识和本土意识之间的独特民族心理有关,这种人文关怀延续到了后来的《悲情城市》。对于阿孝咕父亲而言,大陆才是永远的家乡,所以他连家具都会选择易于抛弃的藤制品。到不了的都叫作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在这个三代之家里,唯有乐观的奶奶会时不时要带阿孝咕回大陆,踏上那条永远不可能通往家乡的路上……
从“关关雎鸠”开始,中国人向来是长于抒情的。侯孝贤是中国的,侯孝贤的镜头也是诗兴的。诗歌,和隐忍的中国人一样,不是以冲突,而是用反映与参差对照。The Time to Live and the Time toDie,或许正如电影的英文片名,影片真正关注的还是生死这样的重大命题。但是,侯孝贤的镜头从来不会以大起大落的戏剧性冲突表现痛苦,当然也就不会用悲剧的“救赎”来化解最终矛盾。于是,即便是面对自己的童年和亲人,他的镜头也是如此的克制和隐忍,永远固定的机位,为彩色片蒙上了一层黑白色调。生与死在静默中无声交汇,在缓缓流逝的岁月中穿梭往返,生命显得简单而纯净。淡淡的、淡淡的……
我也喜欢电影里少年萌动的爱情,虽然吝啬的侯孝贤只是点到为止。偷偷的递一张纸条说一句话,却非常动人。在将纸条交给女孩子之后,也正是电影中,阿孝咕唯一的一次开怀大笑。
当姐姐出嫁,当家人一一病逝,当所有庇护骤然轰塌后,这个男孩子瞬间成人。所以,片子的后半部分,阿孝咕们进入了青春岁月。这段成长的路虽然漫长,却让我们学会了责任、隐忍和善良。
“一直到今天,我还常常会想起祖母那条回大陆的路,也许只有我陪祖母走过那条路。还有那天下午,我们采了许多芭乐回来。”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踏实走出来的道路和对生命永不放弃的心,才是最真实的。
【导演】 侯孝贤
【编剧】 朱天文侯孝贤
【主演】游安顺 唐如韫 田丰辛树芬
【音乐】吴楚楚
【奖项】1985年第二十二届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奖、最佳女配角奖(唐如韫); 1986年第三十一届亚太影展评委特别奖,第三十六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国际电影评论家协会奖;1987年荷兰第十六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非欧美电影最佳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