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是如何描写地震的附:历史上三次大地震

蒲松龄是如何描写地震的(附:历史上三次大地震)

国务院公告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蒲松龄是如何描写地震的(附:历史上三次大地震)

文 辛

地震不断地出现于史籍中,晋代出土的《竹书纪年》记载有帝舜时期“地坼及泉”、夏桀末年“社坼裂”的现象,可能是关于地震最早的记载。《诗经》中曾用“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诗句来描写地震的全过程。从汉代开始,地震就作为灾异记入各断代史的《五行志》中了。宋元以后地方志发达起来,地震也被作为灾异记入志中,地震史料大大增加。除了这些官修的正史,方志外,许多私人写的笔记、杂录、小说和诗文集中也有地震的记载,而且往往附有生动的描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属于私家撰著,其中一篇题目就叫《地震》。

原文不长,载如下: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体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侧,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有邑人妇夜起溲溺,回则狼衔其子。妇急与狼争。狼一缓颊,妇夺儿出,携抱中,狼蹲不去。妇大号,邻人奔集,狼乃去。妇惊定作喜,指天画地,述狼衔儿状,与己夺儿状。良久,忽悟一身未着寸缕,乃奔。此当与地震时男女两忘者,同一情状也。人之惶急无谋,一何可笑!

▲译文: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发生大地震。当时,我正客居临淄,与表兄李笃之对坐饮酒。突然外面好似有雷声,从东南朝西北而去,大家十分惊骇,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顷刻间桌案摇摆、酒杯翻倒,屋梁椽柱发出折断的声音。我们互相看着,脸色都变了。好久,才知道事发生地震了。我俩急忙跑到屋外,只见楼阁房屋倾斜后又立起,墙壁房屋倒塌声以及妇女儿童哭叫声,搅合在一起,喧嚣的好似开了锅。人人头晕目眩站立不住,坐在地上随着地一起旋转。河水泼洒,溅起丈高的浪花,满城中鸡鸣狗叫。大约一个时辰,才稍微安定一点儿。再看大街上,男男女女裸体相聚,争着诉说自己的所闻所见,根本就忘记自己没穿衣服了。后来又听说某地水井塌陷,不能打水;谁家的楼房南北改换了方向;栖霞县境内的山裂开了一条大缝;沂水县境陷下去一个深洞,有几亩大。这真是不一般的刹那巨变呀!

临淄当地有一妇女,夜里起来方便,回屋后发现儿子被狼叼走。妇女急忙与狼搏斗,狼一松口,妇女夺回孩子,用劲抱在怀里。但是那只狼却蹲在地上不走,妇女大叫起来,街坊邻居纷纷赶过来,狼才逃走了。妇人转惊为喜,指天画地讲述着刚才的情形。说了好久,突然意识到自己一丝 不挂,于是扭头就跑。这与地震时男女裸聚而互相忘记裸体,属于同类情况。人在惶恐时一时失去主意,是多么可笑!

▲鄙人以为:震源在郯城的地震,对于临淄居然发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可见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发生的大地震多么强烈。淄博市的临淄与郯城相隔很远,少说也有200多公里,竟然“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并且“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所以随即出现了“男女裸体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还出现了妇人与狼搏斗争夺儿子的场面,继而众人赶来救援,妇人“指天画地,述狼衔儿状,与己夺儿状。良久,忽悟一身未着寸缕,乃奔。”这些描写,增强了文章感染力,生动地写出了地震给人们带来的脑海一时真空的情状。之所以如此,因为一个“戌”字也。“戌时”是晚上7——9点,夏天昼长,天刚黑下来,可是古人睡得早,那时没有现在的秋衣秋裤,更没有裤头一类的衣服,一丝不挂完全是真实的。

▲对于蒲松龄所描写的这一次地震,究竟是微震还是强震?持微震与强震的人都有,大家各执一词,迄今未能分晓。

持强震的人其理由是:1668年7月25日(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郯城(34.8度,118.5度)发生8.5级地震,此次地震波及鲁、苏、皖、浙、闽、赣、鄂、豫、冀、晋、陕、辽诸省及朝鲜等,山东郯城、沂州、莒县破坏最重。包括州志、县志、方志、诗文、碑刻等500多种史料记载了这次地震。震中周围50多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150多个州县遭受不同程度破坏,共压毙5万多人,有感半径达800多公里。蒲松龄28岁时在临淄感受到郯城地震,并将见闻写成《地震》一文,并配图,收录在《聊斋志异》中。

《聊斋志异》记录的这次地震震级究竟有多大,是否就是8.5级?鄙人还没有找到可靠的历史记录,窃以为起码不会小于今年在四川汶川县的地震。

▲在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中,地震和水灾是清康熙年间两次大地震的历史记载,《地震》一文,详实细腻地记载了1668年郯城大地震全过程,对后人研究地震活动、地震成因、地震灾害、地震异常和防震减灾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蒲松龄的《水灾》一文则揭示了1682年平阳大地震的“旱——涝——震”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已被现代地震学所证实,对当代地震预报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鄙人查了一下,《水灾》一文在“卷八”,是写的康熙二十一年夏天的事,当时大旱,自春到夏,一片赤地,六月中旬才有小雨,接着是倾盆大雨,彻夜不息,到六月二十二日,水灾来临,平地氺数尺,村庄都成了泽国。后到了“康熙三十四年,平阳地震。人民死者十之七八,城郭尽墟。”这就构成了“旱——涝——震”的关系。

▲有笔名蝼蛄者在他的《谈史》中记载了清朝初年北京的一次灾情。他说:

我们都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第2卷里看到过康熙七年(1668年)山东一次地震情况的生动记载。那篇简短的记叙文把当时地震的情境、地声、地光和居民惊惶的情况,描写得绘声绘色。使人如入其境。但是比这还早三年(1665年)北京通县的一次6.5级地震,除正史的简单记载外,我们就很难找到更为生动的材料了。最近偶而翻阅德国人魏特著的《汤若望传》,却发现其中记载了这次地震较详的生动记录。原文如下:“这一日(四月十六日)是北京的一个大恐怖之日。这日早晨十一时的北京,便起了一阵地动,摇撼宫殿与全城之建筑,由地面隆隆发出雷鸣之声,城内房屋之倒榻者不计其数,甚至城墙亦有百处之塌陷......城内多处地面裂成隙口,东堂房顶之十字,亦被震落于地。同时陡起劲风一阵,吹扫城市。地上吹起之灰尘,遮天蔽日,使北京城顿成黑暗世界。人们俱由屋内窜至街上……而宫殿中之纷乱则为最烈,皇上及皇后、太后,所有宫中之妇女、宦官以及其他之大人物,俱皆逃至屋外,露宿于帐篷之中。这一次地动之后,同日还又继续发生三次,在以下的三日中,每日皆发生一次。”

这一段记载最初可能出自明末清初的来华传教士汤若望、南怀仁诸人之手。当时他们因为一件诬陷案,正在北京大理院受审,离皇宫较近,所以对这次地震了解得很清楚,后来魏特根据传教士们的记录,又把这一情况写人《汤若望传》中。

这段地震描写的可贵之处,是为我们保存了三百多年前北京地区一次强烈的震情实况,使我们能够对当时这次地震进行更科学的判断。

▲宁夏新闻网2005年5月29日发表了一篇《世纪劫难—一九二O海原大地震85年祭》的文章。

此文开头说:“这次地震不但彻底改变了4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地理地貌,还使当时人口稀少的西北中北部地区死亡20万人。这次地震是中国有史记载以来发生的最大的地震,这就是1920年12月16日深夜发生的海原大地震。”

在谈到海原地震的基本情况时说:“宏观震中位于还海原县的西安州、大沟门至干盐池之间的石卡关沟、哨马营一带,其经纬度35`38度,105`21度;震中烈度为12度,极震区包括固原、隆德、西吉、靖远、景泰等县,呈条带状,北西向展开。面积2万平方公里,这次地震波及南下、甘肃、陕西、青海、山西、内蒙古、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四川、湖北、安徽、江苏、上海、福建等17个省、市、自治区,有感面积达251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面积的1/4强,是中国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大地震。极震区的海原、固原和西吉县严重滑坡,仅在西吉县的夏家大路至兴平间64公里范围内,滑坡就达31平方公里,在靖远、会宁、静宁、隆德4县竟发生503处的滑坡。在固原县的石碑塬一带,发生了一个长达3500米的滑坡体,在会宁县清江驿响河上游,滑坡体将2500米的一段河流堵塞,并在其上游形成了地震堰塞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地震滑坡。大地震使东穴舟山区村镇埋没,山崩地裂,海原、固原等县城全毁,大量房屋倒塌,人员伤亡极重,据不完全统计,共死亡23`4万人,伤及不计其数。”
在谈到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时说:“由于地震发生在交通闭塞,几乎与世隔绝的六盘山山区,当时由于军阀混战、兵荒马乱,北洋军阀对巨大灾难无力救助。当时逢冬令,天寒地冻,灾民又继续死于冻伤、饥饿、瘟疫之中。据当时《陕甘地震记略》一文报道,大震后灾区人民‘无衣、无食、无住,流离惨状,目不忍闻;苦人多依火炕取暖,衣被素薄,一日失所,复值严寒大风,忍冻忍饥,瑟瑟露宿,匍匐扶伤,哭声遍野,不特饿殍,亦将犟比僵毙,牲畜死亡散失,狼狗亦群出吃人。’这就是当时海原大地震灾区惨况的真实写照。”


▲另有一作者杨弋曾记述了唐山地震。下面是他的记载:

人类将永远铭记历史的这一个时刻:公元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凌晨3时42分53.8秒。

7月28日凌晨3时42分,唐山市地下的岩石突然崩溃了!断裂了!

凌晨3时42分53.8秒,如有400枚广岛原子弹在距地面16公里处的地壳中猛然爆炸!

唐山上空电光闪闪,惊雷震荡;大地上狂风呼啸。强烈的摇撼中,这座百万人口的城市在顷刻间被夷为平地。整个华北大地在剧烈震颤。”

唐山,耷拉着它流血的头颅,昏迷不醒。淡淡的晨光中,细微的尘末,一粒粒、一粒粒缓慢地飘移,使人想起濒死者唇边那一丝悠悠的活气。

一切音响都被窒息了,一切生命都被这死一般的雾裹藏了。蒙蒙大雾中,已不见昔日的唐山。笔者仅据当年目睹及查阅数据在此录下几个角落的情景: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唐山矿冶学院图书馆藏书楼,第一层楼面整个儿向西剪切滑动,原三层楼的建筑像被地壳吞没了一层,凭空矮了一截;被扭曲的铁轨唐山火车站,东部铁轨呈蛇行弯曲,俯瞰,其轮廓像一只扁平的铁葫芦;开滦医院七层大楼成了一座坟丘似的三角形斜塔,顶部仅剩两间病房大小的建筑,颤巍巍地斜搭在一堵随时可能塌落的残壁上。

阳台全部震塌,三层楼的阳台,垂直地砸在二层楼的阳台上,欲落未落;唐山市委宿舍楼的一扇墙面整个儿被推倒,三层楼的侧面,暴露出六块黑色的开放着的小空间,一切家庭所用的设备都还在,完整的桌子、床铺,甚至一盏小小的台灯;凤凰山脚下的外宾招待所,两层楼的餐厅仅剩下一个空空的框架,在没有塌尽的墙壁上,华丽的壁灯还依稀可见;唐山第十中学那条水泥马路被拦腰震断,一截向左,一截向右,地震后的唐山地区招待所开滦矿务局医院错位达1米之多;吉祥路两侧的树木,在大地震动的那一瞬间,似乎曾想躲而避之,有的树已“逃”离树行,却又被死死地扯住,错位的树与树行,相距1.5米;迁安县野鸡坨公社卫生院,一侧门垛整个儿向南滑去,斜倚在另一个门垛上;而开平化工厂厂门的高大门垛,在地震的那一刻,也仿佛被一双巨手扭断,成左旋而倾斜……更为惊心的是,在地震地裂缝穿过的地方,唐山地委党校、东新街小学、地区农研所以及整个路南居民区,都像被一双巨手抹去了似的不见了。

仿佛有一个黑色的妖魔在这里肆虐,是它踏平了街巷,折断了桥梁,掐灭了烟囱,将列车横推出轨。一场大自然的恶作剧使得唐山面目全非,七零八落的混凝土梁柱,冰冷的机器残骸,斜矗着的电线杆,半截的水塔,东倒西歪,横躺竖倚,像万人坑里根根支棱的白骨。欲落而未落的楼板,悬挂在空中的一两根弯曲的钢筋,白色其外而被震裂的公路内里泛黄色的土墙断壁,仿佛是在把一具具皮开肉绽的形容可怖的死亡的躯体推出迷雾,推向清晰。20世纪70年代的死亡实况,就这样残酷地被记录在案了。浓浓的雾气中,听不见呻吟,听不见呼喊,只有机械的脚步声,沉重的喘息声,来不及思索的匆匆对话,和路边越堆越高、越堆越高的尸体山!头颅被挤碎的,双脚被砸烂的,身体被压扁的……

 陆军二五五医院护士李洪义永远也不会忘记,一个女兵被一根水泥梁柱戳穿了胸膛,胸口血肉模糊;一个孕妇已快临产,她人已断气,下身还在流血。二五五医院外一科副主任张木杰亲眼看见一位遇难者,眼球外突,舌头外伸,整个头颅被挤压成了一块平板;另一位遇难者,上半身完好,下半身和腿脚却已模糊难辨。开滦医院医生谢美荣讲述她心爱的孩子时说,儿子死去时,头上还压着一本掀开的小说《剑》,可是他永远也不可能翻完这本书了,就像他短暂的生命,也不可能继续到它最后的一页。这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悲惨的一页。无辜的死难者,几乎都是在毫无准备的状况下,被突如其来地推向死亡的。

太匆忙、太急促,死亡就发生在一剎那间。惨淡的灰雾中,最令人心颤的,是那一具具挂在危楼上的尸体。有被震断的桥梁的仅有一双手被楼板压住,砸裂的头耷拉着;有的跳楼时被砸住脚,整个人倒悬在半空。他们是遇难者中反应最敏捷的一群:已经在酣梦中惊醒,已经跳下床,已经奔到阳台或窗口,可是他们的逃路却被死神截断了。有一轻的母亲,在三层楼的窗口已探出半个身子,沉重的楼板便落下来把她压在窗台上。她死在半空,怀里抱着孩子,在死去的一瞬间,还本能地保护着小生命。

随着危楼在余震中摇颤,母亲垂落的头发在雾气中拂动。一座城市毁于一旦,在中国历史上有过这样的惨例么?1556年陕西大地震,1920年甘肃大地震,都未曾发生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尽管如此,惨重的伤亡已令世代后人震惊。而今天,被7.8级地震所击中的唐山,却是一座有100万人口的城市。一片废墟。

 古今中外,许多军事家在描述战争的巨大场面时,常常把它比作一次毁灭性的地震。然而,这一次,那些乘坐直升飞机俯瞰过唐山废墟、并亲临救灾第一线担任指挥员的身经百战的将军们,却对我说,这次地震,就像一次空前残酷的战争。“我从没见过这样巨大的伤亡,这样惨的场面……”一等残废军人、北京军区后勤部副部长杨立夫说,“到唐山最初的几天,我天天夜里做噩梦,每次都会梦到广岛。我在军教片里见过广岛的浩劫——一颗原子弹毁了一座城市,瓦砾遍地,人烧得不像样子……可我们的唐山比广岛厉害得多,一个早晨几十万人丧命啊!”

至 2008年5月18日22点匆就

(汶川地震图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57327.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高频电阻焊直缝钢管是如何做焊接的 高频直缝钢管

原文地址:高频电阻焊直缝钢管是如何做焊接的作者:chaoyuegg高频焊管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它是利用高频电流所产生的集肤效应和相邻效应,将钢板和其它金属材料对接起来的新型焊接工艺。高频焊接技术的出现和成熟,直接推动了直缝焊管产业

蒲松龄与顾青霞 蒲松龄电视剧

蒲松龄曾在宝应做过时任知县的孙蕙的幕僚,顾青霞是孙蕙在宝应收买的小妾。由于两人都与孙蕙关系密切,所以接触频繁、往来颇多,蒲松龄时常听顾青霞吟诗,并且为其编选唐诗绝句百首,还为其指点作诗技巧。后来,孙蕙升任给事中、掌印给事中,蒲松

声明:《蒲松龄是如何描写地震的附:历史上三次大地震》为网友一夜十次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