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的概况
1、古代的兵员和给养
古代战争的规模究竟有多大?古人一说,我们就信。实际上我们有考察的必要。
史书上谈用兵,动辄数十万,如王翦灭楚60万;章邯率骊山囚徒平叛东方六国70万;巨鹿之战后项羽拥兵60万,在新安坑了20万,入咸阳时还有40万。这些数字是有问题的。问题在哪?在于给养的供应。
淮海战役,解放军63万,民伕549万。即是说,要8.7个民伕才能供养一个战士。这8.7个民伕还只是用小推车的运输人员。每个战斗员身后的种植、加工、搜集粮食的家人,姑且只算父母兄姊,就是四人。即是说,总共要有2200万民众才供得起63万将士的军需。供耗比为34.8比1,约35个人供一个人上阵。
古人的给养如何?《孙子:用间篇》第一句话就说:“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兵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这是说,7家人才能供养一个士卒。古人一家五口,也是35个人供一人。
农耕时代战争的给养,尽管时隔两千多年,仍没多大变化。
孙子是怎么算出7家供一人的呢?古人实行“井田制”,“井”字中间那一块是公田。“井”字上面三家,下面三家,左右各一家,八家合种一块公田。曹操对此的批注是:“古者八家为邻,一家从军,七家奉之。言十万之师举,不得耕稼者七十万家。”
军粮如此困难,故孙子在《作战篇》中说:“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所以他主张:“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曹操对此的批注是:“兵甲战具,取用国中,粮食因敌也。”—粮食要从敌国夺取。日本侵华战争,就靠以战养战,绝不会从本土运粮来。
古人没有解放区的小推车,边送边吃,运到前线的粮食还剩多少呢?
孙子说:“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曹操是帯兵打仗的人,他对军粮的远输深有体会,他批注道:“计千里转运,二十钟而致一钟于军中也。”这是说,95%的粮食是运粮的人途中消耗掉了,运到军中的只有5%。故“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
言归正传。为什么说《史记》和《汉书》提供的兵员数字有问题呢?
王翦60万大军灭楚,必须要有60万*35=2100万民众作后盾!秦占领全中国后,总共才2300万。当时的秦国一地,至多400万人口!
项羽入关,在坑20万降卒前也有60万兵,哪来2100万人搞后勤?
我们不可能去纠正《史记》与《汉书》的记载。唯一的解释是,60万人马中,绝大部份是运输人员,真正的战斗人员只有几万。
这里再作一番比较,更知古时作战动辙几十万是不大可能的。
淮海战役是国共两党最大的一战,共军64万,国军45万,它的人口基数是四万万!国军用空运都没解决战场的补给问题。
当代的海湾战争,美国空运两个多月,才调齐45万,庞大的后勤军需人员尚不计在内。
2、楚汉战争的规模有多大?
在了解古代的兵员和给养的关系后,我们就可以探讨楚汉战争的规模了。
总体概念是,楚汉战争的时间不长,规模不大,战役也不多。
1、时间:从公元前206年8月刘邦兵出汉中起,迄公元前203年12月杀项羽止,楚汉战争打了三年又四个月。如果从公元前205年4月刘邦攻入彭城、正式与楚军交战算起,真正的楚汉之战实际上只打了两年又八个月。两者之间有八个月的时间差,这八个月是刘邦在定三秦、扫不服、联合诸侯与项羽决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打了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打了6年。新中国的解放战争,从1945-1949年打了四年。
农耕时代的物资是相当匮乏的,刘邦和项羽这对老少英雄能持续捱过两年又八个月,相当不容易了。
2、规模:楚汉战争兵员的规模是可以计算出来的。秦末人口有多少?其说不一。当代最高估计数为2300万。由于避秦乱世,民人有的北逃入匈奴,有的南遁入山林。晋时陶渊明写的《桃花园记》就反映了一些人的去向。
秦末汉初之际,人口只剩十之二三,姑以剩25%计,全国人口只有575万。
按孙子的征兵法,全国的兵员应只有16万。加上运粮的老弱,夸大一点,再乘以3,天下总兵不过50万。这恰好是戏下分封时的项羽40万、刘邦10万之和。须注意的是,这50万兵是天下19个王的总兵力。
鸿门宴时,项羽号称100万,实有40万;刘邦号称20万,实有10万。其实刘邦这10万兵也是虚数,他入汉中时只有3万人马。这3万人马是从三千人马经两年又七个月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
所以,对史书上写的一场战役动辄用兵数十万,我们虽不能驳斥,但允许质疑。
3、起因和战场:楚汉战争是刘邦发动的。从他后来采取“分权、分治、分享”而建立的“汉联邦”来看,还不能用“贪”字来解释他的动机。因为汉初62郡,他这个皇帝只有15个郡。
他志在天下,不甘雌伏,遑论享乐。他早有利天下的抱负,从他其后治国的种种政策来看,他要按照他的意志重建天下并治理天下,这是他发动这场战争的内因。项羽和范增的欺负和压迫,激发他的反弹,这是外因。外因是诱因,内因是主要原因,石头是孵不出小鸡的。
以我们今天的眼光看,行军几千里,从今日的陕西打到今日的徐州,这是一场力所难及的战争。这年他己51岁了,项羽才28岁。
楚汉之间的小战斗无确数,大战役只有5次。刘邦先大败两局,其后连扳三局。
这正如国、共之战,小战无数,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定胜负一样。
我们有必要解析这五大战役,从而了解刘邦与项羽的武略。
胜败乃兵家常事,红军不也曾爬雪山、过草地、吃草根、啃树皮吗?尽管刘邦开始吃了两个大败仗,但他从头到尾一直处于攻势,故楚汉战争一直在楚地和中原进行,可谓按着项羽的头在打,项羽从未将刘邦打回关中去过。
楚汉第一战—彭城之战
1、彭城之战双方的兵力
彭城之战是楚汉之间的第一战。刘邦和项羽曾并肩对秦作战三个月,这是他俩第一次交手。
刘邦公元前207年10月入咸阳,前206年4月就国汉中,8月兵出汉中,11月收复三秦,公元前205年4月占领项羽的国都彭城。占领彭城或许是刘邦最快意之事,他总算出了一口恶气。
他当时联合了五路诸侯王,哪五位?史书没明载。
《史记-项羽本纪》注释说,五诸侯王大概是张耳、申阳、郑昌、魏豹、司马卯。这个说法不对。
韩王郑昌是秦时原吴中县县令,估计项梁、项羽落难时得到过他的照顾。公元前206年8月项羽杀了韩王成,于是封昔日的恩人郑昌为韩王。刘邦派吕释之和王陵两次去沛县接太公,都是他据兵以阻。
8月刘邦兵出汉中后,于11月命韩信都灭了郑昌,立韩信都为韩王,这是刘邦扶立的第一位异姓王。从后来荥阳之败后,韩信都投降了项羽来看,随刘邦入彭城的应是韩信都而不是郑昌。
综合多方资料,应该是:
1、常山王张耳。张耳被陈余大败后,己失国。他以故旧身份随汉王军,只有一些残兵。
2、西魏王魏豹,只有河东一个郡的兵力。
3、韩王韩信都,这是刘邦去年11月份才扶立起来的王,还不甚强壮。
4、河南王申阳,这是张耳的嬖臣,应是张耳召来的,只有河南郡的兵力。
5、殷王司马卯,这是张耳的故将,占河内一个郡。
前面曾谈过,这司马卯是太史公司马迁的六世祖,司马卯曾是赵相张耳的部将。他应该是应张耳之召而来的。彭城兵败后,司马卯不明不白地“死”了。这是一宗历史疑案。
刘邦当时有巴、蜀、汉中三个郡,加上以上几个王四个郡,(张耳己无国)总共约七个郡,而项羽一人就有九个郡,尽占“肥地”。刘邦的兵力无论如何也比不上项羽。
刘邦的联军深入楚地,四月份占领了项羽的国都彭城。这是抄了项羽的窝,项羽如猛兽归巢,必倾全力将这帮“强盗”赶尽杀绝。
项羽是就近调兵,总共也只调集了三万兵。刘邦拼凑的那几个王,哪来56万大军?
即使有56万人,按照淮海战役8.7:1的比例,刘邦的战斗人员至多6.4万,其余49万都是“搬运工”。这是我们今天的分析。以下叙述,仍遵照太史公说的56万。
2、双方的士气
刘邦攻打项羽,政治上有优势。项羽杀义帝,弑君如弑父,是“大逆无道”。
为此刘邦发了一道檄文,遍告诸候。这篇檄文写得很好,简明扼要。文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兵皆缟素。悉发关中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三河”是指河东、河内、河南三郡;“江”是指长江;“汉”是指汉水。)
这篇檄文最精妙的是最后一句:“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一个“从”字表达的潜台词是:不是我刘季发动诸侯王击楚,而是我刘季从诸侯王来击楚。
这篇檄文是向天下宣告,他师出有名。这是新乡的三老董公向他建议的。
两千多年后我们来看彭城之战的历史背境,就会发现刘邦内心的赌本还不是他那56万大军,他下的是“政治注”和“道德注”。他高举的是“义”字大旗,56万大军只是他的“赌资”,他有恃无恐,他孤注一掷,认为必胜无疑。加之刘邦袒而大哭,在军中为义帝发丧三日,全军缟素。他将全军变成了一支“哀兵”。老子曰:“抗兵相加,哀者胜矣”。(《老子-69章》)刘邦的战前动员工作做得好,在“讨暴逆,除无道”的旗号下,汉军的士气应当高昂。
楚军的士气根本不用动员,“打回老家去”一句话就够了!汉军胆敢来抄家,楚军士卒们是嗷嗷叫着快回家杀“强盗”!那士气是义愤之气,有如猛虎归巢护崽的咆哮。
倘说汉军是“哀兵”,楚军才是更大的“哀兵”!楚军的士气远远高于汉军。但楚军的胜利,关键在于项羽的武略过人。
3、刘邦为何能兵不血刃地进入彭城
汉国联军进入彭城时,项羽在哪?项羽在城阳与田荣斗。
城阳在哪?据2000年4月修订版《史记》“项羽本纪”和“田儋列传”的注释,城阳在现山东省西边、黄河边上的鄄(juan)城的东南。如按这个注释,彭城之战的战况就百思不得其解。实际上有两个城阳,这个问题将在下面专门分析。
项羽怎么到那里去了呢?这是因为戏下分封时项羽没封田荣,而封了田荣的三个部将为王。田荣大怒,赶杀了这三个王,自立为齐王,史称“并王三齐”。
项羽封的齐王田都逃到楚国向项羽求助。与此同时,陈余又向张耳发难,彭越又在魏地攻下17城。这些都是戏下分封一两个月后—公元前206年5-6月份的事情。那时刘邦刚到汉中,尚未还定三秦。
天下大乱的兆头己经出现了,项羽作为盟主有责任保护他所封的王,他早该出兵逐一平息“叛乱”,恢复他所制定的秩序。但他一直按兵不动。待到刘邦8月份兵出汉中、11月还定三秦后,他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他认为应该首先镇压首恶田荣,然后再来对付刘邦。
这时张良又给项羽打了一个“烟幕弹”,他给项羽修书一封,书称:“汉王没得到应有的职位,他只是想得关中,一旦履约,他就止兵,不敢东来。”
(汉使张良徇韩,乃遗项王书曰:“汉王失职,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史记-项羽本纪》)
在这个错误信息的引导下,项羽于公元前206年12月左右北上定齐,这就给了刘邦4个月的时间。
如果项羽早出兵定齐,及早还师,以逸待劳地在彭城等候刘邦。汉军不可能轻松地进入彭城,两军对阵,彭城之战必是另一番景象。
当时,项羽的兵力也不足,他攻齐国的田荣时,向九江王英布征兵。英布称病不去,只遣将率数千人前往。刘邦占领彭城后,英布仍称病不助项羽,从此项羽怨英布。
(汉二年,齐王田荣畔楚,项王往击齐,徵兵九江,九江王布称病不往,遣将将数千人行。汉之败楚彭城,布又称病不佐楚。项王由此怨布。《史记-项羽本纪》)
当项羽4月份与齐人打得正欢时,刘邦才兵不血刃趁隙入了彭城。
4、刘邦布错了防线吗
其实,项羽很快就平定了齐国。齐王田荣从城阳逃到平原县,被平原民杀之,这表示齐民愿归顺了。但好烧杀的性格又害了项羽,他夷平城廓,烧光房屋,不仅尽坑田荣的降卒,更将老弱妇女,全赶至北海,那是最北边的穷苦之地。齐人真是没活路了,反正死路一条。在田荣弟田横的召唤下,又聚众数万在城阳与之抗衡。项羽又赶到城阳攻城。现在的齐人是怀必死之心与你作战,就不那么好攻了。因此,项羽被“粘”在齐国延长了三个月。
(汉之二年冬,项羽遂北至城阳,田荣亦将兵会战。田荣不胜,走至平原,平原民杀之。遂北烧夷齐城郭室屋,皆阬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齐人相聚而叛之。於是田荣弟田横收齐亡卒得数万人,反城阳。项王因留,连战未能下。《史记-项羽本纪》)
古代行军打仗,都要远远地派出“斥侯”,这斥侯就是今天的“侦察员”。
刘邦当然知道项羽必气急败坏地赶回来救彭城,他也远远地派出了斥侯探听项羽的回归路线。城阳的攻坚战仍在打,说明项羽仍在城阳,他只有耐心地等。他现在是以逸待劳,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现在的地图上己没有城阳这个地名了。根据《史记》数处的注释,这城阳是山东的鄄(juan)城。那么项羽的回归路线应该是:城阳—定陶—胡陵(今鱼台)--沛县—彭城这条最近的路回来,这线路约660里,大军要走20多天。因此刘邦的兵力应该布防在彭城的西北方向。
但从其后的战况来看,刘邦的56万大军并未在彭城内,而是在彭城的东北方向,他的大军是在这一带被击溃的。这就是说,刘邦的布防是在彭城的东北方向。
真不知刘邦这一仗是怎么打的?连项羽来的方向都搞错了!焉有不败之理?我为此困惑了多年。
实际上,是我们搞错了。两千多年来,我们都把城阳的地理位置搞错了,是刘志道帮我们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这是一个没人研究、但迟早必须研究清楚的问题。
5、城阳究竟在哪—城阳王的后裔解了这个谜
《史记》上有十多处提到城阳,公元前208年6-7月,刘邦和项羽都去攻打过城阳。例如《史记-高祖本纪》载:“(项梁)使沛公、项羽别攻城阳,屠之。军濮阳之东,与秦军战,破之。”
彭城之战攻防图
这里的注释也说城阳就是鄄城(juan)。鄄城在今山东省的最西部,与河南省接壤,在黄河边上,是孙膑的故里。1959年版本的《史记-正义》说:“城阳,濮洲雷泽是。”《史记-正义》是唐代张守节作的注,几处都这样说,我也就深信不疑了。
事实上,一百多年后太史公讲的“於是田荣弟田横收齐亡卒得数万人,反城阳。项王因留,连战未能下。”这句话中的城阳根本不在那儿。
汉文帝即位后,念朱虚侯刘章灭吕有功,于是封刘章为“城阳王”。2000年版的《史记》在这里作注时说:“城阳:郡名,国名。”也没指出城阳国的位置。
刘志道是搞电子机械退休的高级工程师。2008年5月他去沛县祭刘邦后,又要去山东祭祖时,曾向我提过他是刘章的后代。我没在意。
2010年12月19号,在一次聚会上,我问他:“你祭祖怎么还要到山东去呀?”他说:“我是城阳王的后代呀!”
“啊,城阳王!那你去了黄河边上的鄄城,那里交通方便吗?”
他说:“哪是鄄城?是莒县!(ju)”
我大惊:“怎么会是莒县?”
于是他告诉我,汉时的城阳就是莒县。那里的城关镇至今仍叫“城阳镇”,两条最长的大街仍以城阳南路、城阳北路命名。他在刘章的坟前祭拜过,还有坟的照片。
于是我忙查资料,在《汉书-地理志下》中查到:“城阳国,故齐。文帝二年别为国……县四:莒,故国。”再在互联网上查莒县,证实城阳就是莒县。
其实,这些都是两千多年前的史籍上早就有的,只是我没看到或看了没留意。
现在情况基本清楚了,《史记》两个版本的注释或许没有错,鄄城在秦时可能叫城阳。但在高帝时代增设26个郡时,就将古莒国更名为“城阳郡”,文帝时代又将之立为国,封给了刘章,称为“城阳国”。
又过了两代,汉武帝时的司马迁说的城阳,就是这个地方。司马迁当然清楚城阳的方位,如果他加一笔“城阳,古莒国。”后人就会有两个注解,我们也不会误以为城阳就是鄄城了。
莒县在中国历史上是有名的,汉语的成语里有“毋忘在莒”这个词。蒋介石曾在台湾搞过“毋忘在莒”的运动,台湾对这个典故人人都熟悉。金门的巨石上,至今刻有蒋介石手书的“毋忘在莒”四个大字。
弄清楚这个地理位置很重要,不仅为《史记》再版时可勘误,尤其能解释刘邦彭城大败的原因。
刘志道是城阳王刘章的72世孙,是刘邦的74世孙。谱牒可弥补史书上的不足,刘志道帮我们解决了系列问题。在此呜谢。
6、刘邦布防没错,项羽武略过人
在确认城阳就是莒县后,那刘邦的设防就没错。因为城阳正在彭城的东北方向。刘邦算计心焦急燥的项羽必从城阳—临沂—台儿庄—彭城,这是一条南下的路线,该线约500里。
彭城的东北方有谷水和泗水,刘邦以这两水为防线,在等项羽来。
彭城之战是刘邦和项羽的第一次交战,太史公对项羽这次用兵的谋略,只有如下交待:“项王闻之,即令诸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史记-项羽本纪》)
倘说巨鹿之战记下了项羽的赫赫“武功”,彭城之战则展示了项羽的“武略”过人。两千多年来,好象没人对太史公的这段叙述认真解读过。我们试着分析一下。
一、路线:项羽大概也侦察到刘邦的设防位置,绝不会自投罗网。他根本没照刘邦想象的路线,而是从城阳向西—曲阜向南—胡陵(今鱼台)--再南下,但没过沛县直接南下彭城,而是绕到彭城西边的萧县。这条线路是西线,是一条折线,约1100里。性急的项羽绕圈子干什么?原来他要隐藏他的行踪,不让刘邦侦知他的动态。
二、萧县是秘密集结地:项羽并没有直接攻彭城,而是将大军引至彭城以西22里的萧县。他进攻彭城时,是早晨从萧县出发,“日中,大破汉军。”因此,萧县是项羽3万大军的秘密集结地。
三、人马:窃以为项羽并没有带三万人马从城阳出发。而是命彭城逃出来的散卒或附近郡县的士卒秘密集结于萧县,他只带了若干骑士绕道而直奔萧县去指挥。
这个说法有依据吗?有三!
1、照他的路线,大军必经过沛县。三万大军,浩浩荡荡,必有响动。沛县只要派一快骑,南下两小时就可到90里外的彭城给刘邦报信。这叫“未击先声”,项羽不会那么傻,大摇大摆地暴露自己的意图。
2、古时大部队行军一天,住下来后叫一“舍”。早年项燕追击秦军,“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一“舍”有多远?晋文公与楚成王交战,履行诺言,先“退避三舍”。三舍是90里,一舍就是30里。车马一舍可走50里。
1100里/30里/天=37天。兵贵神速,归心似箭的项羽可不会慢悠悠地跟大部队走37天,这是他不带三万大军理由之二。
3、《汉书.艺文志》根据项羽传下的那篇兵法,将他归为“兵形势家”。兵形势家的作战特点是什么?《汉书.艺文志》说:“形势者,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乡(=向),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
项羽作战勇猛,轻快制敌是他最欣赏的“快战”!快战者,快哉之战也。孙子在《军争篇》中谈到:“跨越百里而征战,上中下三将军将为敌所俘,因为强劲者先到,疲弱者掉队,只有十分之一的人到达。奔赴五十里作战,先到的将领必受挫,因为只有半数到达。”
(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撅(=蹶)上将军,其法半至。《孙子兵法-军争篇》)
项羽读过兵书,他知道远征的危害性,正如孙子所说,“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也。”《孙子兵法-军争篇》从项羽悄声匿迹地回来,密集3万大军在彭城西边22里处的萧县,从刘邦根本没想到的方向和方式,一个急行军猛扑彭城,打了刘邦一个冷不防。这有如猎豹匍伏于草丛中,一旦突击,必制敌于死命!项羽千里奔袭,战胜近20倍的强敌,有武略,武略过人!
7、项羽的战果
项羽用兵是经过缜密算计的,从路线、调兵遣将、发起进攻的时间和方向,都显示了项羽的精明。而刘邦的56万联军是缺乏统一指挥而毫无准备的。
他的人马在谷水、泗水布防,眼巴巴地望着对岸,殊不知项羽从后面杀来了,几十万人在惊惶之中,只有逃。往哪儿逃?正前方!于是被赶入了谷、泗两水中。
近代也有这样的战例。1940年5月,当纳粹德国从阿登山区出奇兵、突然出现在坚不可摧的马奇诺防线的后面时,英法联军也就惊恐万分地大溃逃,30万联军从敦刻尔克被赶入了海中。这就是兵家说的“乘其不备,出其不意。”
项羽的3万军队,有如“空降兵”,汉军从上到下极为惊恐,无人指挥也无法指挥而四处乱窜。
其实项羽的突袭,只需要几千骑军一冲,汉军必大乱,故战果辉煌。
据《史记》载:“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相随入穀、泗水,杀汉卒十馀万人。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馀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
从太史公的记叙看,这场战斗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结来了。实际上不止一天。太史公的这段记载,可圈点者有四:
一、楚军至彭城,没有发生攻城的战斗,这说明汉军没在城内设防,而是在城外防守。一个县城也不可能容下56万人。
二、汉军在何处驻防?从汉军相随入谷水、泗水来看,汉军是在彭城的东北方。这是刘邦的“马奇诺防线”。这段记叙中的谷水、泗水,皆在彭城东,西北—东南走向。睢水则在彭城东南方。
三、三万楚军杀死十多万汉军,又淹死十多万,共损失20—30万。汉军如此无用?竟无抵抗?这可能是实情。“兵败如山倒”就是指这种情况。只要有一个人跳进水里,就会有接二连三,接着就是一大批,这就是“羊群心理”。如果真死了二、三十万,死者可能多为手无寸铁的民伕。冷兵器时代的战斗,杀伤并不多,大多是击溃战。
四、这里提到了“灵壁”这个地名,灵壁在彭城西南方约140里处。这说明楚军是在彭城东从北住南赶杀的。这么远的距离,恐怕一天结束不了战斗。
五、两年又七个月后,项羽曾被困于灵壁,“四面楚歌”在灵壁,“霸王别姬”在灵壁,虞姬墓在灵壁,垓下就在灵壁的东南。灵壁出产奇石。
楚汉战争以刘邦大败至灵壁始,以项羽大败于灵壁终,这巧合是一件奇事。总之,楚汉战争的第一仗,以刘邦大败而告终。这一仗并非刘邦无能,而是由于项羽太能。
这场大败谁负责?从刘邦没有惩处任何一个人来看,他将责任全部承担了。曹参为左丞相在关中守国,韩信应在军中。
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刘邦进入彭城后,将楚怀王的那班老臣全部提前送走了。这些老臣有相国(令尹)吕青,司徒吕臣,太尉(上柱国)陈婴。这几人刘邦后来全封为侯。秦博士叔孙通带了100多位儒生,也提前撤走了。
叔孙通是儒博士,一个月后为太子太傅,后来官至九卿之一的奉常。汉皇朝的礼仪是他制定的,其后唐宋元明清的朝拜礼仪,皆沿袭不衰。
8、刘邦果真将儿女三次推下车吗
汉军大败之际,刘邦与数十骑逃出彭城,直奔沛县,去接家小。鉴于刘邦曾遣王陵和吕释之两次去接家小,因郑昌拒兵以抗,故都没接着。刘邦在这逃命之际能想到家人,并亲自去接,无论放在什么国度,也无论什么时代,刘邦都是一个顾家并有浓厚亲情的人,这应当是不争的事实。
项羽知道刘邦是个大孝子,知道刘邦会去接家人,也派了轻骑先去沛县,掳走太公和吕雉作人质。项羽此举,虽然不宜说“下作”,但绝对不是什么“大作”。
刘邦只在道中拾得刘盈和鲁元,忙载入车中。楚骑追,夏侯婴驾车逃。近一百年后,司马迁说刘邦三次将儿女推下车,夏侯婴三次将两个小孩抱上车,为此刘邦甚至十多次要斩夏侯婴。
两千多年来谈论刘邦,这成了他心“黑”的罪证,虎毒尚不食子。因此,刘邦不仁,要天下不要儿女,也就成了刘邦的一桩大是非。
其实,司马迁之说,可质疑之处甚多。马车奔跑,时速约20公里,将六岁和四岁的小孩推下车,非死即伤,何况三次?刘盈和鲁元三次被推下车,怎么连皮肉之伤都没有?
停车、回身抱小孩、又放上车,如是者三,楚骑早追上,刘邦等人也早成刀下鬼,历史也就变了。
“三推三收”之说不必用实验来验证,这是简单的物理知识。闭目想一想,司马迁的说法是不可能的。
至于说刘邦大怒,十多次要斩夏侯婴,就更不可信了。那时哪有时间去吵架?斩了夏候婴,谁来驾车?刘邦再急也急不到要杀夏侯婴的地步。(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馀。《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窃以为,刘邦并没将儿女推下车,三次推下车又三次收载,属于谬传。
此事发生在四月底,刘邦六月份专程去栎阳,立刘盈为汉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