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碗茶
“所谓‘盖碗茶’,包括茶盖、茶碗、茶船子三部分,故称盖碗。茶船子,又叫茶舟,即承受茶碗的茶托子。相传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间(780-783)由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在成都发明的。因为原来的茶杯没有衬底,常常烫着手指,于是崔宁之女就巧思发明了木盘子来承托茶杯。为了防止喝茶时杯易倾倒,她又设法用蜡将木盘中央环上一圈,使杯子便于固定。这便是最早的茶船。后来茶船改用漆环来代替蜡环,人人称便。到后世环底做得越来越新颖,形状百态,有如环底杯。一种独特的茶船文化,也叫盖碗茶文化,就在成都地区诞生了。”这种特有的饮茶方式逐步由巴蜀向四下浸润发展,现在已遍及于中国许多地区。茶馆是成都一大特色,在茶馆里不管喝什么茶,全都使用盖碗。
位于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受惠于李冰父子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成为水旱从人的膏腴之地,盆地四下关山阻隔,坝子里常年无灾无害。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忘凶年忧,俗不愁苦”,“溺于逸乐”。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王笛教授在研究成都的街头空间时,惊人地发现晚清成都的茶馆就有四百多家,民国时更达到六百多家。在茶馆里喝盖碗茶、听书看戏、摆龙门阵,成了众多成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的方式也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如今的成都,有三类茶馆代表了时代的印迹。
“成都顺兴老茶馆建于1997年,面积3000余平方米。在资深茶文化专家、古建筑专家、著名雕塑专家、民间艺人的精心打造下,集明清建筑、壁雕、帘饰、木刻、家具、茶具、服饰和茶艺于一体,再现了临江古镇景观、市井院落风貌、老茶馆风俗、旧时水景诸像等川西民风民俗,成为一座极具东方民族特色的高档小吃城。为游客、茶客、食客提供上百种各具风味的蜚声华夏的巴蜀民间小吃、公馆小吃精品、川菜宴席,承接独具川西特色的古朴民俗婚宴、寿宴及各种大中型活动。每天下午还特邀艺术家表演评书点说,晚上还可欣赏到变脸、吐火等川剧绝活。已成功接纳过全国糖酒会、医疗器械博览会、体育用品博览会、国际汽车博览会、四川国际电视节等许多大型展会、博览会,社会各界好评如潮。”
成都顺兴老茶馆位于成都市沙弯路成都国际会展中心Mall三楼,从它所在的地方和上面这一段摘引于四川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上对成都顺兴老茶馆的介绍中可以看出,该茶馆是少数文化精英着意打造地带有表演、展示、接待等功能的高尚场所,它已经超越了成都茶馆特有的市井文化的性质,扯开了与大众消费的距离。
悦来茶园位于成都川剧艺术中心院内,锦江剧场侧旁。旧址是戏班艺人供祀戏神的老廊庙,据传是清代光绪年间(1905年左右)名震京师的金堂籍艺人魏长生筹资所建。现在新落成的悦来茶园保持了悦来茶园原有的庭院式风格,里面建有仿古式万年舞台。在悦来茶园既可以喝茶,又可以听戏,是成都城里川剧迷扎堆的地方,被戏称为成都的“戏窝子”。每周六下午在万年舞台演出的经典川剧折子戏票价为:特等票每张三十三元(一茶一座,对号入座),甲等票每张二十三元(一茶一座,对号入座),乙等票每张十八元(一茶一座,不对号)。特、甲、乙三等座每座都包含一杯盖碗茶,悦来茶园应该属于具有特色的茶馆。
成都的戏迷真是有福气,在这样的茶园子里,仅花销这点儿“银子”就能欣赏到像川剧名家郭存筠和国家一级演员王玉梅的精彩表演,于魁智、李胜素、张火丁都是国家一级演员,在京城要想看他们的戏,得掏多少“银两”,戏迷朋友们自然是知道的。
大慈寺里的茶馆应该是保持了传统的成都茶馆的特色,藤萝下或家人、或朋友、或生意人坐在竹椅上,围在竹桌前,或打牌、或摆龙门阵、或谈买卖,有的还在那织毛活儿、有的干脆就闭目养神儿,冬日里居然暖意融融,好一幅老子“小国寡民”理想之国的众生相。
在许多大都市中的人们整日里忙忙碌碌、浑浑噩噩之时,成都人却生活的从容不迫、潇洒自适。成都人的这种淡定悠闲的特质已经浸入到了骨子里,弥漫在成都的大街小巷、茶楼酒肆的空气中。
川人使用盖碗茶喝茶,茶盖也有特殊的作用:“喝茶时,茶盖置于桌面,表示茶杯已空,茶博士即会过来将水续满;茶客临时离去,将茶盖扣置于竹椅之上,表示人未走远,少时即归,自然不会有人侵占座位,跑堂的也会将茶具、小吃代为看管。”如果把茶盖装进心里,是否杯水盈亏自相知,人去人回两茫然。
顺兴老茶馆
悦来茶园
大慈寺茶馆
---------------
甘南川北
甘南
川北
“川北”勘误
川府国里价几何
回锅肉
盖碗茶
我与相爷朝夕陪
蜀道难于棋盘关
走过映秀
今日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