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叔平原籍无锡,曾于加拿大修读电影。是香港首屈一指的美术指导,曾多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及服装设计奖。张叔平还为王家卫的电影做剪辑,两人合作甚密。
张叔平不仅在香港电影界早已是殿堂级美术指导,在国际上也是备受推崇的大师级奇才,近年更屡次参与剪接工作,融合细密的心思和敏锐的触觉,成为香港首屈一指的剪接指导。在王家卫的电影里,张叔平一次————又一次尽情发挥他的才华禀赋,精致细腻的人物造型、视觉效果、和布景设计,在在向观众的审美标准作出试探和挑战。
香港电影双周刊在罗列当今香港电影界100个重要人物时如此评价张叔平:香港美术指导鼻祖,到今时今日仍然稳坐第一把交椅。
在他从事电影美术工作的20多年以来,张叔平跟许多导演的合作过无数佳作,如严浩的《滚滚红尘》、赖声川的《暗恋桃花源》、徐克的《蜀山》等,但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仍然是他和王家卫合作的电影。从王家卫的处女电影《旺角卡门》开始,张叔平和王家卫便佳作不断:《阿飞正传》、《东邪西毒》、《重庆森林》、《春光乍泄》、《堕落天使》、和《花样年华》等,皆好评如潮。其间张叔平曾四夺金像奖两夺金马奖,又凭《花样年华》获颁戛纳电影节最佳艺术成就奖。除了和知名导演合作外,他也乐于和新进导演共寻灵感,如林海锋、葛民辉等。
张叔平:“美”的启蒙
导演、摄影和美术指导一直是影视作品拍摄中的三大支柱。美术指导对影视剧作出整体造型构思,结合布景、道具、服装、化妆等,把寥寥数语的文字具体化为银幕上可见的形象。事实上,美术指导不仅仅要创造“美”,更构造了影视作品中的整个天地。
尽管美术指导对于一部作品的成败关系重大,但一直以来地位却并不高。香港电影业在张叔平之前根本没有“美术指导”这个职位。直到1980年,影片《爱杀》才为张叔平正式设立了“美术指导”,职责是给主演林青霞专门定妆、造型。
和“香港电影新浪潮”干将之一的谭家明合作,张叔平得以在影片《烈火青春》担任美术指导而一举成名。“香港电影新浪潮”指的是1979~1983年间,不少编导在学习了西方电影理论和技术后回到香港,他们着重突出各个环节特色,从而使导演以外的技术人才逐渐受到重视,例如摄影、编剧、剪接、美术指导、作曲、特效等。
在香港新浪潮时期的末期以唯美主义的构图、色调渲染气氛的自觉,开创了香港电影新的表现手法,今后擎香港艺术电影大旗的王家卫也深受影响。
1988年起,张叔平加入了王家卫的阵营,从此珠联璧合,形成了香港文艺电影冲向世界影坛的最重要的力量。他们首次合作的《旺角卡门》就获选1989年坎城影展影评周参展作品,让世界从此对华语电影的叙事手法和影像构成有了新的认识。
在王家卫那里,视觉元素在电影中变成重心,“华语电影发生了很大变化,故事、悬念、对白都变得不重要了。”叶锦添认为,这是张叔平的成功,“我觉得‘美指’从他这里达到了一个高度,他真的做到了一个‘美指’应该做的事情。
美术指导的未来与尴尬
近年,美术指导的影响力逐步提高。但依惯例,一部影视作品主要由导演掌控,大多美指仍是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他们的创作也最容易受到资金不足、条件不够的约束。
在从属性的工作中体现美指个人风格十分不易。曾担任《走向共和》、《冬至》、《可可西里》等作品美指的韩春林分析:“影视的基础还是以写实为主,尽量减少‘做’的痕迹,让观众在心理上认同为真实。这种对说服力和可信度的追求对于美术指导而言是一种限制。”这是这个角色不得不面对的困局:有时候自我隐藏得越深,反倒越成功。
张叔平和叶锦添或许是华语电影界仅有两位能够突出个人风格的美术指导。而他们的成功,除去付出努力和艺术才能,也不乏机遇助力。众所周知,张叔平近年来的声誉渐隆离不开他与王家卫、杜可风“老夫老妻”般的密切关系。而叶锦添才华的释放,多少得益于《卧虎藏龙》的奥斯卡奖为他树立了口碑。他们两位未必能彻底改变美指的行业地位,但至少带来了鼓舞:美术指导不只是为他人做嫁衣,也能有自己的主动性。
“可张叔平再厉害,王家卫的地位也无法被取代。”从美术指导转做导演时霍建起感叹,“做导演才能完全实现我的想法。”作为与第五代导演同一届的毕业生,在陈凯歌、田壮壮等人成名十年之后,霍建起才凭借导演《赢家》、《那山那人那狗》等片为公众所熟悉。而在此之前,他作为美术指导参与了《盗马贼》、《大撒把》等名作却鲜为人知。
像霍建起这样改行的美术指导为数不少,内地有冯小刚、冯小宁;香港则有《甜蜜蜜》、《倩女幽魂》的美指奚仲文。而尚未转行的张叔平曾多次被人相邀当导演。
张叔平作品年表 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