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说的线索概念
小说的线索就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也是结构全文的脉络。其目的是用来贯穿全文情节,把全文的人物、事件串联起来,使作品浑然一体,结构完整严谨。因此它与结构或层次、情节一道成为作品谋篇布局的重要环节。如小说的结构,从情节的发展来划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步骤,而线索则是流淌于这些步骤间的血液,不得中断。
有了它,作者可以厘清思绪,使自己在创作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较为规范地沿着事先设计的大纲或思路写下去。否则线索不清晰,则可能杂乱无章。而从读者角度,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可以沿着作品提供的线索较为轻松地欣赏鉴别作品。
二、几种线索的表现形式
线索可能是一条线,一个线上面有几个结,作为作品的情节与场景,其实都是由线 索串联或并联起来的一个个故事。
线索也可能是两条线,它们之间往往有各自运行的轨迹,各有自己故事,但偶又会汇合,产生交集,至最后更是来个全部集合,以顺应矛盾冲突集中爆发的要求,这在电影、电视剧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还可能是多条线,如通过一组人物的故事来归纳反映作品的主题的情况就是如此。这样多条线索交织成为网状,没有很好的结构设计,是难以完成的。
还有可能是因为作品中的大脑向外多点发散的结果,线索受意识流动的驱使,表现的较为情绪化。
三、线索在作品中的结点与分类
主要是通过情节与场景,以及所有选材或组织的材料等来反映的,在作品中它们都会受到线索的牵扯。如果不受线索的制约,势必就可能跑出主题的视野,必将受到主题思想的抛弃。
具体在作品中,它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的经历过程,某件事的发展状况;也可以是某种情感的外泄;还可以是故事中时空的变换。因而从线索运行的轨迹来看,线索通常会以人物、事情、物品、时间、地点、感情流动的状况等来分类。
另外,长篇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是交错复杂的,往往呈网状。因此作者在构思时,他可以按事先设计好的结点在图上镶嵚这些人物之间的故事,保证故事的发展。
四、几种线型结构的具体用法
1、单线型结构
也就是一条线索的作品。这类作品的情节单纯,线索明晰,自始至终都是围绕中心人物展开情节,这是最简单也最常用的一种线型结构。尤其因为篇幅的短小的原因,常用于中、短篇小说中,甚至长篇用的也相对较多。
这种结构的特点是:从人物上说,这种结构一般一两个主要人物;从情节安排上也只有一条线索。情节的发展过程是由开始——展开——结局直至尾声,链条式展开,环环相扣。
2、双线型结构
明言也就是线索有两条,一般都是以作品中的二个主要人物(事件)分别进行。长篇小说中常用,中、短篇也可适用。不过有时二条中也有主辅或明暗之分的情况,如鲁迅作品的《药》就采用了明暗二条线索。
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在长篇中,因为两条线索的同时展开,可使小说可以展示作品的内容,人物形象也会刻画得更丰满、更充分。
3、辐射型结构
这种结构方式是通过作者的视角来发射的,是以一点放射出多条束状的线索。特点是常用在某个主要人物的幻觉、追忆或意识的流动中,偏重于情绪化。
4、多线型结构
是三条以上线素互相交叉,盘根错节构成的一种结构。
特点是作品中需独自表现的相对平列的人物众多,或是各自代表着一种势力,但又不可或缺。如《水浒传》中的108将,每个都有自己的故事,只是有的人物是随故事情节的发展交织出现的,而省略了部分章节。这种结构一般比较适用于篇幅较长的小说中。
不过虽然几条线索看似无缘,但最终都会围绕主题思想的要求而走到一起,或是集中于矛盾冲突的爆发,最终的结局往往都会联系在一起。
5、板块型结构
这是一种以各自板块形式构成的结构,每个板块间看似相关。有些随意性,似东一鎯头西一棒子似的敲打,每个板块间有一定的独立性和特定的内容,显得相对稳定。尽管这些板块有时也会互相靠拢,发生碰撞与偶连,但仍不能使人了解整个情节的过程。
特点是板块间看似没有任何联系,但是读完全篇,却可以由读者自己把它们衔结起来,这其实是以思想为线索串联板块的。只是各自板块间看似省略了连接的桥梁,但思想却是其斩不断的河流。有些意识流小说也是采用此法制作的,往往因为下意识,而使得作品的活动,让人感觉到无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