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别枝惊鹊”中,“别”字的解释
——对《人民教育出版社》“一词双解”的质疑
===========================================================================
这几天,在备语文课读语文教材的时候,居然意外地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人民教育出版社》对同一个辛弃疾的同一首词中的同一个词(字)的解释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版本!
真的,我不明白,在13忆多人口的大国的统一教材里,居然还能出现如此小儿科的纰漏,那些拿着高薪的大老爷小老爷级专家都做什么去了?不知你们欠缺的是学术水平?还是欠缺最起码的做人的素质?
探讨的 问题: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有“明月别枝惊鹊”一句。这个“别”字,出人意料,还真的是有“别解”啊!
全词如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小学,五年级下册,有这首词。
这里的注解写着: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这个“别”,代表的是“飞离”,意思是“告别”的“别”。
初中一年,上册,也有这首词。
这里的注解却是写着:别枝:另一个树枝。
这里的这个“别”,代表的是“其他”,意思是“另(外)”。
如果孤立地看,这两个解释都合理,也基本都可以让人读懂。 但是,如果把这两个解释放在一块儿,就让你费解费解再费解了。无论是横看,竖看,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就是看不到这两个解释能“通俗”地“表达清楚”这个“别”字在词中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简单说罢,“告别”,怎么能等于“另(外)”呢?
当然了,也许是我这个低级别的无名鼠辈,与那些专家老爷的水平相去甚远罢?
在这之前,在我读到过的各个不同版本中,对“别枝”的解释也不尽相同。有的说是“斜枝”,有的说是“旁枝”,有的说“飞离原来栖息的枝”。 至于还有没有别的解释,孤陋寡闻的我到目前为止没有见到过。这几个解释,其实也就是两种解释。也就是我们的小学与中学教科书里的两种解释。
从词的意境与构成,我觉得,这里的这个“别”,似乎还是应该解释为“另”,算是比较妥帖的。
理由:“明月别枝惊鹊”与下句“清风半夜鸣蝉”正好是对仗的。
在词性上,“半夜”是名词,“别枝”也是名词。“半”是修饰“夜”的,“半”在此代表的是“时间”;“别”起的作用也是修饰“枝”的,“别”在此代表的是“地点(也可以说成是‘方位’)”。“半夜”与“别枝”在这里都是“偏正式”合成词。
在平仄上,上句:仄仄平平仄仄;下句:平平仄仄平平。
那么,这句词的解释就应该是:(雪地一家之见)明月,从旁边(另外)的枝头探出头来,惊醒了睡梦中的鹊儿。
无独有偶,还是本词的最末一句,小学的,写着“路转溪桥忽见”。中学的,写着“路转溪头忽见”。
这里,“桥”又等于“头”了啊,真神,哈哈。
既然统一不起来,辛弃疾也早已离我们而去了,是不是就应该研究一下,给一个合理的定论,也好使我们现代人与后来人再无所适从。 也许,不仅是雪地自己有如下的希望:该做份内事的人,在适合的时候,做一点儿实际事。这样的话,余今天提的小问题,就会越来越少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51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