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询“弃老俗”,寻访“弃老洞”1 探询古镇的历史20字

探询“弃老俗”,寻访“弃老洞”(1)

黄绍坚

(谢罡拍摄)

【题注】文明发展史告诉我们,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在其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年代里,都曾经或长或短地存在过“弃老”行为。从“弃老”到“敬老”习俗的转变,是人类文明一次质的飞跃,它不仅意味着人类对“经验”和“知识”代代积累传承的日渐重视,更蕴含着人性的觉醒,蕴含着人类逐渐学会对每一个个体成员生命的尊重。

神州“寄死窑”,真的存在吗?

第一次接触到“弃老俗”时,我被深深震撼了;第一次听说中国也有“弃老俗”、甚至还有“弃老俗”的实物遗址“寄死窑”时,我的感觉,只能用“震惊”来形容。

探询“弃老俗”,寻访“弃老洞”(1) 探询古镇的历史20字

我第一次接触“弃老俗”是在很多年前,缘于一部日本影片《楢山节考》。影片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在日本信侬(今长野县)某个偏僻、贫穷的山村里,流行着一种“弃老”习俗。由于冬季食物严重短缺,村中老人一到70岁时,不论男女,都会被送到楢山上,活活冻饿而死,给年轻人让出粮食。女主人公阿玲虽年近70,但身体健康,儿子辰平也很孝顺。可是,在习俗和生存的双重压力下,阿玲还是不得不屈服。影片的最后,衣衫单薄、形容枯槁的老妇,呆坐在楢山上累累白骨之间,而漫天大雪,正飘飘落下。儿子辰平,悲欣交集地对老母亲说:“妈妈,下雪了,运气真好。”

这样的结局太沉重了,远不是当时的我所能理解。我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影片为了审视生命的价值而编造出来的 故事。

很多年过去了,《楢山节考》所带来的震撼渐释渐稀。直到不久前,我读到华中师范大学刘守华教授发表于2003年的一篇论文之后,这种震撼再次被唤醒,而且,更强烈。

在这篇名为《走近“寄死窑”》的文章中,刘守华教授说,鄂西北一带民间,至今流传着一个《斗鼠记》的传说:

“在古代郧县这一带的‘麇国’里,凡是上了60岁的老人,都要按老规矩送进‘自死窑’让他们冻饿而死。有个叫杨三的农民,偷偷把老父亲养在家里。恰好这时外国送来一只像黄牛那么大的‘犀鼠’,全国上下无人能识别和制服这一怪兽,陷入惊恐不安之中。杨三将此事告知老父,老人家教他用一只13斤半的猫斗败了犀鼠。国王从这件事认识到智慧丰富的老人是个宝,从此就废除了将老人送进‘自死窑’的古老习俗。”

刘守华教授解释说,所谓“寄死窑”、“自死窑”,就是将老人送进里面等死的“弃老洞”。

这样的传说真让我惊讶,但更让我惊讶的在后面。刘守华教授接着说,在湖北省十堰市的乡下,“寄死窑”(即“自死窑”)迄今还在,而且不止一处。在武当山下的官山镇,他就考察过其中一座。

这,太让我震惊了。我读历史出身,熟悉中国传统“孝文化”中的各种原则、规定、仪式、细节和故事。我一向认为,在传统中国,“孝”已经被提倡到离谱的地步,在“孝”的大旗下,子孙们的独立人格和独立思想完全被忽视、被践踏、被抹杀。以旧时流传最广的《二十四孝》故事为例,要求子孙们忍辱负重(“孝感动天”)、装疯卖傻(“戏彩娱亲”)、恶心变态(“尝龚忧心”)、冷血无情(“埋儿奉母”)、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卧冰求鲤”)……这样的“孝”,我实在不敢苟同。

现在,突然间,问题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我不得不静下心来,换个角度思考和审视它。难道,《楢山节考》和《斗鼠记》中提到的“弃老俗”,真的在历史上存在过?那么,它究竟发生在什么时代?又是什么时代终止的呢?按刘守华教授的推测,鄂西北一带,或许“从春秋战国时起就流行‘弃老习俗’,直到唐代卢陵王进行经济文化开发,才移风易俗,将‘弃老’转变为‘敬老’”。可是,刘守华教授自己也强调,这“只不过是一种传说或推测”,需要考古部门证实或证伪。不管是不是推测,这完全不符合当下任何的学术常识啊!虽然学术界迄今为止对中国从什么朝代开始确立“敬老传统”尚有争议,但按一般的理解,最晚至公元前134年汉武帝明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之后,“敬老传统”肯定在华夏大地上全面生根开花了。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怎么可能还会允许“弃老俗”一类的传说存在到今天呢?更何况,居然还有“弃老洞”一类的实物遗迹存在?再说了,依我对中国古代典籍的粗略了解,不论是在浩如烟海的儒家经典、诸子杂说、官方正史、地方文献以及各种总集、类书中,抑或是在数不胜数的历代个人文集、笔记、诗词中,似乎从来没人提到过“弃老俗”现象,更不用说“弃老洞”遗迹了。出于学术慎重,我不得不谨持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我相信,不管是谁,当他接触到“弃老”这个重大话题时,他大概会有和我一样,既充满好奇,又小心翼翼。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把自己完全浸泡在图书馆里,希望能从现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中,找寻能够帮我解释“弃老俗”传说和“弃老洞”遗迹的答案。为了不漏掉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我甚至远远超出文学和史学这两个我所熟悉的专业领域,遍索宗教学、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民族学、考古学等等范畴。我原想,全国有那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有那么多专业从事人文社会科研究的专家学者,应该会有不少人和我一样,对“弃老”话题充满兴趣。不过,结果却让我很纳闷:到目前为止,总共只有9篇论文直接研究“弃老俗”和“弃老洞”,且多局限于研究某个地区性的“弃老俗”传说或“弃老洞”遗址;此外,还有3篇论文研究各少数民族中流传的“弃老-敬老”传说——我的眼前,居然现出一大片学术空白领域。

无奈之下,我不得不继续自己的思索:难道,在以连绵悠久的“孝文化”闻名于世的华夏大地上,真的曾存在过“弃老俗”?难道,“弃老洞”也是真的?更深一步说,我当然愿意相信刘守华教授所说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但是,“弃老俗”的传说是否仅仅存在于鄂西北?其它地区有类似的传说么?还有,“弃老洞”也是真的吗?其它地区也有类似的遗迹吗?

为了寻找答案,我踏上探询“弃老俗”、寻访“弃老洞”之旅。

(关于“寄死窑”,各地有着不同的称呼,如“自死窑”、“弃死窑”、“弃老洞”、“老人洞”、“巴人洞“、“古墓”、“模子坟”、“丘子坟”、“油篓坟”、“六十花甲子(葬)”、“生藏”等。为了行文统一,下文将以“弃老洞”作为这一类遗址的统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58083.html

更多阅读

台儿庄大战老照片集锦 台儿庄大战的历史意义

身居台儿庄,深以台儿庄大战为傲。身为台儿庄人,更以这片英雄的热土为荣。古城成为了旅游热点,更是依托大战,成为了全国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使台儿庄一跃成为国家级文化名城,又一次成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焦点。对那场大战,仅以文字并不能真

探询“弃老俗”,寻访“弃老洞”附录 探询式领导

探询“弃老俗”,寻访“弃老洞”(附录)黄绍坚(谢罡拍摄)(谢罡拍摄)附录:目前已知全国各地“弃老洞”一览表注:这是所说的“弃老洞”,是指与“弃老传说”直接相关的窑、窟、洞、坟等实物。

声明:《探询“弃老俗”,寻访“弃老洞”1 探询古镇的历史20字》为网友黑界皇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