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题:
有一种养心的方法叫放下,有一种处事的方法叫放弃,有一种办事的方法叫放置,有一种管理的方法叫放手,有一种用人的方法叫放心,有一种养生的方法叫放怀……
“放”作为一种生存状态,是彷徨之后的执著,是沮丧之后的释然,是抱憾之后的平和,是化繁为简之后的睿智……
请以“放”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打开思路,“放”字解析:
有一种养心方法叫放下,擅画者留白,擅乐者留空。何时放下,何时就会获得一身轻松。放下、自在,是禅家的两重至高境界。
有一种处世方法叫放弃,获得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惜所拥有的,放弃无法拥有的,重要的是放弃之后就不要悔恨。
有一种方法叫放置,放置不是闲置,今天无头绪可能明天有条理,因为事缓则圆,事缓就有变。
有一种管理方法叫放手,管理不是紧紧抓住,更非事必躬亲,而是有条理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捆住了手脚当然就无活力可言。
有一种思考方法叫放飞,放飞思绪才会天马行空。创造源于想象,想象力远比知识重要。
有一种表达方法叫放声,若不影响他人,不妨放开喉咙,压抑是致病的罪魁祸首。需要注意的是,放声之后应知道何时收声。
有一种观察方法叫放眼,能放眼时就放眼,高山流水、云卷云舒,远比眼前风景好看得多。
有一种用人方法叫放心。
有一种比赛方法叫放开。
有一种养生方法叫放怀。
一个放字,千般哲理。运用得好,就会使复杂的生活回归简单,纷乱的思绪回归明晰,浮躁的心境回归淡然。放,作为生存之态,是画龙后的点睛,是深刻后的平和。
罗梭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能够放得下,他就越富有。
——提得起常被人称道,放得下则更令人赞叹。
“放”是一个非常具有现实针对性的文题,紫陌红尘,物欲横流,有人求名,有人求利,有人求权,有人求偶……直求得身心疲惫,心力交瘁。既然,生命有不能承受之重,何不学一点儿“放”的智慧。苏东坡黄州放怀,顿矗文学高峰;袁隆平“头衔瘦身”,再创亩产新高;张瑞敏举贤用才,终至人尽其力,海尔日盛。人不能改变环境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变心境,这就是“放下”;要想有所得,就得有所舍,这也是“放下”。
例文:
人生需要放手
人生在世,很多时候需要我们放手。这有时不受你控制(可删去),拥有固然美好,适当的放手会使复杂的生活回归简单,纷乱的思绪回归明晰,引领你走向成功之门。请不要吝啬,该放手时就放手。(开篇点题,切题快,句式整齐,简洁有力,且能前后照应,很吸引人。)
懂得放手,抓住生活重点。(分论点的形式,很是醒目,且是对总论点“人生需要放手”的解析,做得很不错)
人生就像航船,如果你贪恋路上风景,就会迷失在海上。。而如果你找打了灯塔,就抓住了生活的重点,抓住这一重点,其余的一切也就黯然失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选择了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这是他的追求。他面对黑暗腐化的官场生活和所谓的功名利禄选择了放手,归隐田园,看着南山那遍野黄菊,他意识到,这才是他想要的生活。
懂得放手的又何止是古人。(过渡自然)
与四大天王相媲美的周华健又何尝不是这样。在他因为工作繁忙而大半年回不了一次家,对妻子儿女感到深深的愧疚时,最终,他放弃了事业,把大半时间花在陪伴家人上面,他说这才是他生活的重点。我们之所以不懂得放手,什么都想拥有,牢牢抓住不放,当然不知道哪个才是重点。(周华健陪伴家人让他收获了什么呢?若放手后什么也没收获,还不如不放手。所以说放手事业,回归家庭之后的收获才是本文着笔的重点)
懂得放手,抓住成功的秘诀。
众人皆知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他在我们心中也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创业人物,但就是这样一位手握巨资的创业家,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选择了放手,把未来交给了下一代。在他做出这个决定后,社会舆论不断。但这正是马云的谋略,他获得了更大的成功。人生需要放手,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抓住成功的秘诀,走向人生的巅峰。
懂得放手,找到成功的方向。(这个分论点若能和上一个分论互换一下位置,会更符合逻辑。)
有一个年轻人,拿着自己最满意的画去街上卖,但人家说:“你的画根本不值钱。”他当场就在街上把画撕了,以后不再画画了。他就是唐代著名的雕塑家杨惠文,放弃了喜爱的画画,选择了雕塑,找到了成功的方向,成就自己。有失有得,敢于尝试,我们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放弃以后,他是怎么去寻找新的人生方向的?文章的转换显得不够自然。)
放手太阳,你会收获星光的照耀;放手甘霖,逆火获得露珠的滋润。懂得放手,总有一天醒来时满是晨光。
点评:本文写作已经能注意议论的结构,以分论点的形式合理编排材料,做到这一点已属难能可贵,但还存在很大不足,那就是看问题,分析问题还不够深入,没能抓住重点。若能在文字上多下功夫,并在对事例的分析上抓住关键,作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放手
放手,是一种态度,而不仅仅是一个动作。放手,是一种选择,而不是放弃。放手,是乐观的面对,而不是悲观的认输。
放手时抓住你所拥有的,扔掉无法拥有的,让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轻松前行。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有一段时间非常敏感,失去了自信心。有一次,他与季羡林先生谈起了养生:当人安静地、心如止水地从事学术写作时,思想在运动,心灵很安静(这句话是谁说的呢?)。白岩松从这番谈话中,体悟到了“静养”的真谛:抛却浮华虚荣,寻求返璞归真的简单生活,丢掉心灵上的枷锁,放空自己。几年后,他的脾气变得温和,性子也不急躁了(他又取得了怎样的成功?)。
当你觉得累的时候,像乌龟一样放慢脚步,抛开那些不必要的压力,减淡对名利的追逐,放下思想的包袱,让自己活得轻松些。
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惜所拥有的,放弃无法拥有的,就如白岩松一般放下对名利的追逐之心,只要做好自己,便能获得成功与幸福。
在现代社会,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富二代,他们拥有着父辈的财富,都子承父业,继续着他们父辈的神话。
而彼得巴菲特则不同于这些人。他的父亲是富可敌国的“股神”。彼得没有继承他父亲的衣钵,而是用一月谱写他自己的人生。
他从未想过要继承父亲的财富,只想做自己的事业,如果能成功,便能自豪地说:“这是我的事业。”
他放下了父亲的财富,让自己活得更有目标,去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
放下一些也许很难,但不放下可能会使你的人生更劳累。
放手,并不意味着失去,因为只有放手才会有另一种获得。
施瓦辛格在取得“健美先生”的称号后投身好莱坞,他从跑龙套开始,磨练自己的演技,将自己的荣誉藏到储藏室,同时还告诉媒体:“以后请不要说我是健美先生,那对我来说只是过去。最后,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放手时一种积极的享受人生的态度,学会放手,懂得放手。
“放”中的哲学
有一个女孩,是一家公司的高级白领当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她请假和一帮同事带着整整两卡车屋子奔赴灾区。当时这位女孩即将晋升公司高管,因为这她选择放弃。当在四川呆了一个月后,无意中,女孩在地图中发现这里竟与西藏相邻,唉地图上只有短短几厘米,她想到哪里逛一圈再回去。于是,她与另一名同事在四川买了一辆摩托车结伴去西藏,期间公司给她发来消息说再不回去她即将被开除。她考虑了一晚上,最终还是为了自己梦想放弃过衣食无忧的生活。
到了西藏,同事不堪居无定所的日子,回家了。女孩揣着同事留给她的800块钱继续流浪在西藏。流浪途中,她放下了自己身份、尊严,到处蹭吃蹭喝,与藏族同胞打成一片,甚至为了一百块钱给牧民清理了一星期牛羊粪便。历经两年,女孩终于回到了家。这是她身上还有788块人民币。这个女孩就是张小娴。张小娴怀揣着过去几顿饭的钱,为了梦想放弃了名利,放弃了物质生活甚至放下了尊严。有人问她食物工作后不后悔,她只回复了一句:放弃了还会后悔吗?
张小娴放弃的名利,选择的是梦想。但一些放弃了梦想,选择安逸生活,这样人同样让人敬仰。
洛克菲勒就是其中一位。晚年的洛克菲勒仍然像年轻时是一个工作狂。一天二十四小时,两小时吃饭,六小时睡眠,其余时间他一刻不停工作。当时有两个字恰好可以形容他:“僵尸”。他的家人十分担心,他也知道自己在这样下去必定会累死。子安心里医生帮助下,他放弃了自己梦想,放下了梦想随之带来的包袱。洛克菲勒开始享受迟来的安逸。渐渐的,他身体变得像一位正常老人,他也幸福地活到80几岁。
很多人常常被告诫我们要永不放弃,要坚持到底。但对于那些虚无缥缈梦想,我们也需要放弃。放弃并不意味着失败,它意味着我们要重新开始。
适时放弃,让生活回归简单,让思绪回归明晰,让心境回归淡然。
放下生活的执念
寂静的深夜,心事重重,无法入睡,衰老了容颜,染白了青丝。与其对那些自己屋里改变的事如此地挂念,让自己变得心力憔悴,不如及时放下那一缕执念,享受那安详的一角生活。
人生苦短,不如及时行乐。人生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小时,都有让人为之牵挂的事物,今天没完成的工作家中的门是否关上,是否把什么东西给落在了某处------这些看似让人不得不去担心的事情,其实毫无担心的必要,就算担心得落尽青丝,也不会让这些事有一丝的改变,不如放下这些困扰人每一天每一刻的思想执念,享受这夜晚的宁静,外出的喜悦,归来的平和,认得一生有着担心不完的事情,既然担心不完,那又关这些事情作甚、在无法改变这些事情时,应该完完全全地抛却这恼人的想着这些事情的念头,转而呼吸一下这移去大山后的信心空气,享受平静的生活,行乐其间。
陶潜放下了对纷扰世事的执念,蕴生出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然心境,这种心境或许会被世人当朝胸无大志,没心没肺,但只有真正拥有这种心境的人才会懂得生活的美好。抛却了这些压人的事物,目光瞬间变得清晰,心境真正百年的平和,不再被困于世俗的尘埃之中,这不正是真正的大气魄者所拥有的品质吗?
逝去的终究逝去,任你如何会很再也无法改变,是否就此放下竟是()日后生活不会有会很还是一生痛苦悔恨,一夜白头。如何选择,恐怕是显而易见的吧。
一缕执念,虽然只是一丝小念头,但它却会深深扎根在内心深处,伴随一个人一生,让人处在或悲伤,或后悔,或痛苦的处境里,唯有毅然地放下,才能游戏在人间。
人生如一次既漫长、又短暂的旅行,而对外物的执念如旅行中随身携带的包裹,唯有放下必要的执念,才可真正轻松地欣赏沿途的风景。
生活如此的( ),懂得放下,才能在生活中得到独特的体验。
“放”归淡然
世事纷扰,这世间又太多的名与利的纠缠,太多人在其中迷失了自己,不曾想过放下些什么。学会放下,去追寻那最初的那份淡然,人生也许更加幸福了。
他是贵族出生,却不愿享受那纸醉金迷的生活,他认为这是可耻的,他心系广大劳苦人民,放下贵族显贵的身份,与劳苦人民生活在一起。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他从未后悔过放下自己的贵族身份,他也得到属于自己在贫民区的幸福。
他曾为获得平等,采取武力而受到牢狱之灾。他在出狱后继续为种族平等而奋斗。当他年老时,他成了南非总统。他在总统礼上,还邀请了当年地狱卒来表示自己的感谢,他说,是在的入住教会他放下,归于淡然。现在,他对那段日子也抱有感恩的态度。他,就是曼德拉,他在监狱中放下了自己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方式,改成用和平的方式来获得平等尊重;他感谢那些狱卒。放下,用淡然与和平的方式处理问题,曼德拉做到了,他成功了,他用一生去为和平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学会放下,人生也会更加美好。
李太白高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放下了荣华富贵;孟轲感慨“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为了道义,舍弃生命;画家们为了作品的成功,选择了留白,留有空白,更加美好;蝴蝶为了飞翔,会放弃一些时间,去做茧,等待破茧的美好。
最好的声音叫大音希声‘最好的形象叫大象无形;最大的雪叫大雪无痕。其实,最高的境都是空白的,要放下些什么,才能达到最崇高的境界。
放弃,正如列夫托尔斯泰的追求自由,放弃身份,而获得心灵的幸福。
放下,正如曼德拉的放下暴力,获得追求和平的成功。
学会放开些东西,在这纷扰的世界,不要被外物所蒙蔽自己的双眼。放下,回归人生那份最初的淡然。
放弃也是一种美
人生就像一次是远行,如果背上沉重的包袱就会步履蹒跚,只有放下那些u币要的东西才能走得更远。
往事越千年。秋风骤起的乌江边,项羽伴着他经历百战的乌骓马,凝望江水。想当年,他带领着八百江东子弟渡过漳河;巨鹿之战,他破釜沉舟,带领着八百江东子弟大破秦军主力;曾几何时,他兵进函谷,攻占咸阳,连那倾秦一朝之力而建成的阿房宫也在他的手下变成了一炬焦土,于是乎他成了西楚霸王。在荣耀的光环下,他承载了大多的盛名和期望,在百战百胜的光环下,他已经放不下自己那种 所谓的尊严。垓下受困,四面楚歌,项羽陷入了人生的最大危机。但只要他放下,放下自己身上的荣耀,放下所谓的尊严,一切从头再来,或许每人就不会自刎,乌江也不会变成一块悲地。如果他听从了渔夫的建议回到江东,楚汉之争,孰胜孰负,还未可定论。但是,历史就是历史,没有如果。放不下,让他没有走得更远。
的确,适时地放下会让我们摆脱原来束缚自己的绳索,以更加客观的角度来看待问题,选择道路。选择我们的人生会更加丰富,更加深远。
乌台诗案,宦海沉浮,东坡居士再遭贬官。他消沉抑郁,不明白为何自己满腹经纶却不得赏识,怀才不遇的他陷入了迷惘,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徘徊犹豫,知道来到了赤壁之上,望着滔滔江水。他自问自答,终于悟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将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从此,他放下了困惑自己多年的官场纷争,放下了功名利禄,超然物外,写出了闻名千古的前后《赤壁赋》。
人生就像一场远行,只有轻装出发,放下不必要的东西,才会走出自己的广阔天地。
放(摘自网络,议论类例文)
前些日子在《读者》上看到一篇题为《放下》的文章,顿有所悟。文章讲的是《聊斋志异》里小谢的故事。小谢为了好友秋容能报杀身灭家之仇而甘愿放弃自己投胎转世的机会,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她将与自己深爱的陶公子阴阳相隔,人鬼殊途。在爱情与友情之中,小谢最终放弃了前者。而正因为小谢的这一“放”,也让秋容最终放下了心中的仇恨。放下后的释然让秋容拥抱着阳光一脸清明地飘然而去,也让小谢与陶公子这段人鬼之恋天长地久……
读着这凄美的故事,我感慨良多。心轻者上天堂,但有多少人肯放下呢?功名利禄、荣辱浮沉、爱恨情仇……现在,人有着太多的不舍,太多的放不下,于是,走得沉重,活得疲惫。在生活中,我们为什么不试着去学会“放”呢?放下世俗的偏见,放下心中的烦恼,你就会发现放下之后是多么的释然。放是一种生存之态,是一种人性之美。你不放下身上沉重的背包,又怎能体会到林阴道上的鸟语花香;你不放下心中缠人的包袱,又怎能体会到大千世界的万千美好。
曾经有一个年轻人在路上遇见弘一法师,他向弘一法师诉说了自己的不幸,而弘一法师却对他说:“拎起我身旁的水桶和我说话。”年轻人困惑不解,但还是这样做了。继而他向弘一大师诉说自己的烦恼。十分钟过后,年轻人因坚持不住而放下了水桶:“您为什么要我拎着这么大一个水桶跟您说话呢?”大师不语,只是让他继续拎起水桶。五分钟过后,年轻人终于不堪重负扔下水桶,埋怨起来。弘一大师说:“你不愿意拎着一个大水桶和我说话,那你为什么要背着那么多的烦恼和我说话呢?”年轻人恍然大悟。从此放下烦恼,笑对人生。
禅宗说:如何向上,只有放下。人生的旅途艰难莫测,既短暂又匆忙,背着包袱怎么能欣赏到路途上的美景?又怎么能实现那灵魂深处的渴望?放下包袱,你才能脚步轻盈,攀登敏捷;放下牵挂,你才能心悦神怡,游目骋怀;放下诱惑,你才能心无旁骛,迅达目标……
有一首歌唱得好:“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其实,“放”就是对生活的一种清点,就是对生活的一种享受……
点评:本文的亮色显现于“选例”和“论述”。“选例”突出了“显现”。小谢和秋容一例“放”下的是爱情,是仇恨;年轻人和弘一法师一例“放”下的是水桶,是烦恼。而这两例能做到如此之“显”,正是源于作者缘旨(“放”)剪辑的功力。“论述”突出了“因果”。引论——小谢因为放下了爱情,所以最终获得了爱情;本论——年轻人因为放下了烦恼,所以最终能笑对人生;结论——人生因为放下了包袱,所以最终能享受生活。显现的选例、因果的论述,使文章厚实而严谨,入目而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