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旅日著名华人画家-王子江 华人首富画家

王子江,旅日著名画家,被称为“水墨画巨匠”、“记录时代的画家”,素以创作大题材和大画面的水墨画作品而享誉日本。他多幅水墨画百米长卷因为鸿篇巨制而震动日本,得到了美术界、社会和媒体的多方关注和肯定。现为日本美术家联盟会员、日本全国水墨画美术家协会理事、日本国际文学艺术家联盟副会长。曾于第13回日本“全国水墨画秀作展”获日本《文部大臣赏》,所获奖项还包括日本《内阁总理大臣赏》。

王子江的笔墨中不仅体现中国哲学思想之深邃,也表现出西方灵魂摆脱肉体之“升华”,浸透着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对生命佛性的探索,以及对世界和平的追求。


记者:3.11大震灾后,NHK选择您作为“星期天美术馆”的报道对象,是不是您的家庭背景?但据介绍,NHK从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对您就进行了长期跟踪报道……

王:虽说我出生在艺术世家,但家人的力量还不足以能影响NHK。可能是因为日本现在能够全身心关注时代、社会和人生的画家太少,大部分日本画家专注表现风景、女性、花卉,或是以现代抽象艺术见长,像丸木俊夫妇投毕生精力创作《原爆图》那样,通过画家的笔触来反映受难民众的生活和梦想者,已是少之又少。我是从现实主义加浪漫主义的艺术方法来进行创作的。在我的作品里,一直在关注人生冷暖及人们对世界和平的祈祷与追求,刚好填补了这一空缺,NHK应该是看中了这方面。

NHK与我接触很早,在1995年吧,当我创作第一幅百米长卷《雄原大地》,NHK追踪我创作过程,播放了专题片。1999年,我创作第二幅百米长卷《圣煌》时,NHK又全程追踪,拍摄并播放了专题片。2004年,我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世界是个大家庭》-旅日画家王子江展,NHK也专程制作了专题片,详细描述了我的创作心路和挑战过程。2009年,NHK制作播放“新汉诗纪行”,我被应邀为节目创作主题画,一诗一画,总计27幅。当年9月26日开始,中日合拍系列电视剧《苍穹之昂》经过日文配音后,于每周日晚上23点在NHK综合台播放,我应邀为该剧题字,并创作了七幅主题画,内容包括剧中人物、主要场景等,都在片头片尾播放,影响广泛。其中《西太后》一画,让在剧中扮演西太后的日本著名演员田中裕子爱不释手,引为自豪。另外,我还出演了NHK教育台的“你也是艺术家”栏目,通过电视平台来普及、传授水墨画艺术。日本3.11大地震后,NHK摄制组追踪我深入东北灾区,报道我与岩手县大槌町和釜石町的孩子们展开艺术交流。我与20多位学生共同创作了一幅长20米、高3米的大型水墨画作品,寄托了灾区重建和复兴的梦想。NHK拍摄了超过100小时的素材,最后剪辑成45分钟的专题片。


访旅日著名华人画家-王子江 华人首富画家

记者:您的多幅作品,都表现了西藏风情,或西藏人物。其透出出的人生深邃,看之令人震撼。

王:我去过西藏3次。2005年8月,我跟随老师一起取材写生,历时一个多月。西藏人的生活跟佛教密不可分,据说一辈子要三次五体投地的去拉萨大昭寺拜佛,来世就会有幸福人生。他们认为现在幸福或不幸福,都是前世修来的。我有时候怀疑他们心里根本就没有欲望,只有虔诚。他们的人生与佛教融为一体,不是去追求信仰,而是自然地过生活,所以每到一处,西藏人所表现那种佛教虔诚,对生活超然的态度,无不给我带来无限心灵震撼。回来后我创作了系列西藏主题作品:《圣域阳光》(14米×2.1米),反映了西藏式的心灵纯粹、精神超脱,以及历史的连贯性;《岁岁吉祥》则表现了现代人与远古文化的心灵感应,还有西藏人与佛接近时的兴奋和执着,以及追求来世的吉祥。现代的西藏人也用手机,小孩在穿现代衣服,很有特色。西藏题材的作品还有《远古人生》和《佛地天国》等。

记者:您刚才提到了2004年在北京举行过个人展览,取得骄人的成就。现在已经过去了10年,这期间,您还举办过比较大型的画展?

王:2004年10月,我在北京举办了“世界是个大家庭”个展。展出了《天地万物逆旅、光阴百代过客》的水墨长卷(长20米,宽2.4米)等21幅作品,得到《光明日报》、《人民日报》,NHK等中日主流媒体的极高评价:作品气韵贯通、意境高远、气势恢宏、充满人生哲理。

我的作品以水墨见长,用群山、群树、群屋、群人为艺术因子,通过统一意韵、和谐一致的律动制造绘画共鸣;又通过冷与热、寒与暖、新与旧、古与今或险境中内涵的对立统一的矛盾因素,发岁月之幽,突出深邃的立意,展现造化的壮美个性。

2008年2月23日至3月6日,我在上野森美术馆举行了“祈愿世界和平”个展。展出了28幅大型水墨画和墨彩画,作品分布森美术馆上下两大展厅。一楼以九幅大型水墨画为主,主力作品有《祈念和平》、《禅境》、《电车·百态人间速写》、《南国清韵图》等,二楼展出19幅墨彩作品,包括土耳奇游记、西藏佛地天国、日本情韵、丝绸之路等几大作品群,如《伊斯坦布尔的肖像》、《大餐图》、《圣域阳光》、《丝绸之路的旋律》等作品。

还有之前我应邀在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举办《王子江作品展》,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讲学。学院方面从一年级到大学院,挑选了36名学生跟班学习体验,感受了东西美术的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应俄罗斯方面的邀请,将在2015年9月,前往圣彼得堡俄罗斯锅里美术馆(世界三大美术馆之一)举办《王子江艺术展》。

目前,我正在策划创作“世界百人水墨肖像展”,这将是继“世界是个大家庭”和“祈愿世界和平”之后的又一个主题大展。我把画笔对准最普通的老百姓,其中有多年游历世界积累下来的各国市民、有我的朋友和甚至亲人。我用他们的淳朴面庞和出神的眼睛,来祈愿世界和平,同时也让代表东方艺术的水墨画探索新的技巧语言和表现可能性。现在我完成了其中一部分,比如《阿拉斯加的友人》、《俄罗斯男性》、《土耳其老人像》等。


张:据介绍,您最擅长于画意境深远的大作品。有几幅画都达到了100米,纵观中外美术历史,也很难找到这等规模的绘画。画大作品的契机?

王:现在我创作的100米大作品有三幅:《雄原大地》(千叶县茂原市立美术馆收藏);水墨障壁画《圣煌》(世界文化遗产奈良药师寺收藏);《源流千古》(兵库县姬路市收藏),展现了中国和日本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这三件作品中,《圣煌》应奈良药师寺(680年建造)之邀而作,过程颇有渊源。1996年在日本画的第一个100米长的作品。画里的人物都是活生生的和尚。1989年我打算到日本各地名胜去看看写生,于是去了京都和奈良。有一天闲步去了药师寺,看到里面有一中国建筑,走进看却是“玄奘三藏院”,即唐代法三藏纪念馆。后来经友人介绍,认识了当时药师寺的主持高田先生和安田先生。为了感谢药师寺为我国高僧玄奘建立纪念管之事,做为画家想创作一幅作品奉纳给他们。刚开始并不知道画什么为好,后来突然有一天,在听音乐突然来了灵感,于是就把宣纸铺在地上,画了两幅画,连接在一起就是一幅画:起名为《天地齐德?日月同明》,名字很有气势吧。然后寺庙副主持带着一帮僧人来欣赏。足足看了5分钟,我心琢磨:怎么看这么久,难道不满意?副主持说:你画的《天地齐德•日月同明》,跟我们太有缘份了。因为寺庙里有月光菩萨和日光菩萨,而且你把药师寺里面20世纪健在的和尚都画在里面去了。若干年后,再看您的画,也许就感觉其伟大之处。

我成为继日本艺术大师东山魁夷、平山郁夫之后,第三位被药师寺收藏画作的当代画家。

我20来岁有机会创作巨幅作品是,家人和老师持反对意见,他们说我还年轻,千万别创作巨幅作品,画了会后悔。当时我不太理解,因为我国画和西画两方面都有很好基础,就特别有画大作品的冲动和激情。但大画跟小尺寸画不同,大画难度就在一个整体感。主题是否明确,结构是否平衡,画面节奏变化……都是难度。开始我也是琢磨了很久,找不对方向。后来我从音乐韵律中得到灵感,随着音乐节奏构思和布景,有展开、有平缓、有激昂……最后创作出多幅被日本各地美术馆珍藏的巨幅作品。


因为我从小接受国画教育,特别是历史上那些让人激动的绘画长卷作品,如北京法海寺壁画、山西的永乐宫笔画等的熏陶和学习。后来在北京艺术学校时又学习了西画,加上对西方反映历史题材的巨幅作品的“把握”,使我产生了创作大幅作品的冲动和激情。创作巨幅作品,我认为除了学习和掌握国画技法和精髓以外,要具有西画创作时对整体的掌控能力和技术处理,还有画家平时对生活和自然的观察、体验及感动,才能弥补国画巨幅作品创作时的不足。没有这些积累和感动,是创作不出打动人心的作品来。


记者:据说日本画在古代和近代先后受到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的强烈影响。您成长于中国发展于日本。对此有何评价?

王:日本画起源于原始社会,在古坟壁画中得到发展。飞鸟时代,中日绘画交流,尤其是来自中国的画工传播了先进的中国绘画。奈良时代起,因唐朝绘画的影响而产生了唐绘。平安中期以后,出现了日本画的第1阶段:大和绘;安土桃山时代,狩野派吸收大和绘与汉画的长处,创出金碧辉煌的障屏画,形成日本画的第2阶段;江户时代,受明清水墨画影响而产生的日本文人画家池大雅、与谢芜村,丰富了日本画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所以日本画受到近现代中国画和日本画均属东方绘画,都具有平面性,同时使用“散点透视”的方法,都运用线和水墨。中日文化有相通的地方很多,都讲究天地合一。认为世上所有事物都有灵气,都有灵魂。具体来讲,中国画和日本画有以下方面的特征。

1,中国画是一种崇尚自然、精神性很强的绘画。险峻的高山、无垠的大海、浩荡的江河、仙人、隐士、灵木、奇岩怪石等常是中国画的画题,阳刚,粗犷大气,构成了中国画高度的精神世界。

2,中国画家常说“意在笔先”,绘画决不是表现自然的复制品,而是要表现画家的“画意”。画家的任务并不只是单纯描绘对象的外形,更为重要的是描绘出潜藏于对象中的精神并将其传达给鉴赏者。 

3,日本绘画的骨格以墨色为本位,以女性的优美为特色,具有非常浓厚的形式化表现。他们为了表现光线和空气,用不透明的岩彩和墨几层涂刷,寻求调子的浓淡变化,表现出余韵飘然的幽玄朦胧之美,那种清澄静寂的空气和空间不仅漂在画中和画的周围,甚至将观赏作品的人也包围起来。

4,日本画中追求明快丰丽的感觉,表现出高度洗炼的美。同时,我们还常常可以看到画满整个画面的植物和草花,特别是秋草这一令人感伤的主题,它表达出佛教中人生的无常、时光的流逝、季节的迁移和物换星移而唤起的人内心的感动,这种感动和感伤正是日本的绘画基础。

概括地讲,中国画重视意境,注重线条,粗犷大气,阳刚有力,在作品中发挥并表现自然性和精神性,而日本画重视装饰性、图案式的风格;其次,中国画的笔墨是最重要的表现方法,而现代日本画的墨色表现变得更为重要;在表现风格上,中国画注重表现墨的浓淡和写意,日本画则具有朦胧感、神秘性的特征和优美抒情的风格,柔和而不外露,静谧而细腻;在抽象表现上,中国画采用墨线组合的泼墨方法,而日本画的抽象表现则采用夸张、肌理制作、泼彩等等方法。


记者:现在活跃在日本画坛的华人画家大概有多少?

王:现在活跃在日本的华人画家,大概有几十人,多数在中国改革开放后,来到日本。他们以中华传统画的优势为基础,诚恳为人,踏实从艺,建立了自己的艺术阵营,闯出了自己一番新天地,并为中日民间友好交流做出了应有贡献。但由于日本市场比较闭塞,都是画廊之间互相介绍,真正买来收藏的并不是很多,所以这使得部分在日华人画家,不是靠卖自己的作品可以过舒服的日子,而是靠教学,我主要是以艺术活动带动创作,适当做一些教学工作。

记者:中国现在的美术界给人就是一种浮躁的感觉。不论是拍卖机构,还是培养画家的大学,都在崇尚量而不是质。

王:也许是这样的。听美院老师书:在这样的环境下,现在的艺术大学里能培养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画家是很不容易的。中国现在很多大学都开设有美术系,但基本上没有出现大师级的画家。中国现在培养一个画家比较困难,国内大学美术专业太多,学美术的人太多了,大学都为了赚钱。

记者:你作为在中日美术节都比较有名气的画家,对正在学习绘画追求自己梦想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

王:第一,要扎扎实实学好基本功;第二,要加强对文化知识和其他艺术分野的横向学习;一个画家也许绘画技术很好,但画里缺乏内容,也不会成大气。中国历史上很多有名的画家,同时又是诗人或文学家。比如王维。他是唐代可与李白、杜甫比肩的大诗人,同时又是第一流的大画家,流传至今的《雪溪图》,虽未必是其真迹,然从这后人的摹本中,足以证明王维绘画艺术的卓越。苏轼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将诗、画两者都评到了。苏轼自己也是位能诗能画的杰出人物,且是个“全才”,诗词是开派立宗的一代大家,书画也是一代宗师。元、明、清三代更不必说,诗人能画、画家工诗者举不胜举。

第三,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接受和学习新个艺术概念和新的挑战。清代大师石涛说过:意动则情生,情生则力举,力举则发而为制度文章,其实不过本来之一悟。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画家,除了基本功,灵气和悟性也很重要。一个画家应以自己丰富的感情和毕生的精力,磨练出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才能创造出丰富和感人的作品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54139.html

更多阅读

《兽与兽》跨剧同人 江世孝/童日进 52by弦儿 江世孝是卧底吗

本文为跨剧同人BL长篇小说,cp为《突围行动》童日进(吴卓羲饰)与《学警狙击》江世孝(苗侨伟饰),取向是吴卓羲受,保证不坑,不喜者勿入!—————————————————————————————————————————————————

台湾为什么那么“亲日” 海外华人为什么亲台湾

「日本情結」台湾篇——「亲日」本家2012-11-25 02:52:29上文《》探討了所謂的「哈日」現象並非起源於台灣,而是英屬殖民地的香港。不過話説回來,香港的「哈日」,卻也不能與台灣跨越三代、複雜多元的「日本情結」同日而語。台灣社會的

声明:《访旅日著名华人画家-王子江 华人首富画家》为网友凉介先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