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学习以后要结合工作和生活加以应用。
在学校教育阶段,学生们也时常被叮嘱要自觉地“学以致用”。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该教的都教了,知识一大筐,以后能不能用、用多少、何时用以及如何用则完全取决于学生个人的智慧、机遇和意愿了。
“学以致用”原则的依据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即如果平时不注重知识积累的话,等到用时就来不及了。应该说,通过日积月累的文化课学习,可以帮助儿童和青少年建立心智,尽管许多知识在学校毕业后可能一辈子都用不到。
但是也没有证据证明,如果在基础教育阶段应用“用以致学”原则,就不能帮助学生建立同样的心智,甚至达到更好的效果。
“用以致学”从字面上解释,就是因为要用,所以才学,这是一种“以终为始”的学习理念。“用以致学”是人们在解决问题时的本能反应,是一个引发并导致有效学习的指导原则。在工作中,“用以致学”的原则同样导致了真正的学习
目前,大多数企业关于通用素质或者领导力的培训活动,是直接对应能力素质模型设置的课程表,然后在课程学习完之后期望或要求员工自觉地结合工作予以练习和应用。
不幸的是,研究证明,这一“学以致用”的期望或要求是一厢情愿的,在培训结束后能够自觉练习和应用的员工少之又少。根据研究数据,100个企业雇员中平均只有7.5个人有与所在企业相同的愿景和 目标并保持强烈的成功欲望和学习动机,这些人往往是企业的高层,他们不需监督,甚至不需培训,就会自觉地订立学习目标和计划并学以致用;
而其他的92.5个人,基本上是中低层雇员,如果没有工作的迫切要求,就会很快把课堂中的学习内容忘到脑后。培训后最常见的现象:“第一天激动,第二天想动,第三天不动”也间接验证了该数据。
“用以致学”原则是企业培训管理中应当被首要遵循的原则。
“用以致学”原则在欧美早有研究。Joseph.A.Raelin在出版的《WORK:BASEDLEARNING》一书中,明确了基于工作和任务的学习方式,并提出了“行动学习”、“实践社区”和“实践与反思”等具体的学习方法都应首先基于“用以致学”原则。
弗雷德蒙德·马利克在刚完成的畅销书《管理成就生活》一书中也强调了组织学习中“用以致学”的重要性。他认为,人们总是伴随着任务的发展而发展,这是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如果培训项目最终不是为了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那这个培训项目就失去了意义。这是成年人在学校学习和在组织中学习最重要的区别之一。
不仅仅在学术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欧美知名企业已经在企业内部使用“用以致学”原则来指导自身的培训管理工作。探索GE、IBM等在培训管理方面代表最佳实践经验的公司的奥妙,其实并非像各类书籍上介绍的所谓使用了多么高端的或者有特色的培训课程。
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着只由这些公司独享、而我们采购不到的培训课程。
其真正的奥妙,在于其科学的培训管理手段—— 基于任务式学习的培训管理体系,用“任务模型”取代“能力模型”,以“用以致学”原则引领员工的学习与发展。
“学以致用”和“用以致学”是一对永远可以并用的原则,它们彼此并不冲突,之所以强调“用以致学”,是因为我们以前忽略了这个原则。
【与国培班学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