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规矩其实就是礼
田玉川
2014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北京老规矩》,发人深思。
什么是老规矩呢?
礼!
高考作文题目所列的几句老话,几乎都是经典的原话,只不过加了些“北京口音”而已。比如:题目所列举的“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这句,应该出自《礼记·曲礼》的记载:“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比如题目所列举的“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这句,应当是从《礼记·曲礼》对吃饭更详细的要求演化而来:“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歠,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嚃羹,毋絮羹,毋刺齿,毋歠醢。客絮羹,主人辞不能亨。客歠醢,主人辞以窭。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毋嘬炙。”与《论语·乡党》中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食不语,寝不言。”意思也契合。······诸多列举的北京老规矩,其实都是百姓化了的礼及礼的细节。
我国自周公制礼作乐以来,几千年奉行以礼治国,以礼教民,故为礼仪之邦。
礼仪几千年传承到民间,老百姓将其口语化、生活化,久而久之,潜移默化,一代代传承下来,就形成了北京人所说的老规矩。
老规矩,并非只有北京才有,但北京作为有三千年建城史和八百年建都史的古都,是由古延续到今的唯一首善之区,保留和传承老规矩自然最为正宗和完备。
老规矩几千年传承至世纪初仍未有大的流失,实乃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使然。但曾几何时,假“革命”名义的空前浩劫,几乎将我民族几千年文化积累的精髓毁灭殆尽。礼仪,竟被作为“四旧”“封资修黑货”而讨伐,以至于以无法无天标榜的“造反派”们现已都过了不惑和知天命的年龄,竟仍不知礼仪为何物,实乃我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奇耻大辱!
几代人的断层,缺失的岂止是礼仪?我们今日所面对的社会道德的沦丧,官员触目惊心的贪腐,百姓良知的丧失,还不都是“无礼”的恶果吗?
礼之本在尊重!圣贤教诲我们,老规矩告诉我们,懂得尊重他人,才会自尊。但面对学生将老师活活打死的令人发指的暴行,面对一家人“开展斗争”而利刃相向的人间悲剧,面对族群因“仇恨”而你死我活、不共戴天的现状,我们不是在自食“无礼”的苦果吗?
我们所失去的那些老规矩,其实都是我们民族自己的文化精华;我们面对的种种新灾祸,其实都是对我们曾经愚昧的狂热、无知的争斗的报应。
礼记时代传承下来的老规矩,对我们所处的当代社会和百姓的日常生活,究竟还有那些实际影响呢?
我们今日的公民道德规范中,依然把懂礼仪、讲文明作为合格公民的基本素质加以特别要求和强调。
我们今天学礼,并不是需要背诵多少经典的语录,而是要理解礼仪的本质,然后施行。礼仪不仅是一种动作、姿态,也不仅是一种制度,而且它所象征的是一种秩序,保证这一秩序得以安定的是人对于礼仪的敬畏和尊重,而对礼仪的敬畏和尊重又依托着人的道德和伦理的自觉,没有礼仪,个人的道德无从寄寓和表现,社会的秩序也无法得到确认和遵守。所以,作为礼仪的老规矩不能丢,不仅不能丢,还要在创新中传承和发展。
附:
2014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材料作文):
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儿"、"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