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笔记》之八百四十二
风之子原创
说到《红楼梦》里的陪房,最厉害的应该是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了,其次,是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还有王熙凤的陪房来旺儿媳妇。这都是了不得的陪房。贾母的陪房来自史家,也是厉害的。大约是熬不过贾母,已经死了,所以不曾提及。
从这三个陪房来看,行为举止最得体,为人比较好的,是周瑞家的。其他的比如王善保家的,那简直就是个势利小人,陷害晴雯她功不可没。而来旺媳妇,也是最会仗势欺人的,比如帮助主子王熙凤放印子钱,揣掇王熙凤做主为儿子强娶彩云等等等,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那么,这三个陪房里面,我为什么单单对周瑞家的评价较高呢?
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在查抄大观园里,周瑞家的也很低调,并不作恶。当然,仅此一点是不够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周瑞家的做人还不错,不忘本,有恩必报,肯帮人,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找的就是周瑞家的。请看原文:
第一处,帮助刘姥姥投石问路。
周瑞家的听了,便已猜着几分来意.只因昔年他丈夫周瑞争买田地一事,其中多得狗儿之力,今见刘姥姥如此而来,心中难却其意,二则也要显弄自己的体面.听如此说,便笑说道:"姥姥你放心.大远的诚心诚意来了,岂有个不教你见个真佛去的呢.论理,人来客至回话,却不与我相干.我们这里都是各占一样儿:我们男的只管春秋两季地租子,闲时只带着小爷们出门子就完了,我只管跟太太奶奶们出门的事.皆因你原是太太的亲戚,又拿我当个人,投奔了我来,我就破个例,给你通个信去.
这里有一条批语,一语中的,说的是“在今世,周瑞妇算是个怀情不忘的正人。”是呀,古往今来,我可负人人,人人不可负我的,还少吗?现成的那位贾雨村,甄士隐给他的恩泽,强过狗儿之于周瑞,可是,贾雨村做了什么?周瑞家的和贾雨村比起来,还真的很有人情味呢。
第二处,帮助刘姥姥牵线搭桥。
周瑞家的不仅仅帮助刘姥姥见到了王熙凤,更主动去请示王夫人,暗中襄助刘姥姥。当刘姥姥不好意思提出要求的时候,又是周瑞家的鼓励刘姥姥:
刘姥姥道:"也没甚说的, 不过是来瞧瞧姑太太,姑奶奶,也是亲戚们的情分."周瑞家的道:"没甚说的便罢,若有话,只管回二奶奶,是和太太一样的."一面说,一面递眼色与刘姥姥.
这里依然有一条批语,是这样说的:“周妇系真心为老嬷也。可谓得方便。”
第三处,最难得的是,在周瑞家的帮助下,刘姥姥得了二十两银子的馈赠,想感谢一下周瑞家的:
二人说着,又到周瑞家坐了片时.刘姥姥便要留下一块银子与周瑞家孩子们买果子吃,周瑞家的如何放在眼里,执意不肯.刘姥姥感谢不尽,仍从后门去了.
这里说周瑞家的看不上那银子,一方面是说王夫人的陪房在贾府也是有钱有势的人呐,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周瑞家的并不是一味贪财,还有有些人情义气在里面的。
这样一个陪房,下人中居高位者,特别是荣国府大当家的王夫人的陪房,人品能够如此,也算是造化了。而也正是王家人(周瑞家的原也是王家人)在此结下的善缘,才引出了巧姐不幸之中大幸的善果来呀。所以呀,巧姐的善果,不仅仅是王熙凤一人所为,还有周瑞家的,有王夫人,有贾母,有平儿,有袭人呢。善哉善哉,善莫大焉,这正好应了那一句话,莫因善小而不为,莫因恶小而为之呀。
第四处,其实 ,能表现周瑞家的人性未泯的还有一处。第七回,金钏和周瑞家的对于香菱身世倾注的极大同情:
周瑞家的拿了匣子,走出房门,见金钏仍在那里晒日阳儿.周瑞家的因问他道:"那香菱小丫头子,可就是常说临上京时买的,为他打人命官司的那个小丫头子么? "金钏道:"可不就是他."正说着,只见香菱笑嘻嘻的走来.周瑞家的便拉了他的手,细细的看了一会,因向金钏儿笑道:"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象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金钏儿笑道:"我也是这们说呢."周瑞家的又问香菱:"你几岁投身到这里?"又问:"你父母今在何处?今年十几岁了?本处是那里人?"香菱听问,都摇头说:"不记得了."周瑞家的和金钏儿听了,倒反为叹息伤感一回.
这充分的说明了周瑞家的还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女人的,这样的人,还算是个好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