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升米和一斗米的故事 升米养恩 斗米养仇

“一升米养恩人,一斗米养仇人”。

故事如下:
从前,有两户人家是邻居,平时关系还不错。其中一家人因为能干些,家中要富裕的多。这两家本来没有什么恩怨的,可是,这一年,老天爷发怒,降下了灾祸,田中颗粒无收。这穷的一家没有了收成,只好躺着等死。这个时候,富的一家买到了很多粮食,想着大家邻居的,就给穷的一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
一升米和一斗米的故事 升米养恩 斗米养仇
  这穷的一家非常感激富人,认为这真是救命的恩人呀!熬过最艰苦的时刻后,穷人就前往感谢富人。说话间,谈起明年的种子还没有着落,富的一家慷慨地说:这样吧,我这里的粮食还有很多,你就再拿去一斗吧。这穷的千恩万谢地拿着一斗米回家了。回家后,他的兄弟说了,这斗米能做什么?除了吃以外,根本就不够我们明年地里的种子,这个富人太过分了,既然你这么有钱,就应该多送我们一些粮食和钱,才给这么一点,真是坏的很。这话传到了富人耳朵里,他很生气,心想,我白白送你这么多的粮食,你不仅不感谢我,还把我当仇人一样忌恨,真不是人。于是,本来关系不错的两家人。从此就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来。所以,这升米恩,斗米仇就是说,当一个人快被饿死的时候,你给他一升米,他会把你当作恩人;可你要给了他一斗米,他就会想,既然你出得起一斗米,就能给我更多,你要不给我,那你就成为我的仇人了。

联想到“救急不救穷”的老话,现实生活中就是如此。我们自认为是好东西给别人,可得到的往往是别人的褒奖,它认为是“搓来之食”,根本不抱任何感激之情,甚至认为你是把不要的垃圾丢给他,“连你自己都不要的还给我?”,人心自古如此,所以有了老话,“救急不救穷”。不要拿自己的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这是社会生活总结出的经验,不是那一个人的发明,不是真理也千真万确。

在工作中也有一些事例,和这个道理一样。老员工千万不要去主动帮助新员工,他会认为你看不起他,在教育他,在指责他。只有当他把事情干砸,主动向你求救的时候,你才可以量力而行,伸出你的援手。其实这时候我们也是一厢情愿,他可能去求助书本,去求助别人,而不求助于你,因为现在的年轻人不轻易相信别人,也同样在内心拒绝别人的帮助,他有一种欲望想表现自己,发出的求救绝对不是真心但却是无奈。回答点到为止,他能领悟最好。你给他“一升米”,他会感激你一点,但平时你要把许多的经验告诉他,他并不愿意听,不愿受你的说教。他不在乎自己的知识水平低,他只知道面子最重要。

生活里更是如此,假如你生活不错,有稳定的收入,你可能会愿意帮助那些生活不如意的亲戚朋友,那样你肯定会获得许多赞誉。可想过没有,你遇到问题停止帮助亲戚的时候,你将得到什么待遇?他们不会感激你以前的任何帮助,只会关注眼前的利益他们得不到了。他们会说你算计金钱了,你有了钱忘了本,忘了朋友,忘了亲戚,见死不救,总之,什么不好听就有什么。这其实都是平时惯得毛病。他不努力去挣钱,只想获得别人的资助,认为那是他该得到的,你一旦不给你就是千古罪人,影响了他的生活。他绝不去想你工作有多难,你的钱也来之不易。我在想,凭什么就该帮你?反过来,你为什么不帮我?我就有这样的亲戚,帮助他找了工作,可他还想我给予更多,想升官发财,可我了解他在工作单位并没获得多少好评,就只是告诉他别人对他的评价,希望他努力去开拓自己的前途,可我得到了这样一句话,想沾你点光我还沾不到啦?-------让人寒心啊!

我们平常应该不要做过多的不知缘由的慈善事,要看清想帮助的是什么,把自己的力尽量用到正确的地方。比如:国家号召的慈善捐款。不管钱用到了那里,毕竟有个监督的部门,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不至于被乱花(美好愿望)。我们还要区别人“穷”的原因,目前的社会状态,大病致“穷”很典型,也很多,这里面有很多原因,这样的群体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他们的“穷”不是自己不努力工作所致,是没有能力去改变现状,他们最需要帮助。最需要恩人的出现。即使我们的力量很渺小,但毕竟尽了力,从良心上我们可以感受的。。。

其实这也是政府的责任,有一个适合人们生存的空间,需要呼唤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政府解决了这些后顾之忧,人们才可以安居乐业,生活才能过的更好,那样政府就可以少些号召捐款类的行政干预。现在的政府每年都号召捐款资助贫困户,这也就快到年关了,要求我们每个人出200元,再买一袋米一袋面,一人资助一个贫困户过好年,这其实也是一种“救急不救穷”的行为。这点东西能帮助他们过好年,但解决不了他们的穷,穷是别人救不了的,真正的解决办法是政府给他们创造更适合生存的空间,帮助他们去适应环境,他们再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现状,才能过上好的生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55750.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 廉颇蔺相如故事

原文地址: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作者:兖州基督教会 战国时代赵国有一个忠良的人才名叫蔺相如,因为秦王应许用十五座城换赵国的和氏璧,有人把他介绍给赵王,他便带着璧往秦国去见了秦王。因为他看出秦王没有给城的诚意,便拿着璧倚着

还没想好名字的故事一 没有名字的故事 微盘

序:这是个我还没想好名字的故事,希望会有人喜欢,它真的发生过。。。对我来说有点伤感在CLUB工作,让梅沁变成了个没心没肺的女人,21岁了,还是张娃娃脸,可她自己知道,她的心已经好老好老了。每天就是睡觉,晚上的日子就是在CLUB里疯狂的跳,走在大

80后和90后的专属回忆:李雷和韩梅梅的故事

如果你是80后或者90后,你一定认识李雷和韩梅梅。 李雷和韩梅梅,是1990~200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英语教材里的两个虚拟主角:LiLei和HanMeimei(2000年的教材改名为HanMei)。有人估计,从1990年至2006年,使用人教版英语教材的中学生,高达上亿人

声明:《一升米和一斗米的故事 升米养恩 斗米养仇》为网友大陆男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