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飞虎队纪念馆 南山飞虎队

寻找重庆抗战足迹

---重庆飞虎队纪念馆

为了研究《董必武与抗战大后方》,2011年8月13日,我从重庆史迪威将军旧居出时来发现对门的重庆飞虎队展览馆,我所知道的飞虎队将军陈纳德,他不仅在帮助中国人民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而且谱写了一曲在战火中美国将军与中国姑娘喜结良缘、令人回肠荡气的恋歌。带着一种崇敬和神秘,走进了展览馆。

顺着石阶进入长廊,映入眼帘的是胡锦涛总书记的巨幅照片和“我们不会忘记与中国军队并肩作战并为中国运送战略物资而冒险开辟驼峰航线的美国飞虎队”《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讲话》。右侧身着飞行服潇洒英俊的飞行员鹰击长空肢势,图片文字:1937年8月13日,日本以重兵向上海发动进攻,次日高志敏航驾霍克111率3个中队桥迎击,击落日机3架,击伤1架。为纪念首次空战胜利,国民政府将8月14日定位空军节。

进入展厅,模仿作战指挥室设计的庄严肃穆。墙壁上着美式军装的美国空军威风凛凛,正前方的拱门上镶嵌着陈香梅题写的“重庆飞虎队展览馆”。按照地图分布、美式装备如何援助中国的顺序详细阅读,飞虎队员模型栩栩如生,蒋介石、宋美龄和陈纳德将军亲切交谈的场景。

进入拱门,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飞虎队员迪克罗西的温馨巨幅照片,邓小平、江泽民等接见陈香梅、老飞虎队员相逢的照片。再进入拱门的正前方是陈纳德将军的半身塑像,身后的墙壁上是陈纳德将军在美国的墓地图片。展室设置的玻璃橱窗里展示着陈纳德将军的手迹、飞虎队员当年用过的物品,极其珍贵。

陈纳德1893年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1919年从飞行学校毕业,成为空军一员,后于1923年被派往夏威夷指挥第19战斗机中队。1937年,宋美龄邀请他到中国考察空军。此时,抗日战争爆发,他当即表示:“如有需要,愿尽力为中国服务。”后赴南昌,被指派辅导战斗机队的作战训练。

陈纳德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和武汉会战。他还组建航空学校,训练中国空军。日本政府得知后,向美国施压,要求美国飞行员离开中国;迫于外交压力,陈纳德的活动逐渐转为非公开。

1941年,陈纳德在罗斯福政府的支持下,以“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的名义,招募美军退役的飞行员以平民身份参战。此后,飞虎队立下赫赫战功。

1942年4月28日,在日本天皇生日之前一天,飞虎队在缅甸腊戍上空,以击落22架敌机的惊人战绩,给天皇送了一份“厚礼”。飞虎队还经常对日军进行空袭,炸死炸伤大批日军。

1942年7月,陈纳德的军衔由上尉提升为上校,9天后又晋升为准将。

1943年,飞虎队除了对日作战外,还飞越喜玛拉雅山,从印度接运战略物资到中国,人称“驼峰航线”。该飞行路线复杂,且有日军飞机拦截。在这条艰巨的航线上,飞虎队3年多共向中国战场运送736374吨物资和33477名人员。

到抗日战争胜利结束,飞虎队共击落日敌机2600架,击沉或重创223万吨敌商船、44艘军舰、13000艘100吨以下的内河船只,击毙日军官兵66700名。飞虎队共损失563架飞机(其中468架运输机),1579名美国飞行员捐躯。

陈香梅,陈香梅教育基金会董事长、著名社会活动家、著名侨领;中国海外交流协会顾问、中华全国妇联名誉顾问。

1925年6月23日生于北京(当时叫北平)。父亲陈应荣,父亲陈应荣年少出国,在英、美受教育,得过英国牛津大学法学博士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当过教授、编辑、外交家;母亲廖香词也在英、法、意读过书,读的是音乐和绘画。陈香梅的外祖父廖凤舒与廖仲恺是亲兄弟,当过古巴公使和日本大使。

陈香梅从小喜爱文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她随全家流亡香港,后展转来到昆明,陈香梅从小喜爱文学,英文基础很好。陈家共有六个女孩,她排行老二。19岁的陈香梅从岭南大学毕业时,因才学出众,1944年,陈香梅加入中央通讯社昆明分社成了中央通讯社第一位战地女记者。她的第一项任务是写一篇陈纳德将军的人物专访。

1947年12月21日,54岁的陈纳德与23岁的陈香梅在虹桥美华村5号陈纳德的寓所举行了婚礼。陈香梅身着白色婚纱,陈纳德则是一身将军制服,互相许愿终身相守。陈将军用缴获的日本军刀切开了大蛋糕,来宾纷纷举起香槟敬酒祝贺。

1956年夏天,陈纳德夫妇带着两个女儿又回到美国路易斯安那州自己的家乡。这时,陈纳德患了多年的慢性支气管炎日趋严重,每日剧咳不止。经检查,他患上了肺癌。上手术台前,他给陈香梅留下了一封饱蘸深情的遗嘱:“我以任何一个人所可能付出的爱,爱你和女儿,我同时相信爱将永存于死后……”每读此信,陈香梅的热泪必定潸潸而下,他们的爱情是一部未完成的交响曲。

1958年7月18日,艾森豪威尔总统颁布命令,晋升陈纳德为中将。但此时他已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对这次晋升的感受了。他的气管已被切除,他的咽喉已被癌细胞侵占。

1958年7月27日,陈纳德离开了人间,终年65岁。美国以最隆重的葬礼将这位二战英雄安葬于华盛顿阿灵顿军人公墓。墓碑正面是英文墓志铭,并镌刻着他所获得的各种奖章;背面是用中文写的“陈纳德将军之墓”,这是阿灵顿公墓里面唯一的中文文字。

1981年,陳香梅应邓小平邀请,作为里根特使访华,成为邓的座上宾。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时,陈香梅应云南政府邀请回国,前往当年飞虎队作战地寻访。
1989年,布什總統上臺後,她繼任總統府白宮學者委員會委員。1991年,她出任美國國際合作委員會主席、美國內政部環保委員會委員、美中航運總裁。陳香梅被視為美國政府對中國政策的資深顧問。打從肯尼迪總統開始的八位總統,都有邀請陳香梅出任政策顧問。

回到家里,我认真的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

罗斯福,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3届总统的人,任职长达12年。1944年5月17日,罗斯福总统写给重庆人的亲笔信,大意是代表美国人民表达对山城人民在日机轰炸时表现出的顽强精神的赞佩。1947年,重庆建造“纪念抗战胜利纪功碑”时,罗斯福赠予重庆的画轴译文,被镌刻在纪功碑碑座的胜利走廊上。

奥巴马总统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时说,美国人永远不会忘记,在二战期间,美国飞行员在中国上空被击落后,当地人民对他们的款待,中国公民冒着失去一切的危险罩着他们。而参加二战的老兵仍然欢迎故地重游的美国老兵,他们在那里参战。

美军太平洋总部前司令、退役海军上将、现任太平洋航空博物馆董事会主席等职的罗纳德-海斯(Ronald-Hays)说,美国人对“飞虎队”的了解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时中美都面临很大的困难,美国人民对得到抗击日本积极消息十分迫切,“飞虎队”的辉煌战绩通过报纸,杂志,电影等宣传手段,在美国人民口中和心中代代相传。

2011年8月14日空军节,我决定祭拜援华的将军以寄托哀思。按照广东的习俗,我选择了开门见桔(吉)。我分别为史迪威将军旧居的塑像和重庆飞虎队展览馆陈纳德将军塑像献上了金橘。我同来的美国、澳大利亚友人在塑像前捧着金橘合影留念。展览馆也分别送给来访的客人有飞虎队标识的小旗帜以示纪念。代庆标馆长特别的送我一本厚重的“二战时期美国空军援华”画册。

我在留言簿上郑重的写上:历史需要纪念,精神需要传承。中美友谊万岁!

代庆标馆长把这一情况报告了名誉馆长陈香梅,17日陈香梅女士非常高兴的从美国打来电话并邀请我去美国,我非常希望陈香梅女士能为董必武研究会提供《董必武与抗战大后方》董必武在外交对中国的贡献的详实情况。

8月19日,我第三次来到重庆飞虎队展览馆,代庆标馆长饶有兴趣的说我三顾茅庐,便给目前国内唯一健在的原“飞虎队”中国飞行员龙启明打了电话说我去拜见他。我觉得机会难得,应邀前往。代馆长一路讲述龙老的故事。说龙老是展览馆顾问,“飞虎队”的后代经常来重庆探望他,他还受到过薄熙来书记的接见。谈话间到了龙老居住的小区,龙老住在六楼,看样他已等候多时,军人的风采依然,笔挺的裤线,标致的体魄,没有老太龙钟的感觉,我把一束鲜花送给了最可爱的人!环视了居室,半装修,坐在沙发上,对面的电视播放中央十台节目,上访挂着朱墨大师的墨宝,时任重庆市市长王鸿举近500字的书法信。我们的到来龙老分外的亲切。操广东话和普通话相间的话告诉我他出生在香港,广东顺德人,1942年8月在桂林考入中国航空委员会“留美空军培训班”。1943年3月他开始参加以美国援华空军为主编队的中国-印度空中运输任务,在“驼峰航线”上飞行了2100小时,1944年4月21岁时调入美空军第十四航空队,成为最年轻的“飞虎队”队员。1949年11月9日参加“两航起义”。新中国成立初期,曾多次执行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公务飞行任务。1952年10月由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当时紧张的中美关系,他结束了飞行生涯,转业到重钢集团公司1980年 从重钢退休。

他的老伴往我的水杯里不停的加着冰块,我借机环视一下房间,不足百平米,立式空调,鲜花、酒柜,生活满有情趣。当谈到美国飞虎队飞行员喜欢咖啡、酒吧,谈到了龙老的兴奋点,他说希望重庆飞虎队展览馆能让参观的人们找到当年的感觉,其实当年飞虎队工作起来非常严肃,休息的时候满潇洒的,咖啡、酒吧也都是最爱,并指着他的酒柜说,这些将来都送给展览馆。我看他老人家兴致勃勃,便说:想看看您老当年的风采,看看您的老照片,他便把我们带到书房,有点博物馆的感觉,桌子底下、地上都是邮寄来的纸箱、木箱子。桌子上摆的飞机模型,两张穿飞虎队服装照片,英俊潇洒,一眼能看得出是龙老,他指着其中的一张说,这一张照片,文化大革命抄家的时候被抄走了,后来又给我送回来了,我插话说,重庆的文化大革命也很尊重中美这段友谊,他又说我儿子在英国博物馆看到了这张照片,博物馆又给我寄来了。他送给我中央电视台采访他的光盘。回到沙发上就坐,他又搬来了手提皮箱,他高兴的和我说,胡锦涛主席接见我了,重庆共有两个人参加接见,还送了我礼物,打开皮箱,两本精装的开国元勋纪念邮票、塑像,我把他捧在怀里欣赏着,他又拿来一本专为他的米寿发行的邮票让我欣赏,那神情仿佛已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幸福的时期。

从龙老家出来,我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美国怀特、戴敏在董必武研究会简介扉页上给我的题词:智慧的人们创造了智慧的国家。

有一种信念,使人快乐,青春不老!

飞虎队队员龙启明:这是胡锦涛主席送我的礼物
























重庆飞虎队纪念馆 南山飞虎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55204.html

更多阅读

抗战奇兵飞虎队 我的抗战3铁血奇兵

陈纳德飞虎队与驼峰航线抗战奇兵:陈纳德与飞虎队 1941年12月30日,一支“奇兵”降临在中国抗日战争的战场。那是一群美国退役空军,驾着他们心爱的,漆着鲨鱼头的战机。他们被称作“飞虎队”,他们的统帅,叫做陈纳德。·陈纳德与陈香梅的初次

北碚从这里起步-参观北碚卢作孚纪念馆 参观抗战纪念馆观后感

北碚从这里起步-参观北碚卢作孚纪念馆即北碚峡防局和嘉陵江乡村建设实验区署旧址2014.09.06在重庆主城区的各区中,没有哪一个区能像北碚那样,从策划,建设一直到发展壮大,都和一个人的一生付出息息相关。他,就是被称为北碚之父的,著名的爱

观《小小飞虎队》有感 观书有感

今年暑假,我看了一部非常有意思的电视剧,名字就叫《小小飞虎队》。这部电视剧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有三个孩子非常敬佩当时的铁道游击队,他们就组织了一个小小飞虎队,立志要像飞虎队一样抗日打鬼子。虽然他们没有武器,但还是把日本鬼子耍得

声明:《重庆飞虎队纪念馆 南山飞虎队》为网友约定的爱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