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不知哪里读到这么一句:“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当时心不由得一阵悸动,无端地悲伤。因为诗歌积累太少,也不喜欢背诵,虽然似曾相识,因时间和场合的关系,没法考证,感动之后便遗忘了。
午后,暖暖的阳光斜斜射进屋子,便有了昏昏欲睡的状态。宁静中“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一诗毫无道理也毫无预兆地蹦出了脑海。刚好在电脑前,振作精神一阵敲打。一串串文字在思维中流淌,何满子的形象便逐渐清晰丰满起来。愈清晰愈痛。只能把满腹辛酸化作一行行文字尽情流泻。
何满子,唐玄宗时著名歌手,河北沧州人氏。善音韵。因不知何故得罪皇帝老儿,下令处斩。也许因为冤屈,也许因为未尽的几多牵挂,悲愤之下,情动于衷,一声声泣诉,曲调悲愤,使“苍天白日黯然失色”。何满子期冀皇帝感其哀怨能免除死罪。究竟皇帝老儿心如臭石,何满子竟未能留下生命。她的冤屈和牵挂也只有向西天佛祖申诉了。据说皇帝老儿投胎前不是仙就是佛,也不知如来会不会为满子主持正义?因为满子临刑前一曲哀唱情动天下,“何满子”成了哀伤的代名词,最终作为词牌名被留传下来。不知满子是喜还是悲!
何满子出色的技艺和悲惨遭遇在当时广为人知。大诗人白居易、元稹、杜牧等都相继为之赋诗。
其中以张祜的《何满子》宫词:“故园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最为感人。前两句极尽满子远离故乡幽禁深宫多年之苦,为后文情感迸发极力蓄势。“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我恍惚看到满子一袭白衣,双臂带枷,双目含冤,一曲既出,声可裂石,几可令人肝肠寸断。伤到深处,长泪满襟。据说此诗诗成之日,不胫而走。凡艺苑伶人没有不会唱《宫词二首》的。
公元846年秋天,武宗皇帝李炎病危,雨打梧桐,湿叶凋零。武宗苟延残喘之际,对身旁宠幸的歌者孟女说:“我是不行啦,你可怎么办呢”意即你可要给我陪葬。孟女说:“妾最后给皇上唱个张 祜的《宫词二首》吧。”音乐起处,当唱到“一声何满子”时,孟女气绝身亡。我想她应该不是为情伤极而去,而是为命运任人宰割无法自己掌握悲愤而亡。漂泊扬州的张祜听到这个凄婉的故事,又作诗一首:“偶因歌态咏娇颦,传唱宫中二十春。却为一声何满子,九泉须吊旧才人。”不料此诗又风行开来,很快又由江南传到了长安。张祜的名字如日中天,惊动了当朝名士令狐楚,令狐楚极力向皇上推荐张祜,说这样的名士该当重任。不料,张祜的诗名激怒了小肚鸡肠的宰相元稹,元稹曾是头榜状元,自号“诗家领袖”,早就嫉妒张祜的诗名。元稹与宦官们沆瀣一气,表奏张祜放浪形骸,散淡江湖,不宜为官。昏庸的武宗皇上听信了谗言,使才华横溢的张祜失去了为国效力的机会。元稹为了挽回面子,也挖空心思作了一首诗以抵消张祜的影响:“梨园弟子奏明皇,一唱承恩羁纲缓。使将何满为曲名,御谱亲题乐府纂。”但此诗已是狗尾续貂,没有任何轰动效应。时任苏杭刺史的白居易也作诗云:“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白乐天这首诗是为张祜抱不平的,借以抨击元稹。张祜的好友杜牧十分同情老友的凄惨境遇,仰天长叹曰:“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
满子临刑前所唱之曲应该堪比曹植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而情感甚于曹诗。不然怎会令天下文人名士为之赋诗呢!
女人生在封建社会,如没有相当富贵的家庭庇护,有才有貌却无好命运者比比皆是,有才作艺伎,只是为达官贵人吹拉弹唱舞,如薛涛、公孙大娘等。貌端者甚至被囹圄于深宅宫院,如陈圆圆、李师师等为其中翘楚,但多未修成正果,结局凄惨。试看今日才貌俱佳女子,上层社会寻踪迹,平常陋市不得见。比之古代女性,地位天差地别。就是品貌一般,也能让堂堂男儿跪上搓衣板!
满子因何得罪皇帝老儿,我不得而知。可恨没有杨玉环羞花之貌、媚俗之态!不然哪里会遭午门之戮呢!
满子要是生在当代又该是什么命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