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的故事最早出自列子笔下。两千多年以来,《列子》书中的“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丢斧疑邻”等寓言故事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
列子,即列御寇,战国时期道家名士,郑州市中牟县人。
列子家境贫寒,酷爱读书学习。曾师从壶丘子(名林,郑人),学习名家著作,少与外人交往,“子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藏形众庶之间而国君不知。一天,在郑国当官的子阳得知列子的学问,派人带来钱粮,聘请他出山做官。列子不仅没有答应,而且什么礼物也不受,宁可饥肠辘辘。从此,列子下定决心,终身不仕。
列子一生著书20篇,约10万字,汉代时散失,今仅存8篇,分别为《天瑞》、《黄帝》、《仲尼》、《汤问》、《周穆王》、《力命》、《杨朱》、《说符》等。
道家之书,世以老子、庄子、列子为三大代表,对生命表现出最达观、最磊落的是列子。他说:“可以生而生,天福也;可以死而死,天福也。可以生而不生,天罚也;可以死而不死,天罚也。”
近代研究者大多认为,《列子》一书因为散失时间较早,现在的成书有汉、晋之人添改痕迹,因为个别论据取自列子之后。但是,这些都不会影响这本书的价值。因为《列子》,与《老子》、《庄子》并列,同属道家思想体系。《列子》也是中国古代寓言的珍贵典籍。《列子》由《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8篇原文构成,分别讲述了万物以不生不化之“无”为本;应理处顺的生活态度;无知忘情、寂然玄照的体道方式;感官与经验之知的有限性;无因果报应的命定论;贵身轻物、肆情而为的养生之道;是非无定、福祸相倚等等道理,显示了中国古代的原始思想和生活智慧 。同时,该书还蕴含着丰富的环境伦理思想,包括反对人类中心主义;认识到人类活动会对自然界产生不良影响,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于我们今天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有着现实的意义。
作为一部哲学论著,《列子》的独特之处更体现在对个体生命的关怀,因为它一心关注的是最具私人性的事件——生与死。从单纯的道家流脉来看,《列子》的生死观丰富了道家的生死理论,因此受到重视:唐时玄宗皇帝册封列子为“冲虚真人”,《列子》一书称为《冲虚真经》,卢重玄为之作解,殷敬顺为之释文;宋时真宗皇帝敕加“至德”二字。陈景元再次为之释文。
《列子》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杨朱》一章,杨朱(战国时期哲学家)关于“贵己贱物”的论述,即人生最重要的生命,其次才是名分、地位、物质,所谓“寿、名、位、货”的排序。
《列子》一书问世以来,其注释、释文不在少数。关于《列子》的研究专著有许多,比较知名的是《列子辨诬及其中心思想》(严灵峰著,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版)、《〈列子〉真伪考辨》(马达著,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列子的研究——老庄思想研究序说》(小林胜人著,日本东京明治书院1981年版)。
另有《〈列子〉与佛典——对于〈列子〉成书时代和著者的一个推测》(季羡林著)等论文多篇。
现代还有蔡志忠漫画读本《列子说》等改编作品等。
列子笔下的渤海到底有多深?《列子·汤问》说:“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其下无底……”其实渤海并不大也并不深,平均水深仅有18米,面积7.8万平方公里,每年有大量的泥沙淤积,使渤海东西航道水深仅有24.5米。
列子学成之后,告别老师同学以及乡邻,向西“御风而行”,在郑州东郊二十里铺“平地陟天”,让人膛目。旧时附近有八卦御风台、列子观等遗迹。周威烈王时,在中牟县西南的丈八沟、诸陂湖也存有列子活动的遗迹。有专家考证认为:列子是老子的门人,庄子的前辈,公元前400年生于郑国。
列子御风而行
尹生一心想修行成道,就找到列子,拜在门下学习,几个月里都不回家。列子的学生很多,一有机会,尹生赶紧向列子请教修行成道的办法,但是每次列子都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尹生开始生气了,休学回家,想了想,又回到了列子身边,可是仍然无法得到真传。就这样反复了10多次。
一天,他对列子说:“先生过去不回答我,我确实很生气,可是现在,我已经习惯了,即使我生气,也要跟随先生学习。”
列子说:“你坐下,我来告诉你我是如何跟随老师学习的。前3年时间,心不敢想、口不敢说,老师才斜眼看我一下。5年之后,心里想什么嘴巴就说什么,老师才对我露出了笑容。7年之后,我觉得自己的思想完全空了,也没什么可想了,也没什么可说了,念不出是非,说不出得失,老师才开始让我同席而坐。9年之后,尽管我随心所欲地说,却不知自己的是非是什么,不知别人的是非是什么,不知道谁是老师、谁是同学,感到自己内心的想法和外界的一切事物都己穷尽了。这时,自己仿佛与大自然融在了一起,轻飘飘的可以飞起来,不知是风乘我还是我乘风。尹生,你现在学习修炼,无非才几个月时间,还不知什么是天地灵气,就天天抱怨,如果想要御风而行,该又如何呢?”
尹生听了列子的一番话,知道自己今后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就渐渐安静下来,心平气和地开始修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