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夜雨涨秋池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我一直以为,晚唐杰出诗人李商隐的这首名作《夜雨寄北》中的“巴山”指的是我的家乡大巴山。后来在阅读中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明代曹学佺在《蜀中名胜记》记载,重庆北碚的缙云山,古时候就叫巴山。这座山位于嘉陵江的温塘峡右岸,山上有古寺,山下有著名的北温泉。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山地地形特点,特别有利于夜雨形成,这里的夜雨现象特别明显,而且比川北大巴山显著得多。从南北朝以来,这儿就是一处名胜,常有许多文人雅士来往。李商隐来到这里游玩,暂时停留,写了这首有名的诗篇。
据说这首诗是写给他久别不见的妻子的。我们知道,李商隐一生命运多舛,刚刚踏入仕途,就被卷进了牛、李的朋党之争中,仕途的不如意,让诗人越发的心境悲凉,好在与妻子感情真挚,不幸的却是妻子早亡,写这首诗的时候,妻子已经故去,人世间相爱的人阴阳两隔,可是诗人却还不知道这些,还在盼望烛的重逢,还在企盼能供相依相偎地共话巴山夜雨的温馨。
如果用现代语翻译过来,其大意是,“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准儿啊!”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
这正是此诗构思的奇妙和高明之处,诗中既包含了空间的往复对照——此地(巴山)、彼地(西窗)、此地(巴山),又体现了时间的回环对比——今宵、他日、今宵。在前人的诗作中,写身在此地而想彼地之思此地者,不乏其例;写时--当今日而想他日之忆今日者,为数更多。但把二者统一起来,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构成如此完美的意境,却不能不归功于李商隐既善于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又勇于进行新的探索,发挥独创精神。
诗虽只短短四句,却把雨夜相思表现得悠长浓郁,穷形极相。不禁使人想到微凉的秋夜,淅淅沥沥的雨声,窗外的芭蕉叶被敲打得滴答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