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提过一个论点,到现在也没有变化:忠实长期的音响发烧友,来源主要是两个,一、无线电爱好者。二、对音质有要求的音乐爱好者。如果不是属于这两类人,也可能在一个时期对音响入迷甚至花很多钱去购置器材。动机可能是跟风、随大流、炫耀、打发无聊、一时兴起,等等。但这些发烧友往往发烧很快、退烧也很快很坚决。一旦退烧,这些人一般就再不回来了,永远拜拜了。我的一贯看法是,只要不是属于前面一、二两种人,那么都可能不是坚定的发烧友,都可能退烧。只有那两类来源的发烧友,是长期的、稳定的、忠实的发烧友。
那么这两类人会减少吗?我认为不会。总有喜爱无线电电子、喜欢焊机的人,总有对音质有较高要求的音乐爱好者。这两类“发烧友的稳定来源”不会随着社会背景的变化而显著变少。
然而时代的变化,给音响发烧的“形式”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国内刚刚开始兴盛音响发烧,是八十年代后期,当时我在高中、大学。当时国内的情况是,玩黑胶的很少,很多爱好者听磁带,并且逐渐开始接触CD。当时CD机还是很高大上的东西,谁要买了个CD机,买几张CD碟,是很令人羡慕的事情,立刻被周围人士目为“土豪”。当时的“玩音响”,基本上就是买一套日本进口的组合音响(带磁带、黑胶、CD的)。有玩随身听的,比如我自己在大学里也用AIWA的随身听,家里还有松下的双卡磁带机,后来还购置了Discman作为音源,但如果说某人是“发烧友”,那基本就是必须有一套比较好的、日本进口的组合音响。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期还真是音源多样化的时期,磁带、黑胶、CD是共存的,在中 图营业部、音乐书店里,三者同时有售,各有各的拥趸。
稍晚几年后,组合音响开始走下坡路了。很多发烧友认识到日本品牌的组合音响看上去蛮豪华的,但实际声音表现平平。随着港台音响杂志的流入和影响,欧美牌子开始进入人们视野,单件器材组合搭配(音源+功放+喇叭)开始逐渐成为主流。这个时期,CD机是发烧友所用的音源中绝对的霸主。磁带和黑胶被逐渐淘汰,玩卡座的越来越少,凡是算个发烧友的,都买了CD机,并开始买大堆的CD碟。所以国内的老发烧,对CD碟,都是有感情的。这种感情,就类似于西方欧美国家六七十年代过来的发烧友,对黑胶唱片的那种感情。
传统意义上的老派发烧玩法,其实是很高大上的,基本是客厅里一套大东西,一堆,然后面对一个皇帝位或者一排沙发。基本说是个发烧友,家里就必须有这么一套东西——一堆器材+皇帝位。以这个玩法为标准,或者说以必须有这么一堆东西为衡量标准,那么现在音响发烧友的数量确实可能在减少。
但音响必须这么玩吗?必须坐在皇帝位上听那一堆东西,才算发烧友吗?我认为不是。关键在于,随着时代的变化,现在音响发烧的玩法、装备已经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不再必须是传统的一堆器材+皇帝位。
现在多了哪些玩法?一种是随身发烧族。随身听播放器+耳塞,或者随身听+随身耳放+耳塞(或头戴耳机)。这种玩法也可以搞到很贵,随便一对定制耳塞就可以几千甚至上万。随身播放器现在也越来越追求高音质,价格也不断向上突破。另一种是桌面发烧族,特点是器材都放在一张工作台上,常见的习惯是边玩电脑、边上网、边听音乐。桌上的东西可以是耳机系统,可以是小型放大器+书架喇叭,可以是有源喇叭。此外还有专门玩耳机的“耳烧族”,器材可以放在架子上,架子旁搞一张很舒服的IKEA躺椅,然后喜欢象大奥广告中的那位男士一样,舒舒服服地躺倒听耳机。
这些人,都可以是发烧友。他们可能没有“皇帝位”,不算传统意义上的发烧友,但依然是音响发烧友。
前面有人提到音乐手机,那么,那些用音乐手机听音的人、用电脑多媒体喇叭听音乐的人、电脑声卡上直推耳机的人,算不算“音响发烧友”?我个人觉得,至少这些人不是典型的发烧友。“音响发烧友”必须是对声音比较挑剔、有要求的人,是追求声音品质、声音风格的人。并不是每一个喜欢听音乐的人,都可以称为“音响发烧友”。不是说音响发烧友必须购置高大上的重放器材,但是主人对声音必须有一定的要求、有一定的挑剔、有提高声音品质的想法和行动。
简单说,会主动地去对比和鉴别不同回放设备的人,对声音回放的“音质”在意的人,肯定算是发烧友,即使他在用很平价的器材,甚至还没有买自己的器材。只有发烧友会去对比CD和电脑回放的声音差别、会去对比不同声卡的声音差别、会去对比不同耳机、不同喇叭、不同功放、不同线材的声音差别。这些折腾都是典型的发烧行为。
所以总的来说,音响发烧友以前是小众,现在仍是小众,但是人数没有减少,要我估计的话,我觉得反而是在增加的——因为现在玩音响发烧的门槛降低了,不再是必须有皇帝位,而且音响器材的总体价位门槛也比以前下降了很多。玩法多样化了,但总人数不会减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人数也不会减少。要我预言的话,我会说,未来发烧友的玩法可能进一步多样化,但总人数不会减少,没有减少的理由。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