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这个小说呢,我看干脆叫“恶寒”好了,越往下看,越是汗颜。每次觉得故事快要结束的时候,总会又有新的发展,真是厉害的写法。最让人叫绝的是最后加贺警官采访野野口修的高中同学时所记下的大量笔录,各种人物的性格、立场、经历各不相同,东野还真能编啊,就凭这个我就要给你五星了。
《恶意》是一个因偏见产生的憎恨所导致的悲剧,顺带影射点儿校园暴力和残酷的文坛竞争。日本校园暴力是否真有这么泛滥我就不清楚了,这种风气也许很久以前就形成了,作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而存在。不过,人容易被一开始就形成的偏见而引入歧途,我是认同的,一般人或多或少总会有这样的经历。
恶意中的“偏见”,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成见”。成见是如何形成的,谁也说不清楚。成见的产生似乎毫无规律可循:面对两个性格、长相差不多的新朋友,一段时间下来后,你可能对其中某一个的友情要比对另一个更加深厚。与其说人是按一定的标准去决定喜欢或不喜欢一个人,倒不如说是在长期相处中的诸多细节所形成的“印象”导致了个人的好恶。另外,缺乏沟通更加导致的成见的加剧。有的时候,一声问候、一个微笑就能使人对自己的印象大大改观,不过偏偏就是缺乏这样接触的机会,于是误会不断加剧,矛盾也就愈发不可调和。
我曾经列举过自己最讨厌的几件事情:
1.穿着高跟鞋走路踩得“噼里啪啦”响。
2.吃饭时,嘴巴咀嚼发出“巴啧巴啧”的声音。
3.普通话不标准,尤其是把所有翘舌音都发成平舌音的。
4.讲话中英夹杂。仅指那些说来说去只会shit、fuck、thank you、bye bye之类的人
5.看书时喜欢把内容用窸窸窣窣的声音念出来。
(奇怪,似乎都和“声音”有关。)如果有人在一开始就给我留下了上述印象,我就会在脑海里对他划一个叉,这是完全自觉的行为,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为何对上述情况感到恼火。不过,我还不至于像《恶意》写的那样光火到要去犯罪。毕竟,犯罪之前,要先越过一道“杀人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