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想拉拉她的手》自序
这是我的又一本集子。不同以往的是,将作为《〈儿童文学〉金作家丛书》,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我的不少朋友这些年都在中少出书,成系列成规模,我羡慕他们。我只出过一本,还是多年前和张之路老师合写的,所以,我看重这一次的出版。
印象中,我读中少的第一本书,是《算得快》,一本讲授数学速算的书,大约是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家里给买的。后来读《儿童文学》杂志多一些。我看过的最早的《儿童文学》,是1985年第4期,这期杂志我不久前在旧书网上淘到。封面的儿童画又把我拉回到了当年,可以确定我当时看的就是这一本。那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们几个去西安,杂志是我在东郊纺织城国棉四厂附近的报刊门市部买的,虽已过期,但我没读过,依然如新。在纺织城公园,妹妹和弟弟玩跷跷板,我坐在他们旁边翻看杂志。记忆中杂志里有一首诗是田晓菲写的,今天翻看,才知道,就是后来被收入高中语文课本的《露》,同一期的少年诗人梁芒的《看海的日子》也收入了语文课本。
中学和大学,我经常去书店和报刊门市部买《儿童文学》,我是它的忠实读者,《儿童文学》让我走上了儿童文学之路。当年买杂志的情景仍历历在目,记得1992年,我在老家陕西读高中,一天中午利用休息时间到县城的小书店买书买杂志。我骑的是自行车,回来路上,一只手握车把,一只手拿书,秋雨连绵,路面湿滑,看到有坑洼处,我想绕开,还是没能绕开,一下子人仰马翻,书和杂志被摔出去老远,泥水弄脏了封面和书脊,这里面就有新买的《儿童文学》。
大学三年级开始给《儿童文学》投稿,第一篇稿子寄给的是王桂馨老师,当时并不知道她姓王,看到很多文章后面写的是“责编:桂馨”,我写信称呼她为桂老师。王老师把稿子退给了我,不久后,给我寄来一张新年贺卡,鼓励我好好写,这张贺卡到现在我还保存着。工作后,我又认识了徐德霞老师,认识了很多编辑,包括这本书的责任编辑孙彦女士,他们都像王老师一样,既热情,又严格。我已经和他们很熟,可以说是好朋友了,但是,稿子该退还是退,根本没有商量的可能。每接到退稿,我虽然心里不痛快,但我是仰视他们的,我钦佩这种 认真负责的精神。他们的认可,就是读者的认可,没能在他们那里通过,读者那里也不好通过吧。勉强发出来,既是对读者不负责,也是对作者自己不负责,写作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感谢他们对我习作的多次把关,虽然因为这些把关,我经常被挡在《儿童文学》的门外,但我心平气和理解。
编选这本书,我是用心的,因为《儿童文学》和中少在我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我也看重《儿童文学》和中少的读者。我把近年来自认为还可以拿得出手的习作都囊括在这本书里了。无奈我写得少,写得不好,尽管用力收拢,也是这样一个不太丰收的景象,可谓惨淡经营。我深感内疚的同时,也请读者谅解。我既然有勇气展示,也就有信心迎头赶上,我会写得越来越好,我给自己鼓劲。
我笔下的少年,都是纯真的,都是向上的,也是乐观的,富有梦想,虽然有时候淘气一点,有这样哪样的不足,但是,一直在进步,每天都在进步,我希望现实世界里的读者小朋友也这样。书里也收录了我少年时候的一些故事,这些都是真实发生过的。我看自己写得这些文字,也常常被感动。我的少年时代物质匮乏,拥有一本书买一个本子都不容易,但是,精神生活富有。因为有梦想,有坚持,我才一步步走到了现在。今天的小朋友,各方面条件都在当年的我们之上,努力、专心、坚持,就一定会取得比我们当年多得多的成绩。
衷心感谢中少总社李学谦社长,感谢《儿童文学》杂志徐德霞主编以及其他评委授予我青年金作家的称号,我知道我离这个荣誉还很远,但是,因为这个荣誉,才使我有机会出这本书。我珍惜这个荣誉,并把它作为新的起点。我现在还不知道更多的评委的名字,但我感激、感恩在心。我想,只有认真去写,只有写出更好更多作品,才不会辜负他们投票给我,不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
孙卫卫
2015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