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建筑汇总4 上海老式建筑

浦江饭店(原名礼查饭店),始建于一八四六年(清·道光二十六年)西名RICHARDSHOTEL,由英国人礼查RICHADS创建,是上海开埠以来乃至全国第一家西商饭店,被誉为“上海著名的里程碑建筑”。当时,中国第一盏电灯在此点亮;中国第一部电话在这里接通;西方半有声露天电影在这里首次亮相……众多的第一,使之成为当时最先进技术进入中国的窗口,无不折射出浦江饭店昔日的荣耀和辉煌。一九零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扩建为具有新古典主义维多利亚巴洛克式建筑,是当时上海最豪华的饭店,也是中国及远东最著名的饭店之一。
帖子附图:
上海浦江饭店宴会厅
帖子附图:
上海浦江饭店宴会厅曾经还是上海证券交易所零时交易大厅,后来浦东那个建成后才正式开业至今,同时还是那个(保密局的枪声)的拍摄地。
席 德 俊 住 宅
  席德俊住宅位于霞飞路上(今淮海中路1131号),建筑风格属德国文艺复兴式花园住宅。该宅主人席德俊是旧上海银行世家出身,是汇丰银行第五任(1923~1929)洋务买办。主人聘请沪上大有名气的德国建筑师事务所--倍高洋行(Becker&Baedeker)设计。华俄道胜银行、德国花园总会、德国邮局、毕勋路(今汾阳路)20号等住宅都是倍高洋行的老板海因里希.倍高的杰作。倍高洋行续人建筑师卡尔•倍克设计了淮海中路的这幢住宅。
  住宅有着陡峭的红瓦屋面,山墙的装饰十分华丽,转角处用塔楼装饰,立面上的敞廊运用木构架,窗户上的彩色玻璃具有德国新艺术风格的流派--青年风格派的影响。住宅高三层,面向东南,混合结构,建于1926年。平面为正方形,东南立面逐层退台,两道镂空栏杆作为划分立面的水平带饰。底层墙面为糙面石砌,二层为连续拱券门洞,钢窗结构,窗楣上有锁石装饰,立面为白粉墙。室外楼梯通花园,红瓦陡坡复式大屋顶,巴洛克式山墙露木构架,转角及屋顶最高处设小尖塔,均具有德国中世纪民居建筑的特色。这幢花园住宅观其立面自上而下被明显的水平线脚划分为三段。从东立面观看更多地反映住宅是文艺复兴时期风格;若从其北立面望,则更多地表现出德国的民族风格。
  建国后,席德俊住宅曾一度作为比利时领事馆馆址,之后住宅归上海音乐学院使用,如今是达芬集团总办事处的所在。
  地址:徐汇区淮海中路1131号
帖子附图:
赞助一张,拍于2009年2月12日
帖子附图:
外滩标志性建筑--上海海关钟楼,落成于1927年12月,它雄伟挺拔,与雍容典雅的汇丰银行大楼齐肩并列,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仅次于英国伦敦钟楼和俄罗斯莫斯科钟楼。大钟4个圆形乳白色钢化玻璃钟面每个直径5.4米,指针由紫铜做成,分针长3.17米,重49公斤,时针长2.3米,重37.5公斤。

现在是外滩13号,大楼主楼高36.2米,地下一层、地面十层。主楼上有5层高的四方形钟楼,大楼总高度79.2米,曾是20世纪20年代上海外滩最高的建筑物。

海关大钟与位于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广场国会大厦顶上的“大笨钟BigBen”是同一工厂制造。“大笨钟”大钟分针长五米,分距30公分;很多年前在我国放映的英国电影“三十九级台阶”,说是通向大笨钟楼的台阶有39级,影片最紧张之处是,为阻止定时炸弹爆炸,英国警察悬挂在大笨钟分针上,终于赢得拆卸炸弹的时间。

上海海关大钟分针长为3.17米,比“大笨钟”小一圈,虽然在各个影视剧中,海关大钟“露脸”的机会不胜枚举,但做主要场景的还未看到。

海关与大钟有啥关系?当年海关对进出口船舶以天数征收关税,过子夜12点就要另加1天。而船东自备的时钟误差大,为统一计时,建海关大楼时特意设置大钟楼。现在看来魅力无穷,钟声悠远的海关大钟,原本是在缴税时作“分分计较”之用,呵呵!一点也不浪漫,不休闲的。

海关大钟由英国Whitchurch公司设计制造,总造价为5000多两白银,1927年制成,同年8月从伦敦运到上海,原包装木箱连同大钟共重6.25吨,把6吨多重的大木箱吊到72米多高的钟楼时,外滩马路行人都停步观望之吊装奇景。钟楼旗杆位置北纬31°14’20.38,东经121°29’0.02,成为20世纪20年代上海地理位置的标志点,同时也是外滩建筑中最高、气派最大者。钟楼分机芯房、铜钟座、旗杆台三层。

1928年1月1日凌晨1点,海关大钟敲响了第一声,一直以英国皇家名曲《威斯敏斯特》报刻。1966年5月,改为《东方红》钟锤钟铃停止使用,改为电子打点和奏乐。1986年10月英国女皇伊丽沙白二世访问上海,经批准,决定将海关钟楼恢复原状,机械打点恢复,海关钟楼又响起了《威斯敏斯特》乐曲。1997年上半年,陆续有些华侨和旅游者写信要求停放《威斯敏斯特》乐曲。上海海关按上级有关部门通知,从1997年6月30日零时起,停奏海关大钟报时《威斯敏斯特》乐曲,钟声仍准点响起,但无乐曲伴奏。经专家论证并经市委、市府领导同意,2003年5月1日起海关大钟恢复播放《东方红》报时音乐。


福州大楼,原名汉弥尔登大楼(HamiltonHouse)是上海一幢优秀近代建筑,正门位于昔日上海公共租界中区的江西路、福州路口(圆形)东南转角,福州路北是与之外观几乎一模一样的姊妹楼新城饭店(MetropoleHotel),江西路西是建设大厦(DevelopmentBuilding),对角的建筑则是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大厦。

汉弥尔登大楼为新沙逊洋行属下的华懋地产公司投资兴建,1931年开工,1933年竣工。设计者是著名的英资公和洋行。楼高两翼9层,中部14层。属于典型的装饰艺术运动主义风格。建成以后作为写字楼和公寓出租。不少著名外国机构租用该楼,如福特汽车公司、可口可乐公司、美国新闻处等。

1959年该楼改名为福州大楼,出租给上海及外地企事业业单位作办公之用。

帖子附图:
永安公司:

1916年华侨富商郭乐以每年5万两白银,租期25年,期满后连同房屋和土地归还的苛刻条件从哈同手中租下了上海南京东路浙江路口的“陶陶居茶馆”原址一带8.51亩土地建6层永安大楼,1918年开业,经营商品达万种。
永安公司建筑平面呈正方形,东北部外延为弧形。外墙采用汰石子饰面,陈列窗口采用进口大玻璃,是上海大玻璃橱窗的先例。建筑立面用圆柱与贴壁方柱墩做装饰,给人以西方文艺复兴建筑的感觉。除了1至4层的百货商场外,其他楼层还设酒楼、旅馆、弹子房、跳舞厅、游乐场和戏院。其屋顶花园名为“天韵楼”,西北端的塔楼由柱式和券拱构成西洋古典建筑造型,呈现出永恒的庄严与和谐之美,名为“绮云阁”。永安公司的老板最早发行公司独用的礼券,还设法用漂亮的女营业员当做“花瓶”招徕生意,营业额居然超过了对面先开张的先施公司,成为上海百货行业的老大。1941年哈同的遗孀罗迦陵死后,又逢太平洋战争爆发,哈同洋行没有收回永安公司产权,1946年,郭家以112.5万美元赎还永安公司产权。1956年公司合营后,永安公司改名为上海第十百货公司,1987年改建后称“华联商厦”。现恢复永安公司名称。
帖子附图:
培文公寓原名培恩公寓,位于今淮海中路453~457号,高7层,局部10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为52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6665平方米,法国赉安洋行设计,1930年建成。建筑立面虽然凹凸较多,顶层檐口很宽,由于与立面凹进墙体相呼应,因此还是协调的。

公寓立面中央塔楼也是用横宽线条处理,顶层竖旗杆,也许是建筑师为了改变建筑周边太长容易产生单调感而精心设计的处理手法。后排五层楼房俗称“小培恩公寓”,每层三个单元,户型均为三室户,标准比前排公寓稍低些。公寓原是法国人的产业,抗战后外国业主见中国时局不稳定,纷纷出售房产,孔祥熙趁机低价收购诺曼底公寓、迦陵大厦和培恩公寓等。

解放后在公寓底层开设云裳、霞飞、丽都等十多家时装公司。1956年在这里底层开设了1000多平方米的经营妇女用品的专业特色商店--上海市妇女用品商店。
帖子附图:
衡山宾馆

原名毕卡地公寓。位于衡山路534号,现为衡山宾馆。毕卡地公寓于1934年建成,为综合性现代式公寓建筑。它是法商万国储蓄会的产业。直到20世纪80年代前,它是上海西区最高的大楼。万国储蓄会于1912年9月开业。大楼分东、西、中3个部分。中为主楼,高15层,两翼则为13层、12层、10层、9层,逐层迭落。公寓的主要入口居中轴线凸出部分,底层有走道互通东西,各部分有单独电梯上下,共有5组电梯。1960年改为衡山饭店。80年代饭店加层,高至62.1m,还增加了观光电梯。

帖子附图: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大楼,建于1919年,由工部局建筑师特纳(R.C.Turner)于1913年设计,这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平面是周边式布局。内院里有长55米,宽31米的大厅,全部为钢结构,半圆拱形屋面高15.5米。建筑外形呈新古典主义式,并带有巴洛克风格的装饰。立面通贯二、三两层的倚柱为爱奥尼式。在当时无论是其规模之大,还是用料之考究,设备之先进,都堪称上海之最。预示着上海的建筑正在走向其黄金时代。
帖子附图:
慕尔堂(沐恩堂).

八十年前,这里是著名的中西女塾,上海当时最有声望的女子中学,宋家三姐妹便在这里度过了赴美留学之前的大部分时光。后来中西女塾迁往沪西忆定盘路(现在的江苏路),美国基督教信徒慕尔(J.M.Moore)捐资建起了这座教堂。
这是一幢典型的哥特复兴式建筑,线条简练,红砖外墙朴素庄重,长窗尖顶 ,瘦削挺拔。
1927年,宋美龄和蒋介石就是在这里举行了宗教婚礼,随后在大华饭店大宴宾客,举行世俗婚礼。那时的蒋,可能不曾想到身边的这位容颜美丽的富家小姐会在后来对他的命运乃至整个中国的命运做出如此大的影响吧。
帖子附图:
俄罗斯驻沪总领事馆建于1916年,1924年成为苏联驻沪总领事馆。1991年苏联解体,此楼又成为俄罗斯驻沪总领事馆。领馆坐落在外白渡桥北堍,苏州河与黄浦江汇合处。占地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64平方米,设计者为汉斯·艾米尔· 里埃勃(Hans Emil Lieb),由上海周瑞记营造厂施工建造。
帖子附图:
丁香花园
上海开埠早期的别墅将中国园林艺术与欧洲风格熔于一炉;二三十年代鼎盛时期的别墅建筑风格更趋多样,体现了追求享乐的风尚;后期建筑更具现代感,装饰风格几乎与世界同步。建筑与室外园景融为一体,突出了建筑的人文意义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帖子附图:






上海老建筑汇总4 上海老式建筑
汾阳路(毕勋路)79号,建于1905年。原为法租界公董局总董官邸,号称“沪上小白宫”。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建筑形式为晚期法国文艺复兴风格,强调水平线条,采用古典柱式,立面比例严谨、对称,装饰富丽堂皇。左右双抱的露天大石阶楼梯导向二楼大厅,很多细部装饰如阳台栏杆处,都带有“新艺术运动”的风格,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流行的新风格。
帖子附图:
  上海静安区延安西路64号,上海人都晓得是上海市少年宫所在,但它曾为嘉道理住宅的历史就鲜为人知了。 

  它的原主人艾里·嘉道理,英籍犹太人,想想就是天生做生意的料儿。以500港币起家,日后成为沪港两地都鼎鼎有名的实业大老板。 

  嘉道理住宅,源于一个悲伤的故事。1919年,嘉道理原来的住宅失火,他的妻子急着让保姆逃走,自己却不幸丧生。悲痛不已的嘉道理带着孩子回伦敦散心,委托他的好友布朗在上海另起新居。而布朗酗酒成性,浪荡颓废,干脆又把此事扔给了洋行承包。承包商当然刻意豪华,足足花了四年时间才造好。当嘉道理接到100万两银子的造价时,他大吃一惊,不过,新居的确美仑美奂,成为嘉道理的最爱。 

  嘉道理住宅气势恢宏,占地14000米,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更显示出它的卓然不群。宽广的草地让人顿觉视野的开阔;中间就是对称、端庄的住宅,光建筑面积就有3300平方米,1929年甚至还加盖了一层。你一见到它,会感受到宛如皇家宫殿的华贵惊艳,你很难看到如美钻一样的建筑,但它的确就是。匀称整齐的柱石,撑起了宫殿的巍巍骨架;端正狭长的阳台,尤其是二楼的阳台,正好充当了天然走廊,上面应该弥散着仕女裙裾翩翩的幽幽气息。 

  今日的上海市少年宫即为嘉道理住宅。 

  这幢房子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一楼大厅是舞厅与餐厅,整个一楼都是招待客人共同享受娱乐的场所。楼上有多间卧室,各个房间的装修、色调都别具特色。光浴室、卫生间就有六处。内外墙面、地坪几乎全部采用意大利大理石,入门处有爱奥尼克式的大理石柱廊;大厅顶部特意以大理石砌出穹窿,地面四周也铺设了大理石,中间则以柚木拼成花纹,是跳舞最理想的地板。连楼梯的石级、扶手与栏杆都是大理石的,所以人们称它为“大理石房子”。嘉道理慷慨大方,交游广阔,所以这个偌大的宫殿经常宾客满座,否则父子三人置身于此,太容易感觉到冷清孤独。这座建筑的哲学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也许正因为此,它成为少年宫是最适宜的造化安排。可以告慰嘉道理的是,它在孩子们的快乐笑声中,实现了大理石的永恒――它会一代代地被铭记下去。
帖子附图:
  上海有一幢“白公馆”,它坐落在上海西区颇具诗意的的汾阳路上。汾阳路树高枝繁,环境幽雅,路边的小洋楼也大都历史悠久,如法租界公董局总董官邸、犹太人俱乐部、丁贵堂旧居、潘澄波旧居等。当你不经意地踩晌这儿的落叶时,耳边还会响起一股流水般的钢琴或小提琴声,而在浓郁的悟桐树后的一座座幽静的花园里,一幢幢风格迥异、各呈奇姿的小洋楼正若隐若现……白公馆就是其中之一。 

  所谓“白公馆”,是指上海汾阳路150号那幢气势非凡的灰白色洋楼,因为白崇禧、白先勇父子居住过而名噪上海。其实,白氏父子在这儿居住的时间并不长,而在他们入住之前的数十年间,这幢洋楼早就发生过许多传奇故事了。也许是因为白氏父子名声太大,所以人们习惯上就把这栋洋房称为“白公馆”。 

  现在,这幢花园豪宅成了宝莱纳的“仙炙轩”极品烧肉餐厅。餐厅保留了楼内原有的建筑特色及装潢,又重新作了规划整建。“仙炙轩”奉行“品质至上”的服务特色,每天迎来大批海内外的美食家。昔日的将军故居,今日依旧名流汇集。

  
帖子附图:
汪公馆

  王伯群是何应钦内弟,民国政要、国民政府交通部长(时兼大夏大学董事长、校长),于1931年在愚园路1136弄31号,为取续弦大夏大学校花保志宁建造的,历时四年,于1934年落成。该建筑系意大利哥特式城堡建筑,占地10.78亩,主建筑面积2158.8平方米,耗资30万银元。

  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各种大小厅室共32间,楼内通道迂回,上下贯通,房厅、客堂均用东方传统艺术装饰,室内配以彩绘壁画,连门窗拉手也全用紫铜开模制作,空铸梅花窗栏。主楼南面有花园草坪1.3公顷,园内绿树葱郁、绿草如茵,有水池、小桥、假山、花坛,园中百花四季吐艳。在当时可谓上海滩少有的豪宅。此建筑由协隆洋行柳士英设计,辛丰记营造厂施工。1935年王伯群与保志宁在此举行婚礼。 

  1937年抗战爆发,王伯群随大夏大学撤至贵阳,撤离上海后,该建筑由保志宁叔父保君健代管。保志宁作为第一任主人住了仅二年又半。

  上海沦陷后,于民国28年(1939年)该建筑被汪精卫作为伪政权驻沪办公联络处,亦称“汪公馆”,期间愚园路1136弄内麋集了陈碧君(汪精卫妻子)、周佛海、李士群、诸民谊、梅思平、陈春圃、罗君强等一伙汉奸特务,成为汪伪集团在上海的巢穴。弄内10余幢花园洋房均被汪伪霸占,日伪武装军警100多人日夜守卫,一般市民不容近前。民国29年(1940年)3月30日南京伪国民政府正式开张,汪精卫来沪以此为行宫。愚园路一带宣布戒严,重要路口筑垒设防,出动装甲车游弋,故今日1136弄地下水泥路面尚有密铺钢筋。 

  1945年日本投降后,该建筑一度成为国民政府军统组织的招待所,1946年保志宁回沪,将此屋出租给英国驻沪领事馆文化宣传处使用,自己仅住三楼。1948年下半年解放前夕,保志宁出走美国,成为美籍华人,住在纽约。 

  1949年初,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政委员会接收,中共长宁区委和区文化局曾设于此,1960年长宁区委决定由区少年之家使用,并建立了长宁区少年宫,成为培养下一代的摇篮,并辟为上海市对外开放的旅游单位。
帖子附图:
蒋宋住宅 

  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前,在上海的住所大多是临时的,到了1927年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才在上海真正安置了一个家。 

  不过这所住宅也不是蒋介石掏钱买的,而是他大舅子——宋美龄的哥哥宋子文买来作为宋美龄的陪嫁。这幢法式花园洋房位于法租界贾尔业爱路9号(现东平路),由一座主楼与两座副楼组成。副楼位于主楼两侧,分别是侍从人员、警卫人员的住所及工作室。主楼坐北朝南,由造型不一的东、西、中三个单元组成。 

  现在这幢建筑及花园已经成为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一部分。东侧副楼是学校的行政办公楼,主楼东侧二楼原是蒋介石、宋美龄的卧室及卫生间,且有一秘密暗道,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从暗道直达楼外。现在卧室与卫生间已打通,成了学生们练琴的教室,只有暗道仍然保留着。主楼中间单元底层,现由学校出租给高华纺织品有限公司作办公室。

  主楼南面原有一占地30多庙的大花园,现已大大缩小,只有三四亩大。顺着花园往前走几十步有一汪池水,池水旁有一前一后、一大一小两座假山,在一块突兀的假山石上,镌刻着蒋介石亲笔题写的“爱庐”两个大字,今天依然清晰。蒋介石把庐山牯岭别墅称为“美庐”,把杭州西湖的别墅称做“澄庐”,把上海这所住宅称做“爱庐”,可见他对这幢洋房的喜爱。 

  “爱庐”平时由蒋介石副官蒋富寿看管,宋美龄常来小住,并将母亲接来同住。宋美龄给予侍卫的生活待遇颇为优厚。当初宋美龄曾向蒋介石提出“最好用几个女卫士”,蒋介石笑笑,指着孙宗宪等男卫士说:“他们都年轻活泼,有文化,又会打枪,不是很好吗?”宋美龄微微颔首,就不再提了。 

  “爱庐”周围,衡山路东平路口10多栋花园别墅,都是宋家、孔家和陈立夫、陈果夫留下,角上有一栋,如今开了间“Sasha酒吧”,还有些附属建筑开了店,但主要的房子都还在学校围墙里。


帖子附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54733.html

更多阅读

上海美食探店之旅二十二 慧公馆思南公馆店 慧公馆

慧公馆是小南国新运作的高端品牌,现已陆续开出三家门店,即外滩店、巨鹿店和思南店,最近又开出了外滩源店,我已收到他家的短信通知,由其赠送500元,预存入我的VIP慧卡里,只要在5月31日之前就餐都能享用,这等好事岂能错过!说起慧公馆思南公馆店

上海的博物馆二 ——上海邮政博物馆 上海电影博物馆二日游

原本行程中没有安排上海邮政博物馆,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么一间博物馆,在乘车去多伦路文化街的路上,看到博物馆高大恢弘,充满异国风情的老建筑,就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这间博物馆位于四川北路上,1924年建造,曾列为上海十大建筑之一。博物馆外观

上海交大 百年校区老建筑 上海交大徐汇校区

校园草地里捡到的花和宾馆房间的学校简介[这篇博文千呼万唤始出来。]在上海交大学习了几天,住在交大徐汇校区内的教师活动中心。徐汇校区是交大的老校区,面积不大,环境优美,有建校以来不同时期风格各异的建筑,每天徜徉其中,与这里的一切相

大连老建筑——大连港务局办公楼 大连港务局惠凯

大连港务局办公楼 大连港务局办公楼,全称为“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办公楼”,位于大连中山区港湾街1号。原日本大连埠头事务所,建于1916~1926年,建筑面积16260平方米,欧美折衷主义欧式建筑。日本侵略者为掠夺中国东北资源,侵入大连伊始便加强

声明:《上海老建筑汇总4 上海老式建筑》为网友可乐配辣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