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运动学的知识后编排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通过对自由落体这种常见的特殊的运动的研究,一方面是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同时也加强了课本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通过在授课过程中讲授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科学方法,为以后研究比较复杂的运动规律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是本章知识的复习课,培养学生思维的研究课,联系生活的应用课,也是后面课程的知识准备的垫底课。所以本节课在本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 教材的思想体系:
(1) 利用课件的牛顿管实 验,证明在无阻力情况下物体下落快慢相同,并观察其轨迹是直线。
(2)利用课件的闪光照片和数据表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方法,确定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的。
(3)揭示重力加速度的概念,给出常用值。
(4)归纳出其运动性质和运动规律,并能运用。
因此,教材的主体思想是,经过实验及分析,学习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的概念以及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以达到培养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和思维能力的目的。
3.教学目标
这节课不单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实验的结论和规律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结论和规律是如何得出的,在教学中为学生存储一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案例为他们以后遇到问题时创造性加以借鉴打下基础,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因此我们的教学重心要从科学结论的学习上转移到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以及形成这些概念和规律所用的方法和学习中。达到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懂得认知未知事物的方法,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拟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定义并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并能用ΔS=aT2和课件的闪光照片及数据表,确定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引出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并能导出公式vt=gt和h=gt2/2。
(2)实验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和模拟牛顿管内“真空”中的金属球、羽毛下落运动,比较得出常见的轻、重物体下落快慢不同是空气阻力所致。通过分析小球自由下落的闪光实验,学会物理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方法。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使之会验证匀变速直线运动;通过分析、归纳出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培养分析、推理、综合的能力。
(3)德育和情感目标: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演示实验,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设疑、解疑、探求规律,做到师生默契配合、情理交融,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探求知识的过程中,达到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
4.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推导及运动规律的掌握和运用;
难点: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推导。
突破的方法:在课堂上精心设计实验,用实验事实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观点。利用多媒体课件,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物理研究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数据、归纳结论、类比迁移自己推导出自由落体的运动性质和规律。
二. 教法和学法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就是来源于实验中的探索。教学实践证明:探索性实验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能使学生学会一些探索大自然规律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探索,强化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教学中创设物理情景教师边演示边提问,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引导学生来探索规律并让学生试着自己得出结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可给予恰当的思维点拔。采用:“复习提问——直观演示——分析讨论——归纳概念·揭示规律——巩固知识”并辅以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对学生来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学习,“教是为了不教”让他们掌握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善于思考、勤于动手,注重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学会解决问题。采用:提取旧知识——积极思维——实验探索——构建新知——巩固深化的学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提问: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是
V = V t + at
S = V + at
V -V =2as
b、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比有什么特点?
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比为1 : 3 : 5 : 7……
指出:这个公式反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它可以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计算中。反过来,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个结论来验证某些运动是否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可以通过这个结论来验证某些运动是否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2、新课引入
演示:将一张纸和一个小石块同时在同一高度同一地点释放;
现象:重物先着地,重的物体下落较快。
提问:如果将纸片揉成一团在和小石块同时在同一高度同一地点释放结果会怎样呢?
让学生猜测实验现象再演示,调动学生尽早投入课堂积极参与,积极进行观察和思考。
演示:将纸片揉成一团在和小石块同时在同一高度同一地点释放;
现象:几乎同时着地,轻重不同的物体同时下落。
提问:两次实验用的物体是相同的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呢?
启发学生认识到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
介绍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研究。讲述伽利略的推理过程时,拟定一个讨论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正亲临这场争论,进入情景教学。学习伽利略相信科学,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
引出课题:自由落体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
(演示实验)牛顿管 将牛顿管抽成真空
现象: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相同。
使学生再次认识到生活中观察到重物下落快的原因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终于使问题真相大白。
引导:空气阻力的作用使问题变得复杂!
提问:我们应该怎样研究物体的下落运动?
引导:研究问题要从简单到复杂,因此先研究没有空气阻力时物体的下落情况(理想化模型)
从而引入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1>概念: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条件:在没有空气的真空里才能发生,若在有空气的空间里。只有空气阻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的下落才可以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
指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进一步提出问题: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它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课件:闪频照片(也可见课本)
引导让学生通过频闪照片看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轨迹是一条直线,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越来越大,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加速直线运动,但究竟是否是匀变速呢?
讨论:自由落体运动是加速直线运动,但究竟是否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假设: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启发学生利用照片上的数据来验证。让学生自己分析、处理数据。此时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结论,而应给予充分的时间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并及时引导。结奏应放慢,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也使学生对自由落体的性质有深刻的印象。使课堂气氛掀起第二次高潮
2、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且根据S = at 可知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引出重力加速度
3、重力加速度
1>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符号:g)
2>方向:竖直向下
3>大小:与地点有关,一般计算中取9.8 m/s,粗略计算时可取g = 10m/s 。
课件: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有所不同。赤道处g小极地处g大。
因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都使用于自由落体运动。
4、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V = V t +atV = g t
S = V + at S = at
V -V =2as V =2as
四、课堂练习
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的质量的3倍,它们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比乙先着地
b、甲比乙加速度大
c、甲与乙着地的速度相同
d、下落过程中,两者在任意时刻离地的高度相同。
答案为C,通过此练习巩固所学知识。考查知识点与质量无关、并没有说同时下落、加速度相同都为g,高度相同时下落时间与落地速度都相同,与其他条件无关。
五、小结
1、自由落体运动
1>、概念: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条件:在没有空气的真空里才能发生,若在有空气的空间里。只有空气阻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的下落才可以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 重力加速度
1>、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符号:g)
2>、方向:竖直向下
3>大小:与地点有关,一般计算中取9.8 m/s,粗略计算时可取g = 10m/s 。
4、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V = V t +atV = gt
S = V + at S = at
V -V =2as V =2as
六、作业
1、测定自己的反应时间
2、P38页1、2、3、4、题
3、阅读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七、评价分析
新课程理念追求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情感层面上的接触,追求师生心灵的拥抱。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我们的教学,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用积极、及时的评价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本节课通过深挖教材,按大纲要求培养学生的目标,以观察实验、分析、归纳、讨论及信息技术的直观演示来理解比较抽象的概念,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培养,信心得到增强,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