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日本:日本泡沫经济大崩溃

1989年日本:日本泡沫经济大崩溃

时间:2013-10-0822:13位置:财经资讯

1989年三菱地所花2000亿日圆(当年币值)购入纽约洛克菲勒中心14栋摩天楼,成为泡沫经济时代日本进军海外地产的经典之作,可惜用的是泡沫经济中的虚假资金。三菱地所破产后,14栋中12栋被拍卖。

日本泡沫经济是日本在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种日本经济现象。根据不同的经济指标,这段时期的长度有所不同,但一般是指1986年12月到1991年2月之间的4年零3个月的时期。这是日本战后仅次于1960年代后期的经济高速发展的第二次大发展时期。这次经济浪潮受到了大量投机活动的支撑,因此随着1990年代初泡沫破裂,日本经济出现大倒退,此后进入了平成大萧条时期。日语中“平成景气”基本与此同义,但有时也包括此后的经济萧条阶段。

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时代背景

1985年9月22日,资本主义世界五大经济强国(美国、日本、西德、英国和法国)在纽约广场饭店达成“广场协议”。当时美元汇率过高而造成大量贸易赤字,为此陷入困境的美国与其他四国发表共同声明,宣布介入汇率市场。此后,日元迅速升值。当时的汇率从1美元兑220日元左右上升到一年后的1美元兑150日元。由于汇率的剧烈变动,由美国国债组成的资产发生账面亏损,因此大量资金为了躲避汇率风险而进入日本国内市场。当时日本政府为了补贴因为日元升值而受到打击的出口产业,开始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市场上利率下降,于是产生了过剩的流通资金。另外,当时还有下列背景:从197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的银行烦恼于向优良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案件,于是开始倾向于向不动产、零售业、个人住宅等融资。198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通货紧缩形成了股票市场的上升通道。

日本经济形成泡沫的原因

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中,国内有2种针锋相对的观点:日元升值是经济泡沫形成的主要原因:日元升值后出口下降,导致日本被迫采取低利率政策,引起货币宽松,因而导致经济泡沫。日元升值本身不是经济泡沫的原因,而是低利率政策:降低利率对国内基本消费需求没有刺激作用,但对投资行为却能起很大的促进的作用,当时采取这样的政策,本身就是以虚假的经济泡沫去粉饰经济增长的数据。

泡沫经济加速上扬

由于上述因素叠加在一起,日本国内兴起了投机热潮,尤其在股票交易市场和土地交易市场更为明显。其中,受到所谓“土地不会贬值”的土地神话的影响,以转卖为目的的土地交易量增加,地价开始上升。当时东京23个区的地价总和甚至达到了可以购买美国全部国土的水平,而银行则以不断升值的土地作为担保,向债务人大量放款。此外,地价上升也使得土地所有者的账面财产增加,刺激了消费欲望,从而导致了国内消费需求增长,进一步刺激了经济发展。1985年到1988年期间,随着日元急速升值,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虽有所下降,但是国内的投机气氛依然热烈。1987年,投机活动波及所有产业,当时乐观的观点认为只要对土地的需求高涨,那么经济就不会衰退,而且市场也鼓励人们不断购买股票,声称股票从此不会贬值。当时日本媒体为了给这种经济繁荣状况命名,还希望募集像岩户景气、神武景气类似的名称。当时也出现了少数反对论点,认为土地价格已经远远超过其实际需求,日本经济将在不久的将来陷入衰退。从经济学原理来说,土地价格上升,导致租用土地的工厂或写字楼(办公楼、办公室)的企业盈利率下降,因此合理的做法是出售土地购入债券,因此会带来土地需求下降。根据供求理论,价格终将趋于均衡。但是日本企业普遍实行以账面价值计算土地资产的做法,因此从表面上看企业的收益率也并无变化,而账面价值与现实价值的差额就导致了账面财产增加,从而刺激日本企业追求总资产规模而非收益率。当时为了取得大都市周边的土地,许多大不动产公司会利用黑社会力量用不正当手段夺取土地,从而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而毫无收益可能的偏远乡村土地也作为休闲旅游资源被炒作到高价。从土地交易中获得的利润被用来购买股票、债券、高尔夫球场会员权,另外也包括海外的不动产(如美国洛克菲勒中心)、名贵的艺术品和古董、豪华跑车、海外旅游景点等等。当时这种资金被称为“日本钱”(JapanMoney)而受到世界经济的关注和商家的追捧。当时随着股票价格上升,日本国内购买法拉利、劳斯莱斯、日产CIMA等高档轿车的消费热潮也不断高涨。

当时的周边各国

苏联:由于阿富汗战争以及美苏军备竞赛,加之东欧诸国剧变,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欧洲:由于严重的高失业率和东欧民主化,国际和社会秩序也非常混乱。美国:经过1980年代中期的经济周期,逐渐走入低谷。住房金融产业出现危机,社会信用危机日益严重。此外,经常性支出趋向平衡,但国内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也不断上升,财政赤字创下历史纪录。中国大陆:当时随着民主化运动的发展,改革开放热潮结束。1989年六四事件爆发,中国大陆面对严重的政治及社会危机。在这样的世界形势中,政治经济都比较安定的日本出现了“日本是世界第一”的口号,全体国民预感到“日本的时代”即将到来。当时在世界各国的印象中,三十年前仍然是一个普通发展中国家的日本,已经迅速成为了遍地黄金的富裕国家。潜在问题期待通过资产价值上升而获得利润的手法,随着资产价格的上升会越来越难以奏效。当资产价格最终停留在高水平时,最终的资产持有者将无法获得收益。但可怕的不仅如此,一旦资产价格回落到之前的水平,那么资产持有者将承受与其所有前手所获得的利润相当亏损。因此,缺乏持续性的资产价格逐渐进入平稳状态。另一方面,对推崇一户一屋的日本都市来说,地价上升带来了严重的住宅不足问题。居住在大城市的普通劳动者,根本无法承担高额的地租和房租,只能被迫迁往郊区。当时这种状况导致了人们早买早赚的心理,进一步刺激了地价上升。当时地价带来的住宅问题,也引起了日本政府的关注。之后政府采取平抑地价的政策,对金融机构也施加了压力。

日本经济泡沫破裂

1989年,日本泡沫经济迎来了最高峰。当时日本各项经济指标达到了空前的高水平,但是由于资产价格上升无法得到实业的支撑,所谓泡沫经济开始走下坡路。一旦投机者丧失了投机欲望,土地和股票价格将下降,因此反而导致账面资本亏损,由于许多企业和投机者之前将上升的账面资本考虑在内而进行了过大的投资,从而带来大量负债。随着中央政府金融缓和政策的结束,日本国内资产价格的维持可能性便不再存在。1989年12月29日,日经平均股价达到最高38957.44点,此后开始下跌,土地价格也在1991年左右开始下跌,泡沫经济开始正式破裂。到了1992年3月,日经平均股价跌破2万点,仅达到1989年最高点的一半,8月,进一步下跌到14000点左右。大量账面资产在短短的一两年间化为乌有。1990年3月,日本大藏省发布《关于控制土地相关融资的规定》,对土地金融进行总量控制,这一人为的急刹车导致了本已走向自然衰退的泡沫经济加速下落,并导致支撑日本经济核心的长期信用体系陷入崩溃。此后,日本银行也采取金融紧缩的政策,进一步导致了泡沫的破裂。由于土地价格也急速下跌,由土地作担保的贷款也出现了极大风险。当时日本各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纷纷暴露,对日本金融造成了严重打击。总而言之大幅短期衰退的可怕在于各项资本投资标的物都出现了来不及脱身大量“套牢族”,从房屋、土地到股市、融资都有人或公司大量破产,之后产生的恐慌心理使得消费和投资紧缩的加乘效应,不只毁掉泡沫成分也砍伤了实体经济,且由于土地与股市的套牢金额通常极大;动辄超过一个人一生所能赚取的金额,导致许多家庭悲剧,所以这四年爆起爆落的经济大洗牌等于转移了全社会的财富在少数赢家手中,而多数的输家和高点买屋的一般家庭则成为背债者,对日后长达一代人的日本社会消费萎缩经济不振种下了因子。

1990—2003年的日本金融危机

(2009-11-07 17:10:12)转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赶超经济时期经历了如下阶段:一、国内经济恢复阶段(1945—1955年);二、进口替代阶段(1956年--20世纪60年代中期);三、以重化工业为支柱产业的出口导向第一阶段(60年代中期一70年代中期);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产业的出口导向第二阶段(70年代中期一80年代中期)。8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实力达到了顶峰,赶超时期基本结束,日本面临着由“赶超型”经济向与欧美国家处于同一水平线的“竞争型”经济转轨的严峻课题。实际上,日本的这一转轨时期是从90年代正式开始的,这是因为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出现了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崩溃造成的大萧条使日本的经济转轨更具复杂性和艰巨性。
一、日本20世纪90年代反危机政策和体制改革实施的背景
日本90年代反危机政策和体制改革实施的背景用一句话概括即为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泡沫经济,包括其繁荣、崩溃及崩溃后的大萧条。“泡沫经济”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日本政府金融政策的失败,包括1987年过急的金融缓和政策导致泡沫膨胀,1990年过急的金融紧缩政策又导致泡沫破灭。赶超时期日本实行的“贸易立国”战略使该国获取了巨额贸易顺差,其直接后果是日元急剧升值。1985年9月22日,5个主要工业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总裁聚会协商,达成通过出售美元降低美元汇价的“广场协议”。美元同日元的汇价急剧变动,1985年从1美元兑换263日元的高价,降到突破200日元以下;1986年又降到152日元;1987年更降到121日元。可以说,美元同日元的关系是,美元价格降低一半,日元的价格则提高一倍。日元升值,导致日本产品出口条件恶化,一向以海外市场为“生命线”的日本经济遭受重创,国内出现“日元升值萧条”。为了刺激经济回升,日本政府从1985年开始迅速而不断地实行了放宽的金融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措施。自此,泡沫经济拉开序幕。泡沫经济可分为三个阶段:形成阶段、膨胀阶段和崩溃阶段。

第一阶段从1985年(《广场协议》达成)到1987年(美国股票市场的“黑色星期一”)。1986年,日本政府开始实施以金融政策为主、以财政政策为辅的刺激景气措施,中央银行贴现率从1986年1月起连续降低5次,由5%降低到1987年的2.5%,这是战后最低水平。同时,为了抑制日元升值,美元贬值趋势,日本银行持续买进美元卖出日元,造成货币供应膨胀。1987年,货币供应量增加率达到10%以上,通货膨胀压力进一步增强。1986年9月,政府采取了综合经济对策,1987年5月又根据紧急经济对策,实行萧条对策和扩大内需的政策。在以上条件下,日本国内消费和投资,尤其是住宅投资增长,带动经济于1986年底进入了景气恢复过程。在景气上升时,如果继续采取金融大缓和政策,而且其速度比设备投资引进的资金需求增长速度快,就会出现景气过热状态,其表现为流动资金过多。日本经济于1987年年中急速恢复,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力从住宅投资的扩大转向设备投资的扩大,出现景气过热迹象。日本政府本应提高利率加以控制,但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美国股价创下历史最大暴跌纪录。如果日本提高利率,日本金融机构认购美国国债、公司债券和股票的金额必然急剧减少,美国股票危机必将进一步加深。日本大藏大臣宫泽喜一答应了美国的要求,继续缓和金融,历史上利率最低的低息政策在继续实行,以扩大国内需求为目的综合政策也在继续实行,这样,出现流动资金过多现象,而过剩资金被投入涨价预期高的股票和土地,这些虚拟资产价格迅速提高使经济中产生“泡沫”。
第二阶段从1988年初(日本面临双重困难)到1989年底(股价创下历史新高)。1988年初,日本面临双重困难:一是因“黑色星期一”股价暴跌而遭受巨额的股票估价损失;二是因《广场协议》达成日元升值、美元贬值目标而遭受的巨额外汇损失。二者均形成恶性循环,因为美元贬值带来外汇损失,使人们大量抛售美元,导致美元进一步贬值,同时人们大量抛售美国股票以弥补外汇损失,又导致股价进一步下跌。为防止事态进一步发展,大藏省于1988年1月5日(美元日元互换汇率创下1:121.65新高的第二天)就3月底的结算处理标准确定了灵活运用的方针,使人寿保险公司不必为应付结算而抛售以获取资本收益为目的的股票,实业公司也准许采用选择制,这项缓和措施为以后的泡沫经济膨胀打下基础。对泡沫经济膨胀期起主要推动作用的因素是日本金融自由化导致的两种后果:一是企业资金过剩,二是银行资金过剩。1984年日本采取了一系列金融自由化措施,导致资本市场开放程度加大,企业融资方式由以间接融资方式向直接融资方式过渡,这样,企业除在政府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作用下获取资金外,还在资本市场筹得大量资金,这些资金一部分被用来设备投资,一部分被用来偿还银行借款,此外还有剩余,于是过剩资金被用来购买股票和房地产。银行借款被大量偿还,大银行的生存基础发生动摇,致使其融资方向转向房地产。银行本应该向发展潜力大,对国民经济有贡献的企业融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经济发展,但在这一时期,银行为了维持生存,不审查企业的发展潜力,而是首先审查
土地担保能力,只要有土地,就根据土地价格上涨进行预测,建议在土地上建设房产,积极开拓融资。同时,同大企业脱离了关系的银行把融资对象转向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获得过剩资金后也投机性地购买房地产和股票。银行的行为对泡沫经济的膨胀,起了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1989年12月29日,东京证券交易所收盘价创下历史最高纪录38915.87日元。日本的股票和土地等虚拟资产价格上升,其速度远远超过实质经济增长率。1985年一1990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长率(以日元计算)每年只有5.7%,而股票(1986--1989年)、住宅用地(1987--1990年)、商业用地(1987—1990年)的价格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31.3%、14.4%和15.6%,这种状态严重影响了实质经济的正常循环。
第三阶段从1990年到1991年。1990年是泡沫经济从景气走向崩溃的转折
点,在这一年,日本股票市场两次跌入谷底。第一次谷底是1990年4月2日的28002.07日元,从1989年的峰值跌落28.05%。第二次谷底是1990年10月1日的20201.86日元,从7月17日的峰值(33172.28日元)跌落39.1%,这次谷底又被称为日本的“黑色星期一”。两次谷底之间,政府为了抑制泡沫膨胀,制定了一系列政策:4月,实施了限制银行对房地产业融资总量的措施,银行必须把对非银行金融公司,包括建筑业在内的房地产融资总额控制在全部融资额的增长速度之下,对房地产交易的资金供应突然减少;从5月开始,日本银行连续5次提高公定利率。金融紧缩政策的实施导致泡沫经济的彻底崩溃,虽然1990年一1991年,日本的工业和商业仍处于扩张状态,但从1992年开始,日本实质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局面。
经过“日本升值萧条”以后,1986年底到1991年初,日本经历了极度繁荣的泡沫经济,又被称为“平成景气”。这次景气,以国内土地和股票等虚拟资产价格的急速膨胀为基础,刺激了消费、投资的全面扩张,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于1990年达到13.7%。但由于虚拟资产的膨胀程度远远大于固定资产的实物资产增长幅度,造成金融资产的过度膨胀而最终导致泡沫经济破灭。而这次空前繁荣的景气的破灭给日本经济造成沉重打击,90年代的日本经济成为发达国家中经济增长最慢者。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泡沫经济的崩溃造成了银行“惜贷”+企业“惜投”+居民“惜购”的连锁关系,使日本经济陷入不断衰退的恶性循环。企业是日本经济的微观载体,恶性循
环以企业为核心。“泡沫”崩溃后,企业出现债务过剩、设备投资过剩、雇佣过剩的“三过”现象,其中又以设备投资过剩为核心。(1)“惜贷”和“惜投”之间的恶性循环:泡沫经济崩溃后企业欠银行的大量贷款无法偿还,当时的过度借贷变成现在的过剩债务,不良债权的增加使银行自有资本减少,银行为生存对发放贷款非常谨慎,出现((J隋贷”现象。银行“惜贷”和股价下跌使企业间接和直接融资大受影响,筹集资金困难使企业不愿进行设备投资,企业出现“惜投”现象。设备投资减少使生产规模缩小,企业利润下降,导致所欠债务更无法偿还,进而导致银行贷款更加谨慎。“惜投”和“惜贷”形成恶性循环。(2)“惜投’’和“惜购”之间的恶性循环:“惜投”致使设备投资减少,而泡沫经济期间的过度设备投资一旦失去后继资金愈显“过剩”,进而导致雇佣过剩,企业压缩生产规模,解雇工人,失业增加导致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加上经济骤然紧缩使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悲观,于是消费下降,出现消费者“惜购”现象。“惜购”使企业利润下降,利润下降使企业更
加不愿投资,“惜投”和“惜购”形成恶性循环。实体经济恶性循环的根本因素在于企业无法筹集充足资金进行投资而无法恢复生产,而导致资金筹集困难的原因一是泡沫经济崩溃遗留的大量不良债权使间接融资受阻,二是资本市场不发达使直接融资受阻,而二者都是日本特有的金融体制的产物。金融体制是日本以赶超为目的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的支柱,它更充分地贯彻着这一市场体制的不完全性:政府主导和缺乏竞争,前者导致大量不良债权无法解决,后者导致资本市场不发达,可见,此次萧条是从货币经济到实体经济的萧条,日本的货币经济已不再适应甚至阻碍实体经济的发展,这说明日本金融体制亟待改革,以之为基础的“赶超型”体制也亟待改革。20世纪奶年代中期,是日本体制改革的最佳时机,但日本没有把经济发展重点放在改革上,而是依赖经济泡沫的膨胀,即虚拟资产的脱离实体经济的过度增长来维持经济的虚假繁荣,最终导致大萧条。这次萧条成为“赶超型”经济体制滞后于现实经济发展的最深刻的教训,同时也给经济体制改革造成最严峻的考验。制度变迁必将付出成本,即从长远观点出发的体制改革必将以在一定程度上损失短期利益为代价,战后以来最严重的大萧条使这一代价达到最大,(体制改革不是在经济繁荣时期进行,而是在经济萧条时期进行,必将使已衰退的经济雪上加霜)于是如何处理体制改革和景气衰退的关系成为衡量各届日本内阁政绩的经济标准。
二、20世纪90年代日本反危机政策
(一)1992年一1996年的反危机政策
由于“世纪末大萧条”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经济进入战后最长的“调整过程”,这一过程1993年结束,日本经济于1994年回升。1992年一1994年,日本经历了连续三年的“零增长”后(日本经济GNP的实际增长率,1992年度)60.4%,1993年度为0.2%,1994年度为0.4%)①,1995年、1996年出现良性循环的迹象,1996年经济增长率达到3.6%。经济明显回升,是日本政府实施“双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结果。1991年7月1日,日本银行把公定贴现率由6%下调至5.5%,这一转变成为货币政策由紧到松的转折点。之后,公定贴现率又下降至5%、4.5%和3.25%,1993年又重回到泡沫经济时期的2.5%。同年9月,公定贴现章降到①[日]<经济学家]周刊1996年12月17日号,第108页。
l:巧%。同时,短期利息率从1991年下半年开始也不断下降。但这一阶段的宽搔货币政策收效甚微,日本金融机构的贷款量继续下降,货币供应量增长在19妃年度创造了—0.2%的历史最低记录。1993年,日本GDP增长为0.2%,达到谷底。1993年第四年度,由于公共投资和住宅建筑的增长,经济开始复苏,但从1995年第二季度开始,由于受日元升值影响,复苏过程中止,于是日本政府采取了更大力度的宽松货币政策,1995年4月,公定贴现率由1。75%降到1%,同年9月又进一步降到0.5%,贷币供应增长率从1994年下半年的2%上升到1995午的3.5%。在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政府也实施了宽松的财政政策,包括减税和扩大公共开支。1994--1996年,个人所得税减免达16.5万亿日元,同期特ZIj减免税也达9.5万亿日元。从1995年度起,还开始实行每年3.5万亿日元的制度减免。除减税措施外,从1992年开始,日本政府动用了大约60万亿日元来增加开支,公共事业预算费1992年度比上年增长34.1%,1993年更比上年增长52.8%。1995年为刺激经济复苏,更是推出一项总额为14,2万亿日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措施。①在“双松”政策推动下,1996年,日本经济增长率回升到1.4%,1996年达到3.6%,然而,这一阶段的景气好转是以财政状况急剧恶化为代价的。由于税收的减少和财政支出的增加,日本财政从原来的盈余变成赤字,1996年底,国债余额达到241万亿日元,财政赤字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4%,居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第二位。1996年度,日本公债依存度为28%(美7.7%、英16.5%、德12。8%、法18.2%),公债付息费率为15.6%(美14.7%、英7.6%、德12.3%、法15.0%),政府长期债务余额对GDP之比为64,4%(美60.3%、英45.4%、德21.6%、法22.5%),政府长期债务余额对国税收人之比为5.9倍(美5.0倍、英1.9倍、德2.0倍、法1.1倍),日本成为发达国家中政府债务最沉重、财政危机最严重的国家。②
(二)桥本内阁的反危机政策(1997年一1998年7月)
1989年日本:日本泡沫经济大崩溃
桥本内阁的经济政策可概括为“改革优先型”,分为三个阶段:1997年初到同年10月为紧缩财政政策,1997年10月到1998年3月为保守财政政策,1998年3月到1998年7月为宽松财政政策。这三个阶段反映了桥本内阁的经济政策从以财政改革为主,到财政改革与刺激景气并行,再到以刺激景气为主的过渡和转变。(因为桥本内阁时期一直维持0.5%的低利率政策,故只介绍财政政策。)
1.紧缩财政政策阶段
为彻底解决经济衰退,1997年初,桥本龙太郎首相提出六大改革措施,包括行政改革、财政结构改革、金融体系改革、经济结构改革、社会保障改革和教育改革等。其中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到2003年将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5.4%下降到3%。为此,日本政府采取紧缩财政政策:为维持政府财政平衡。从1997年4月1日起,把消费税从3%提高到5%,停止一些所得税的优惠、减免,增加医疗费,减少公共支出。紧缩财政政策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增税导致公众减少了达9万亿日元的购买力,消费下降,国内需求紧缩,如果计算公共投资的“乘数效应”,总共减少了20万亿日元的需求,1997年第二季度出现了石油危机以来最大的负增长,高达11。2%。更严重的是,紧缩经济政策对景气复
苏产生了无法挽回长期影响,1996年刚刚出现上升迹象的景气复苏又停滞不前,而这种停滞在1997年7月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打击下进一步恶化,以后几年日本经济复苏的速度更加缓慢。
2.保守财政政策阶段
东南亚金融危机使日本经济复苏受到沉重打击,为克服这次危机的负面影响,缓和紧缩财政政策造成经济滑坡的严重后果,日本政府连续推行了四次经济振兴方案。·
(1)1997年10月21日,第一套方案通过。方案采取多管齐下的方针,从四个方面着手:①解除管制。重点有三个,包括设定国际和本地长途电话费的上限,简化无线通讯设备的审核过程以及简化农地改变为住宅的申请手续。②盘活不动产市场。具体措施为废除或冻结土地增值税,重新检查土地交易税,推动不动产贷款证券化等。③辅助中小型企业,包括给它们提供特殊融资,延长官方贷款的偿还期限。④税制改革。包括降低公司税、给中小型企业提供特别租税减免,废除证券交易税,考虑把福利、教育与住宅支出列为税收的抵扣项目等。第一套振兴经济方案收效甚微,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10月份,日本企业破产数创11年来的新高。这套方案标志日本政府已开始注意到经济停滞的事实,并开始考虑以减税来刺激需求,但并未触及实质问题,因为日本公司所得税达50%,极大抑制了投资和消费需求,市场当时最需要的是大幅度降低各种所得税来刺激需求,而这套方案未提及,所以经济难以出现较大起色。
(2)1997年11月14日,第二套方案通过。该方案共有120项措施,其中包括60条放宽监管的措施,31条盘活房地产和土地流通的措施,23条促进私人机构投资公共工程的措施。由“放宽对经济活动的限制”、“促进土地有效利用”、“支援中小型企业对策”、“改革税制”、“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扩大内需”等方面组成。其中“放宽对经济活动的限制”是振兴方案的主要支柱,包括政府放宽对服务行业价格的控制,取消航空公司票价的最低限制,降低移动电话费用,将企业和个人对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出资比例最高限额从现行的10%提高到1/3,在1998年财政年度内解除往证券综合账户内汇人工资和退休金的禁令。“促进土地有效利用”措施包括放宽城市市中心商业用建筑物的容积率限制,将最大容积
率从1000%扩大到1300%,扩大土地的有效利用率,激发投资者对房地产的购买欲,扩充住宅金融金库融资制度,放宽对购买住宅的贷款额度。“支援中小型企业对策”主要是在政府系统的金融机构设立向中小型企业贷款的特别融资制度,向资金周转困难的中小型企业提供融资优惠。第二套方案可以说是第一套方案的延续和扩展,其措施不仅包括以低息贷款协助中小型企业,还包括兴建住宅等,鼓励民间投资公共建设等,这套方案起了一定作用,当天日本股市上涨443。25点,即上涨2.25%。但方案仍没有提及降低所得税,加上公共开支增加额不大,所以仍未对经济复苏起决定性推动作用,1997—1998财政年度上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比1996---1997年度下降1.4%。
(3)1997年12月,第三套振兴经济方案出台。这套方案的出台是以日本金融体系的严重危机(即以货币经济)为背景的。泡沫经济崩溃造成的巨额金融机构不良债权,成为日本金融体系正常运转的最大障碍,其中问题最大的是住宅金融专门银行(简称“住专”),泡沫经济崩溃,专做房地产生意的“住专”损失达X万亿日元。日本政府对不良债权问题的处理是不当的。既包括处理时机不当,也包括处理方法不当,1992年时,不良资产总额大致为20万亿日元,到1993年,银行有能力处理全部不良资产。银行持有大量低价买进的股票,当时股价虽有所下跌,但如果把股票卖掉,所获差额完全可以冲销不良资产,但银行担心公开不良资产问题降低信用,一直拖延处理,以致错过处理时机。当金融机构手中的
股票贬值,坏账增加,其亏损大于股东资本金,实际上已经破产时,政府并没有让其破产而一再采取姑息态度,妄图坚持到经济实现良性循环后,不良债权被自行冲抵,但经济长期低迷打破了这一幻想。从1994年起,金融机构大量提取利润冲抵坏账,导致结算呈亏损状态,这种状态加重了银行“惜贷”+企业“惜投”+消费者“惜购”现象,严重阻碍了经济回升。而且,政府对金融机构隐瞒不良债权的现象一味纵容,据香港《信报》数据,到1997年9月,日本上市金融机构共有20.5万亿日元的坏账,而据日本传媒报道,一年前仅日本前20家大银行的不良资产
就高达23.6548万亿日元,据估计实际的坏账可能更多。对坏账的隐瞒不利政府掌握准确信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而且一旦这种行为被公众发现,会造成金融机构的信誉危机,对陷入困境的金融体系又是沉重打击,1995年日本大和银行因纽约分行的此类丑行败露而导致大和银行在美国的二十多家分行全被禁止营业就是例证。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日本长期实行的“护送舰队”式金融管理体制走向崩溃。1994年,政府决定关闭住宅专门银行。同年,大藏省作出了让日本金融机构大范围倒闭的决定,以下是90年代倒闭的日本金融公司(见表”。这些倒闭的金融机构中,影响最大的是十大银行之一的拓殖银行的倒闭和.四大证券公司之一的山一证券关门,前者标志“护航舰队”式体制的终结,后者夷
战后日本最大的企业倒闭事件。政府为稳定金融体系,减少倒闭案件对经济6<振荡,承担了巨额居民存款,并向倒闭银行注入大量贷款,这一系列行为不仅如重了政府财政的负担,而且影响了经济的景气回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50464.html

更多阅读

日本经济泡沫纪录片 日本的泡沫经济会在中国重演吗

  日本泡沫经济崩溃至今已过去整整20年了。对于今天中国经济而言,这是一段不能忘记和忽视的历史事件。就当时的经济环境来看,虽然跟今天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形成泡沫的机理和社会对待泡沫经济的反映上看,却表现出惊人的相似

日本经济泡沫破灭 日本泡沫经济的生灭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出现了日元升值冲击、泡沫膨胀及泡沫崩溃、通货紧缩、经济持续低迷等问题。近些年,中国经济也出现了和日本经济相似的一些情况和问题。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日本经济和当前中国经济进行比较研究,可

战后日本经济萧条 日本泡沫经济换来十年萧条

所谓泡沫经济(bubble economy),一般是指背离现实经济实体,人为地或投机性地追求高额非劳动收入和利润,形成了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狂热上涨,并由此狂热上涨的虚幻的资产价格所构成的经济现象。

第2节:工业革命与经济大萧条

系列专题:《大国衰落:沦陷的美国经济》  工业革命与经济大萧条 (大标)  19世纪,美国紧随欧洲,出现工业革命。到了1860年,美国的全国收入之中,有三分之一来自制造业,例如主要工业——棉纺业。大规模的棉花生产推动铁路发展。铁路公司成为

声明:《1989年日本:日本泡沫经济大崩溃》为网友清澈的纯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