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如意的《人生若只如初见 嘉善居安如意装饰

每天,总有两个小时在路上,感概着时间的浪费。最近发觉手机上网的妙处,把喜欢的书收藏在手机里,每到乘车等会陪读的时,拿出一段来细细品读,再不会没有时间读书,等待再不觉枯燥,变得有滋有味。

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就这样读完了。

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谈诗词,也谈风月,更从小细节引伸至大哲理,引领我们倾听一段段经典、震撼的往事,品读才子们的不羁性情和流传千古的浪漫往事,解读他们的旷世奇才情与至真性情。

安意如妙语:

“有些人一辈子相处也只是个温暖的陌路人,彼此点头问好,互相关照几句,此外,难有其他;有些人与人,长久以来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存在,待到遥遥一见时却已是三生石上旧相识,相悦相知,却没有清晰完整的理由。”

“邂逅一首好词,如同在春之暮野,邂逅一个人,眼波流转,微笑蔓延,黯然心动。若,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好。”

“大到时势变换,星月轮转,小到一家一人的生情死意,都要候上天的安排,承受也是一种力量。既然登天无路,不如谨守天意,人生若能一路欢歌,到底也不枉桐花万里。”

“有时候,爱是坚韧的东西。可是有时候,它只是一池碧水,一榭春花,一陌杨柳,一窗月光,天明了,就要干涸,萎谢,褪色,消失。短暂到,不能用手指写完,等——待。”

世事,有时看起来残酷,翻转过来想,也是一种慈悲。”

“有哪一个人,不会以为爱着的时候,自己手中的这点爱,是女娲补天时漏下的精华;有哪一个人,不会以为身边这个人,会伴着自己渡尽浩浩余生;相濡以沫,到底需要爱淡如水;夫妻间可以誓同生死,也可以反目成仇,不共戴天,所谓至亲至疏是夫妻。”

书摘: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相如抚琴,文君夜奔,何等佳话,过了这几百年,数到宋、元、明你再看,这样的浪漫故事再不曾有过。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有时无异于转过寻常巷陌遇见一个寻常人。她,曾经是相如眼中的唯一风光,渐渐淡成背景。他递给她家书,寥寥十三个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唯独无“亿”,君心淡漠,已没有忆了。“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她书道:“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她气犹未平,随后再补写两行:“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用四个排比来追拟彼此之间行将断绝的恩情。不悲啼,心思清明,表明态度,又留有余地,果真是聪明的女子。


红豆词:“宫门一如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怀着寒微无路扣金门的凄伤,慧娘相思成疾,红颜零落,萧统并无哀哭嚎叫,只亲手栽下两颗红豆,黯然回京。回京后一病不起,数月之后,薨逝。精诚所至,天地精气亦有感知,萧统手植的两株红豆树,数百年后倏然合抱,树干并为一体,上枝仍分为二。唐人王维从江阴过,见此树心有所感,作著名的《红豆》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长相思,在长安。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将相思之意写得痴绝,细致却不伤于纤巧,青菜豆腐的普通材料,也能做出让人惊艳的佳肴,李白这首《长相思》,如果仅仅以男女相思之情来看它,实在是可惜了。

写曹操:“青青子衿”二句直用《子衿》的原句,一字不变,意喻却变得深远。连境界也由最初的男女之爱变得广袤高远。他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更值得注意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他用一种委婉含蓄的方法来提醒那些“贤才”:“我纵然求才若渴,然而事实上天下之大,我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你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

解柳永:晚宋仁宗一句“汝自去浅斟低唱,要功名何用”,御笔四字“且去填词”,断送了他的三十功名。从此后他八千里路云和月,不是天涯羁旅,就是勾栏瓦肆,年的柳永落魄潦倒,身无分文,死时“葬资竟无所出”,妓女们集资安葬了他。此后,每逢清明,都有歌妓舞妓载酒于柳永墓前,祭奠他,时人谓之“吊柳会”,。

解“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个是庶民的誓言,一个是庶民在对心仪的女子求爱,一个忧伤,一个愉悦,却都是非常朴直的表达。先秦的 人活得更接近大自然天性,高兴了就唱,不高兴也唱。中国最早的诗歌不是四平八稳写在纸上的,而是唱出来的,飞流直下三千尺般的跌宕起伏,珠玉落银盘似的清脆响亮。

解秦观:少游这个人真的是天生的才子,少年时就文才华瞻,名盛一时,苏轼称赞他“有屈、宋之才”,王安石也说:“其诗清新妩媚,鲍、谢似之。”可叹少游有丰盛如筵的才华,他一生仕途坎坷,总不得意,二十九岁、三十三岁时两次参加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他的恩师苏东坡爱极少游所作《满庭芳》“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疏淡高古的意境,戏称少游为“山抹微云君”。

解孟浩然:孟浩然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他的诗好,好在“语淡而味终不薄”,连李白也为之倾倒沉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几个平淡无奇的句子,描摹细致,意境深远。字字惊心动魄,又是那样的直白轻率。一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李隆基听了大为不悦,断送了仕途。孟浩然的死亦洒脱任性,传他当时患有痈疽要忌口,与王昌龄、王维、李白老友相聚时,见到鲜鱼,食指大动,举箸就尝,结果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让后人心添几分悠然向往之意,狂士李白赞他:“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为他写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冶的诗《八至》曰:“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至亲至疏夫妻。”这话满是饱经人事的感觉,我觉得比一般的情词情诗要深刻太多,可算是情爱中的至理名言。夫妻间可以誓同生死,也可以反目成仇,不共戴天。

解梅花:北宋的林君复为梅所动,一生未娶,以“梅妻鹤子”自诩,“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十四个字清绝出世。陆游慨叹:“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以梅花的劲节自比;陈亮写“墙外红尘飞不到,彻骨清寒”,则以梅花的清高自比;辛弃疾喟叹“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更以梅花冰肌玉骨的仪态自诩。

《子夜歌》和《子夜四时歌》是南朝民歌的集大成者,也是古代民歌里情诗一类的翘楚。两者均有南朝辞采艳丽的特点。相比之下《子夜四时歌》更为精致,当中有几篇并有引用典故和前人诗句之处,托名为民歌,实际上出于文士之手或经他们修饰的成分当更多。不过这种精致不妨碍南朝民歌出语天然、明朗而又巧妙的特点。吴歌中的《大子夜歌》(“大”是赞美之意)说:“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可怜。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再怎样浓烈,它们仍是民歌的底蕴。栀子花一样的清淡洁白。

一年秋天,落木萧萧,赵明诚要携友外出,李清照在一方锦帕上写下一阕《一剪梅》词,为丈夫送别——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赵明诚读了,心中亦起眷眷之意,把那登山访古的心思,减去一大半;人还未走,心已归家。

又一年重九,赵明诚在外。李清照填了一阕词,寄给赵明诚。赵明诚接到这阕词后,闭门数日,穷三天三夜之力,填了五十阕,把妻子的那一阕也抄杂在里面,也不写清作者,拿去给好友陆德夫品评。陆德夫玩诵再三,以为有三句最佳:“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明诚大乐,言道:“我夫人才学果然胜我百倍。自此后,我是服了。”这便是那有名的“东篱把酒黄昏后”的《醉花阴》的来历了。她的前半生,是大喜了。如果能这样一生平顺,不经忧患,真是好啊!不是每个人都要去经历忧患,人世苦,其实是越少人经历越好。她的后半生,流离颠沛,孤单半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

读书和修炼

观影篇--《好雨知时节》《史密斯行动…

读书篇--名人与美食的前世今生

快乐人生---生如夏花,死如慧星

读袁枚---《随园食单》之茶酒单

读袁枚--《随园食单》

读袁枚--真性情的文学美食家(转摘)读书篇---和女儿一起读冰心生活篇---博客伴孩子成长读书篇--再读《妞妞》,充实的生命读袁枚--《随园食单》说起读书篇--罗马皇帝的《沉思录》读书篇---杨降的<我们仨)读书篇--<论语>心得感悟篇--以禅的名义生活读书篇--胡兰成与张爱玲
读书篇--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篇--坚守,小资,微笑读书篇---影响成长的女性角色品味生活--植物精油解烦忧世事尘缘--假如,有一双抚慰心灵的手精彩人生--重拾曾经的美好修行篇---一颗柔软心修行篇---考验,承担,坚持看世界---经济危机中独善其身?感悟篇--伤逝感悟篇--出世与入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52034.html

更多阅读

如果这都不算爱:人生若只如初见,等闲变却故人心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火影自从620话回忆杀开始,剧情是一波三折,XQ几乎一话一个讨论楼,楼名也从“死神也能剖腹产,四位火影排排站”这种尚算客观的吐槽楼一路飙升——噢罗密欧为什么你是罗密欧

小说《人生若只如初见》经典句子 言情小说经典句子

1、原来,需等到风住尘香花已尽, 才可以看到最后的风清月朗,花好月圆。无论你在哪里,待走完沧桑人世,我们终会相聚。浮花浪蕊的人生,哪那么容易就断了呢?2、不是无情,亦非薄幸,只是我们一生中会遇上很多人,真正能停留驻足的又有几个?生命是终将

声明:《安如意的《人生若只如初见 嘉善居安如意装饰》为网友岁月审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