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重视经典诗文的诵读教学
兴化市陶庄中心校(初中部)郑荣芳
内容摘要:
经典诗文诵读在提高学生记忆力,增强学生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等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初中语文教学对经典诗文诵读教学重视不够,在具体运用上也存在问题。改变这一状况的办法:借助“三进(普通话进校园,书法进课堂,诵读进教材)”的春风,切实转变教学观念,给其正确的定位,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与基础知识学习结盟,让各种诵读形式联动。
关键词:经典诗文诵读教学 现状定位 策略
正文:
一、经典诵读的重要性
(一)对经典诵读的认识
谈到诵读,南宋朱熹的看法是,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清代名臣曾国藩也以为,诗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气概,非密咏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①
由此可见,经典诵读,不仅要声音洪亮,疾徐有致,还要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全身心地投入,从诵读中体会节奏感,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最终与我为化,不知所诵是“人之文章”,还是“我之心声”。
(二)对诵读现状的调查
因为升学压力的影响,多数初级中学的语文老师在具体实施经典诗文教学的过程中,只将眼睛紧紧盯着考纲考点,意识不到诵读教学对学生人生的深远影响。因此,中学生的诵读水平普遍不高。
我曾就此做过一个调查——分别从我校三个年级中随机找来十名学生,让他们从各自的语文书中挑一篇经典诗文来诵读。结果显示,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好经典诗文的,仅四人;读完后不出任何语音差错,且注意了重音与停顿的,有八人;无读音错误,仅仅满足于将诗文读出来的,有十二人;剩下的六人,连读音关,都没通过。
(三)对诵读 教学的定位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②据此,我以为对经典诵读教学的认识应定位于:经典诵读能促进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
苏轼有言,“经典一部,胜杂书万本”。实践证明,经典诵读确实在提高学生记忆力,增强学生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等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提高记忆力。众所周知,“诵读”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因而实现了对记忆力的拓展和优化。
2.增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有感情的大声诵读,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掌握一些能“为我所用”的妙词佳句,从而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也就上去了,自信心随之增加,也就有利于他们口语交际能力的进一步增强。
3.培养审美能力。经典诗文的核心,就是对“真善美”的弘扬。站在“以人为本”的立场来观照经典诵读,我们的诵读教学便会指向对学生的终极关怀——让他们借助经典来体验、感悟人生,从而培养他们的自我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经典诵读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能起到诸多显性和隐性的作用,那么,我们就必须转变观念,重视并优化诵读教学。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良好的方法更能为学者清除道路。”自我市如火如荼地开展“三进”工作以来,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诵读经典诗文,成了我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下面,我将就自己在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与大家做个交流。
二、经典诵读教学的策略
(一)与基础知识学习结盟
按照“三进”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所谓经典诵读,就是指采用标准的普通话,结合诗词中固有的语气、节奏、情感对诗词进行全面而深入地感知、理解和记忆的一个过程。因此,经典诗文的诵读,必须和“生字正音、辨词析句、诗意把握、语言鉴赏”等基础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
1.读正字音
把字音读正确,是诵读的最低要求。经典诗文中有一些生僻字、通假字、古音字(如“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等,如不首先对生字正音,那就根本谈不上诵读。因此,在学习一篇全新的经典诗文之前,我总是让学生们先把全诗试读一遍(全班齐读,或个别朗读),从中发掘出他们身上存在的若干读音问题,并对其一一加以纠正。在此基础上,我再范读一遍。
2.读清节奏
诵读要以对所学诗词的初步理解为基础,而理解的前提,则是辩词析句,即处理好句中停顿,读准节奏。节奏读得清不清楚,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词义、句意的理解。
如唐代诗人郑谷《鹧鸪》中的“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两句,如果按照传统的“二、二、三”节奏划分,就成了这般“雨昏 / 青草 /湖边过,花落 / 黄陵 /庙里啼”,事实情况却是“青草湖,黄陵庙”一定得连在一起读。因为,这儿的“青草湖”,即巴丘湖,在洞庭湖东南,是当年“屈子怀沙”之地;“黄陵庙”,在湘阴县北洞庭湖畔,是当年“湘妃泣竹”之处。
3.读准语气
语言作为文章思想感情的载体,读出来总是带有一定的语气的。词语的感情色彩,句子的内部构造,修辞手法的运用,行文节奏的起伏等,都和文章的内容、语气的表达密切相关。而诵读,正是对文章作品的思想感情“原汁原味”地声韵表达,是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③。所以,我总是通过诵读来引导学生体察文章的语气,理解文章的要义,进而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想表达的思想感情。
4.读出特色
经典诗文音韵的铿锵、语调的抑扬、语言的含蓄等,大都只可“意会”,不宜“言传”。既然只可“意会”,那么学生在具体诵读的过程中,就不能只依赖眼睛看,也无法从我的讲析中获得太多的帮扶。
如在教学李清照的《声声慢》时,我指出该词以凄清、萧索的环境来烘托凄惨、悲切的心境,属于表现忧愁,或悲伤心情的那一类作品,所以诵读时语速要缓慢,语调要低沉。但是,语速到底要缓慢到哪个程度,语调究竟要低沉到何种地步,我确实无法将其量化,只能靠学生自己去反复吟诵,并在吟诵中慢慢琢磨、体察,直至心领神会,读出自己的特色来。
(二)让各种诵读形式联动
1.开展情境教学
(1)上课伊始,我一般都先对他们进行诵读“示范”,或借助多媒体系统播放相关的名家音频,以期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诵读氛围之中,为接下来的诵读“蓄势”,或者称之为“做好情感上的准备”。
(2)在布置具体的诵读任务之前,我总是先对诗文做一点必要的讲析。讲析时,尽量采用与之相匹配的优美语言,并注重对语气、语调的恰当选择,藉此来激发学生主动诵读的欲望。
(3)当学生进入诵读状态时,我喜欢为他们选择一些意境相似的乐曲来帮助他们完成配乐朗诵。如学生诵读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时,二胡独奏《二泉映月》就可以加深学生对诗文的认识,扩展学生想象的范围,提高学生诵读的悟性,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从而增强学生诵读的效果。
2.注重对比诵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地流动时,知识才会成为一种信仰,成为学生主观世界的一部分。”因此,在诵读过程中只有加强学生对经典诗文的情感体验,才能促进他们对诗词内涵的深层理解。
我曾上过一节关于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的对比阅读课④。诵读课上,我让学生通过对比学习,先找出两首词的共同点:(1)描写对象相同,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2)都表现了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毛泽东:“俏也不争春”。陆游:“无意苦争春”);(3)都赞颂了梅花的高尚品格;(4)都以梅花自比。
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比较两首词的不同之处:
(1)词中的梅花形象不同:陆游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摧残的形象,象征了屡受排挤打击的主战派;毛泽东的梅花是傲寒俊俏、积极乐观的形象,象征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共产党人,表现了中国革命者在20世纪60年代面临国内外巨大困难的时候,那种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
(2)情感基调不同。毛泽东的词积极乐观、充满信心(如,“犹有花枝俏”);而陆游的词则是低沉孤高(如“寂寞开无主”)。一“乐”一“悲”,对比鲜明。
诗歌是激情的产物。了解了两首词中梅花的不同形象,奠定了各自的情感基调之后,我再为它们分别配上威廉姆斯那首激昂的《召唤英雄》和陈重演奏的那首凄凉的《楚歌》,让学生尝试着去与诗人同呼吸,共命运。至此,诵读已不再是单纯的技巧呈现,而是融入了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在情感通透的基础上,再把两首诗合为一体,找出最鲜明的共同点——虽是悲喜两重天,却有同样爱国情!这样,两位诗人的形象,会因同学们的深情诵读而变得更加棱角分明。
当然,诵读教学并非经典诗文教学中的唯一模式,但无疑是经典诗文教学的独特优势,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重视经典诗文的诵读教学,无疑可以使学生感悟到经典诗文“温柔敦厚”的语言特色,并逐渐内化其中高尚的思想道德,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使他们的文化底蕴日渐厚实。
参考文献:
① 《家训·字谕纪泽》 作者,曾国藩。
②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③ 《朱自清论语文教育》,第33页。
④ 取材于苏教版语文课本七年级下册,第231~2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