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不敢说什么专业人士,不过就是在磨铁待了段时间,稍微有些了解,所以从自己的角度去分析一些大家想要知道的问题。
大家赞同就支持一下,不赞同就一X置之吧。下面开始
1.磨铁中文网的人力资源不够!
证据一:看过一次他们的团队照,就五六个人左右。虽然未必准确,可是程序员+编辑+运营人员+管理层,怎么也得比自个身上的手指脚趾头多一些吧?但这个“团队照”,是老总自己发微博标明的。
证据二:编辑审稿进度缓慢。因为不是签约作者,所以在没有联系编辑的情况下,咱特意发了好几个坑上去。计算每个坑审核的平均时间,都在24小时以上。这是周一到周五的上班日,不是假期。(另,有八卦说磨铁编辑就一人,不知消息真假与否)
证据三:在开站初期BUG如此多的情况下,磨铁是怎么应对?所有员工都挂微博上阵了,下到程序员上到老总,一个个亲民万分的寻找微博发言中有关BUG的问题……这种职责混淆的情况真不常见。
2.磨铁中文网的投资力度不够!投资力度并不代表资本实力,说实话,磨铁有没有钱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他们对于磨铁中文网的建设,显然没有看的太重。这是一种态度认识。
证据一:开站当日,因注册浏览人数激增,磨铁中文网服务器超负荷,一度不能浏览。(请注意,这是邀请注册,不是开放注册)
证据二:人力资源的投入,就是第一条,不多说了。
证据三:目标不明,结构不清,人员不齐……这点说起来比较复杂,咱们后面讨论。
3.磨铁中文网的发展方向不明!
我们从第二条的证据三开始谈了。
1(.因为我是个写手+网文读者,所以看问题的角度,这是从这里出发。特别注明一下,大家莫要忘记。)为何说发展方向不明?我们首先要看该网站中有两大类作品。一类是实体,一类是网文。
2.实体且不用说,人家原先就是做这行当的,延伸到网络中看看效果也无可厚非。但是网文,是这次磨网新涉及的领域。
3.对于我们网文类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来了,那就是磨网到底是以网文发展为主,还是实体发展为主?
4.这个问题在中立人士看来大概可笑。可对关乎切身利益的写手,那就一点儿也不可笑了。这其中的门道,大家自己揣摩。
5,观看磨网的措施,我们可以发现。首先,他们最早建立了实体书店链接。一直未改动。其次,他们拉拢了大批名家作者为台柱,都是惯走实体的人物。三,磨网的优秀作者录,只有实体作者,阅读广场,大多是实体书,就算是合同福利,嘿嘿,我猜想实体和网文也不尽相同。
6.网文作者的待遇么,一,开站一星期左右,淘书频道才出炉,且功能简陋,BUG众多。显见是新开发。二,作者福利改动多次,争议不穷,至今还有政策未有出台,显然对网文方面考虑不够。三,磨铁设计的平台,比起点还要失显公平。已有人气的,会更出众,没有人气的会更扑街。其中奥妙我们下面详细解释。
7.从第五和第六条来看,磨网目前的政策,显然是偏重实体居多。但从他们的调整方向来看,又渐渐在加重网文的比例。不过这个比例日后会到什么程度,实在是很难说的一件事情。
8.由此可见,对于实体和网文的倾重点,磨网一直都在摇摆。发展方向十分的不明确。
4.磨铁中文网对网文的重视性和认知性不足!
为什么这么说?重视性我们可以从对网文的投入来说,这点一二条已经涉及了一些。至于认知性,那说难听点就是行内行外人的区别!
1.磨铁对网文的投入,金钱方面似乎并不缺少。全勤策略砸的钱相比起其他站而言确实多上一些。但是分成呢?买断呢?榜单奖励呢?这些都未有出台。在网站已经半公开的情况下,这就不光是战术的问题,而是战略的失误。
2.说到战略大概有些可笑。因为我实在无法从现有情况得出磨网对网文这一块有什么战略意图。举个例子,纵横的崛起,人家十分清晰的标明了自己要干什么,要达到什么层次。华夏亦是可见些端缪。可是磨网呢?我们只看得见它的一些小打小闹。就像一个小朋友随意玩的游戏一般,全然没思考过发展路线和未来的目标。
3.问及老总,老总的回答也只是我们有出版渠道,无线渠道之类。他们甚至并不签死电子版权,允许作者将作品挂上两家网站同时销售……
4.这是好事?错了。这恰恰证明,磨网根本就对网文没有清晰的认识。
5.先跑题一句,让我们想想磨铁的管理层和运营层人员,其中可否有网文界的资深人士?怕是没有。实体界的资深倒是大把。不过实体和网文的区别,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6.磨网的许多策略看似打破了网文的桎梏,让作者看到了希望。但其实这些策略,并不是为网文制定,而是为实体作者制定的。就像上面谈到的电子版权,在整个网文圈都是签约掉独家版权的格局下,磨网偏偏搞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格式。这个格式能有什么好处?你在磨网享受到的利益,放到其他地方处处不兼容!
7.独特的格式还非止电子版权一个。全勤奖也是如此。磨网处处想要标明自己的新意,走出一条前无古人的路子。却不知这条路子,正和网文圈越来越远。
8.在没有把握住市场甚至都不了解市场的情况下,就学着苹果一般搞标新立异,这种下场我就不用多说了。
9.磨网提供的网文平台机制,也是认知错误的一大败笔。这个平台,用磨网老总的话来说,是改变了平台推书的格局。而换成作者找读者,读者找作者……
10.说白了,就是微博人气用户的延伸!唯一淘书频道的推荐栏咱不去多说。标签机制不过是让作者更把读者当爹妈看罢了。这其中展现给刷子们的用武之地千万不要太广。
11.极有先见之明的是。在咱发布作品的时候。几位签约作者就厚脸皮发了私信求评(评论在广场展现增加该书知名度)和求粉(粉丝多就是书迷多)。这才开站几天,签约作者就成了广告器。比起起点只要写的好就能出头的格局,咱实在是吐槽无力。
12.可若是你不去广告,就想一心写好书,那火不火的起来?我建议你去天涯都比去磨网靠谱。因为磨网目前连一个给你展现的平台都没有。(推荐栏是编辑设置,标签需要读者给你打)除了括号里这两项,磨铁就没了其他展露书籍的地方了。
什么?搜索,搜索肯定搜得到啊。问题是,一个对你陌生的读者,怎么可能知道你的书名呢?
-----------------------
针对各位的问题补充:
1.磨网的全勤策略,确实是每月发一半,完结发剩下一半。(至少在它下次改动前是如此)这个策略经过三次及以上的调整。据我目前看依旧不稳定,因为阻力太大。
磨网的初衷是好的,完结才能拿剩下一半的钱,就是强迫写手减少太监概率,增加完本成功率。算是对读者负责的一种行为。
但这个行为让写手十分不好过。为何呢,有两点。
一,磨铁的全勤策略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每日更新了3000字以上,就有钱拿。没有更新到这个字数,就要扣双倍的钱!迫使写手一日都不得断更。
二,写多少拿多少,一月一结的理念,已经深入到了每个写手的心中。这是一种惯性思想,就像周末,都习惯了是礼拜六和礼拜天一样。
磨网硬要以自己的理念来改变网文圈现有的格局和风格,这实在是非常不明智的事情。还是那句话,他们在网文圈子太弱小。还掀不起风浪。
2.本文可以转载,但请标注原帖地址和原作者。
来自:龙的天空
原文:http://www.lkong.net/thread-463581-1-1.html
博主分析:
因为时间关系一直没有关注过磨铁中文网的近期状态,今天偶尔看到了这片文章,于是才打开磨铁主页看了看。从总体感觉上讲,磨铁网身为小说网站,主页着实显得有些空洞!不想起点、纵横那样看得大气。实话说,从磨铁邀请注册开始大量人流的涌入,再到现在磨铁网内首发新文少之又少!可见磨铁只是做足了宣传,然而内部工作的确做的不怎么样!
还记得磨铁刚起步时,磨铁吧人气十足,而现在再去看看!几乎没人说话了!
说这些不是贬低磨铁,而是忠心的希望磨铁赶紧做出一些应对的措施!不然久而久之,必将面临倒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